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语文模拟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竹是什么呢?竹本固,不 ;竹性直,不 ;竹心空,不 ;竹节 贞,不改志向,所以,竹是君子的化身 A.通权达变趋炎附势见异思迁 B.见异思迁趋炎附势刚愎狭隘 C.趋炎附势通权达变刚愎狭隘 D.刚愎狭隘见异思迁通权达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80年代,泰晤士河流域就曾发生过铅污染事件,使得天鹅数量骤减。依照清点 天鹅的年度报告,有关部门很快推出新规定,及时杜绝了有害行为,使天鹅数量得以恢复。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 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 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谣 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手法的是哪一句?(3分) A.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兖龙浮。 C.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D.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 ①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②我出国留学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 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了回来。 ③史书也很重要
2017 年语文模拟试卷 语文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竹是什么呢?竹本固,不 ▲ ;竹性直,不 ▲ ;竹心空,不 ▲ ;竹节 贞,不改志向,所以,竹是君子的化身。 A.通权达变 趋炎附势 见异思迁 B.见异思迁 趋炎附势 刚愎狭隘 C.趋炎附势 通权达变 刚愎狭隘 D.刚愎狭隘 见异思迁 通权达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20 世纪 80 年代,泰晤士河流域就曾发生过铅污染事件,使得天鹅数量骤减。依照清点 天鹅的年度报告,有关部门很快推出新规定,及时杜绝了有害行为,使天鹅数量得以恢复。 B.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化征信模式发展自从开始成熟,征信机构向信息提供者付费获取信 息,制作如个人信用报告及个人信用评分等个人征信产品,使用者需付费获得这些产品。 C.《三体》被不少学者、媒体人乃至创业者、企业家热捧的原因,是它打破了严肃文学与通 俗文学界限,其中呈现的“中华形象”和宏大视野使它走出了纯文学的局限空间造成的。 D.滴滴与优步中国火速合并,加上网约车新政的出台,使滴滴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因此谣 言应声而起,滴滴出行公关部人士对此迅速给予了回应。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手法的是哪一句?(3 分) A.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B.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兖龙浮。 C.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D.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作为一个中国人,经书不可不读。我年过三十才知道读书自修的重要。 ▲ ①现在我要读的书太多,深感时间有限。 ②我出国留学的时候,父亲买了一套同文石印的前四史,塞满了我行箧的一半空间,我在外 国混了几年之后又把前四史原封带了回来。 ③史书也很重要
④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 ⑤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 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 A.①④③②⑤⑥B.④⑥①⑤③②C.④⑥③②⑤①D.①④②⑤③⑥ 5.阅读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心公2#E气 A.告诫人们不要眼睛朝上、好高鹜远,勿盲从:要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 B.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光靠自己的眼睛去判别事物的对错,有时候也需要听听看看别人的 看法 C.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会不时的出现陷阱,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别正确与否 D.人生的规划需要自己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是所有人走过的道路都适合你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伉爽有大志,事继母以孝闻。宣德初,由乡举授代州训导, 愿授别职,改泰和县典史。七年督工匠至京师,疏乞入试,复中顺天乡试。明年举进土一甲 第一,赐宴礼部。进土宴礼部,自鼐始。入翰林,为修撰 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宣宗实录》成,进侍讲,锡三品章服。五年,以杨荣、杨土 奇荐,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鼐为人内刚外和,通达政体。荣既殁,土奇常病不视事,阁 务多决于鼐。帝以为贤,进翰林学士。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兼学土 十四年七月,也先入寇,中官王振挟帝亲征。朝臣交章谏,不听。鼐与张益以阁臣扈从。 未至大同,土卒已乏粮。宋瑛、硃冕全军没。诸臣请班师,振不许,趣诸军进。大将硃勇膝
④我披阅,我圈点,但是恒心不足,时作时辍。 ⑤直到四十年后才鼓起勇气读了“通鉴”一遍。 ⑥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我如今年过八十,还没有接触过易经,说来惭愧。 A.①④③②⑤⑥ B.④⑥①⑤③② C.④⑥③②⑤① D.①④②⑤③⑥ 5.阅读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 分) A. 告诫人们不要眼睛朝上、好高鹜远,勿盲从;要脚踏实地、在摸索中前进。 B. 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光靠自己的眼睛去判别事物的对错,有时候也需要听听看看别人的 看法。 C. 人生发展的道路上会不时的出现陷阱,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别正确与否。 D.人生的规划需要自己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不是所有人走过的道路都适合你。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伉爽有大志,事继母以孝闻。宣德初,由乡举授代州训导, 愿授别职,改泰和县典史。七年督工匠至京师,疏乞入试,复中顺天乡试。明年举进士一甲 第一,赐宴礼部。进士宴礼部,自鼐始。入翰林,为修撰。 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宣宗实录》成,进侍讲,锡三品章服。五年,以杨荣、杨士 奇荐,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鼐为人内刚外和,通达政体。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 务多决于鼐。帝以为贤,进翰林学士。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兼学士。 十四年七月,也先入寇,中官王振挟帝亲征。朝臣交章谏,不听。鼐与张益以阁臣扈从。 未至大同,士卒已乏粮。宋瑛、硃冕全军没。诸臣请班师,振不许,趣诸军进。大将硃勇膝
行听命,尚书邝埜、王佐跪草中,至暮不得请。钦天监正彭徳清言天象示警,若前,恐危乘 舆。振詈日:“尔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鼐日:“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 可轻进?″振终不从。前驱败报踵至,始惧,欲还。定襄侯郭登言于鼐、益曰:“自此趋紫 荆,裁四十余里,驾宜从紫荆入。”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 八月辛酉次土木。地高,掘地二丈不及水。瓦剌大至,据南河。明日佯却,且遣使通和。 帝召鼐草诏答之。振遽令移营就水,行乱。寇骑蹂阵入,帝突围不得岀,拥以去。鼐、益等 俱及于难。景帝立,赠鼐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官其子恩大理评 事。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复官其孙荣锦衣百户。鼐弟鼎进士,历吏科都给事中。 选自《明史·曹鼐传》)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举进士一甲第一举:考中B.锡三品章服 锡:同“赐”,赏 赐 C.振詈曰 詈:责骂 D.前驱败报踵至 踵:立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鼐孝顺继母,先任小官吏,后请求参加科举考试,并通过了顺天乡试。 B.王振挟持皇帝亲征,朝臣交互向皇帝上奏章劝谏,皇帝没有听从他们。还没到大同,军 队缺粮,大臣请求班师,王振不答应。 C.明军在土木堡掘地求水未得,王振就下令转移营地靠近水源,结果阵型混乱,被瓦剌骑 兵突入阵中,导致兵败。 D.在土木堡,皇帝突围不成,后被手下人护拥着离开了,曹鼐等人死于战乱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4分) (2)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4分) 9.明军土木堡兵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千秋岁·数声鳩
行听命,尚书邝埜、王佐跪草中,至暮不得请。钦天监正彭德清言天象示警,若前,恐危乘 舆。振詈曰:“尔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鼐曰:“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 可轻进?”振终不从。前驱败报踵至,始惧,欲还。定襄侯郭登言于鼐、益曰:“自此趋紫 荆,裁四十余里,驾宜从紫荆入。”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 八月辛酉次土木。地高,掘地二丈不及水。瓦剌大至,据南河。明日佯却,且遣使通和。 帝召鼐草诏答之。振遽令移营就水,行乱。寇骑蹂阵入,帝突围不得出,拥以去。鼐、益等 俱及于难。景帝立,赠鼐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官其子恩大理评 事。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复官其孙荣锦衣百户。鼐弟鼎进士,历吏科都给事中。 (选自《明史·曹鼐传》)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明年举.进士一甲第一 举:考中 B.锡.三品章服 锡:同“赐”,赏 赐 C.振詈.曰 詈:责骂 D.前驱败报踵.至 踵:立刻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曹鼐孝顺继母,先任小官吏,后请求参加科举考试,并通过了顺天乡试。 B.王振挟持皇帝亲征,朝臣交互向皇帝上奏章劝谏,皇帝没有听从他们。还没到大同,军 队缺粮,大臣请求班师,王振不答应。 C.明军在土木堡掘地求水未得,王振就下令转移营地靠近水源,结果阵型混乱,被瓦剌骑 兵突入阵中,导致兵败。 D.在土木堡,皇帝突围不成,后被手下人护拥着离开了,曹鼐等人死于战乱。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4 分) (2)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4 分) 9.明军土木堡兵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千秋岁·数声鶗鴂
张先 数声匙鳩,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拔,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干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注:鸠(坷jue):即孑规、杜鹃。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细,故称。亦泛指 短弦、小弦。 (1)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3分) (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3)简要赏析下阙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 。(《诗经·卫风·氓》) ()春冬之时,▲,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3)▲,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5)钉头磷磷,_▲?(杜牧《阿房宫赋》)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孙中山)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隆兴寺
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注:鶗鴂(tíjué):即子规、杜鹃。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细,故称。亦泛指 短弦、小弦。 (1)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3 分) (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 分) (3)简要赏析下阙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 ▲ 。(《诗经·卫风·氓》) (2)春冬之时, ▲ ,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3) ▲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纵一苇之所如, ▲ 。(苏轼《赤壁赋》) (5) 钉头磷磷, ▲ ?(杜牧《阿房宫赋》) (6) ▲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 ▲ 。(孙中山) (8) ▲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隆兴寺 铁凝
少年时听父亲讲过正定。建国前后正定曾是培养革命知识分孑的摇篮,著名的华大、建 设学校校址都曾设在那里。 成年之后,每逢我乘火车路过正定,望见那一带灰黄的宽厚城墙,便立刻想到父亲讲过 的那教堂、那钟声和月季。 不知为什么父亲讲正定却很少讲那里的其他那壮观的佛教建筑群"九楼四塔八大寺 那俯拾即是的民族文化古迹 我认识的第一位正定人是作家贾大山。几年前他作了县文化局长,曾几次约我去正定走 走。我只是答应着。直到今年夏天大山正式约我,我才真的动了心,却仍旧想着那教堂。但 大山约我不是为了这些,那座“洋寺庙”的文化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什么痕迹。相反,他那忠 厚与温良、质朴与幽默并存的北方知识分子气质,像是与这座古常山郡的民族文化紧紧联系 着。 一个深秋绵绵细雨的日子,我来到正定。果然,大山陪我走进的首先就是那座始建于隋 的隆兴寺 人所共知,隆兴寺以寺里的大佛而闻名。一座大悲阁突立在这片具有北方气质的建筑群 中,那铜铸的大佛便伫立在阁内,同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被誉“河北四宝′ 隆兴寺既是以大佛而闻名,游人似乎也皆为那大佛而来。大佛高20余米,浑身攀错着 四十二臂,游人在这个只有高度、没有纵深的空间里,须竭力仰视才可窥见这个大悲 菩萨的全貌。而他的面容靠了这仰视的角度,则更显出了居高临下、悲天悯人,既威摄着人 心、又疏远着人心的气度。它是自信的,这自信似渗透着它那四十二臂上二百一十根手指的 每一根指尖。人在它那四十二条手臂的感召之下,有时虽然也感到自身一刹那的空洞,空洞 到你就要拜倒在它的脚下。然而一旦压抑感涌上心境,距离感便接踵而来。人对它还是敬而 远之的居多。这也许就是大悲菩萨自身的悲剧
少年时听父亲讲过正定。建国前后正定曾是培养革命知识分子的摇篮,著名的华大、建 设学校校址都曾设在那里。 成年之后,每逢我乘火车路过正定,望见那一带灰黄的宽厚城墙,便立刻想到父亲讲过 的那教堂、那钟声和月季。 不知为什么,父亲讲正定却很少讲那里的其他:那壮观的佛教建筑群“九楼四塔八大寺”, 那俯拾即是的民族文化古迹。 我认识的第一位正定人是作家贾大山。几年前他作了县文化局长,曾几次约我去正定走 走。我只是答应着。直到今年夏天大山正式约我,我才真的动了心,却仍旧想着那教堂。但 大山约我不是为了这些,那座“洋寺庙”的文化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什么痕迹。相反,他那忠 厚与温良、质朴与幽默并存的北方知识分子气质,像是与这座古常山郡的民族文化紧紧联系 着。 一个深秋绵绵细雨的日子,我来到正定。果然,大山陪我走进的首先就是那座始建于隋 的隆兴寺。 人所共知,隆兴寺以寺里的大佛而闻名。一座大悲阁突立在这片具有北方气质的建筑群 中,那铜铸的大佛便伫立在阁内,同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被誉“河北四宝”。 隆兴寺既是以大佛而闻名,游人似乎也皆为那大佛而来。大佛高 20 余米,浑身攀错着 四十二臂,游人在这个只有高度、没有纵深的空间里,须竭力仰视才可窥见这个大悲 菩萨的全貌。而他的面容靠了这仰视的角度,则更显出了居高临下、悲天悯人,既威摄着人 心、又疏远着人心的气度。它是自信的,这自信似渗透着它那四十二臂上二百一十根手指的 每一根指尖。人在它那四十二条手臂的感召之下,有时虽然也感到自身一刹那的空洞,空洞 到你就要拜倒在它的脚下。然而一旦压抑感涌上心境,距离感便接踵而来。人对它还是敬而 远之的居多。这也许就是大悲菩萨自身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