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电子数据 1.电子数据的概念、意义 2.电子数据证明力的特点 3. 电子数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 第八节笔录类证据 1. 笔录类证据的概念、意义 2. 笔录类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3. 笔录类证据的内容与制作 4.笔录类证据的审查判断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书证与物证的区别与联系? 2.假设你现在将出庭为一刑事案件作证,谈谈你希望司法机关对你采取一 些什么样的保护以使诉讼顺利进行? 3.简述口供、辩解与攀供之间的关系? 4.比较分析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当事人陈述的 证明力特点的异同及其原因? 5简述我国自认制度的立法现状? 6.比较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之间的异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取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同时条件允许下播放相关 视频资料以便深化学生对法定证据种类的理解 第五章证据的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各类证据理论分类的概念和不同类别证据的特点 2.掌握各类证据理论分类的划分标准并能熟练对具体证据进行分类 3.能够区分不同类别证据间的证明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证据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1.证据分类的概念 2.证据分类的意义 3.世界各国证据分类简介 第二节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1.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概念和区分标准 2.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点和运用 6
6 第七节 电子数据 1. 电子数据的概念、意义 2. 电子数据证明力的特点 3. 电子数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 第八节 笔录类证据 1. 笔录类证据的概念、意义 2. 笔录类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3. 笔录类证据的内容与制作 4. 笔录类证据的审查判断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书证与物证的区别与联系? 2.假设你现在将出庭为一刑事案件作证,谈谈你希望司法机关对你采取一 些什么样的保护以使诉讼顺利进行? 3.简述口供、辩解与攀供之间的关系? 4.比较分析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当事人陈述的 证明力特点的异同及其原因? 5.简述我国自认制度的立法现状? 6.比较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之间的异同?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取课堂讲解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同时条件允许下播放相关 视频资料以便深化学生对法定证据种类的理解。 第五章 证据的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各类证据理论分类的概念和不同类别证据的特点 2.掌握各类证据理论分类的划分标准并能熟练对具体证据进行分类 3.能够区分不同类别证据间的证明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证据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1. 证据分类的概念 2. 证据分类的意义 3. 世界各国证据分类简介 第二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1.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概念和区分标准 2.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点和运用
第三节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概念 2.划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意义 3.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第四节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1.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概念 2.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第五节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 .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概念和区分 2.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运用规则 第六节本证和反证 1.本证和反证的概念 2.区分本证和反证的意义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对证据进行学理分类的意义何在? 2.法律规定一种证据的证明力大于另一种证据有何利弊? 3.比较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取分组讨论与团体合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四组,每 组负责一节,在经过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选派两名组员代表本组向全班同学 介绍相关知识点。 第六章司法证明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诉讼证明沿革历史与在诉讼制度中的地位 2.领会诉讼证明的概念相对性和种类 3.掌握诉讼证明的构成要素、特征,以及刑、民、行三大诉讼证明的异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证明制度概述 1. 证明的概念与特点 2.证明制度的构成 3.证明的分类 第二节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中的证明 1. “三大”诉讼证明的共同特征
7 第三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概念 2. 划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意义 3.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第四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1.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概念 2.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3.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第五节 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 1. 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概念和区分 2. 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运用规则 第六节 本证和反证 1. 本证和反证的概念 2. 区分本证和反证的意义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对证据进行学理分类的意义何在? 2.法律规定一种证据的证明力大于另一种证据有何利弊? 3.比较传来证据与传闻证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取分组讨论与团体合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四组,每 组负责一节,在经过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选派两名组员代表本组向全班同学 介绍相关知识点。 第六章 司法证明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诉讼证明沿革历史与在诉讼制度中的地位 2.领会诉讼证明的概念相对性和种类 3.掌握诉讼证明的构成要素、特征,以及刑、民、行三大诉讼证明的异同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证明制度概述 1. 证明的概念与特点 2. 证明制度的构成 3. 证明的分类 第二节 民事、刑事、行政诉讼中的证明 1. “三大”诉讼证明的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