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肉类食品安全品质评价内容及解决办法鱼虾等水产食品安全品质评价内容及解决办法思考题选择某一具体易腐食品,它的品质如何评价?它在贮运保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判定其品质?第3章食品贮藏运输保鲜原理授课章节第3章食品贮藏运输保鲜原理6授课方式讲授+自学授课类型理论课课时安排教学主要内容:果蔬采后品质劣变、果蔬采后病害、动物性食品死后品质劣变、食品败坏的调控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掌握果蔬采后呼吸、成熟与衰老的生理变化及其防控措施;2.熟悉果蔬采后病害类型及防控措施;3.熟悉动物性食品贮藏过程中的生化变化;4.了解食品败坏的控制方法5需掌握的重要名词: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成熟、衰老、休眠、僵硬、食品败坏
畜禽肉类食品安全品质评价内容及解决办法 鱼虾等水产食品安全品质评价内容及解决办法 思考题 选择某一具体易腐食品,它的品质如何评价?它在贮运保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如 何判定其品质? 第 3 章 食品贮藏运输保鲜原理 授课章节 第 3 章 食品贮藏运输保鲜原理 课时安排 6 授课方式 讲授+自学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教学主要内容: 果蔬采后品质劣变、果蔬采后病害、动物性食品死后品质劣变、食品败坏的调控 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掌握果蔬采后呼吸、成熟与衰老的生理变化及其防控措施; 2.熟悉果蔬采后病害类型及防控措施; 3.熟悉动物性食品贮藏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4.了解食品败坏的控制方法; 5.需掌握的重要名词: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成熟、衰老、休眠、僵硬、食品败坏
生理失调、冷害、栅栏技术。能力目标1.应知果蔬采后主要的生理生化变化,熟悉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2.应知动物性食品采后主要的生化变化,熟悉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3.应会就具体易腐食品了解其贮运保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并能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4应知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并能就具体易腐食品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素养目标1.通过创设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交流,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3.提高必要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思政元素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守护百姓餐桌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教学重点、难点:1.果蔬采后主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影响因素2.动物性食品宰后主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影响因素3.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就易腐食品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教学过程:案例导入果蔬能进行呼吸作用,是活的生物体;而宰杀后的畜禽肉或鱼虾类等动物性食品是死的生物体。本章将介绍果蔬采收、动物性食品屠宰或捕捞后的各种生理生化变化及其相对应的贮运保鲜原理。了解各类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以及食品保鲜的原理,才能就易腐食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培养学生全局思维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思政元素)1.1果蔬贮藏保鲜基础知识1、果蔬呼吸作用的定义、方式及呼吸类型
生理失调、冷害、栅栏技术。 能力目标 1.应知果蔬采后主要的生理生化变化,熟悉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 2.应知动物性食品采后主要的生化变化,熟悉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 3.应会就具体易腐食品了解其贮运保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并能提出合 理的处理措施; 4.应知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并能就具体易腐食品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素养目标 1. 通过创设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交流,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3. 提高必要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思政元素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守护百姓餐桌食品质量安全的责任感。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 教学重点、难点: 1. 果蔬采后主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影响因素 2. 动物性食品宰后主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影响因素 3. 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就易腐食品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 果蔬能进行呼吸作用,是活的生物体;而宰杀后的畜禽肉或鱼虾类等动物性食品是死的 生物体。本章将介绍果蔬采收、动物性食品屠宰或捕捞后的各种生理生化变化及其相对应的 贮运保鲜原理。了解各类食品败坏的主要原因以及食品保鲜的原理,才能就易腐食提出合 理的解决措施,培养学生全局思维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思政元素) 1.1 果蔬贮藏保鲜基础知识 1、果蔬呼吸作用的定义、方式及呼吸类型
果蔬在贮藏中,生命活动的主要再现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在一系列专门酶的参与下,经过许多中间反应所进行的一个缓慢的生物氧化一还原过程。呼吸作用就是把细胞组织中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氧化分解成为简单物质,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果蔬的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缺氧呼吸两种方式。在正常环境中(即氧气充足条件下)所进行的呼吸称为有氧呼吸。体内的糖、酸被充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能,可用下式表示:C6H1206+602→6C02+6H20+674千卡果蔬在缺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的呼吸称为缺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在这种状态下,体内的糖、酸,不能充分氧化而生成二扪化碳和酸、醛、酮等中间产物。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C6H1206-2CO2+2C2H50H+28千卡有氧呼吸和少量的缺氧呼吸是果蔬在贮藏期间本身所具有的生理机能。少量的缺氧呼吸也是一种果蔬适应性的表现,使果蔬在暂时缺氧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生命活动。但是长期严重的缺氧呼吸,会破坏果蔬正常的新陈代谢。果蔬的呼吸类型可分为呼吸跃变型和无呼吸跃变型。(1)呼吸跃变型:也称呼吸高峰型。此类果蔬在成熟期出现的呼吸强度上升到最高值,随后就下降。在这种呼吸跃变期,果实的风味品质最好,随后变坏。故呼吸跃变期实际是果实从开始成熟向衰老过度的转折时期。属于此类型的有番茄、网纹甜瓜,苹果、梨、香蕉等。(2)无呼吸跃变型:又可分为呼吸渐减型和呼吸后期上升型。A,呼吸渐减型,指果实在成熟期,呼吸强度逐渐下降,无呼吸高峰出现。此类果实有柑桔、樱桃、葡萄等。B、呼吸后期上升型,指果实成熟后期呼吸强度逐渐增加,无下降趋势,此类果实有柿、桃、草莓等。2、果蔬田间热和呼吸热的区别果蔬采摘前后由于阳光和气温等因素暂蓄于果蔬体内的热量称之为田间热。果蔬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出体外,这种热量称为呼吸热。田间热和呼吸热是果蔬在低温下贮藏时首先应克服的两个热源。两者区别:一是热源不同,田间热源于果蔬之外,呼吸热源在果蔬之内;二是处理方法不同,对田间热通常采用预贮、预冷的方法,而呼吸热则要从控制呼吸强度、改善贮藏环境两方面入手。3、影响果蔬水分损失的因素及防止萎為的措施
果蔬在贮藏中,生命活动的主要再现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在一系列专门酶的 参与下,经过许多中间反应所进行的一个缓慢的生物氧化一还原过程。呼吸作用就是把细胞 组织中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氧化分解成为简单物质,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 量的过程。 果蔬的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缺氧呼吸两种方式。在正常环境中(即氧气充足条件下) 所进行的呼吸称为有氧呼吸。体内的糖、酸被充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能,可 用下式表示: C6H12O6+6O2→6CO2+6H20+674 千卡 果蔬在缺在缺氧状态下进行的呼吸称为缺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在这种状态下,体内 的糖、酸,不能充分氧化而生成二扪化碳和酸、醛、酮等中间产物。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C6H12O6→2CO2+2C2H5OH+28 千卡 有氧呼吸和少量的缺氧呼吸是果蔬在贮藏期间本身所具有的生理机能。少量的缺氧呼吸 也是一种果蔬适应性的表现,使果蔬在暂时缺氧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生命活动。但是长期严 重的缺氧呼吸,会破坏果蔬正常的新陈代谢。 果蔬的呼吸类型可分为呼吸跃变型和无呼吸跃变型。 (1)呼吸跃变型:也称呼吸高峰型。此类果蔬在成熟期出现的呼吸强度上升到最高值, 随后就下降。在这种呼吸跃变期,果实的风味品质最好,随后变坏。故呼吸跃变期实际是果 实从开始成熟向衰老过度的转折时期。属于此类型的有番茄、网纹甜瓜、苹果、梨、香蕉等。 (2)无呼吸跃变型:又可分为呼吸渐减型和呼吸后期上升型。A、呼吸渐减型,指果 实在成熟期,呼吸强度逐渐下降,无呼吸高峰出现。此类果实有柑桔、樱桃、葡萄等。B、 呼吸后期上升型,指果实成熟后期呼吸强度逐渐增加,无下降趋势,此类果实有柿、桃、草 莓等。 2、果蔬田间热和呼吸热的区别 果蔬采摘前后由于阳光和气温等因素暂蓄于果蔬体内的热量称之为田间热。果蔬呼吸作 用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发出体外,这种热量称为呼吸热。田间热和呼吸热是果 蔬在低温下贮藏时首先应克服的两个热源。两者区别:一是热源不同,田间热源于果蔬之外, 呼吸热源在果蔬之内;二是处理方法不同,对田间热通常采用预贮、预冷的方法,而呼吸热 则要从控制呼吸强度、改善贮藏环境两方面入手。 3、影响果蔬水分损失的因素及防止萎蔫的措施
果蔬保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保持水分。果蔬在贮藏期间发生失水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果蔬的呼吸代谢要消耗部分水分。此外,因种种因素还造成部分水分蒸发。影响果蔬水分损失的内因有果蔬组织构造的化学成分,如不同种类和品种、果实成熟程度、果皮厚度、蜡质层厚度、细胞间隙、细胞液浓度等;外部因素如贮藏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光照、风速等都会影响水分蒸发。果蔬贮藏环境中空气的水蒸气压低于表面水蒸气压时,会引起果蔬水分蒸发,使细胞膨压降低,果蔬便产生萎蕉现象。一般失水超过5%就显示出失鲜状态,表面皱缩、光泽消退、细胞空隙增多、组织变成海绵状。柑桔、黄瓜、萝卜等都易见到这种现象。菱蕉造成果蔬外观损坏,品质下降,损耗增加,使正常的呼吸作用受到影响,促进酶的活性,加快了组织衰老,大大削弱了果蔬固有的耐藏性和抗病力。因而在果蔬保鲜工作中,必须防止过多的水分蒸发,以防果蔬萎。其办法有A、加强预冷处理,尽量减少入库后品温和库温“温差”,B、加强贮藏期温度控制,保证果蔬所需要的适宜相对湿度。C、控制好空气充速,亦可推广塑料薄膜包装技术。4、贮运期间要防止果蔬“发汗”果蔬在贮运中常可见到产品表面有凝结的水珠,这种现象称为“结露”(俗称发汗)。结露为微生物的迅速繁殖和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受机械损伤后的果蔬,更易引起腐烂。结露的原因是由于贮藏环境的气温降到露点温度,使过多的水蒸气从空间析出而在物体表面凝成水珠,若温度继续下降到0℃以下就结成霜。大堆的果蔬所以有时结露,是因为堆大,不易通风透气散热。堆内温度高于表面温度,而堆内空气温度也高,堆内这种较温暖贮藏库内温差不稳定,而突然降低时,也容易发生结露现象。内外温差越大越易结露为防止果蔬在贮运期间结露,要求贮运场所有良好的隔热条件;贮运期间,维持稳定的低温;通风时,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说,温差超过5℃,就会出现结露现象;贮运期间果蔬不宜堆积过厚、过大,注意堆内通风良好。5、果蔬的冷害及控制措施果蔬在0°℃C以上的低温中表现出生理代谢不适应的现象,称为“冷害”或“低温伤害”。在果蔬贮藏中,若温度低于该品种的贮藏适温,就会发生冷害。如甜椒的贮藏适温为7一8℃,若低于5℃则受害;同理,香蕉不能低于12℃。热带、亚热带或在夏季或初秋成熟的果蔬,对低温适应力差,如遇长期0℃的低温环境,则容易发生冷害;在北方生长或秋冬季节成熟
果蔬保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保持水分。果蔬在贮藏期间发生失水现象,是不可避 免的,因为果蔬的呼吸代谢要消耗部分水分。此外,因种种因素还造成部分水分蒸发。影响 果蔬水分损失的内因有果蔬组织构造的化学成分,如不同种类和品种、果实成熟程度、果皮 厚度、蜡质层厚度、细胞间隙、细胞液浓度等;外部因素如贮藏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光照、 风速等都会影响水分蒸发。 果蔬贮藏环境中空气的水蒸气压低于表面水蒸气压时,会引起果蔬水分蒸发,使细胞膨 压降低,果蔬便产生萎蔫现象。一般失水超过 5%就显示出失鲜状态,表面皱缩、光泽消退、 细胞空隙增多、组织变成海绵状。柑桔、黄瓜、萝卜等都易见到这种现象。萎蔫造成果蔬外 观损坏,品质下降,损耗增加,使正常的呼吸作用受到影响,促进酶的活性,加快了组织衰 老,大大削弱了果蔬固有的耐藏性和抗病力。因而在果蔬保鲜工作中,必须防止过多的水分 蒸发,以防果蔬萎蔫。其办法有 A、加强预冷处理,尽量减少入库后品温和库温“温差”,B、 加强贮藏期温度控制,保证果蔬所需要的适宜相对湿度。C、控制好空气充速,亦可推广塑 料薄膜包装技术。 4、贮运期间要防止果蔬“发汗” 果蔬在贮运中常可见到产品表面有凝结的水珠,这种现象称为“结露”(俗称发汗)。结 露为微生物的迅速繁殖和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受机械损伤后的果蔬,更易引起腐烂。 结露的原因是由于贮藏环境的气温降到露点温度,使过多的水蒸气从空间析出而在物体表面 凝成水珠,若温度继续下降到 0℃以下就结成霜。 大堆的果蔬所以有时结露,是因为堆大,不易通风透气散热。堆内温度高于表面温度, 而堆内空气温度也高,堆内这种较温暖贮藏库内温差不稳定,而突然降低时,也容易发生结 露现象。内外温差越大越易结露 为防止果蔬在贮运期间结露,要求贮运场所有良好的隔热条件;贮运期间,维持稳定的 低温;通风时,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说,温差超过 5℃,就会出现结露现象;贮运期间 果蔬不宜堆积过厚、过大,注意堆内通风良好。 5、果蔬的冷害及控制措施 果蔬在 0℃以上的低温中表现出生理代谢不适应的现象,称为“冷害”或“低温伤害”。在 果蔬贮藏中,若温度低于该品种的贮藏适温,就会发生冷害。如甜椒的贮藏适温为 7—8℃, 若低于 5℃则受害;同理,香蕉不能低于 12℃。热带、亚热带或在夏季或初秋成熟的果蔬, 对低温适应力差,如遇长期 0℃的低温环境,则容易发生冷害;在北方生长或秋冬季节成熟
的果蔬,如苹果、大白菜,贮藏适温较低,不易发生冷害。果蔬受冷害后,组织内变黑、变褐和干缩,外表出现凹陷斑纹,有异味。一些表皮较薄较柔软的果蔬,则易出现水渣状的斑块。控制措施:A,变温贮藏。根据不同果蔬品种耐受低温的限度和时间,找出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以避受冷害。B、温度调节。一般贮藏温度高有利于防止冷害的发生,这是由于水分蒸发减弱的缘故。C、气体控制。环境气体中氧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冷害的发生,为避免冷害,氧浓度以7%为宜。同时,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对冷害起抑制作用。D、选育耐低温品种,这是一项根本性措施,需长期努力。此外,对果蔬采用逐步降温和提高果蔬成熟度也可降低对冷害的敏感。6、贮藏期间要防止果蔬发生冻害果蔬因冻结而造成的损害称为冻害。是指在低于果蔬冰点温度下,果蔬所产生的生理机能紊乱、组织坏死的现象。贮藏过程中发生冻害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贮藏环境绝对温度过低;二是由于忽冷忽热,温差太大所致。如红香蕉苹果的冰点为-3.3℃,过冷点为-4℃C;国光苹果果肉冰点为02.7-3.4℃,果心冰点为-2.4—3.3℃,因此,当苹果果实较长时间置于-3℃—5℃环境时,就易发生冻害。深冬时节没能及时在库门、风孔处加置防寒苦盖物。冷库风机口没留出适当距离或不加盖苦盖物,是经营部门使果蔬受冻的常见原因。为此,在贮藏期间,特别在“三九”前后,,保管员就及时了解气候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7、果蔬的成熟与衰老成熟一般指果实(或蔬菜营养贮藏器官)生长定型,细胞膨大在结束,体积和重量基本不再增加,表现出该品种特征的阶段。这个阶段可在树上完成,也可以在贮藏期完成,其时间长短取决于果蔬种类品种、栽培和贮藏条件等。衰老一般指果蔬成熟阶段的变化基本结束,组织开始解体,细胞趋向崩溃的阶段。成熟与衰老是一个连续过渡的过程,它们是生命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两者即有区别,又无绝对的鸿沟,长成的果蔬即进入成熟,成熟已孕育着衰老。8、果蔬的后熟作用果蔬采摘后有一个自行完成熟化的过程,这就是“后熟作用”。为了运输或贮藏,有些果蔬需要提前采摘。其目的是,通过其自身的后熟作用,延长运、贮期。也可根据需要采取措
的果蔬,如苹果、大白菜,贮藏适温较低,不易发生冷害。 果蔬受冷害后,组织内变黑、变褐和干缩,外表出现凹陷斑纹,有异味。一些表皮较薄、 较柔软的果蔬,则易出现水渣状的斑块。 控制措施:A、变温贮藏。根据不同果蔬品种耐受低温的限度和时间,找出最适宜的贮 藏温度以避受冷害。B、温度调节。一般贮藏温度高有利于防止冷害的发生,这是由于水分 蒸发减弱的缘故。C、气体控制。环境气体中氧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冷害的发生,为避 免冷害,氧浓度以 7%为宜。同时,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对冷害起抑制作用。D、选育耐低 温品种,这是一项根本性措施,需长期努力。此外,对果蔬采用逐步降温和提高果蔬成熟度 也可降低对冷害的敏感。 6、贮藏期间要防止果蔬发生冻害 果蔬因冻结而造成的损害称为冻害。是指在低于果蔬冰点温度下,果蔬所产生的生理机 能紊乱、组织坏死的现象。 贮藏过程中发生冻害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贮藏环境绝对温度过低;二是由于忽冷忽热, 温差太大所致。如红香蕉苹果的冰点为-3.3℃,过冷点为-4℃;国光苹果果肉冰点为 02.7—3.4℃,果心冰点为-2.4—-3.3℃,因此,当苹果果实较长时间置于-3℃—-5℃环境时, 就易发生冻害。 深冬时节没能及时在库门、风孔处加置防寒苫盖物。冷库风机口没留出适当距离或不加 盖苫盖物,是经营部门使果蔬受冻的常见原因。为此,在贮藏期间,特别在“三九”前后, 保管员就及时了解气候变化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7、果蔬的成熟与衰老 成熟一般指果实(或蔬菜营养贮藏器官)生长定型,细胞膨大在结束,体积和重量基本 不再增加,表现出该品种特征的阶段。这个阶段可在树上完成,也可以在贮藏期完成,其时 间长短取决于果蔬种类品种、栽培和贮藏条件等。 衰老一般指果蔬成熟阶段的变化基本结束,组织开始解体,细胞趋向崩溃的阶段。 成熟与衰老是一个连续过渡的过程,它们是生命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两者即有区别,又 无绝对的鸿沟,长成的果蔬即进入成熟,成熟已孕育着衰老。 8、果蔬的后熟作用 果蔬采摘后有一个自行完成熟化的过程,这就是“后熟作用”。为了运输或贮藏,有些果 蔬需要提前采摘。其目的是,通过其自身的后熟作用,延长运、贮期。也可根据需要采取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