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锁江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焙烧/蓓蕾恫恐/恸哭面颊/汗流浃背 B.荠菜/同侪迄今/收讫踉跄/不稂不莠 C.沙碛/油渍神衹/福祉咋舌/乍暖还寒 D.桔梗/诘问桎梏/诰命筵席/垂涎已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虽然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由于其总规模已经十分可观,从总量上 看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和潜在的消费支出。 B.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 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 C.NBA总经理斯特恩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他要孤立球员工会的干事长亨特,让 他成为反面典型,而球员工会主席费舍尔被他操纵和利用。 D.应该说,考虑学生心灵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少了,相反,漠视以至伤害学生 心灵的教育运作模式却愈演愈烈。 3.下面是一种新晶体形成过程的介绍,请将其形成过程进行压缩,不超过35个 字。(4分) 研究人员将石墨烯作为单原子导电平面,将仅4个原子薄的氮化硼作为电绝缘 体。他们先从块状石墨中剥取了石墨烯平面,并用同样技术得到了氮化硼原子层, 然后用一种先进的纳米技术,像拼装“垒高”玩具那样将石墨烯和氮化硼晶体 层层堆叠起来,按照期望的层面顺序组装成新晶体。 4.“春节”快要到了,请你编一则短信,向亲友表达“春节”的祝福。至少用 种修辞,不超过30个字。(5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吴昌裔传(节选) 吴昌裔,字季永,中江人。蚤孤,与兄泳痛自植立,不肯逐时好,得程颐、张载、 朱熹诸书,辄研绎不倦。嘉定七年举进士,闻汉阳守黄干得熹之学,往从之。 调闽中尉。利路转运使曹彦约闻其贤,俾司籴场。时岁饥,议籴上流,昌裔请发 本仓所储数万而徐籴以偿,从之。调眉州教授。眉士故尚苏轼学,昌裔取诸经为 之讲说,祠周敦颐及颢、颐、载、熹,揭《白鹿洞学规》,仿潭州释奠仪,簿正 祭器,士习丕变。制置使崔与之荐之,改知华阳县。修学宫,来四方士,斥羡钱 昌裔 核兵籍,兴社仓,郡政毕举。兴元帅赵彦呐议东纳武仙,西结秦、巩,人莫敢言, 昌裔独奋笔力辨其非。未几,武仙败,二州之民果叛 端平元年,入为军器监簿,改将作监簿。改太常少卿。凡君臣之纲,兄弟之伦, 举世以为大戒而不敢言者,皆痛陈之。至于边臣玩令,陟罚无章,尤拳拳焉。拜 监察御史,弹劾无所避。 台臣故事,季诣狱点检。时有争常州田万四千亩,平江亦数百亩,株逮百余人, 视其牍,乃赵善湘之子汝燻、汝檸也,州县不敢决,昌裔连疏劾罢之
江苏省镇江市 2013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焙烧/蓓蕾 恫恐/恸哭 面颊/汗流浃背 B.荠菜/同侪 迄今/收讫 踉跄/不稂不莠 C.沙碛/油渍 神祇/福祉 咋舌/乍暖还寒 D.桔梗/诘问 桎梏/诰命 筵席/垂涎已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 分) A.虽然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但由于其总规模已经十分可观,从总量上 看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和潜在的消费支出。 B.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 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 C.NBA 总经理斯特恩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他要孤立球员工会的干事长亨特,让 他成为反面典型,而球员工会主席费舍尔被他操纵和利用。 D.应该说,考虑学生心灵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少了,相反,漠视以至伤害学生 心灵的教育运作模式却愈演愈烈。 3.下面是一种新晶体形成过程的介绍,请将其形成过程进行压缩,不超过 35 个 字。(4 分) 研究人员将石墨烯作为单原子导电平面,将仅 4 个原子薄的氮化硼作为电绝缘 体。他们先从块状石墨中剥取了石墨烯平面,并用同样技术得到了氮化硼原子层, 然后用一种先进的纳米技术,像拼装“垒高”玩具那样将石墨烯和氮化硼晶体一 层层堆叠起来,按照期望的层面顺序组装成新晶体。 4.“春节”快要到了,请你编一则短信,向亲友表达“春节”的祝福。至少用 一种修辞,不超过 30 个字。(5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吴昌裔传(节选) 吴昌裔,字季永,中江人。蚤孤,与兄泳痛自植立,不肯逐时好,得程颐、张载、 朱熹诸书,辄研绎不倦。嘉定七年举进士,闻汉阳守黄干得熹之学,往从之。 调闽中尉。利路转运使曹彦约闻其贤,俾司籴场。时岁饥,议籴上流,昌裔请发 本仓所储数万而徐籴以偿,从之。调眉州教授。眉士故尚苏轼学,昌裔取诸经为 之讲说,祠周敦颐及颢、颐、载、熹,揭《白鹿洞学规》,仿潭州释奠仪,簿正 祭器,士习丕变。制置使崔与之荐之,改知华阳县。修学宫,来四方士,斥羡钱 二十万缗,买良田备旱。寻权汉州,故事比摄官,奉馈皆如真,昌裔命削其半。 核兵籍,兴社仓,郡政毕举。兴元帅赵彦呐议东纳武仙,西结秦、巩,人莫敢言, 昌裔独奋笔力辨其非。未几,武仙败,二州之民果叛。 端平元年,入为军器监簿,改将作监簿。改太常少卿。凡君臣之纲,兄弟之伦, 举世以为大戒而不敢言者,皆痛陈之。至于边臣玩令,陟罚无章,尤拳拳焉。拜 监察御史,弹劾无所避。 台臣故事,季诣狱点检。时有争常州田万四千亩,平江亦数百亩,株逮百余人, 视其牍,乃赵善湘之子汝櫄、汝榟也,州县不敢决,昌裔连疏劾罢之
出为大理少卿,屡疏引去,不许。会杜范再入台,击参政李鸣复,谓昌裔与范善, 必相为谋者,数谗之,以权工部侍郎出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人曰:“此李纲救 太原也。太原不可救,特以纲主战,故出之耳。”昌裔曰:“君命也,不可不亟 行。”慷慨褛禨被岀关,忽得疾,中道病甚,帝闻之,授秘阁修撰,改嘉兴府。 昌裔曰:“吾以疾不能归救父母,上负圣恩,下负此心,若舍远就近,舍危就安 人其谓我何?”辞至四五,而言者以避事论矣。 昌裔刚正庄重,遇事敢言,典章多所闲习。初,昌裔与徐清叟、杜范一日并入台, 皆天下正士,四方想闻风采,人至和《三谏诗》以侈之。然才七阅月以迁,故莫 不惋惜云。后谥忠肃。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十七》)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俾司籴场 俾:使,让 B.士习丕变 丕:大 C.州县不敢决 决:下决心 D.君命也,不可不亟行 亟:赶快,急忙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吴昌裔“刚正庄重”的一组是(3分) ①得程颐、张载、朱熹诸书,辄研绎不倦 ②人莫敢言,昌裔独奋笔力辨其非 ③弹劾无所避 ④斥羡钱二十万缗,买良田备旱 ⑤至于边臣玩令,陟罚无章,尤拳拳焉 ⑥慷慨褛襪被出关 A.①③⑤ B.①④⑥ 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昌裔一向崇尚程朱理学,任眉州教授时,吴昌裔到任后用给当地士大夫讲 解程朱理学的经典,效仿潭州祭祀周敦颐等人成绩显著,得到崔与之的举荐。 B.吴昌裔在朝廷为官,天下人最忌讳不敢说的君臣兄弟关系他都全面地陈述 以台谏官身份到监狱处理常州平江土地争讼案时,秉公办理并连续上书弹劾罢免 赵善湘。 C.吴昌裔和徐清叟、杜范同一天担任台谏官,都是正直的人,但有人认为吴昌 裔与杜范、李纲等人关系好,一定会互相勾结,就诬陷吴昌裔,吴昌裔就出朝担 任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 D.吴昌裔刚正庄重遇事敢于讲话,曾对赵彦呐决定东面接纳武仙投降,极力争 辩认为不对。对边疆的大臣玩弄法令,违规提升和惩罚,他都会恳切地提出意见。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昌裔请发本仓所储数万而徐籴以偿,从之。(3分) (2)寻权汉州,故事比摄官,奉馈皆如真,昌裔命削其半。(4分) (3)若舍远就近,舍危就安,人其谓我何?(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出为大理少卿,屡疏引去,不许。会杜范再入台,击参政李鸣复,谓昌裔与范善, 必相为谋者,数谗之,以权工部侍郎出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人曰:“此李纲救 太原也。太原不可救,特以纲主战,故出之耳。”昌裔曰:“君命也,不可不亟 行。”慷慨褛襆被出关,忽得疾,中道病甚,帝闻之,授秘阁修撰,改嘉兴府。 昌裔曰:“吾以疾不能归救父母,上负圣恩,下负此心,若舍远就近,舍危就安, 人其谓我何?”辞至四五,而言者以避事论矣。 昌裔刚正庄重,遇事敢言,典章多所闲习。初,昌裔与徐清叟、杜范一日并入台, 皆天下正士,四方想闻风采,人至和《三谏诗》以侈之。然才七阅月以迁,故莫 不惋惜云。后谥忠肃。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六十七》)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俾司籴场 俾:使,让 B.士习丕变 丕:大 C.州县不敢决 决:下决心 D.君命也,不可不亟行 亟:赶快,急忙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吴昌裔“刚正庄重”的一组是(3 分) ①得程颐、张载、朱熹诸书,辄研绎不倦 ②人莫敢言,昌裔独奋笔力辨其非 ③弹劾无所避 ④斥羡钱二十万缗,买良田备旱 ⑤至于边臣玩令,陟罚无章,尤拳拳焉 ⑥慷慨褛襆被出关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吴昌裔一向崇尚程朱理学,任眉州教授时,吴昌裔到任后用给当地士大夫讲 解程朱理学的经典,效仿潭州祭祀周敦颐等人成绩显著,得到崔与之的举荐。 B.吴昌裔在朝廷为官,天下人最忌讳不敢说的君臣兄弟关系他都全面地陈述, 以台谏官身份到监狱处理常州平江土地争讼案时,秉公办理并连续上书弹劾罢免 赵善湘。 C.吴昌裔和徐清叟、杜范同一天担任台谏官,都是正直的人,但有人认为吴昌 裔与杜范、李纲等人关系好,一定会互相勾结,就诬陷吴昌裔,吴昌裔就出朝担 任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 D.吴昌裔刚正庄重遇事敢于讲话,曾对赵彦呐决定东面接纳武仙投降,极力争 辩认为不对。对边疆的大臣玩弄法令,违规提升和惩罚,他都会恳切地提出意见。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昌裔请发本仓所储数万而徐籴以偿,从之。(3 分) (2)寻权汉州,故事比摄官,奉馈皆如真,昌裔命削其半。(4 分) (3)若舍远就近,舍危就安,人其谓我何?(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 之时。 (1)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 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 学》) (2)临渊羡鱼, 。(《汉书·董仲舒传》)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风 。(李煜《虞美人》) ,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 (8)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 缕 (朱柏庐《治家格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沙坪的美酒 丰子恺 ①胜利快来到了。逃难的辛劳渐渐忘却了。我住在重庆郊外的沙坪坝庙湾特五号 自造的抗建式小屋中的数年间,晚酌是每日的一件乐事,是白天笔耕的一种慰劳。 ②我不喜吃白酒,味近白酒的白兰地,我也不要吃。巴拿马赛会得奖的贵州茅台 酒,我也不要吃。总之,凡白酒之类的,含有多量酒精的酒,我都不要吃。所以 我逃难中住在广西贵州的几年,差不多戒酒。因为广西的山花,贵州的茅台,均 含有多量酒精,无论本地人说得怎样好,我都不要吃。 ③由贵州茅台酒的产地遵义迁居到重庆沙坪坝之后,我开始恢复晚酌,酌的是 “渝酒”,即重庆人仿造的黄酒 ④我所以不喜白酒而喜黄酒,原因很简单:就为了白酒容易醉,而黄酒不易醉, “吃酒图醉,放债图利”,这种功利的吃酒,实在不合于吃酒的本旨。吃饭,吃 药,是功利的。吃饭求饱,吃药求愈,是对的。但吃酒这件事,性状就完全不同。 吃酒是为兴味,为享乐,不是求其速醉。譬如二三人情投意合,促膝谈心,倘添 上各人一杯黄酒在手,话兴一定更浓。吃到三杯,心窗泂开,真情挚语,娓娓而 来。古人所谓“酒三昧”,即在于此。所以吃酒决不是图醉。所以容易醉人的酒 决不是好酒。巴拿马赛会的评判员倘换了我,一定把一等奖给绍兴黄酒。 ⑤沙坪的酒,当然远不及杭州上海的绍兴酒。然而“使人醺醺而不醉”,这重要 条件是具足了的。人家都讲究好酒,我却不大关心。有的朋友把从上海坐飞机来 的真正“陈绍”送我。其酒固然比沙坪的酒气味清香些,上口舒适些;但其效果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 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 之时。 (1)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清冷”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感两个 角度作简要分析。(4 分) (2)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 学》) ⑵临渊羡鱼, 。(《汉书·董仲舒传》) ⑶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 (郦道元《三峡》) 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 (杜甫《春望》) ⑸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 风, 。(李煜《虞美人》) ⑺ ,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 ⑻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 缕, 。(朱柏庐《治家格 言》)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沙坪的美酒 丰子恺 ①胜利快来到了。逃难的辛劳渐渐忘却了。我住在重庆郊外的沙坪坝庙湾特五号 自造的抗建式小屋中的数年间,晚酌是每日的一件乐事,是白天笔耕的一种慰劳。 ②我不喜吃白酒,味近白酒的白兰地,我也不要吃。巴拿马赛会得奖的贵州茅台 酒,我也不要吃。总之,凡白酒之类的,含有多量酒精的酒,我都不要吃。所以 我逃难中住在广西贵州的几年,差不多戒酒。因为广西的山花,贵州的茅台,均 含有多量酒精,无论本地人说得怎样好,我都不要吃。 ③由贵州茅台酒的产地遵义迁居到重庆沙坪坝之后,我开始恢复晚酌,酌的是 “渝酒”,即重庆人仿造的黄酒。 ④我所以不喜白酒而喜黄酒,原因很简单:就为了白酒容易醉,而黄酒不易醉。 “吃酒图醉,放债图利”,这种功利的吃酒,实在不合于吃酒的本旨。吃饭,吃 药,是功利的。吃饭求饱,吃药求愈,是对的。但吃酒这件事,性状就完全不同。 吃酒是为兴味,为享乐,不是求其速醉。譬如二三人情投意合,促膝谈心,倘添 上各人一杯黄酒在手,话兴一定更浓。吃到三杯,心窗洞开,真情挚语,娓娓而 来。古人所谓“酒三昧”,即在于此。所以吃酒决不是图醉。所以容易醉人的酒 决不是好酒。巴拿马赛会的评判员倘换了我,一定把一等奖给绍兴黄酒。 ⑤沙坪的酒,当然远不及杭州上海的绍兴酒。然而“使人醺醺而不醉”,这重要 条件是具足了的。人家都讲究好酒,我却不大关心。有的朋友把从上海坐飞机来 的真正“陈绍”送我。其酒固然比沙坪的酒气味清香些,上口舒适些;但其效果
也不过是“醺醺而不醉”。在抗战期间,请绍酒坐飞机,与请洋狗坐飞机有相似 的意义。这意义所给人的不快,早已抵销了其气味的清香与上口的舒适了。我与 其吃这种绍酒,宁愿吃沙坪的渝酒。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真是善于吃酒的人说的至理名言。我抗战期间在沙坪 小屋中的晚酌,正是“意不在酒”。我借饮酒作为一天的慰劳,又作为家庭聚会 的一种助兴品。在我看来,晚餐是一天的大团圆。我的工作完毕了;读书的、办 公的孩子们都回来了;家离市远,访客不再光临了:下文是休息和睡眠,时间尽 可从容了。若是这大团圆的晚餐只有饭菜而没有酒,则不能延长时间,匆匆地把 肚皮吃饱就散场,未免太少兴趣。所以我的晚酌,意不在酒,是要借饮酒来延长 晚餐的时间,增加晚餐的兴味。 ⑦沙坪的晚酌,回想起来颇有兴味。那时我的儿女五人,正在大学或专科或高中 求学,晚上回家,报告学校的事情,讨论学业的问题。他们的身体在我的晚酌中 渐渐高大起来。我在晚酌中看他们升级,看他们毕业,看他们任职。就差一个没 有看他们结婚。在晚酌中看成群的儿女长大成人,照一班的人生观说来是“福 气”,照我的人生观说来只是“兴味”。这好比饮酒赏春,眼看花草树木,欣欣 向荣;自然的美,造物的用意,神的恩宠,我在晚酌中历历地感到了。陶渊明诗 云:“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我在晚酌三杯以后,便能体会这两句诗的真 味。我曾改古人诗云:“满眼儿孙身外事,闲将美酒对银灯。”因为沙坪小屋的 电灯特别明亮。 ⑧还有一种兴味,却是千载一遇的:我在沙坪小屋的晚酌中,眼看抗战局势的好 转。我们白天各自看报,晚餐桌上大家报告讨论。我在晚酌中眼看东京的大轰炸, 莫索里尼的被杀,德国的败亡,独山的收复,直到波士坦宣言的发出,八月十日 夜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我的酒味越吃越美。我的酒量越吃越大,从每晚八两增加 到一斤。大家说我们的胜利是有史以来的一大奇迹。我的胜利的欢喜,是在沙坪 小屋晚上吃酒吃出来的!所以我确认,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 的渝酒。我有生以来,从未吃过那样的美酒。即如现在,我已“胜利复员,荣归 故乡”;故乡的真正陈绍,比沙坪坝的渝酒好到不可比拟,我也照旧每天晚酌; 然而味道远不及沙坪的渝酒。因为晚酌的下酒物,不是物价狂涨,便是盗贼蜂起; 不是贪污舞弊,便是横暴压迫。沙坪小屋中的晚酌的那种兴味,现在已经不可复 得了!唉,我很想回重庆去,再到沙坪小屋里去吃那种美酒。 11.请分析第④节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 12.作者在第②③节写到广西的山花、贵州的茅台以及“渝酒”,请说说这样安 排的作用。(6分) 13.作者在第⑦节中引用了陶渊明的“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表现了哪些情 感?(4分) 14.作者在第⑧节中讲“所以我确认,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 的渝酒。”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 肖复兴 放翁晚景颇惨:“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他以笔写心,聊以用读 书和写作维持着清贫的自尊。看《剑南诗稿》末几卷,更多的是平常之心
也不过是“醺醺而不醉”。在抗战期间,请绍酒坐飞机,与请洋狗坐飞机有相似 的意义。这意义所给人的不快,早已抵销了其气味的清香与上口的舒适了。我与 其吃这种绍酒,宁愿吃沙坪的渝酒。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真是善于吃酒的人说的至理名言。我抗战期间在沙坪 小屋中的晚酌,正是“意不在酒”。我借饮酒作为一天的慰劳,又作为家庭聚会 的一种助兴品。在我看来,晚餐是一天的大团圆。我的工作完毕了;读书的、办 公的孩子们都回来了;家离市远,访客不再光临了;下文是休息和睡眠,时间尽 可从容了。若是这大团圆的晚餐只有饭菜而没有酒,则不能延长时间,匆匆地把 肚皮吃饱就散场,未免太少兴趣。所以我的晚酌,意不在酒,是要借饮酒来延长 晚餐的时间,增加晚餐的兴味。 ⑦沙坪的晚酌,回想起来颇有兴味。那时我的儿女五人,正在大学或专科或高中 求学,晚上回家,报告学校的事情,讨论学业的问题。他们的身体在我的晚酌中 渐渐高大起来。我在晚酌中看他们升级,看他们毕业,看他们任职。就差一个没 有看他们结婚。在晚酌中看成群的儿女长大成人,照一班的人生观说来是“福 气”,照我的人生观说来只是“兴味”。这好比饮酒赏春,眼看花草树木,欣欣 向荣;自然的美,造物的用意,神的恩宠,我在晚酌中历历地感到了。陶渊明诗 云:“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我在晚酌三杯以后,便能体会这两句诗的真 味。我曾改古人诗云:“满眼儿孙身外事,闲将美酒对银灯。”因为沙坪小屋的 电灯特别明亮。 ⑧还有一种兴味,却是千载一遇的:我在沙坪小屋的晚酌中,眼看抗战局势的好 转。我们白天各自看报,晚餐桌上大家报告讨论。我在晚酌中眼看东京的大轰炸, 莫索里尼的被杀,德国的败亡,独山的收复,直到波士坦宣言的发出,八月十日 夜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我的酒味越吃越美。我的酒量越吃越大,从每晚八两增加 到一斤。大家说我们的胜利是有史以来的一大奇迹。我的胜利的欢喜,是在沙坪 小屋晚上吃酒吃出来的!所以我确认,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 的渝酒。我有生以来,从未吃过那样的美酒。即如现在,我已“胜利复员,荣归 故乡”;故乡的真正陈绍,比沙坪坝的渝酒好到不可比拟,我也照旧每天晚酌; 然而味道远不及沙坪的渝酒。因为晚酌的下酒物,不是物价狂涨,便是盗贼蜂起; 不是贪污舞弊,便是横暴压迫。沙坪小屋中的晚酌的那种兴味,现在已经不可复 得了!唉,我很想回重庆去,再到沙坪小屋里去吃那种美酒。 11.请分析第④节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 分) 12.作者在第②③节写到广西的山花、贵州的茅台以及“渝酒”,请说说这样安 排的作用。(6 分) 13.作者在第⑦节中引用了陶渊明的“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表现了哪些情 感?(4 分) 14.作者在第⑧节中讲“所以我确认,世间的美酒,无过于沙坪坝的四川人仿造 的渝酒。”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 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 肖复兴 放翁晚景颇惨:“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他以笔写心,聊以用读 书和写作维持着清贫的自尊。看《剑南诗稿》末几卷,更多的是平常之心
“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他 兴趣盎然,不断地杖藜外出。“买尽烟波不用钱”,他那时对外出接触世风民情 与大自然的理解,和我们如今某些豪华的旅游大相径庭。所以,他从司空见惯中 看出“山从树外参差出,水自城阴曲折来”,看出其中我们容易忽略不计的迂回 有致的曲线;他从屡见不鲜里看到“片月又生红蓼岸,孤舟常占白鸥波”,看到 其中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的斑斓色彩。同时他看到农事稼穑,体味到乡间情味:“邻 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新茶” 在家,“羹煮野菜元足味,屋茨生草亦安居”,知足常乐。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 他却能够捕捉到生趣。“小担过门尝冷粉,微风解箨看新篁;旁篱邻妇收鱼钩, 叩门村医送药方。”偶然过门的小贩卖的凉粉,微风之中钻出土的新竹,邻居女 人收起渔钩,村里的赤脚医生送来药方,这些琐碎的生活,放翁一一入诗,让人 感到平易中的温馨。 “挂墙多汉刻,插架半唐诗”、“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书不再是安身立 命的功名之事,而是一种惯性的生活和心情的轨迹。“体倦尚凭书引睡”,能够 想象着那时的放翁,一定是看着看着书,眼皮一打,书掉在地上,书成了他的安 眠药和贴身知己。 读暮年放翁,总想起钱锺书先生的论述,钱先生特别强调“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 永的滋味”,并说“陆游全靠这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 读暮年放翁,我忍不住想起晩年时的雷诺阿 去年的夏天,美国费城专门举办了“晚年雷诺阿”画展。我特意赶去看,发现晚 年雷诺阿已经半身不遂,坐在轮椅上,把画笔绑在手臂上,画出的大多是女人的 身影和裸体,无一不是肥硕的,健康的,美丽的。特别是画展的最后一幅,叫做 《音乐会》,两个肥硕的女人正穿衣打扮,准备去听音乐会。那两个女人占满整 幅画框,满怀的喜悦之情,几乎要把画框冲破。 看到满满几个展厅的画作,想到一个老迈残病之躯,创作力那么旺盛。雷诺阿活 了78岁,放翁活了86岁,他的活力和雷诺阿真的很像,几乎每一天都在写诗 82岁时,放翁写过一组《戏遣老怀》,其中有“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 作池”。返老还童,是和雷诺阿把女人都画成肥硕的一样的童心,一样的赤子之 心呀。 我不知道我能活到多大年纪,即使活不到放翁和雷诺阿那样的年纪,也要向往那 样的心境。那是一种遥远的境界。 15.暮年放翁的“平常之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6.请说说文中引用诗歌的作用。(6分) 17.请概括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的共同点?(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记得4月10日那天得知小高考成绩时,我整个人完全呆住了,猝不及防。我怎 么可能考这么糟?脑子里空了一片,大大的一片 从这以后我好像变得爱哭了,可从前的我并不是这样的啊 那段日子我想我真的疯了,渴望着摆脱一切,不那么痛苦……直到一日,在一本 书上瞧见了一句话,着实让我震惊:我们每一个人,一定要好好地活着,因为将 来,我们会死很久很久……我开始笑了 我开始俯下身子,用最虔诚、最谦卑、最惜时的态度,一头扎进了学习里,拼了 命,真的是拼了命
“九十衰翁心尚孩,幅巾随处一悠哉,偶扶拄杖登山去,却唤孤舟过渡来。”他 兴趣盎然,不断地杖藜外出。“买尽烟波不用钱”,他那时对外出接触世风民情 与大自然的理解,和我们如今某些豪华的旅游大相径庭。所以,他从司空见惯中 看出“山从树外参差出,水自城阴曲折来”,看出其中我们容易忽略不计的迂回 有致的曲线;他从屡见不鲜里看到“片月又生红蓼岸,孤舟常占白鸥波”,看到 其中我们常常视而不见的斑斓色彩。同时他看到农事稼穑,体味到乡间情味:“邻 父筑场收早稼,溪姑负笼卖新茶”。 在家,“羹煮野菜元足味,屋茨生草亦安居”,知足常乐。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 他却能够捕捉到生趣。“小担过门尝冷粉,微风解箨看新篁;旁篱邻妇收鱼钩, 叩门村医送药方。”偶然过门的小贩卖的凉粉,微风之中钻出土的新竹,邻居女 人收起渔钩,村里的赤脚医生送来药方,这些琐碎的生活,放翁一一入诗,让人 感到平易中的温馨。 “挂墙多汉刻,插架半唐诗”、“浅倾家酿酒,细读手抄书”,书不再是安身立 命的功名之事,而是一种惯性的生活和心情的轨迹。“体倦尚凭书引睡”,能够 想象着那时的放翁,一定是看着看着书,眼皮一打,书掉在地上,书成了他的安 眠药和贴身知己。 读暮年放翁,总想起钱锺书先生的论述,钱先生特别强调“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 永的滋味”,并说“陆游全靠这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 读暮年放翁,我忍不住想起晚年时的雷诺阿。 去年的夏天,美国费城专门举办了“晚年雷诺阿”画展。我特意赶去看,发现晚 年雷诺阿已经半身不遂,坐在轮椅上,把画笔绑在手臂上,画出的大多是女人的 身影和裸体,无一不是肥硕的,健康的,美丽的。特别是画展的最后一幅,叫做 《音乐会》,两个肥硕的女人正穿衣打扮,准备去听音乐会。那两个女人占满整 幅画框,满怀的喜悦之情,几乎要把画框冲破。 看到满满几个展厅的画作,想到一个老迈残病之躯,创作力那么旺盛。雷诺阿活 了 78 岁,放翁活了 86 岁,他的活力和雷诺阿真的很像,几乎每一天都在写诗。 82 岁时,放翁写过一组《戏遣老怀》,其中有“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 作池”。返老还童,是和雷诺阿把女人都画成肥硕的一样的童心,一样的赤子之 心呀。 我不知道我能活到多大年纪,即使活不到放翁和雷诺阿那样的年纪,也要向往那 样的心境。那是一种遥远的境界。 15.暮年放翁的“平常之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 16.请说说文中引用诗歌的作用。(6 分) 17.请概括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的共同点?(6 分) 七、作文(7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记得 4 月 10 日那天得知小高考成绩时,我整个人完全呆住了,猝不及防。我怎 么可能考这么糟?脑子里空了一片,大大的一片。 从这以后我好像变得爱哭了,可从前的我并不是这样的啊。 那段日子我想我真的疯了,渴望着摆脱一切,不那么痛苦……直到一日,在一本 书上瞧见了一句话,着实让我震惊:我们每一个人,一定要好好地活着,因为将 来,我们会死很久很久……我开始笑了。 我开始俯下身子,用最虔诚、最谦卑、最惜时的态度,一头扎进了学习里,拼了 命,真的是拼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