网友“七子之歌”:如何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我们还是应该从思想意识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意识。 D部长:从这个角度讲,恐怕更多的是要引导公众,来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 度设计,但是和西方市场经济其实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哪些应该是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哪些是市场解决的问题, 应该有一个责任界限。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不能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比如“非典”出现的时候,由于我国多年以来,国家防 疫部门自己要挣钱、卖药,国家的经费大量减少,他们以为“非典”可以通过市场解决。当时整个防疫系统本身就不起作用了,以至于在广东发 现病毒之后,不能够很快加以确诊,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协调机制,当时几个部队的研究人员和地方研究人员为了样本,还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 以上情况都延缓了我们对“非典”的应对 但是,一旦国家动员启动了相关机制以后,由于国家动员体制很强,所以很快就在各个城市实行了隔离,所以“非典”很快就解决了。这个 问题使我们想到,我国公共防疫体制还应该是国家岀钱,应当加强科硏水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流行病发展到相当规模的传染程度 我们再应对 主持人: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角度看,您判断在应对“非典”问题上,我国的快速反映机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D部长: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实事求是的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的领导体制肯定更有效因为非典从中国过来已经产生了 小规模的传播,这种情况下很难抑制,但我们很快把宅抑制了。 这些内容包括两个一一答,第一个问是关于如何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答的内容较多,包括:引导公众、关心市场经济的制度设、政 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市场的关系、“非典”出现后没有及时应对的原因、国家动员体制、公共防疫体制应该是国家出钱、加强科研水平防意于未然 经过过滤第一个问的问题很明显就是如何提高社会危机意识,答的问题主买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应该承担社会的公共康务职能,对突发事 件应防意于未然 第二个问答是关于“非典”问题上我国的快遠反映机制如何,提问清楚,回答没有主接说明处于什么水平,但是调了我国党政领导体制的 有效性,实际上是说明了我国具有快这的反映机制。 二、复读,由“点”到“面 第遍阅读,很难完全弄清楚材料的性质,尤其是薹个材料的脉络关系还不可能清晰,这就需要再次阅读,即复读。复读的过就是趁着刚 才阅读形成的对整个材料的大数枪廓再阒读递,印证与自己第一次形成的印和反映的内容是否数是否隐合着第没有明白的材料 第二次的圆读非常盒要,它应该通过第二遣的阅读形成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复读就要正确把握每个段落的主要关健信息,哪些段落之间存在着 关联,这种关联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从而最终得出给出的材料是针对社会上哪种现象或问的叙述 (一)复读的方法 1.國注法。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关健句或关健词在复读的中立接用手中的笔给予画出,以过滤掉与关健信息无关的内容,进一步绪小材料的 范围。在给出的每一个自然段中,许多段落中都有主旨句戚关健词,这种主旨句或关健调就是基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的标括。利用國注法就是把主 要的关健信惠画出来。如 001年的申论材料中第五自然段 日本厚生省统计,目前日本市面上销售的药物中有65种含有PPA.日本媒体迅速向社会公布了这些药物的名称,提醒公众选择药物注意安 含PPA成分的药物,但日本暂不采取类似行动。因为在美国PPA被广泛用于减肥药,在日本只允许 用于感冒药,而服用此类药物引发脑溢血的概率极低(仅有一例L不过日本许多感冒忠者却无视改府的表态,坚决拒服含有PPA成分的感冒药 還过复读我们可以找到这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是日本对合有PPA药物的反映,段落中有些句子把日本政府的态度给予了准确的定位:日本智 不采取类似行动即不收回含有PPA成分的药物。 2002年的申论材料中第九段: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统几乎完成了园区内所有企业80%以上的业务流程。它完成了5大类64个小项的政府服务,包括企
网友“七子之歌”:如何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我们还是应该从思想意识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意识。 D 部长:从这个角度讲,恐怕更多的是要引导公众,来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 度设计,但是和西方市场经济其实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哪些应该是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哪些是市场解决的问题, 应该有一个责任界限。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出现不能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比如“非典”出现的时候,由于我国多年以来,国家防 疫部门自己要挣钱、卖药,国家的经费大量减少,他们以为“非典”可以通过市场解决。当时整个防疫系统本身就不起作用了,以至于在广东发 现病毒之后,不能够很快加以确诊,由于没有明确具体的协调机制,当时几个部队的研究人员和地方研究人员为了样本,还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 以上情况都延缓了我们对“非典”的应对。 但是,一旦国家动员启动了相关机制以后,由于国家动员体制很强,所以很快就在各个城市实行了隔离,所以“非典”很快就解决了。这个 问题使我们想到,我国公共防疫体制还应该是国家出钱,应当加强科研水平,才能够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流行病发展到相当规模的传染程度, 我们再应对。 主持人:从社会发展研究方面角度看,您判断在应对“非典”问题上,我国的快速反映机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D 部长:相对于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实事求是的说,我国目前所谓党政统一的领导体制肯定更有效。因为“非典”从中国过来,已经产生了 小规模的传播,这种情况下很难抑制,但我们很快把它抑制了。 这些内容包括两个一问一答,第一个问是关于如何提高社会各界危机意识,答的内容较多,包括:引导公众、关心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政 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市场的关系、“非典”出现后没有及时应对的原因、国家动员体制、公共防疫体制应该是国家出钱、加强科研水平防患于未然。 经过过滤第一个问的问题很明显就是如何提高社会危机意识,答的问题主要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政府应该承担社会的公共服务职能,对突发事 件应防患于未然。 第二个问答是关于“非典”问题上我国的快速反映机制如何,提问清楚,回答没有直接说明处于什么水平,但是强调了我国党政领导体制的 有效性,实际上是说明了我国具有快速的反映机制。 二、复读,由“点”到“面”。 第一遍阅读,很难完全弄清楚材料的性质,尤其是整个材料的脉络关系还不可能清晰,这就需要再次阅读,即复读。复读的过程就是趁着刚 才阅读形成的对整个材料的大致轮廓,再阅读一遍,印证与自己第一次形成的印象和反映的内容是否一致,是否隐含着第一遍没有明白的材料。 第二次的阅读非常重要,它应该通过第二遍的阅读形成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复读就要正确把握每个段落的主要关键信息,哪些段落之间存在着 关联,这种关联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从而最终得出给出的材料是针对社会上哪种现象或问题的叙述。 (一)复读的方法: 1.圈注法。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在复读的中直接用手中的笔给予画出,以过滤掉与关键信息无关的内容,进一步缩小材料的 范围。在给出的每一个自然段中,许多段落中都有主旨句或关键词,这种主旨句或关键词就是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的概括。利用圈注法就是把主 要的关键信息画出来。如 2001 年的申论材料中第五自然段是这样的: 日本厚生省统计,目前日本市面上销售的药物中有 65 种含有 PPA。日本媒体迅速向社会公布了这些药物的名称,提醒公众选择药物注意安 全。日本厚生省表示,虽然美国已开始回收含 PPA 成分的药物,但日本暂不采取类似行动。因为在美国 PPA 被广泛用于减肥药,在日本只允许 用于感冒药,而服用此类药物引发脑溢血的概率极低(仅有一例)。不过日本许多感冒患者却无视政府的表态,坚决拒服含有 PPA 成分的感冒药。 通过复读我们可以找到这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是日本对含有 PPA 药物的反映,段落中有些句子把日本政府的态度给予了准确的定位:日本暂 不采取类似行动即不收回含有 PPA 成分的药物。 2002 年的申论材料中第九段: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统几乎完成了园区内所有企业 80%以上的业务流程。它完成了 5 大类 64 个小项的政府服务,包括企
业入园申报和审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年审、企业统计、财改月报、季报等项目。目前,中关村企业在办理这些业务时,几乎完全在网上进行 了。中关村已经有6139家企业加入了网上办公系统,占园区企业总数的99‰以上网上办公系统共接受园区企业及社会各界工作查询访问406 万人次,日均访问人数4000人次2001年1月1日以来,网上办公系统受理各种网上审批和初始登记业务分别为3483和5058项。数 字表明,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跑”了起来。 虽然段落很长,但是在复读中我们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总分总的段落,即第一句用概括的陈述句说明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 统完成了园区主要企业的业务流程:后面的内容都是对此的充分说明和解释,采用了大量的字;最后一句话再次回应了第一句的内容,而且突 出了本段的关健词电子政务。所以该自然段的主旨句就是最后一句: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了起来,在进一步浓缩就是“网络带来了电 子政务” 2003年的申论材料中第六段 厂房连续两次爆炸事故 01年11月28 在不到10分钟的时恫间里,深圳坂田中新区著名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华为公司一厂房连续发生两起爆炸事件。据警 方初步推断,这是一起人为的蓄意爆炸案,目前作案动机及伤亡情况不详 第一次爆炸发生在中午12时20分左右,华为公司的一员工正准桂备复印,当他的手指在车间角落的复印机上轻轻一按时,复印机突然发出 声巨响。时隔不到10分钟,一楼的茶水房里又发生了第二次爆炸。据一位送货的男士讲,爆炸发生时附近的楼都感到了震动。后经警方调查 在发生爆炸的地方发现了三节五号电池的残骸,炸弹是由旧钟表改造成的定时炸弹,电池的正极与电线连在一起。据了解,该公司厂区有150 多个监视器,保安措施比较严密,不熟悉的人不易进入。事发前曾有人看到一名拿着手提袋的男子进入。因而,警方推测可能是熟悉华为的人干 的,或者是内外勾结联手制造的 华为全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从事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1999年实现销售额120亿元人民币,2000 年超过220亿元 整个事件采用了新闻消息报道式的介绍,对于了解该亭件真相的人而言有着重买的新闻价值,但是对于应试者而盲,重要的是理解基个段落 的主要关健键信息,对于这样的段落,你只要把发生的地点和标题连接起来就足够了,即:深圳扳田中新区华为公司厂房连续两次爆炸事故 2005年的申论材料第二段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贫困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 显增强,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力;在过去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已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并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都有助于使 今后的扶贫开发迈上新的台阶。实践证明,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根据謨算,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少与经济增长的弹性 系数为-0.8,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就降低零点八个百分点。经济的稳步增长将扩大劳动力需求,有利于贫困地区劳动力 的就业。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可以投入更多的力量促进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整个段落前半部分说明我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中间的一句话可以让我们通解基个段落的主要意思,即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闻题的关 键,前面是为了引出它,后面是对它的进一步说明,所以只有这一句才是关健句 年的申论材料中有这样的问答 “池塘边的小草 D部长,中国人的危机意识如何?如何提高国人的危机意识? D部长:我们国民的危机意识是世界各民族危机意识中最强的。表现在两方面,中 作常强,所以家庭本身作为社会 保障单位,本身对家庭成员遇到不测事件都是有准备的,只要各个家庭有能力。第二,中国文化5000年,遇到很多次水灾,中国人的储蓄意识 非常强,中国人的储蓄水平是国际上最高的。比较高的储蓄率反映出国人很强的危机意识。在中国见到很多的老百姓,由于收入差距拉开,确实 有很多要饭的。但位以色列的朋友跟我说,以色列和中国人很少在国外要饭。因为他们未雨绸缪,即使很穷也要面子。 通过复读我们应该得出,D部长谈话的所有内容只是对一句话的解释和说明,即我们国民的危机意识是最强 总结归纳法。就是在薹个自然段中没有可以主接■注的主自句或关健词,需要应试者在复讠
业入园申报和审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年审、企业统计、财政月报、季报等项目。目前,中关村企业在办理这些业务时,几乎完全在网上进行 了。中关村已经有 6139 家企业加入了网上办公系统,占园区企业总数的 99%以上。网上办公系统共接受园区企业及社会各界工作查询访问 406 万人次,日均访问人数 4000 人次。2001 年 1 月 1 日以来,网上办公系统受理各种网上审批和初始登记业务分别为 3 483 项和 5 058 项。数 字表明,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跑”了起来。 虽然段落很长,但是在复读中,我们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总分总的段落,即第一句用概括的陈述句说明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网上办公系 统完成了园区主要企业的业务流程;后面的内容都是对此的充分说明和解释,采用了大量的数字;最后一句话再次回应了第一句的内容,而且突 出了本段的关键词电子政务。所以该自然段的主旨句就是最后一句:中关村园区的电子政务真正“跑”了起来,在进一步浓缩就是“网络带来了电 子政务”。 2003 年的申论材料中第六段: 厂房连续两次爆炸事故 2001 年 11 月 28 日中午,在不到 10 分钟的时间里,深圳坂田中新区著名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华为公司一厂房连续发生两起爆炸事件。据警 方初步推断,这是一起人为的蓄意爆炸案,目前作案动机及伤亡情况不详。 第一次爆炸发生在中午 12 时 20 分左右,华为公司的一员工正准备复印,当他的手指在车间角落的复印机上轻轻一按时,复印机突然发出 一声巨响。时隔不到 10 分钟,一楼的茶水房里又发生了第二次爆炸。据一位送货的男士讲,爆炸发生时附近的楼都感到了震动。后经警方调查, 在发生爆炸的地方发现了三节五号电池的残骸,炸弹是由旧钟表改造成的定时炸弹,电池的正极与电线连在一起。据了解,该公司厂区有 150 多个监视器,保安措施比较严密,不熟悉的人不易进入。事发前曾有人看到一名拿着手提袋的男子进入。因而,警方推测可能是熟悉华为的人干 的,或者是内外勾结联手制造的。 华为全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 1988 年,从事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1999 年实现销售额 120 亿元人民币,2000 年超过 220 亿元。 整个事件采用了新闻消息报道式的介绍,对于了解该事件真相的人而言有着重要的新闻价值,但是对于应试者而言,重要的是理解整个段落 的主要关键信息,对于这样的段落,你只要把发生的地点和标题连接起来就足够了,即:深圳坂田中新区华为公司厂房连续两次爆炸事故 2005 年的申论材料第二段 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中国的贫困人口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 显增强,具有了一定的发展能力;在过去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已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并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都有助于使 今后的扶贫开发迈上新的台阶。实践证明,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根据测算,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少与经济增长的弹性 系数为-0.8,即 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就降低零点八个百分点。经济的稳步增长将扩大劳动力需求,有利于贫困地区劳动力 的就业。同时,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可以投入更多的力量促进贫困地区开发建设,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整个段落前半部分说明我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中间的一句话可以让我们理解整个段落的主要意思,即经济增长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 键,前面是为了引出它,后面是对它的进一步说明,所以只有这一句才是关键句。 2006 年的申论材料中有这样的问答: 网友“池塘边的小草”:请问 D 部长,中国人的危机意识如何?如何提高国人的危机意识? D 部长:我们国民的危机意识是世界各民族危机意识中最强的。表现在两方面,中国历史传统中家庭的意识非常强,所以家庭本身作为社会 保障单位,本身对家庭成员遇到不测事件都是有准备的,只要各个家庭有能力。第二,中国文化 5000 年,遇到很多次水灾,中国人的储蓄意识 非常强,中国人的储蓄水平是国际上最高的。比较高的储蓄率反映出国人很强的危机意识。在中国见到很多的老百姓,由于收入差距拉开,确实 有很多要饭的。但一位以色列的朋友跟我说,以色列和中国人很少在国外要饭。因为他们未雨绸缪,即使很穷也要面子。 通过复读我们应该得出,D 部长谈话的所有内容只是对一句话的解释和说明,即我们国民的危机意识是最强的。 2.总结归纳法。就是在整个自然段中没有可以直接圈注的主旨句或关键词,需要应试者在复读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归纳,与第一种方法相比
总结归纳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還过历年的考试我们发现,一些考生由于缺乏总结和高的括,导敢在答题中漏掉了不应该漏掉的内容,而且 是一些与参考答案有关的内容。如 2006年的申论材料中,有这样一个段落: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它的政府就代表一种有组织的力量。而在突发事件中,有组织力量比无序的民众更能有效的抑制突发公共事 件的蔓延。所以改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应当起到主导的作用。政府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取决于政府常设机构官 员的素质和能力 平常有没有正常的官员晋升机制能不能把最有能力的干部放在岗位上,在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就一目了然。如果提升没有能力的干部 政府遇到突发公共事件,肯定要遇到很大的困难。如果都是平常选出来的精兵强将,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这些官员 都能够合情合理、冷静、科学的处理。 主持人:人的因素非常的重要。 D部长的回答中,关健的句子是存在的,即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健的,应当起到主导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个盒思在复读中 需要进行总结和归納,就是第二段的内容,表面看,好像是说官员的晋升机制,而且主持人也随声附和,认为人的因素非常要,但是有没有背 后的意思呢,从最后的概述看,这里还包含着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为什么会发生夹发公共事件,除了其他因素外,这里主要点出了是因为官员的 素质和能力不足 二)复读的改巧 1.注材料前面的引言或说。有的申论在自然段出现之前,总有一些简要的说明或引言,以说明该材料出现的背景成性质,这些内容应试 者必须高度视。如2006年的申论材料,虽然很多、很杂,但是,部长访谈之前主持人的引言已经透高出了该访谈的性质和内容范围,考生如 果能仔细读尤其是在复读中把它作为点就很容易把量该材料的主题思想。 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 喷”事故,2004年“禽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 今年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 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今天,新华网将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D部长做客“新 华访谈”,就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如何打造应急预案的“经济基础”、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介 入应急预案等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第一段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点出了访谈的对象:“突发性的公共事件”;第二层列举出了近几年我国发生的一些量大突发公共事件,给人以具 体而生动的震搞:第三层意思说明了这些事件所造成的严盒后果,即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段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引出了有关专家的说法,疆训了有关专家的观点,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颯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显得 极具必要性,也是主持人的认同观点。第二层引出了具体的专家并就访谈的内容作了明确的界定: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如 何打造应急预案的“经济基础”、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介入应急预案等相关话题,这些内容对于考生而言是十分盒 要的信息,尤其是对于概述D部长的谈话内容具有立接的影响。 2把握整个材料的主题内涵。由于是复读,是在第一次通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复读结束后,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薹的印象,即该材料是 针对社会哪一个热点问给出的,材料中对此是怎样说明的,哪些介绍的详细,哪些介绍的简单,國绕这个问题是从哪几个方面谈的,各自之间 的观点是什么关系,这些都应该在复读中完成 如2004年的申论材料,内容比较复杂,字教比较多,近4000字,而且该材料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个 是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在复读中要完成的任务是哪些段落是属于介绍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哪些是介绍城市交還拥挤的问题的 第一次圆读是不可能完成该项任务的。通过复读,我们可以进行大致的分类: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这七个段落是
总结归纳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通过历年的考试,我们发现,一些考生由于缺乏总结和高度的概括,导致在答题中漏掉了不应该漏掉的内容,而且 是一些与参考答案有关的内容。如 2006 年的申论材料中,有这样一个段落: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它的政府就代表一种有组织的力量。而在突发事件中,有组织力量比无序的民众更能有效的抑制突发公共事 件的蔓延。所以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应当起到主导的作用。政府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取决于政府常设机构官 员的素质和能力。 平常有没有正常的官员晋升机制,能不能把最有能力的干部放在岗位上,在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就一目了然。如果提升没有能力的干部, 政府遇到突发公共事件,肯定要遇到很大的困难。如果都是平常选出来的精兵强将,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这些官员 都能够合情合理、冷静、科学的处理。 主持人:人的因素非常的重要。 D 部长的回答中,关键的句子是存在的,即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应当起到主导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个意思在复读中 需要进行总结和归纳,就是第二段的内容,表面看,好像是说官员的晋升机制,而且主持人也随声附和,认为人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有没有背 后的意思呢,从最后的概述看,这里还包含着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为什么会发生突发公共事件,除了其他因素外,这里主要点出了是因为官员的 素质和能力不足。 (二)复读的技巧 1.注重材料前面的引言或概说。有的申论在自然段出现之前,总有一些简要的说明或引言,以说明该材料出现的背景或性质,这些内容应试 者必须高度重视。如 2006 年的申论材料,虽然很多、很杂,但是,部长访谈之前主持人的引言已经透露出了该访谈的性质和内容范围,考生如 果能仔细阅读尤其是在复读中把它作为重点就很容易把握该材料的主题思想。 各位网友,大家好!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如 2003 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 喷”事故,2004 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虹桥”踩踏事故,2005 年江苏淮安氨气泄漏、安徽“疫苗”事件、四川“猪链球菌”事件, 今年一次比一次强劲的台风的侵袭,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等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此,有关专家指出,应尽快找出当前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弄清其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以便在政策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因此,建立 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则显得极具必要性。今天,新华网将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 D 部长做客“新 华访谈”,就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如何打造应急预案的“经济基础”、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介 入应急预案等相关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网友踊跃参与提问。 第一段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点出了访谈的对象:“突发性的公共事件”;第二层列举出了近几年我国发生的一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给人以具 体而生动的震撼;第三层意思说明了这些事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即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二段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引出了有关专家的说法,强调了有关专家的观点,建立预防突发事件、强化危机管理的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显得 极具必要性,也是主持人的认同观点。第二层引出了具体的专家并就访谈的内容作了明确的界定:危机预案对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发展的意义、如 何打造应急预案的“经济基础”、如何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如何利用经济手段介入应急预案等相关话题,这些内容对于考生而言是十分重 要的信息,尤其是对于概述 D 部长的谈话内容具有直接的影响。 2.把握整个材料的主题内涵。由于是复读,是在第一次通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复读结束后,必须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该材料是 针对社会哪一个热点问题给出的,材料中对此是怎样说明的,哪些介绍的详细,哪些介绍的简单,围绕这个问题是从哪几个方面谈的,各自之间 的观点是什么关系,这些都应该在复读中完成。 如 2004 年的申论材料,内容比较复杂,字数比较多,近 4000 字,而且该材料包含两个问题:一个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个 是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在复读中要完成的任务是哪些段落是属于介绍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哪些是介绍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的。 第一次阅读是不可能完成该项任务的。通过复读,我们可以进行大致的分类: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这七个段落是
与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关;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和第十四段落是分析介绍我国各个大中城市的道略拥济闻题,包 括现象、原因和基本的对策等 2005年的申论材料内容相对与2004年数上减少了一些,共有3700字,从大的方面容易判断是属于有关农村农民问题的,但是在关于 农民的问题上,材料给出了不同的说明,有农民在市场经济中不平等地位和自主权缺乏的问题;有农民与基层乡慎体制建设问题;有如何助农 民脱货敌富的措施介绍:有农民权益受到犯缺乏达渠道的问题;有保护农民权利的问愿;有农民对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介绍;有对农民合法 地位的呼吁问题:还有农民应得的扶资金被用挤占的问题等等。但是作答惠目上已经给出了关于农民问惠的具体思路,即给定资料罗列了解 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盒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筒述。这说明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虽然许多,但是,主要 是两种不同的思路,按着这种要求在复读中努力去寻找,就会发现,这两种剧路分别为:一种是国家的扶排帝助外部动力来推动农村的发展 个是靠农民自身的内部动力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劳务输出。在复读中把握了这些内容就实现了复读的目的 2006年的申论材料,字教是前两年的总和。而且内容更为复杂和分散,这更需要在复读中把攝该材料的主要问题。但是在复读后,我们可 以得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件的涵义,这里的解与普通的理解不同的,专家是把因社会矛盾引起的公共事件称 为夹发公共事件,是区别于自然灾客等事件的。第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性,即为什么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第三是该谈话的置点, 如何提高应对夹发公共事件能力,即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并采取措施来保证政府能够自如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理解了这三个层次,就抓住了该 访谈的主题,而这些内容在第一遗阅读过程中是很难够亮成的 把搅材料的主题,还要注意表层和本质的关系,有的材料在第一遍闻读过程中只能理解它的衰层涵义,而更深的本质关系需要复读过程中才 能了解。如200年的申论材料,初次阅读感到像是在介绍红星新村居民H因噪音导致病重与某印刷厂的关系纠纷,包括印刷厂与居民的关系 印刷厂与环保局的关系;环保局与法院的关系;法院与居民的关系等,有点混乱,再次阒读就会发现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本质反映的是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所以把材料的主题与涵义,需要复读才能完成 3.学会把段落归类。就是在颯解整体涵义的基础上,在复读的过程中能把属于薹体的各个部分进行分类,即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关于材料 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事物的普通关系入手,一散事物的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反映在材料上也是这样 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 横向关系就是材料之闻是并列存在的,但并列的材料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主愿如202年的申论材料主要反映了网络的利观,即网络一 方面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闻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属于并列关系;2001年关于含有PPA药物的各国反映 虽然是合有PPA的药物导敢了各国的反映,但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反映应该属于并列的关系,属于对待一个闻题的许多方面的现;2004年的申 论材料从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晨趋势,一个是城市交通面临的拥挤问题,这些虽有联系但是仍然属于两种并 列关系。2005年的申论材料在作答要求中已经明确了为解决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所以自然是并列关系 纵向关系就是材料之间大致呈现一种先后关系,取者因果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因为有些事物是某些事物形成的原因取者结果,所以纵向 关系在申论中也会被使用。如2004的申论树料中,有关城市交通拥济问题,关于这个的材料统属一个大类,但是这些材料又构成了一个纵向关 系:城市拥挤的现象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措施又哪些,彼此之间构成了递进的纵向关系:又如2006年的申论材料,在引言中主持人就 谈到了访谈的内容,即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哪些危,怎样预防夹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彼此之间是一种先后的纵向关系 学会段落分类,联要在复读中能 又要学会把属于同一类的材料再进行分类,这是对材料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把握,如 果能做到这些,就基本上做到了对材料的完全把量。如2002年关于网络增的问题有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段落 “找到网游神,找到幸福,毎月20台电脑等你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这样的游荡式网络广告几乎随处可见。虽说广告面积有大有小, 但广告总是随滚动条一起共同进退,无论是读者在阅读,还是在查找信息,它的突然出现,总是将读者连贯的思路打断对此,不少读者表示反 感。从事新闻工作的黄小姐说:“每次打开网站,广告就铺天盖地向我袭来。一次,我在某网站检索一条新闻,一打开,一个大大的手提电脑广 告就出现在我眼前,它还正好占据有利地形,将链接堵得死死的。关又关不上,打开后还是无法显示”。某大学的学生反映:“毎次我要从一个
与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关;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和第十四段落是分析介绍我国各个大中城市的道路拥挤问题,包 括现象、原因和基本的对策等。 2005 年的申论材料,内容相对与 2004 年字数上减少了一些,共有 3700 字,从大的方面容易判断是属于有关农村农民问题的,但是在关于 农民的问题上,材料给出了不同的说明,有农民在市场经济中不平等地位和自主权缺乏的问题;有农民与基层乡镇体制建设问题;有如何帮助农 民脱贫致富的措施介绍;有农民权益受到侵犯缺乏表达渠道的问题;有保护农民权利的问题;有农民对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介绍;有对农民合法 地位的呼吁问题;还有农民应得的扶贫资金被挪用挤占的问题等等。但是作答题目上已经给出了关于农民问题的具体思路,即给定资料罗列了解 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多种意见。其中反映了两种不同思路,请对这两种思路分别加以简述。这说明解决农民的出路问题虽然许多,但是,主要 是两种不同的思路,按着这种要求在复读中努力去寻找,就会发现,这两种思路分别为:一种是国家的扶持帮助外部动力来推动农村的发展;一 个是靠农民自身的内部动力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种内部动力就是劳务输出。在复读中把握了这些内容就实现了复读的目的。 2006 年的申论材料,字数是前两年的总和。而且内容更为复杂和分散,这更需要在复读中把握该材料的主要问题。但是在复读后,我们可 以得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突发公共事件的涵义,这里的解释与普通的理解不同的,专家是把因社会矛盾引起的公共事件称 为突发公共事件,是区别于自然灾害等事件的。第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性,即为什么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第三是该谈话的重点, 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即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并采取措施来保证政府能够自如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理解了这三个层次,就抓住了该 访谈的主题,而这些内容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是很难够完成的。 把握材料的主题,还要注意表层和本质的关系,有的材料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只能理解它的表层涵义,而更深的本质关系需要复读过程中才 能了解。如 2000 年的申论材料,初次阅读感到像是在介绍红星新村居民 H 因噪音导致病重与某印刷厂的关系纠纷,包括印刷厂与居民的关系; 印刷厂与环保局的关系;环保局与法院的关系;法院与居民的关系等,有点混乱,再次阅读就会发现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本质反映的是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所以把握材料的主题与涵义,需要复读才能完成。 3.学会把段落归类。就是在理解整体涵义的基础上,在复读的过程中能把属于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分类,即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关于材料 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事物的普遍关系入手,一般事物的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和并列关系,反映在材料上也是这样。 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就是材料之间是并列存在的,但并列的材料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如 2002 年的申论材料主要反映了网络的利弊观,即网络一 方面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问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属于并列关系;2001 年关于含有 PPA 药物的各国反映, 虽然是含有 PPA 的药物导致了各国的反映,但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反映应该属于并列的关系,属于对待一个问题的许多方面的表现;2004 年的申 论材料从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个是城市交通面临的拥挤问题,这些虽有联系但是仍然属于两种并 列关系。2005 年的申论材料在作答要求中已经明确了为解决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所以自然是并列关系。 纵向关系就是材料之间大致呈现一种先后关系,或者因果关系。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因为有些事物是某些事物形成的原因或者结果,所以纵向 关系在申论中也会被使用。如 2004 的申论材料中,有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关于这个的材料统属一个大类,但是这些材料又构成了一个纵向关 系:城市拥挤的现象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解决的措施又哪些,彼此之间构成了递进的纵向关系;又如 2006 年的申论材料,在引言中主持人就 谈到了访谈的内容,即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造成了哪些危害,怎样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彼此之间是一种先后的纵向关系。 学会段落分类,既要在复读中能把握大类的归属,同时,又要学会把属于同一类的材料再进行分类,这是对材料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把握,如 果能做到这些,就基本上做到了对材料的完全把握。如 2002 年关于网络弊端的问题有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段落: “找到网游神,找到幸福,每月 20 台电脑等你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这样的游荡式网络广告几乎随处可见。虽说广告面积有大有小, 但广告总是随滚动条一起共同进退,无论是读者在阅读,还是在查找信息,它的突然出现,总是将读者连贯的思路打断。对此,不少读者表示反 感。从事新闻工作的黄小姐说:“每次打开网站,广告就铺天盖地向我袭来。一次,我在某网站检索一条新闻,一打开,一个大大的手提电脑广 告就出现在我眼前,它还正好占据有利地形,将链接堵得死死的。关又关不上,打开后还是无法显示”。某大学的学生反映:“每次我要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