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总有机氮量较为准确、操作 较为简单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所有动、植物食 品的分析及各种加工食品的分析,可同时测定 多个样品,故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是个经典 分析方法,至今仍 被作为标准检验方法。 ➢ 凯氏定氮法:常量法、微量法及改良凯氏定氮 法
➢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总有机氮量较为准确、操作 较为简单的方法之一,可用于所有动、植物食 品的分析及各种加工食品的分析,可同时测定 多个样品,故国内外应用较为普遍,是个经典 分析方法,至今仍 被作为标准检验方法。 ➢ 凯氏定氮法:常量法、微量法及改良凯氏定氮 法
➢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 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 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 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 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 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包括消化、蒸馏、吸收、滴定四个步骤
➢ 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 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 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 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 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消耗 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包括消化、蒸馏、吸收、滴定四个步骤
① 样品消化: 2 NH2 -(CH2 )2 -COOH + 13H2 SO4 →(NH4 )2 SO4 +6CO2 + 12SO2 + 16H2 O 浓硫酸的作用: 脱水作用—使有机物脱水并碳化为C、H、N 氧化作用—将有机物炭化后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 硫酸则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2H2 SO4 +C =2SO2+ 2H2 O +CO2 二氧化硫使氮还原为氨,本身则被氧化为三氧化 硫,氨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留在酸性溶液中
① 样品消化: 2 NH2 -(CH2 )2 -COOH + 13H2 SO4 →(NH4 )2 SO4 +6CO2 + 12SO2 + 16H2 O 浓硫酸的作用: 脱水作用—使有机物脱水并碳化为C、H、N 氧化作用—将有机物炭化后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 硫酸则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2H2 SO4 +C =2SO2+ 2H2 O +CO2 二氧化硫使氮还原为氨,本身则被氧化为三氧化 硫,氨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留在酸性溶液中
❖ 加入硫酸钾的作用是:提高溶液沸点而加快 有机物的分解(3380C 4000C) K2 SO4 +H2 SO4 =2KHSO4 2KHSO4 =K2 SO4 +H2 O↑+SO3 但硫酸钾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则消化体系温度 过高,又会引起已生成的铵盐发生热分解而 造成损失: (NH4)2 SO4 =NH3↑+(NH4 )HSO4 2(NH4 )HSO4 =2NH3↑+2SO3↑+2H2 O 除硫酸钾外也可加入硫酸钠,氯化钾等盐类来 提高沸点,但效果不如硫酸钾
❖ 加入硫酸钾的作用是:提高溶液沸点而加快 有机物的分解(3380C 4000C) K2 SO4 +H2 SO4 =2KHSO4 2KHSO4 =K2 SO4 +H2 O↑+SO3 但硫酸钾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则消化体系温度 过高,又会引起已生成的铵盐发生热分解而 造成损失: (NH4)2 SO4 =NH3↑+(NH4 )HSO4 2(NH4 )HSO4 =2NH3↑+2SO3↑+2H2 O 除硫酸钾外也可加入硫酸钠,氯化钾等盐类来 提高沸点,但效果不如硫酸钾
❖ 加入硫酸铜的作用 催化作用:加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 2CuSO4 → Cu2SO4 + SO2↑+ CO2↑ Cu2 SO4 + 2H2 SO4 → 2CuSO4 + 2H2 O + SO2↑ 此反应不断进行,待有机物被消化完后,不再有硫 酸亚铜(褐色)生成,溶液呈现清澈的蓝绿色。 消化完全指示:蓝绿色;
❖ 加入硫酸铜的作用 催化作用:加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 2CuSO4 → Cu2SO4 + SO2↑+ CO2↑ Cu2 SO4 + 2H2 SO4 → 2CuSO4 + 2H2 O + SO2↑ 此反应不断进行,待有机物被消化完后,不再有硫 酸亚铜(褐色)生成,溶液呈现清澈的蓝绿色。 消化完全指示:蓝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