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9 四、成长情况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比例% 总资产增长率% 9.93% 2853% 营业收入增长率% 净利润增长率% 2686% 53.78 五、股本情况 单位:股 本期期末 本期期初 增减比例% 普通股总股本 439569009409350206% 计入权益的优先股数量 计入负债的优先股数量 六、非经常性损益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214,15991285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113,289,792.66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 1,992314.48 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年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162.5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 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 1,71292697 得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1,500,000.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4,708451.73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333937.382.22 所得税影响数 4981534678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3,751457.49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 280370,57795 七、补充财务指标 适用√不适用
2020-049 10 四、 成长情况 本期 上年同期 增减比例% 总资产增长率% 9.93% 28.53% - 营业收入增长率% 9.51% 35.10% - 净利润增长率% 26.86% 53.78% - 五、 股本情况 单位:股 本期期末 本期期初 增减比例% 普通股总股本 439,569,900 430,693,650 2.06% 计入权益的优先股数量 - - - 计入负债的优先股数量 - - - 六、 非经常性损益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214,159,912.85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113,289,792.66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 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1,992,314.48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年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162.53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 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 得的投资收益 -1,712,926.97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1,500,000.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4,708,451.73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 333,937,382.22 所得税影响数 49,815,346.78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3,751,457.49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 280,370,577.95 七、 补充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2020-049 八、会计数据追溯调整或重述情况 √会计政策变更口会计差错更正口其他原因口不适用 单位 科目 上年期末(上年同期)上上年期末(上上年同期) 调整重述前 调整重述后 调整重述前 调整重述后 应收票据 28372347838430284985 应收账款 1,375,706099341,28153674997 应收款项融资 291,183,815.01 其他应收款208741474311079138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130,283499.09 130,255,13864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31,16413758 递延所得税资产 839096516784,4058685 其他综合收益 -828,61698 盈余公积 126,115,249.65 126,14665202 未分配利润 1,381,312,470.75 1,377809,127.20 少数股东权益 214,265576.66 213,942406.74
2020-049 11 八、 会计数据追溯调整或重述情况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差错更正 □其他原因 □不适用 单位:元 科目 上年期末(上年同期) 上上年期末(上上年同期) 调整重述前 调整重述后 调整重述前 调整重述后 应收票据 283,723,477.83 84,302,849.85 - - 应收账款 1,375,706,099.34 1,281,536,749.97 - - 应收款项融资 - 291,183,815.01 - - 其他应收款 20,874,147.43 21,076,913.82 -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4,387,044.44 - - - 长期股权投资 130,283,499.09 130,255,138.64 -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 31,164,137.58 - - 递延所得税资产 83,909,651.67 84,740,586.85 - - 其他综合收益 - -828,616.98 - - 盈余公积 126,115,249.65 126,146,652.02 - - 未分配利润 1,381,312,470.75 1,377,809,127.20 - - 少数股东权益 214,265,576.66 213,942,406.74 - -
2020-049 第四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 公司属于新能源新材料—一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制造业,是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 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营销方式为直销。公司主要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为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销 售。公司目前采取大客户战略,报告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锂离子电池行业内高端客户。公司以“创新 引领、成就客户、协力奋斗、务实高效”为核心价值观,以“创新引领、聚力卓越、绿色和谐、合作 共赢”为经营理念,服务好高端客户、维护好老客户,在对新客户、优质客户进行开拓的同时,倡导 合作共赢。 报告期内及报告期后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事项 是或否 所处行业是否发生变化 口是√否 主营业务是否发生变化 口是√否 主要产品或服务是否发生变化 囗是√否 客户类型是否发生变化 口是√否 关键资源是否发生变化 口是√否 销售渠道是否发生变化 口是√否 收入来源是否发生变化 口是√否 商业模式是否发生变化 口是√否 具体变化情况说明: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主营业务经营计划的实现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制产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生 产制造,受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较大。2019年,消费类电池出货保持稳定,主要是受到可 穿戴设备、无人机等高端数码电池领域的细分市场带动,另外5G智能手机的增长也带动了消费类锂 离子电池出货量的增长。动力电池出货量因受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储 能锂电池出货量保持稳步增长。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石墨负极产 品及硅基负极材料获国内外大客户的认可,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3900594万元,同比增长951%,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8066067万元和6846956万元,分别 同比增长281%和2686%,实现归母净利润66633.74万元,同比增长3842%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8303亿元,较年初增加993%;负债总额39.94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1.57%;净资产43.09亿元,较年初增加19.01%。 2、年度内对企业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1)2019年1月,公司子公司长源矿业联合鸡西贝特瑞与鸡西市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 联合投资黑龙江省鸡西市站前矿详査探矿权与深加工一体化项目。2019年6月28日,长源矿业取得 该项目《矿产资源勘査许可证》,为公司抢占更大的石墨负极材料市场份额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保障 (2)2019年1月,公司子公司惠州贝特瑞投资建设“年产4万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以满足公司未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产能需求 (3)2019年4月,公司完成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次行权,共发行股票455.6250万股 募集资金3,037.50万元;2019年9月,公司完成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次行权,共发行股票
2020-049 12 第四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 公司属于新能源新材料——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制造业,是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 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营销方式为直销。公司主要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为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销 售。公司目前采取大客户战略,报告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锂离子电池行业内高端客户。公司以“创新 引领、成就客户、协力奋斗、务实高效”为核心价值观,以“创新引领、聚力卓越、绿色和谐、合作 共赢”为经营理念,服务好高端客户、维护好老客户,在对新客户、优质客户进行开拓的同时,倡导 合作共赢。 报告期内及报告期后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事项 是或否 所处行业是否发生变化 □是 √否 主营业务是否发生变化 □是 √否 主要产品或服务是否发生变化 □是 √否 客户类型是否发生变化 □是 √否 关键资源是否发生变化 □是 √否 销售渠道是否发生变化 □是 √否 收入来源是否发生变化 □是 √否 商业模式是否发生变化 □是 √否 具体变化情况说明: - 二、 经营情况回顾 (一) 经营计划 1、主营业务经营计划的实现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正、 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制产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生 产制造,受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较大。2019 年,消费类电池出货保持稳定,主要是受到可 穿戴设备、无人机等高端数码电池领域的细分市场带动,另外 5G 智能手机的增长也带动了消费类锂 离子电池出货量的增长。动力电池出货量因受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储 能锂电池出货量保持稳步增长。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石墨负极产 品及硅基负极材料获国内外大客户的认可,产品销量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39005.94 万元,同比增长 9.51%,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 80,660.67 万元 和 68,469.56 万元,分别 同比增长 28.1%和 26.86%,实现归母净利润 66,633.74 万元,同比增长 38.42%。 截止 2019 年 12 月 31 日,公司资产总额 83.03 亿元,较年初增加 9.93%;负债总额 39.94 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 1.57%;净资产 43.09 亿元,较年初增加 19.01%。 2、年度内对企业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1)2019 年 1 月,公司子公司长源矿业联合鸡西贝特瑞与鸡西市人民政府签署《投资合作协议》, 联合投资黑龙江省鸡西市站前矿详查探矿权与深加工一体化项目。2019 年 6 月 28 日,长源矿业取得 该项目《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为公司抢占更大的石墨负极材料市场份额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保障。 (2)2019 年 1 月,公司子公司惠州贝特瑞投资建设“年产 4 万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以满足公司未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产能需求。 (3)2019 年 4 月,公司完成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二次行权,共发行股票 455.6250 万股, 募集资金 3,037.50 万元; 2019 年 9 月,公司完成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次行权,共发行股票
2020-049 43200万股,募集资金2.880.00万元,均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4)2019年5月,公司完成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换届工作,核心管理团队保持稳定。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公司将继续为“创新引领新能源产业进步,构建美好绿色世界”做出应 有的贡献 (5)2019年6月,公司确立新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致力成为新能源材料领域全球领先企业:9 月,公司名称由“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019年9月,为了布局储能市场,公司子公司贝特瑞纳米投资入股西安易能智慧科技有限 公司(简称“西安易能”),投后持股占比13.54% (7)2019年10月,为了布局电动自行车换电租赁市场,公司子公司贝特瑞纳米投资入股有电科 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有电科技”),投后持股占比11.7076% (8)2019年11月,贝特瑞荣获松下集团2019供应商最高奖项“最佳合作伙伴奖”及“成本改 善杰出贡献奖” (二)行业情况 1、有利因素 (1)各国相关政策有利于锂电材料产业长期发展 锂电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材料,一直得到国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并被列入国家 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目录。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为我国锂电材料企业 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国内锂电正、负极材料产业在更高的起点上与国际同行竞争。 近年来欧美地区陆续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这些欧美国家正加大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力 度,为本行业未来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市场空间广阔带动锂电材料产业发展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 别下降2.3%和4.0%,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为62.2GWh,同比增长9.3%,与之前的高增 长态势相比出现了一定的回落。但是整体上看,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化、市 场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各国都在推进全面实现汽车电气化。且新型电子产品的涌现、电动自行车更 新换代、以及电动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锂电市场需求保持平稳增长,2019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 达到1316Gwh,同比增长186%,锂电材料行业仍然展现出广阔市场发展空间。 (3)原材料的资源优势为国内锂电负极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我国的石墨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而相关的碳素制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比较成熟,这 使得锂电负极材料的发展有着较完善的产业链的支撑,必将对我国锂电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 (4)环保压力推动锂电材料产业进步与发展 二次锂电池在电动汽车、电网储能、通信储能等领域的加速推广应用,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增 加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二次电池中铅酸、镍镉电池的使用和废弃都有可 能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而锂电池是更具环保价值的绿色电池之一,锂电池对这两种电池品种的替代 也有利于环保。面对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各国都积极推广使用环保节能的锂离子电池,特别是积极 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与普及,减少燃油车的销售与使用,从而带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产业的快速发 (5)结合国际高端市场具备海外先发优势 锂电材料企业通过与国际高端的锂电池客户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国际最新的市场 信息,并加快自身技术和产品的升级速度,而一般国内企业远离国际高端客户,且存在文化差异,不 利于与客户的及时沟通。作为面向国际高端市场的国内锂电正、负极材料企业,与国际国内同行相比 公司在这方面处于先发优势地位。 2、不利因素 (1)行业利润空间下降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导致下游厂商面临较大的降本压力,以及产品生产技术的成熟 和生产厂家的互相竞争,市场价格难免会有所下滑,从而降低了行业的利润空间。 (2)市场竞争风险 目前国内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众多,这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在锂离子电池正
2020-049 13 432.00 万股,募集资金 2,880.00 万元,均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4)2019 年 5 月,公司完成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换届工作,核心管理团队保持稳定。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公司将继续为“创新引领新能源产业进步,构建美好绿色世界”做出应 有的贡献。 (5)2019 年 6 月,公司确立新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致力成为新能源材料领域全球领先企业;9 月,公司名称由“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2019 年 9 月,为了布局储能市场,公司子公司贝特瑞纳米投资入股西安易能智慧科技有限 公司(简称“西安易能”),投后持股占比 13.54%。 (7)2019 年 10 月,为了布局电动自行车换电租赁市场,公司子公司贝特瑞纳米投资入股有电科 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有电科技”),投后持股占比 11.7076%。 (8)2019 年 11 月,贝特瑞荣获松下集团 2019 供应商最高奖项“最佳合作伙伴奖”及“成本改 善杰出贡献奖”。 (二) 行业情况 1、有利因素 (1)各国相关政策有利于锂电材料产业长期发展 锂电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材料,一直得到国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并被列入国家 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目录。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为我国锂电材料企业 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国内锂电正、负极材料产业在更高的起点上与国际同行竞争。 近年来欧美地区陆续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这些欧美国家正加大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力 度,为本行业未来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市场空间广阔带动锂电材料产业发展 根据中汽协数据, 2019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 124.2 万辆和 120.6 万辆,同比分 别下降 2.3%和 4.0%,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装机量为 62.2GWh,同比增长 9.3%,与之前的高增 长态势相比出现了一定的回落。但是整体上看,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业化、市 场化进程都在不断加速,各国都在推进全面实现汽车电气化。且新型电子产品的涌现、电动自行车更 新换代、以及电动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锂电市场需求保持平稳增长,2019 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 达到 131.6Gwh,同比增长 18.6%,锂电材料行业仍然展现出广阔市场发展空间。 (3)原材料的资源优势为国内锂电负极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我国的石墨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而相关的碳素制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比较成熟,这 使得锂电负极材料的发展有着较完善的产业链的支撑,必将对我国锂电负极材料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 (4)环保压力推动锂电材料产业进步与发展 二次锂电池在电动汽车、电网储能、通信储能等领域的加速推广应用,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增 加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改善环境。另一方面,二次电池中铅酸、镍镉电池的使用和废弃都有可 能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而锂电池是更具环保价值的绿色电池之一,锂电池对这两种电池品种的替代 也有利于环保。面对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各国都积极推广使用环保节能的锂离子电池,特别是积极 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与普及,减少燃油车的销售与使用,从而带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产业的快速发 展。 (5)结合国际高端市场具备海外先发优势 锂电材料企业通过与国际高端的锂电池客户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国际最新的市场 信息,并加快自身技术和产品的升级速度,而一般国内企业远离国际高端客户,且存在文化差异,不 利于与客户的及时沟通。作为面向国际高端市场的国内锂电正、负极材料企业,与国际国内同行相比, 公司在这方面处于先发优势地位。 2、不利因素 (1)行业利润空间下降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坡导致下游厂商面临较大的降本压力,以及产品生产技术的成熟 和生产厂家的互相竞争,市场价格难免会有所下滑,从而降低了行业的利润空间。 (2)市场竞争风险 目前国内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众多,这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在锂离子电池正
2020-049 负极材料领域的综合实力较强,起步较早、相比众多中小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公司具备明显的技术 优势和先发优势。未来几年,国内正、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对大企业的追赶, 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内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3)产能过剩风险 锂离子电池行业属于新能源和环保的范畴,且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政策对锂电池材料的发展 为支持和鼓励态度。大量资本进入锂电材料行业,现有锂电正、负极厂家纷纷扩产,国内正、负极材 料总产能迅速扩大、同质化竞争激烈。如果电动汽车、储能等下游应用市场的发展不及预期,锂电正、 负极材料的产能将处于过剩状态,影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技术风险 消费电子领域和电动车领域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锂电材料生产企业必须通过不断 研发以应对市场变化,如果企业不能持续进行产品性能改进或通过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则将面临 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财务分析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单位:元 本期期末 本期期初 本期期末与 项目 金额 占总资产 的比重% 金额 占总资产本期期初金 的比重% 额变动比 例% 货币资金 1,202,429,902751448%1,261518,2952516.70% -4.68 应收票据 124,114,332.24 149%84,302,849851.12% 应收账款 1,2339604518314.86%1281536749971697% 923234435411112%866191376231147% 投资性房地产 420,004.00 0.01% 420,00400001% 0.00% 长期股权投资 402,52290939 485%1302513864 2% 209.03% 固定资产 2.428,470.663.69 2925%1,73374922010 22.95% 40.07% 在建工程 55750,84982663%83505074839106% 34.05% 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1,080138932 1301%1072,00000141 应付账款 906.644,67192 1092%821,456,9259110.88% 10.37% 应收款项融资 2885343783348%291,183,81501386% -091% 其他应收款 8329,50728 0.34% 21,07691382 0.28% 34.41% 其他流动资产 182487,725832.20%131.066906711.74%3923%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7,421,216.71 0.57% 1,164,137.58 041%52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9.185,094.24 1.56% 84,74058685 1.12% 52.45% 其他非流动资产 28,391,770.98 0.34% 69,405,16989 0.92% 5909% 应付票据 266,495,35937 321%136,649,17254 1.81% 预收款项 016%2791357662 0.37% 应付职工薪酬 0.79% 41,270,273.06 0.559 5803 其他流动负债 9073903725109% 124,08277 0.00%73,027.83% 递延收益 41961265781 5.05%286,099,61206 3.79% 46.67% 其他综合收益 177542.14 -0.01% 828,61698 -0.01% 42.11% 资产总计 8302,812,77309100.00%7,553,116,223,78100.00% 9.93% 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应收票据期末余额比期初增加47.22%,执行新金融准则后,已背书转让尚未到期的票据不再终止 确认,期末已背书转让尚未到期的票据金额较高。 (2)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比期初增加34.41%,主要系本期对山西贝特瑞股权减持,山西贝特瑞不在合
2020-049 14 负极材料领域的综合实力较强,起步较早、相比众多中小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公司具备明显的技术 优势和先发优势。未来几年,国内正、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对大企业的追赶, 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行业内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3)产能过剩风险 锂离子电池行业属于新能源和环保的范畴,且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政策对锂电池材料的发展 为支持和鼓励态度。大量资本进入锂电材料行业,现有锂电正、负极厂家纷纷扩产,国内正、负极材 料总产能迅速扩大、同质化竞争激烈。如果电动汽车、储能等下游应用市场的发展不及预期,锂电正、 负极材料的产能将处于过剩状态,影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技术风险 消费电子领域和电动车领域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锂电材料生产企业必须通过不断 研发以应对市场变化,如果企业不能持续进行产品性能改进或通过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则将面临 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三) 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单位:元 项目 本期期末 本期期初 本期期末与 本期期初金 额变动比 例% 金额 占总资产 的比重% 金额 占总资产 的比重% 货币资金 1,202,429,902.75 14.48% 1,261,518,295.25 16.70% -4.68% 应收票据 124,114,332.24 1.49% 84,302,849.85 1.12% 47.22% 应收账款 1,233,960,451.83 14.86% 1,281,536,749.97 16.97% -3.71% 存货 923,234,435.41 11.12% 866,191,376.23 11.47% 6.59% 投资性房地产 420,004.00 0.01% 420,004.00 0.01% 0.00% 长期股权投资 402,522,909.39 4.85% 130,255,138.64 1.72% 209.03% 固定资产 2,428,470,663.69 29.25% 1,733,749,220.10 22.95% 40.07% 在建工程 550,750,849.82 6.63% 835,050,748.39 11.06% -34.05% 短期借款 628,068,945.15 7.56% 1,078,900,800.00 14.28% -41.79% 长期借款 1,080,138,932.00 13.01% 1,072,000,000.00 14.19% 0.76% 应付账款 906,644,671.92 10.92% 821,456,925.91 10.88% 10.37% 应收款项融资 288,534,377.83 3.48% 291,183,815.01 3.86% -0.91% 其他应收款 28,329,507.28 0.34% 21,076,913.82 0.28% 34.41% 其他流动资产 182,487,725.83 2.20% 131,066,906.71 1.74% 39.23%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47,421,216.71 0.57% 31,164,137.58 0.41% 52.17% 递延所得税资产 129,185,094.24 1.56% 84,740,586.85 1.12% 52.45% 其他非流动资产 28,391,770.98 0.34% 69,405,169.89 0.92% -59.09% 应付票据 266,495,359.37 3.21% 136,649,172.54 1.81% 95.02% 预收款项 13,553,911.16 0.16% 27,913,576.62 0.37% -51.44% 应付职工薪酬 65,221,409.98 0.79% 41,270,273.06 0.55% 58.03% 其他流动负债 90,739,037.25 1.09% 124,082.77 0.00% 73,027.83% 递延收益 419,612,657.81 5.05% 286,099,612.06 3.79% 46.67% 其他综合收益 -1,177,542.14 -0.01% -828,616.98 -0.01% 42.11% 资产总计 8,302,812,773.09 100.00% 7,553,116,223.78 100.00% 9.93% 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应收票据期末余额比期初增加47.22%,执行新金融准则后,已背书转让尚未到期的票据不再终止 确认,期末已背书转让尚未到期的票据金额较高。 (2)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比期初增加34.41%,主要系本期对山西贝特瑞股权减持,山西贝特瑞不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