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6 内容简介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常见的情绪问题和情绪障碍 and Adolescents 意连 常见的发育性障碍和行为障碍 Itong@fudan.edu.cn 四节>行为矫正和预防控制策略 第一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第一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表12 2009年城乡居民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及死亡源因构成 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 青壮年中,自杀是死因首位。 (C-10)(1/10万 性肿度 B在普 156.7325.3 我们中国每年自杀人数远超世界各国,已经跃居世界首 3血管病 22 0211.85心胜 我国每年自杀人数为30万人 平均每天有822人自杀,每17分钟会有1人自杀,8人自杀 中国已经有8300万抑郁症患者 第一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心理健康概述 精神健康问题的总体发病趋势?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杜会适应上的完 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社会进步与精神发病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概念 ignificant impacts on health and major social, human ights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in all countries of the 心理健康,又叫精神健康( mental health):情感 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它影响人们的 思考、感觉和行动,它对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期各 个人生阶段都很重要 1
2018/10/16 1 LOGO 儿童少年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童 连 ltong@fudan.edu.cn 1 LOGO 内容简介 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第二节 常见的情绪问题和情绪障碍 第三节 常见的发育性障碍和行为障碍 第四节 行为矫正和预防控制策略 2 LOGO 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我国前十位死亡原因是什么? 3 LOGO 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 青壮年中,自杀是死因首位。 我们中国每年自杀人数远超世界各国,已经跃居世界首位! 我国每年自杀人数为30万人; 平均每天有822人自杀,每1.7分钟会有1人自杀,8人自杀 未遂; 中国已经有8300万抑郁症患者。 4 LOGO 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精神健康问题的总体发病趋势? The burden of mental disorders continues to grow with significant impacts on health and major social, human rights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in all countries of the world. 社会进步与精神发病的关系? 5 LOGO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身体 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 好状态,而不是 仅仅没有疾病和不虚弱。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又叫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情感 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它影响人们的 思考、感觉和行动,它对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期各 个人生阶段都很重要。 一、心理健康概述
2018/10/16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一般应包括: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一般应包括 智力正常 一良好的适应环境 恰当的自我意识 一健全的人格 情绪稳定且反应适度 一心理特点和年齡相符 一良好的人际关系 还包插注意力集中、近度附受各种压力、能悦纳自己和认同他人、有 与年龄相的贵任心和现实的生活目标等 Quiz 儿童精神健康疾病谱和成年人有什么不同?? 除老年痴呆外,各种成年人可能罹患的精神障碍及心理问 题都有可能出现在孩子身上。 为什么关注儿蜜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可以患除老 以外的、成年期的任何精神疾病 儿童期出现过心理行为问题的,成年后更容易患精神疾病 m成年期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在14岁之前出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呈增加趋势 要幼儿精神健康 nfant and child mental hea The onset of major mental illness may occur as early as 7 to 11 years old World Association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 amh orp/a/pageshndex cfm?paged- P Even more early in infant or childhood Infant mental health programs in Africa 心理健康的长期危害! “累积危险度 可逆性?!
2018/10/16 2 LOGO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一般应包括: ➢智力正常 ➢恰当的自我意识 ➢情绪稳定且反应适度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7 LOGO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一般应包括: ➢良好的适应环境 ➢健全的人格 ➢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 还包括注意力集中、适度耐受各种压力、能悦纳自己和认同他人、有 与年龄相适的责任心和现实的生活目标等。 二、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8 LOGO Quiz: 儿童精神健康疾病谱和成年人有什么不同?? 除老年痴呆外,各种成年人可能罹患的精神障碍及心理问 题都有可能出现在孩子身上。 怎么会? 9 LOGO 为什么关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期出现过心理行为问题的,成年后更容易患精神疾病 成年期大多数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在14岁之前出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呈增加趋势 “儿童可以患除老年痴呆症以外的、成年期的任何精神疾病” LOGO ➢ The onset of major mental illness may occur as early as 7 to 11 years old. ➢ Even more early in infant or childhood. 11 心理健康的长期危害! “累积危险度” 可逆性?! LOGO 婴幼儿精神健康 Infant and child mental health World Association for Infant mental health http://www.waimh.org/i4a/pages/index.cfm?pageid=1 Infant mental health programs in Africa 12
2018/10/16 分类和表现 (一)心理健康状态的动态变化 (二)分类依据 1、严重程度 health/ well being 抑郁症 良习惯 理碍焦 发育陶碍 心理碍 Mental di 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 区别问题和障碍"(严重程度,诊断标准 内隐问题vs外显问题 (三)儿童心理行为“向题"的主要表现 2、几童心理行为“碍”的主要表现 ■嘉体酸:彩惧、焦或悲伤; 功能损寰:躯体的、情感的、认知和行为功能 ■进一步加个体的损謇:伤残、痛、失去自由甚至死 离群独处,不合群 沉默少语、 理 流行情况 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 你认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5%,10% 20%,30% 世界范国 联合国儿意基金会一儿童膏少年一心理行为问是—20% 也是WHo 国精神卫生研究所—18岁以下几一可诊断的心理、行为和 25岁几心理障凋总意率40284%(表1) 31%
2018/10/16 3 LOGO 心理健康状态良好 Psychological problem 心理障碍 Mental disorder/illness 图1. 心理健康动态模型 (一)心理健康状态的动态变化 Mental health/ well being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 区别“问题”和“障碍”(严重程度,诊断标准) 三、分类和表现 LOGO 2、内外向性 内隐问题 VS 外显问题 (二)分类依据 1、严重程度 吸吮行为 咬指(趾)甲 饮食行为问题 睡眠问题 遗尿 过度依赖 退缩行为…… 不良习惯 精神发育迟滞 言语和语言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多动症 异食癖 拔毛癖 口吃…… 发育障碍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症 焦虑症 恐惧症 强迫症 饮食障碍…… 心理障碍 LOGO (三)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 行为 离群独处,不合群、 沉默少语、少动、 精神不集中、多动、 有暴力倾向、逃学、 偷东西 情绪 焦虑、不愿上学、 恐惧、容易生气、 敌意、想轻生 生理 头疼、腹痛、恶心、 呕吐、厌食或贪食、 早醒、入睡困难、 耳鸣、尿频甚至全 身不适,无躯体疾 病 LOGO 2、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主要表现 痛苦体验:恐惧、焦虑或悲伤; 功能损害:躯体的、情感的、认知和行为功能; 进一步加重个体的损害:伤残、疼痛、失去自由甚至死亡。 LOGO 四、流行情况 世界范围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20%; 也是WHO ——“十个精神健康实事”——第一位 你认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 5%,10%, 20%, 30%? ⚫ 2~5岁儿童——心理障碍总患病率——14.0~26.4%(表1) ⚫ 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18岁以下儿童——可诊断的心理、行为和 发育障碍——17%~22% LOGO 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 表1.学龄前儿童精神疾病的流行情况(系统综述) 病名 Angold等 Lavigne等 Keenan等 Earls DSM~IV DSM~III~R DSM~III~R DSM~III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3.3% 2.0% 5.7% 2% 对立性违抗障碍 6.6% 16.8% 8.0% 4% 品行障碍 3.3% ~ 4.6% 0 抑郁症 2.1% 0.3% 1.1% 0 分离焦虑 2.4% 0.3% 2.3% 5% 广泛性焦虑症 6.5% 0.5% ~ ~ 社交焦虑 2.1% ~ 4.6% 2% 特异性恐惧症 2.3% 0.7% 1.5% 0 创伤后应激障碍 0.6% 0.6% ~ ~ 选择性缄默 0.6% ~ ~ ~ 焦虑障碍 9.4% ~ ~ ~ 情绪障碍 10.5% ~ 14.9% ~ 行为障碍 9.0% ~ 14.9% ~ 精神障碍 16.2% 21.4% 26.4% 14% 严重情绪障碍 12.1% 9.1% ~ ~ 引自: Egger, & Angold, 2006
2018/10/16 三、流行情况(我国) 四、流行情况(世界 世界多国比较 22个城市—4-16岁儿堂—一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13% 3-6岁儿童——一焦虑情绪发生率—14% 世界总平钩 本人—一大陆地区—30多年Meta分析—学龄前儿童 多动症患病率—59%(童连等,2013) 本人一一大陆、香港和台湾—40年Meta分析 学龄前儿童一一多动症患病率—55%(童连等,2018) 复旦儿科院—全国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1% 小于美国的267%(徐秀等,2018) 图223个国家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平均得分 四、儿童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四、儿童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结: 我国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以北京市为例 ◆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 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 ·1984年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 为129% ◆我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 北京中关村部分重点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 方面的问题 ·近5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1397% 至19.57% Quz:第二个说法哪里不对? 四、儿意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五、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分类 2年儿神障碍首次全国提康调查 一般来说,儿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 三个方面出现异常变化。 口此项目将历时4年,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北京地区共有两家医院 ■二足情结表现:恐俱 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 口北京、四川、湖南、江苏、辽宁、广东6省市: 口20万未成年人将接受调查 ■二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 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 口包括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心境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 生量头常, 食或贪食、早醒、 又没有躯体疾病 4
2018/10/16 4 LOGO 三、流行情况(我国) ⚫ 22个城市——4~16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13% ⚫ 3~6岁儿童——焦虑情绪发生率—— 14% ⚫ 本人——大陆地区——30多年——Meta分析——学龄前儿童 ——多动症患病率——6.9%(童连等,2013) ⚫ 本人——大陆、香港和台湾——40年——Meta分析—— 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病率——5.5% (童连等,2018) ⚫ 复旦儿科院——全国学龄前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1%, 小于美国的2.67%(徐秀等,2018) LOGO 世界多国比较 采用同一个量表对23个国家1.5~5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 图2. 23个国家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平均得分 四、流行情况(世界) LOGO 四、儿童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 我国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以北京市为例: ⚫ 1984年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 ⚫ 1993年为12.9%; ⚫ 2002年北京中关村部分重点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18.2%; ⚫ 近5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13.97% 至19.57%之间。 21 LOGO 四、儿童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结: ◆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 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 ◆我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 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 方面的问题。 Quiz:第二个说法哪里不对? 22 LOGO 四、儿童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2012年 儿童精神障碍首次全国摸底调查 此项目将历时4年,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北京地区共有两家医院 参与; 北京、四川、湖南、江苏、辽宁、广东6省市; 20万未成年人将接受调查; 包括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心境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 碍、情绪障碍、孤独症、对立违抗障碍及品行障碍等 23 LOGO 五、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分类 一般来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 三个方面出现异常变化。 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 生(认为活着没有意思,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 绪低落)等。 二是行为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小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 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等行 为。 三是生理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 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又没有躯体疾病。 24
2018/10/16 六、儿意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七、常见的儿意心理障碍 ◆学习问题:如学校(幼儿四)适应难、自控能力低下、学习困难 ◆情绪问题:情绪不稳定、张焦虑孤郁強追行为、过度任性,屏气发作、 发育性障碍,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言语和语 冲动暴操熟怒、胆小退缩、恐发作等 言发育障碍、运动发育障碍; ◆个性问题:过分内向自信心不足、自私任性、慰发脾气,缺乏台作等 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 品行障碍、抽动障 ◆品行问题:表现为出现打架斗较。毁物,偷、谎逃学、暴力、离家出走等行 障碍,包括分离性焦虑障碍、广泛焦虑障碍、强 ◆习惯不良:刻板动作行为、吮怒、咬指甲、习惯性交又腿,手淫、口吃电脑 恐怖症 ◆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 酒纵火、攻击行为、家庭暴力、性乱 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 H走、违法去犯罪、自伤、少女怀孕、性疾病传等 摇头丸、海洛因和大麻类等 喂养与进食障碍 概念和流行情况 青绪猪问题( emotional problems) 第二节 VS 情绪障碍( emotional disorders)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和情绪障碍 会以情绪或行为的方式表达出来。大多数的 童青少年的影响较小,有一部分有自愈性,如果引导不当 或持续时间较长者,会发展为情绪障碍。 概念和流行情况 绪障硯 al disorders in childhood)是发生在儿 1.分离性焦虑障碍( separation anxiety) 是指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多发生于儿童和 青少年早期 碍是十分常见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在国 表现 表币想 令(5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书 本病十分常见,但 于区分,特别 容易被忽视和漏 不到及时的治疗干预 时或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脚气 ◆(8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疾病 5
2018/10/16 5 LOGO ◆学习问题:如学校(幼儿园)适应困难、自控能力低下、学习困难; 六、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 ◆习惯不良:刻板动作行为、吮指、咬指甲、习惯性交叉擦腿、手淫、口吃、电脑 (网络)过度使用等; ◆情绪问题: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孤僻抑郁、强迫行为、过度任性、屏气发作、 冲动、暴躁易怒、胆小退缩、恐惧发作等; ◆个性问题:过分内向、自信心不足、自私、任性、易发脾气,缺乏合作等; ◆品行问题:表现为出现打架斗殴、毁物、偷窃、撒谎、逃学、暴力、离家出走等行 为; ◆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如吸烟、酗酒、纵火、攻击行为、家庭暴力、性乱、 出走、违法犯罪、自伤、少女怀孕、性疾病传播等; ◆睡眠问题; ◆恋爱问题。 25 LOGO ➢ 发育性障碍,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言语和语 言发育障碍、运动发育障碍; 七、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 ➢ 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障碍、 品行障碍、抽动障碍; ➢ 精神病性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 ➢ 物质滥用与依赖如K粉、摇头丸、海洛因和大麻类等 物质滥用与成瘾障碍; ➢ 喂养与进食障碍等。 ➢ 情绪障碍,包括分离性焦虑障碍、广泛焦虑障碍、强 迫症、恐怖症; 26 LOGO 第二节 儿童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和情绪障碍 27 LOGO 情绪问题 (emotional problems) VS 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 一 概念和流行情况 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问题以焦虑、强迫、发脾气、易怒为主 要核心症状,由于儿童的心理生理发育特点,其临床表现 会以情绪或行为的方式表达出来。大多数的情绪问题对儿 童青少年的影响较小,有一部分有自愈性,如果引导不当 或持续时间较长者,会发展为情绪障碍。 28 LOGO 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 in childhood)是发生在儿 童青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强迫、抑郁以及转换症状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心理疾病。 情绪障碍是十分常见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其患病率在国 外居第二位,在国内居行为问题、发育性障碍之后的第 三位。国内流行病学研究报道,儿童情绪障碍的患病率 为0.3%~6.99% 本病十分常见,但由于与正常的焦虑情绪难于区分,特别 容易被忽视和漏诊,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干预。 概念和流行情况 29 LOGO 1.分离性焦虑障碍 (separation anxiety) 是指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的过度焦虑情绪,多发生于儿童和 青少年早期。 表现: ❖ 1)过分担心依恋对象可能遇到伤害,或消失; ❖ (2)过分担心自己会走失、被绑架、被杀害,或住院; ❖ (3)因不愿离开依恋对象而不想上学或拒绝上学; ❖ (4)非常害怕一人独处,或没有依恋对象陪同绝不外出; ❖ (5)没有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不愿意或拒绝上床就寝; ❖ (6)反复做噩梦; ❖ (7) 分离时或分离后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如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 痛苦、淡漠,或退缩; ❖ (8) 分离时反复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躯体疾病。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