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后稷神奇经历 《诗经大雅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 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真 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吁,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斾斾,禾役穟隧。麻麦幪檬,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 室
2 后稷神奇经历 ▪ 《诗经·大雅·生民》: ▪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 后稷。 ▪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 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 实覃实吁,厥声载路。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斾斾,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 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 室
二神话传说 《白虎通姓名篇》说:“禹姓姒氏,祖以薏生; 殷姓子(好)氏,祖以玄鸟子生也;周姓姬氏 祖以履大人迹生也。” 《晋书苻健载记》:“苻健,字建业。洪第三子 也。初,母羌梦大罴而孕之。 园
二 神话传说 ▪ 《白虎通·姓名篇》说:“禹姓姒氏,祖以薏生; 殷姓子(好)氏,祖以玄鸟子生也;周姓姬氏, 祖以履大人迹生也。” ▪ 《晋书·苻健载记》:“苻健,字建业。洪第三子 也。初,母羌梦大罴而孕之
三后稷遗迹 ■ (一)后稷与稷山的关系 稷山县在春秋时期为晋国稷邑,隋开皇十八年(598年) 改名为稷山县,属绛郡,县治也由原来所在的玉壁城迁至汾 水北岸的今稷山县城。稷山县得名手县南的山峰稷山,今称 稷王山。 晋南的汾水流域是后稷教民稼穑的主要地区,其后发展成为 周族的发祥地。周人长期活动于此并为纪念他们的先祖后稷 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 之后其后人古公父率领族人由汾河流域迁居于岐,为此,专 家对周初历史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周人盖起于冀州, 在大河之东
三 后稷遗迹 ▪ (一)后稷与稷山的关系 ▪ 稷山县在春秋时期为晋国稷邑,隋开皇十八年(598年), 改名为稷山县,属绛郡,县治也由原来所在的玉壁城迁至汾 水北岸的今稷山县城。稷山县得名于县南的山峰稷山,今称 稷王山。 ▪ 晋南的汾水流域是后稷教民稼穑的主要地区,其后发展成为 周族的发祥地。周人长期活动于此并为纪念他们的先祖后稷, 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迹。 ▪ 之后其后人古公父率领族人由汾河流域迁居于岐,为此,专 家对周初历史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周人盖起于冀州, 在大河之东”
三后稷遗迹 (二)稷王庙 稷王庙在山西万荣县西北8公里稷王山麓太赵村。 该庙原在县城以南50华里的稷王山上,明隆庆元 年(公元1567年)迁至今地。 初创时代不详,金代已有,元至元八年(1271) 。于庙内建舞台一座,供酬神演戏之用,至正二十 五年(1365)殿又重修。现在的庙宇为清代遗 思 物,主体建筑有献殿、正殿,钟、鼓二楼左右分 峙。 超
三 后稷遗迹 ▪ (二)稷王庙 ▪ 稷王庙在山西万荣县西北8公里稷王山麓太赵村。 该庙原在县城以南50华里的稷王山上,明隆庆元 年(公元1567年)迁至今地。 ▪ 初创时代不详,金代已有,元至元八年(1271) 于庙内建舞台一座,供酬神演戏之用,至正二十 五年(1365)殿又重修。现在的庙宇为清代遗 物,主体建筑有献殿、正殿,钟、鼓二楼左右分 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