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 、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他在大学期间最早确立的诗歌感觉,是靠轻逸、收放有度的语言韵律感、呼吸感 的转喻和带着沉思特征的抒情。这使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种魅力,感性与智性缠绕在 的语言的肌理中,形成微妙的共振和声音的高纯度。这种写作方式,非常仰赖洞察 力的精进及其与感受力的合拍,如 黑暗中很可能踩空。从他的一批近作中,可以 感受到 的分寸感。 A.浮光掠影侃侃而谈牛刀小试少年老成 B.蜻蜓点水式娓娓道来投石问路日臻成熟 C.浮光掠影娓娓道来牛刀小试日臻成熟 D.蜻蜓点水式侃侃而谈投石问路少年老成 2.下列语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报纸文艺副刊的大国,副刊一开始就起着文艺摇篮的作用,发掘新人和新作 直是副刊的优良传统。 B.硅谷正处于互联网第一轮经济泡沫期,常有公司上市后人们一夜暴富的传说。 C.拉辛汗在最后留给阿米尔的信中说,“你父亲是一个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亲爱的 阿米尔,被你和哈桑。” D.“五四”女性在时代浪潮中,勇敢地走出闺门,冲决藩篱,以青春的激情踏上寻求 自我解放、追求女性独立的漫漫旅程 3.下面都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句,以时间为序,从前到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②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③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④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⑤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⑥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A.④⑤①③⑥②B.⑤④⑥③①②C.④⑤①⑥③②D.⑤④①③⑥②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傅国涌在其演讲《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中说:我觉得民国的教育是成功的, 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不仅享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最优 秀的文化,同时能享受来自全球的最优质的那些资源,这就是民国时代曾经做到的。 ①民国,是中国的乱世,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一个时代不能因为它是乱世,就说它是失败的 ③但是在教育上走出了一条真正融合中西的道路 ④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本土化 ⑤“诸子百家”不是产生在秦始皇大一统的中国,而是产生在春秋时代 A.⑤②①③④B.②⑤①③④C.⑤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⑤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抗宇幼节,孙策外孙也。(陆)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
镇江市 2019 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语文(时间:150 分钟 满分:160 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他在大学期间最早确立的诗歌感觉,是靠轻逸、收放有度的语言韵律感、呼吸感, ________的转喻和带着沉思特征的抒情。这使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种魅力,感性与智性缠绕在 ________的语言的肌理中,形成微妙的共振和声音的高纯度。这种写作方式,非常仰赖洞察 力的精进及其与感受力的合拍,如________,黑暗中很可能踩空。从他的一批近作中,可以 感受到________的分寸感。 A. 浮光掠影 侃侃而谈 牛刀小试 少年老成 B. 蜻蜓点水式 娓娓道来 投石问路 日臻成熟 C. 浮光掠影 娓娓道来 牛刀小试 日臻成熟 D. 蜻蜓点水式 侃侃而谈 投石问路 少年老成 2. 下列语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 分)( ) A. 中国是报纸文艺副刊的大国,副刊一开始就起着文艺摇篮的作用,发掘新人和新作 一直是副刊的优良传统。 B. 硅谷正处于互联网第一轮经济泡沫期,常有公司上市后人们一夜暴富的传说。 C. 拉辛汗在最后留给阿米尔的信中说,“你父亲是一个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亲爱的 阿米尔,被你和哈桑。” D. “五四”女性在时代浪潮中,勇敢地走出闺门,冲决藩篱,以青春的激情踏上寻求 自我解放、追求女性独立的漫漫旅程。 3. 下面都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句,以时间为序,从前到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①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②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③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④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⑤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⑥霜降滮池浅,秋深太白明。 A. ④⑤①③⑥② B. ⑤④⑥③①② C. ④⑤①⑥③② D. ⑤④①③⑥②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傅国涌在其演讲《民国教育的花开花落》中说:我觉得民国的教育是成功的,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不仅享受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最优 秀的文化,同时能享受来自全球的最优质的那些资源,这就是民国时代曾经做到的。 ①民国,是中国的乱世,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一个时代不能因为它是乱世,就说它是失败的 ③但是在教育上走出了一条真正融合中西的道路 ④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本土化 ⑤“诸子百家”不是产生在秦始皇大一统的中国,而是产生在春秋时代 A. ⑤②①③④B. ②⑤①③④ C. ⑤①②④③ D. ②①③④⑤ 二、 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陆)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
永安三年,假节,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抗闻都下政令多阙,忧深虑远。乃上疏曰:“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 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 岂但鸿沟以西而已。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 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虑此,常中夜抚枕,临餐忘食。”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令将军左奕等径赴西陵。敕军营 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众甚苦之。诸将威谏曰:“今 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 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 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 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威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 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 陵牢固乎?” 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威作大堰遏水,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 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威亟破之。袺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 赀损功力 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荆州刺史杨肇至西陵。抗令张咸固守其城;公安督孙遵 巡南岸御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拒胤;身率三军,凭围对肇。将军朱乔、营都督俞 赞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 即夜易夷民,皆以旧将充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 者相属。肇计屈夜遁。抗欲追之,而虑阐畜力伺间,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 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蹑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 族及其大将吏,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修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 故得将士欢心。 评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着,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 既奇逊之谍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 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选自《三国志陆抗》,有删节)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力侔则安者制危侔:相等 B.敕军营更筑严围敕:命令、告诫 C.抗欲服众,听令一攻听:听从 D.貌无矜色矜:骄傲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节:假(同“借”)以符节,持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汉 末与魏晋南北朝时,“假节”是一种掌地方军政的官获得的称号,“假节”者可杀犯军令者 B.九服:原指京畿以外的九等地区,即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 镇服、藩服;后泛指全国各地区。 C.鸿沟:古运河名。楚汉项刘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后就把两国疆土的分界称为鸿沟 D.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此处是说陆逊饱读诗 书,所以才有“书生拜大将”之说
永安三年,假节..,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抗闻都下政令多阙,忧深虑远。乃上疏曰:“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 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 岂但鸿沟..以西而已。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 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虑此,常中夜抚枕,临餐忘食。”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令将军左奕等径赴西陵。敕.军营 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众甚苦之。诸将咸谏曰:“今 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 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 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 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 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 陵牢固乎?” 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 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破之。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 费损功力。 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荆州刺史杨肇至西陵。抗令张咸固守其城;公安督孙遵 巡南岸御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拒胤;身率三军,凭围对肇。将军朱乔、营都督俞 赞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 即夜易夷民,皆以旧将充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 者相属。肇计屈夜遁。抗欲追之,而虑阐畜力伺间,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 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蹑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 族及其大将吏,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修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 故得将士欢心。 评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着,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 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 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 (选自《三国志·陆抗》,有删节)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力侔.则安者制危 侔:相等 B. 敕.军营更筑严围 敕:命令、告诫 C. 抗欲服众,听.令一攻 听:听从 D. 貌无矜.色 矜:骄傲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假节:假(同“借”)以符节,持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汉 末与魏晋南北朝时,“假节”是一种掌地方军政的官获得的称号,“假节”者可杀犯军令者。 B. 九服:原指京畿以外的九等地区,即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 镇服、藩服;后泛指全国各地区。 C. 鸿沟:古运河名。楚汉项刘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后就把两国疆土的分界称为鸿沟。 D. 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此处是说陆逊饱读诗 书,所以才有“书生拜大将”之说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5分) (2)祜欲因所過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破之。(5分) 8.史家评陆抗“贞亮筹干”,“西陵破晋”一战如何体现他的“筹干”的?请简要概 括。(4分) 、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绝句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注:此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761年),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9.《绝句》中写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5分) 10.诗中柳絮、桃花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ll.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彼于致福者, (庄子《逍遥游》 (2)皇览揆余初度兮, 。(屈原《离骚》) ,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 ,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 (7)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8)大学之道,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馘 周海亮 队伍打到河的南岸,他开始想家。正是收获庄稼的季节,他却手持锋利的大刀。离家越 来越远,以前,只隔了麦场般平坦的平原,现在,平原与平原之间,又多出一条河。很小的 河,河水及踝,及膝,粼波闪烁。河水里还有家,有母亲粗糙的脸,小妹的冲夭小辫,父亲 佝偻的腰身。再往南,隔一座低矮的秃山包,敌军的帐篷如同繁华的村落。他们距离如此之 近,他甚至能够清晰地听见对方士兵的嬉笑声和咳嗽声。毎当黄昏,便有香气从山包那边涌 来。米香,莱香,酒香,或者肉香。排山倒海,直冲他的鼻子,让他更加想家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破之。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史家评陆抗“贞亮筹干”,“西陵破晋”一战如何体现他的“筹干”的?请简要概 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绝 句 杜 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注:此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761 年),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9. 《绝句》中写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诗中柳絮、桃花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彼于致福者,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 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 ________________,隐天蔽日。(郦道元《三峡》) (4) ________________,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5) 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 ________________,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 (7)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8) 大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 题。 馘 ① 周海亮 队伍打到河的南岸,他开始想家。正是收获庄稼的季节,他却手持锋利的大刀。离家越 来越远,以前,只隔了麦场般平坦的平原,现在,平原与平原之间,又多出一条河。很小的 河,河水及踝,及膝,粼波闪烁。河水里还有家,有母亲粗糙的脸,小妹的冲天小辫,父亲 佝偻的腰身。再往南,隔一座低矮的秃山包,敌军的帐篷如同繁华的村落。他们距离如此之 近,他甚至能够清晰地听见对方士兵的嬉笑声和咳嗽声。每当黄昏,便有香气从山包那边涌 来。米香,菜香,酒香,或者肉香。排山倒海,直冲他的鼻子,让他更加想家
他的腰间总是拴着三个袋子,即使睡觉,也不肯摘下。一个粗布粮袋,结实耐磨,装了 白花花的大米;一个水袋,皮革缝制而成,当走路时,就会咣咣当当地响;再一个,就是馘 袋。馘袋很小,精致,温婉,垂着流苏,绣了牡丹和平安草,却干干瘪瘪,在腰间无精打采 地晃。解下,凑近鼻子,恶臭阵阵袭来。 馘袋里,装了耳朵。孤零零的耳朵。左耳。敌方士兵的左耳。被杀死的敌方士兵的左耳。 他清晰地记得每一只耳朵的来历。他清晰地记得当他的大刀砍进对方头骨时那一双双惊 悚并且绝望的眼睛。那些眼睛如冏清澈的宝石,那些躯体如冏初生的幼虎。还有耳朵。年轻 并且英俊的耳朵。柔软并且灵敏的耳朵。现在那些耳朵变得紫黑或者灰白,拥挤着,萎缩着, 腐烂着,代表着一条条死去的生命 红髯将军对他们说,只要杀敌十人,便可得到一笔银钱和一个回家的机会。他需要钱 他更想回家。夜里躺在帐中,他把耳朵抖出来,排在地上,翻来覆去地数。从左边数到右边, 是六只:从右边数到左边,还是六只。耳朵们贴紧地面,仍然警酲的模样,可是它们再也听 不到世间的声音。 天色微明,他再一次冲上战场。他的盾牌如同移动的铜墙铁璧,他的大刀斜斜闪出,血 花四溅。战斗极其短暂,敌方潰不成军。这一次他们撤到很远,他的视野里只剩下零零落落 的尸体和烟尘四起的平原。打扫战场的时候,将军说,下一场战斗,就在二百里以外了。他 听了,蓦然变了表情,手却不停,刀尖轻旋,一只耳朵落进馘袋。 他杀敌三人。现在他有九只耳朵。九只耳朵和一只耳朵没有任何区别。而当队伍继续往 南开进,他想,也许这一辈子,他再无可能回到家中。 他需要一只耳朵,敌方士兵的耳朵。左耳,耳朵是奖励,是赦免,是回家之路;是家, 是母亲、父亲、小妹、情人;是炊烟、田野、土狗、锄头;是结」 稳并且弛然的生活 夜里他们得到犒劳,军帐外燃起炭火,炭火上架起牛羊。官兵们开怀畅饮,夜色中飘散 着女儿红和烧刀子的浓香。半坛酒喝光,他偷偷潜回帐中,解开馘袋,抖岀耳朵,排成一列 他伸出手指,从左边数,九只;再从右边数,还是九只。他开始抹泪,开始抽泣,开始号啕。 他的五官扭曲,表情狰狞。他看看帐外,官兵们东倒西歪,遍地滚动的酒坛如同光溜溜的被 割去耳朵的脑袋。他拾起大刀,举起,低吼一声,牙关紧咬· 馘袋送到督战官手中,督战官一只一只地数,认真并且虔诚。数完,抬起头,看他,就 愣了。他问你受伤了?他说,小伤。他问伤了耳朵?他说,是。血花渗出绑带,宛若给他画 上一只血耳。督战官叹一口气,说好吧。好吧!明夭早晨,你就可以跟随粮草车回家……战 场上最怕想家,你知道吗?手腕轻抖,十只耳朵飞落火堆。火变得更旺,像伸向天空的手 火光中传出噼噼啪啪的炸响,伴随了诡异并且浓烈的香气。 可是没有明天。黎明时分他们受到致命的袭击。 他是最后一名倒下的士兵。他们全军覆没。 他看到拴在腰间的三个摇摇摆摆的袋子。他看到肌肉凸起的胸膛和宽阔坚实的肩膀。他 看到一张年轻并且英俊的脸。他看到一把锋利并且血迹斑斑的大刀。士兵盯住他的脸,说, 你还没死? 他 士兵说那补你一刀吧。冲他做一个鬼脸,抬手,刀尖剌进胸膛 士兵将刀拔出,急切地盯住他的脑袋。士兵表情微变,疯狂地撕开他的绑带。士兵表情 巨变,身体訇然跌倒。士兵开始抹泪,开始抽泣,开始号啕。士兵五官扭曲,表情狰狞。士 兵站起来,大刀高高举起…… 士兵叫一声娘啊!左耳跌落馘袋,蹦跳不止,当当有声。 注:①馘(guo):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
他的腰间总是拴着三个袋子,即使睡觉,也不肯摘下。一个粗布粮袋,结实耐磨,装了 白花花的大米;一个水袋,皮革缝制而成,当走路时,就会咣咣当当地响;再一个,就是馘 袋。馘袋很小,精致,温婉,垂着流苏,绣了牡丹和平安草,却干干瘪瘪,在腰间无精打采 地晃。解下,凑近鼻子,恶臭阵阵袭来。 馘袋里,装了耳朵。孤零零的耳朵。左耳。敌方士兵的左耳。被杀死的敌方士兵的左耳。 他清晰地记得每一只耳朵的来历。他清晰地记得当他的大刀砍进对方头骨时那一双双惊 悚并且绝望的眼睛。那些眼睛如同清澈的宝石,那些躯体如同初生的幼虎。还有耳朵。年轻 并且英俊的耳朵。柔软并且灵敏的耳朵。现在那些耳朵变得紫黑或者灰白,拥挤着,萎缩着, 腐烂着,代表着一条条死去的生命。 红髯将军对他们说,只要杀敌十人,便可得到一笔银钱和一个回家的机会。他需要钱, 他更想回家。夜里躺在帐中,他把耳朵抖出来,排在地上,翻来覆去地数。从左边数到右边, 是六只;从右边数到左边,还是六只。耳朵们贴紧地面,仍然警醒的模样,可是它们再也听 不到世间的声音。 天色微明,他再一次冲上战场。他的盾牌如同移动的铜墙铁壁,他的大刀斜斜闪出,血 花四溅。战斗极其短暂,敌方溃不成军。这一次他们撤到很远,他的视野里只剩下零零落落 的尸体和烟尘四起的平原。打扫战场的时候,将军说,下一场战斗,就在二百里以外了。他 听了,蓦然变了表情,手却不停,刀尖轻旋,一只耳朵落进馘袋。 他杀敌三人。现在他有九只耳朵。九只耳朵和一只耳朵没有任何区别。而当队伍继续往 南开进,他想,也许这一辈子,他再无可能回到家中。 他需要一只耳朵,敌方士兵的耳朵。左耳,耳朵是奖励,是赦免,是回家之路;是家, 是母亲、父亲、小妹、情人;是炊烟、田野、土狗、锄头;是结束,是开始,是逃亡,是安 稳并且弛然的生活。 夜里他们得到犒劳,军帐外燃起炭火,炭火上架起牛羊。官兵们开怀畅饮,夜色中飘散 着女儿红和烧刀子的浓香。半坛酒喝光,他偷偷潜回帐中,解开馘袋,抖出耳朵,排成一列。 他伸出手指,从左边数,九只;再从右边数,还是九只。他开始抹泪,开始抽泣,开始号啕。 他的五官扭曲,表情狰狞。他看看帐外,官兵们东倒西歪,遍地滚动的酒坛如同光溜溜的被 割去耳朵的脑袋。他拾起大刀,举起,低吼一声,牙关紧咬…… 馘袋送到督战官手中,督战官一只一只地数,认真并且虔诚。数完,抬起头,看他,就 愣了。他问你受伤了?他说,小伤。他问伤了耳朵?他说,是。血花渗出绑带,宛若给他画 上一只血耳。督战官叹一口气,说好吧。好吧!明天早晨,你就可以跟随粮草车回家……战 场上最怕想家,你知道吗?手腕轻抖,十只耳朵飞落火堆。火变得更旺,像伸向天空的手。 火光中传出噼噼啪啪的炸响,伴随了诡异并且浓烈的香气。 可是没有明天。黎明时分他们受到致命的袭击。 他是最后一名倒下的士兵。他们全军覆没。 他看到拴在腰间的三个摇摇摆摆的袋子。他看到肌肉凸起的胸膛和宽阔坚实的肩膀。他 看到一张年轻并且英俊的脸。他看到一把锋利并且血迹斑斑的大刀。士兵盯住他的脸,说, 你还没死? 他笑。 士兵说那补你一刀吧。冲他做一个鬼脸,抬手,刀尖刺进胸膛。 士兵将刀拔出,急切地盯住他的脑袋。士兵表情微变,疯狂地撕开他的绑带。士兵表情 巨变,身体訇然跌倒。士兵开始抹泪,开始抽泣,开始号啕。士兵五官扭曲,表情狰狞。士 兵站起来,大刀高高举起…… 士兵叫一声娘啊!左耳跌落馘袋,蹦跳不止,当当有声。 注:①馘(guó):古代战争割取敌人的左耳,用以计数报功
12.文中哪些地方表明“他”很“想家”,请简要概括。(5分) 13.鉴赏文中画线语段的表达效果。(4分) 14.小说以“馘”为题,有哪些作用?(6分)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文化两层皮 蒋子龙 现代文化的种种扭结与怪异,集中体现为两层皮:下面一层的大众文化,以铺天盖地的 段子和商业娱乐节目为代表,锋锐大胆,全无禁忌,嘲讽怒骂,妙趣乃至恶趣横生:甚至走 鄙俗路线,越俗越红,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之俗到极致却连播十年的广 告,创造了百亿以上的销售额,至今无人能及。其策划者向媒体公开了他的诀窍:“在中秋 春节期间大量地投,让你烦,你就记住了!”举一反三,有些娱乐明星不惜炒作丑闻,以赚 取票房,其伴生物,是娱乐文化圈里产生了极尽尖酸刻薄的“毒舌评委”。 而上面一层的官场文化,却以枯燥僵硬、滔滔不绝又令人昏昏欲睡的空话、套话为代表。 比较典型的是前不久榆林市所属的子洲县政协主席王玉朴,在市政协闭幕大会上仰头大睡, 其睡相被记者拍下来,迅速红遍网络,网友还为他们设计了对白:市领导批评他:你到这儿 来不是睡觉的!他反唇相讥:你到这儿来也不是催眠的!什么样的话语能具有如此巨大的催 眠魔力?自然是穿牲戴帽,用在哪儿都行,说一千遍也不会被挑出毛病的车轱辘话。 现代人最不爱听的一句话就是被人说没文化,却又不认真学文化,尊重文化。“下面” 什么都敢说,全不正经,“上面”废话连篇是假正经,假正经也是大不正经。他们常常离开 满纸假大空的稿子就不会说话,硬说便要说漏了,诸如迅速传遍全国的一些著名“官话”, 向公众解释饮用水变质:“水发红不等于不合格!”呵斥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 老百姓说话?”叱责群众:“你知道什么叫恶吧?跟政府作对就是恶!”这些官员只有霸气, 缺少文气,到关键的时候硬气有余,底气不足,乃至激化矛盾,引发事端。 官场文化“化”不了大众,大众文化也“化”不了官场,这就是当下文化上的两层皮。 当然也是文化的尴尬。文化的两层皮带来的结果是人的两层皮,表里不一,心口不一,言行 不一,前后不一。桥垮了,专家说和质量没有关系!房价髙了,专家说和地价没有关系!泥 石流了,专家说和植被没有关系!发育早了,专家说和奶粉没有关系!两层皮的人丢掉了做 人最基本的诚信,遇事先怀疑,除去自己谁也不信,有时连自己也不信。比如谁敢相信自己 每天吃的东西是没有毒的?“横竖都是笑话,反正都是不对”,而诚信恰恰是中国文化的内 核,是灵魂 人的两层皮,又造成社会的两层皮,文化与现实脱节,网络与生活脱节,“只要是路人, 百分之百都是见死不救的;只要是网友,百分之百都是义愤填膺的”。这是因为“网友基本 不上街,上街的人基本不上网”。网上一个世界,现实中又一个世界。两层皮容易使人走极 端,造成感觉上的两极分化,不可避免地会扩大和加剧社会上的两极分化。 为什么这样的“文化两层皮”会形成普遍的社会现象?有个口号流传了许多年,“文化 搭台,经济唱戏”。明目张胆地打文化的旗号,行招商集资之实,不过是用文化给自己贴金。 我们热闹了好多年的所谓“文化热”“国学热”,并没有热到根上,还需从文化的本意、文化
12. 文中哪些地方表明“他”很“想家”,请简要概括。(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鉴赏文中画线语段的表达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小说以“馘”为题,有哪些作用?(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论述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7 题。 文化两层皮 蒋子龙 现代文化的种种扭结与怪异,集中体现为两层皮:下面一层的大众文化,以铺天盖地的 段子和商业娱乐节目为代表,锋锐大胆,全无禁忌,嘲讽怒骂,妙趣乃至恶趣横生;甚至走 鄙俗路线,越俗越红,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之俗到极致却连播十年的广 告,创造了百亿以上的销售额,至今无人能及。其策划者向媒体公开了他的诀窍:“在中秋、 春节期间大量地投,让你烦,你就记住了!”举一反三,有些娱乐明星不惜炒作丑闻,以赚 取票房,其伴生物,是娱乐文化圈里产生了极尽尖酸刻薄的“毒舌评委”。 而上面一层的官场文化,却以枯燥僵硬、滔滔不绝又令人昏昏欲睡的空话、套话为代表。 比较典型的是前不久榆林市所属的子洲县政协主席王玉朴,在市政协闭幕大会上仰头大睡, 其睡相被记者拍下来,迅速红遍网络,网友还为他们设计了对白:市领导批评他:你到这儿 来不是睡觉的!他反唇相讥:你到这儿来也不是催眠的!什么样的话语能具有如此巨大的催 眠魔力?自然是穿鞋戴帽,用在哪儿都行,说一千遍也不会被挑出毛病的车轱辘话。 现代人最不爱听的一句话就是被人说没文化,却又不认真学文化,尊重文化。“下面” 什么都敢说,全不正经,“上面”废话连篇是假正经,假正经也是大不正经。他们常常离开 满纸假大空的稿子就不会说话,硬说便要说漏了,诸如迅速传遍全国的一些著名“官话”, 向公众解释饮用水变质:“水发红不等于不合格!”呵斥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 老百姓说话?”叱责群众:“你知道什么叫恶吧?跟政府作对就是恶!”这些官员只有霸气, 缺少文气,到关键的时候硬气有余,底气不足,乃至激化矛盾,引发事端。 官场文化“化”不了大众,大众文化也“化”不了官场,这就是当下文化上的两层皮。 当然也是文化的尴尬。文化的两层皮带来的结果是人的两层皮,表里不一,心口不一,言行 不一,前后不一。桥垮了,专家说和质量没有关系!房价高了,专家说和地价没有关系!泥 石流了,专家说和植被没有关系!发育早了,专家说和奶粉没有关系!两层皮的人丢掉了做 人最基本的诚信,遇事先怀疑,除去自己谁也不信,有时连自己也不信。比如谁敢相信自己 每天吃的东西是没有毒的?“横竖都是笑话,反正都是不对”,而诚信恰恰是中国文化的内 核,是灵魂。 人的两层皮,又造成社会的两层皮,文化与现实脱节,网络与生活脱节,“只要是路人, 百分之百都是见死不救的;只要是网友,百分之百都是义愤填膺的”。这是因为“网友基本 不上街,上街的人基本不上网”。网上一个世界,现实中又一个世界。两层皮容易使人走极 端,造成感觉上的两极分化,不可避免地会扩大和加剧社会上的两极分化。 为什么这样的“文化两层皮”会形成普遍的社会现象?有个口号流传了许多年,“文化 搭台,经济唱戏”。明目张胆地打文化的旗号,行招商集资之实,不过是用文化给自己贴金。 我们热闹了好多年的所谓“文化热”“国学热”,并没有热到根上,还需从文化的本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