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策,美国实行开放的政策,采取的是引进世界优秀人才到美 国工作,引进所有国家的先进技术,炒旺股市,吸引全世界 的资金。而且日本相对是单一民族的国家,内部缺少竞争, 人民的收入水平较为平均,也抑制了创新。日本虽然早已参 加WTO,政府的开放,不等于市场的开放,日本人民的爱 国情结,使外国企业与产品在日本发展困难,例如媒体前些 年广为宣传的日本人民出国也多乘日航班机(当然日航服务 好是一个原因)甚至出国旅游也带着日本的大米和酱油。因 此,外国企业在日本的发展不足以激活日本的内部竞争。只 有激烈的竞争才会促使创新,日本在创新上是不足的,使原 有的优势不能持续下来。 现阶段使日本制造业走人困境的是创新不足,真正拖累 日本经济是由于日本房地产业的大量坏帐。日本在经济腾飞 的年代,田中角荣提出了日本列岛改造计划,由于当时日本 企业与人民都很有钱,岛国的土地资源又少,一下子地价暴 涨,房产暴涨,连续几十年的兴旺,地产历年投入不低于几 百兆亿日元。当金融危机到来时,加上制造业创新乏力,收 益锐减,一下子地产就大幅跌价,使拥有地产的公司,许多 成为了负资产,债务累累。这些地方公司的钱主要来自银 行,银行也有被拖垮的危险。不去掉这些不良债务,企业就 翻不过身来。当然,日本当时若乘着经济繁荣的时代,实行 多元文化,大量引进人才,振兴教育,破除平均主义,促进 内部的竞争,把凝聚力耗散掉,激发出新的能量,使制造业
第 33 页 策,美国实行开放的政策,采取的是引进世界优秀人才到美 国工作,引进所有国家的先进技术,炒旺股市,吸引全世界 的 资 金 。 而且日本相对是单一民族的国家,内部缺少竞争, 人民的收入水平较为平均,也抑制了创新。日本虽然早已参 加 ,政府的开放,不等于市场的开放,日本人民的爱 国情结,使外国企业与产品在日本发展困难,例如媒体前些 年广为宣传的日本人民出国也多乘日航班机(当然日航服务 好是一个原因)甚至出国旅游也带着日本的大米和酱油。因 此,外国企业在日本的发展不足以激活日本的内部竞争。只 有激烈的竞争才会促使创新,日本在创新上是不足的,使原 有的优势不能持续下来。 现阶段使日本制造业走人困境的是创新不足,真正拖累 日本经济是由于日本房地产业的大量坏帐。日本在经济腾飞 的年代,田中角荣提出了日本列岛改造计划,由于当时日本 企业与人民都很有钱,岛国的土地资源又少,一下子地价暴 涨,房产暴涨,连续几十年的兴旺,地产历年投入不低于几 百兆亿日元。当金融危机到来时,加上制造业创新乏力,收 益锐减,一下子地产就大幅跌价,使拥有地产的公司,许多 成为了负资产 ,债务累累 。这些地方公司的钱主要来自银 行,银行也有被拖垮的危险。不去掉这些不良债务,企业就 翻不过身来。当然,日本当时若乘着经济繁荣的时代,实行 多元文化,大量引进人才,振兴教育,破除平均主义,促进 内部的竞争,把凝聚力耗散掉,激发出新的能量,使制造业
第34页 的雄风依旧,地产业再实行逐步收缩的方式,经济也不一定 会垮下来。 与日本国情顾问竹内伦树教授的交流,对我启发很深。 日本不乏有识之士,他们真正理解日本的国情,清楚日本的 病症所在,也明白日本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相信他们目前 遇到的困难,是结构调整上的困难,他们一定会重新走向振 兴之路。 相比日本,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优势。日本基础设 备十分完备,找不到什么地方还需要建设:日本的环保十分 优秀,这么一个工业化国家,环保如此之好,是令人羡慕 的,环保投资也找不到投入的地方:人们普遍比较富裕,教 育也比较发达,启动内需真不知道从何入手。而中国经济正 在兴起,不说西部,就说东部基础设施也十分不完善:东部 的环保还不知要投入多少,才会重回青山绿水;不说西部还 有尚未脱贫的人,就是东部下岗工人,都有待生活改善:十 二亿人民居者有其屋,以及良好的公共交通体系,不知要投 入多少才能解决。全国十二亿人受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 质的工程就十分巨大。减轻农民负担,由国家来建设多媒体 的农村中小学,就需要数千亿,更何况把现在的大学建成现 代大学,还不知道有多大的投资机会。因此,中国的启动内 需,一旦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成为持续不断行为,中国 至少有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机会。不过在发展中要注意 旦富裕起来后,可能产生的福利社会的动力不足问题,提早
第 34 页 的雄风依旧,地产业再实行逐步收缩的方式,经济也不一定 会垮下来。 与日本国情顾问竹内伦树教授的交流,对我启发很深。 日本不乏有识之士,他们真正理解日本的国情,清楚日本的 病症所在,也明白日本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相信他们目前 遇到的困难,是结构调整上的困难,他们一定会重新走向振 兴之路。 相比日本,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优势。日本基础设 备十分完备,找不到什么地方还需要建设;日本的环保十分 优秀 ,这么一个工业化国家 ,环保如此之好,是令人羡慕 的,环保投资也找不到投入的地方;人们普遍比较富裕,教 育也比较发达,启动内需真不知道从何入手。而中国经济正 在兴起,不说西部,就说东部基础设施也十分不完善;东部 的环保还不知要投入多少,才会重回青山绿水;不说西部还 有尚未脱贫的人,就是东部下岗工人,都有待生活改善;十 二亿人民居者有其屋,以及良好的公共交通体系,不知要投 入多少才能解决。全国十二亿人受教育,提高全民族文化素 质的工程就十分巨大。减轻农民负担,由国家来建设多媒体 的农村中小学,就需要数千亿,更何况把现在的大学建成现 代大学,还不知道有多大的投资机会。因此,中国的启动内 需,一旦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投入,成为持续不断行为,中国 至少有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机会。不过在发展中要注意一 旦富裕起来后,可能产生的福利社会的动力不足问题,提早
第35页 预防,就不会出现日本出现的问题。目前,加拿大、北欧这 些福利国家都遇到税收过高、福利过好、优秀人才大量流失 的困境。我们认真研究吸取经验教训,就会持续有效地发 展。 日本企业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们访问的是实业型公司,这样的公司相比其他类型的 公司好一些。产品还在市场上有销售,现金流还能转得动。 只是八年的经营成长曲线是一条平线,几乎没有增长,工资 总额也几乎没有增长,甚至还略有下降。 日本企业面临的三种过剩,沉重的压在企业的头上,使 之调整困难。这三种困难是雇佣过剩、设备过剩和债务过 剩。这三种过剩的调整,涉及机构改革、结构及产业重组, 向发展知识创新产业过渡,以及培养核心经营能力和向速度 经营的转变。过去的日本企业体制,束缚了这种转变,使之 困难重重。日本企业真正感到了,不是做什么事好,做什么 事不好,关键在于有无核心竞争力。 如果,华为的增长速度大幅减慢,日本企业的三种过剩 都会在华为出现。没有及早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 陷于被动。 随着日本企业长时间不吸收新员工,员工平均年龄逐步 增大,人才结构由宝塔型转向纺锤型,优秀的人才少,新生
第 35 页 预防,就不会出现日本出现的问题。目前,加拿大、北欧这 些福利国家都遇到税收过高、福利过好、优秀人才大量流失 的困境 。我们认真研究吸取经验教训 ,就会持续有效地发 展 。 日本企业遇到了什么困难 我们访问的是实业型公司,这样的公司相比其他类型的 公司好一些。产品还在市场上有销售,现金流还能转得动。 只是八年的经营成长曲线是一条平线,几乎没有增长,工资 总额也几乎没有增长,甚至还略有下降。 日本企业面临的三种过剩,沉重的压在企业的头上,使 之调整困难 。这三种困难是雇佣过剩 、设备过剩和债务过 剩。这三种过剩的调整,涉及机构改革、结构及产业重组, 向发展知识创新产业过渡,以及培养核心经营能力和向速度 经营的转变。过去的日本企业体制,束缚了这种转变,使之 困难重重。日本企业真正感到了,不是做什么事好,做什么 事不好,关键在于有无核心竞争力。 如果,华为的增长速度大幅减慢,日本企业的三种过剩 都会在华为出现。没有及早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 陷于被动。 随着日本企业长时间不吸收新员工,员工平均年龄逐步 增大,人才结构由宝塔型转向纺锤型,优秀的人才少,新生
第36页 力量少,年龄大的一般员工多,使企业缺少活力,而且工资 成本较高。由于人才的流动减弱,职位相对凝固,使创新明 显不足。 日本企业的内部改革滞后,国内企业竞争不激烈,企业 内部员工也缺少必要的竞争。迫切促使企业改革的内因、外 因,并没有因为经济不景气凸显。日本企业完全靠自身力量 实行较大的改革,十分困难。如前所讲,日本是一个治安很 好、生活很舒适、稳定的国家,尽管八年未涨工资,并未足 以威胁消费,人们比较安于现状的生活,日本人连留学都很 少出去。这种安定,也不利于迫使企业痛下决心进行改革。 尽管他们已废除了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制,加强了绩 效考核,日本企业现在内部也开始进行改组,重新划分结 构,从一个大公司什么都干,逐步收缩到几大领域,然后这 几大领域财务独立,共同品牌,使核算目标清晰化等等,但 观念和文化的惯性使这种变革的努力见效不大。 日本企业也开始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激活和推动员工之 间和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日本的法律原先是不允许员工持 股的。但日本企业在根本的竞争力提升上并没有有力度的行 动。治标不治本,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苦熬是熬不出头 的。 因为日本一贯比较求稳,导使企业经营者年龄偏大,决 策过程过于谨慎。许多重要决策必须一致通过,少数人通不 过,要做工作,甚至有时做不通就拖着,这种决策的安全性
第 36 页 力量少,年龄大的一般员工多,使企业缺少活力,而且工资 成本较高。由于人才的流动减弱,职位相对凝固,使创新明 显不足。 日本企业的内部改革滞后,国内企业竞争不激烈,企业 内部员工也缺少必要的竞争。迫切促使企业改革的内因、外 因,并没有因为经济不景气凸显。日本企业完全靠自身力量 实行较大的改革,十分困难。如前所讲,日本是一个治安很 好、生活很舒适、稳定的国家,尽管八年未涨工资,并未足 以威胁消费,人们比较安于现状的生活,日本人连留学都很 少出去。这种安定,也不利于迫使企业痛下决心进行改革。 尽管他们已废除了年功序列制、终身雇佣制,加强了绩 效考核 ,日本企业现在内部也开始进行改组 ,重新划分结 构,从一个大公司什么都干,逐步收缩到几大领域,然后这 几大领域财务独立,共同品牌,使核算目标清晰化等等,但 观念和文化的惯性使这种变革的努力见效不大。 日本企业也开始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激活和推动员工之 间和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日本的法律原先是不允许员工持 股的。但日本企业在根本的竞争力提升上并没有有力度的行 动。治标不治本,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苦熬是熬不出头 的。 因为日本一贯比较求稳,导使企业经营者年龄偏大,决 策过程过于谨慎。许多重要决策必须一致通过,少数人通不 过,要做工作,甚至有时做不通就拖着,这种决策的安全性
第37页 拖累决策的及时性。过于民主的决策体系并不一定是好的。 日本的企业相比亚洲其他国家就己经比较国际化,但他 们总结他们的失败之因时,还是说他们不国际化。想想华为 比松下、NEC的国际化还差多少,有什么可以值得盲目自 豪的。亚洲企业的国际化本来就难,我国在封闭几十年后, 短短的廿年的发展,还不足以支撑国际化。华为的国际化步 伐更难,仅仅因为大量的外籍员工,读不懂中文的文档,大 量的国内员工英文也没过关,就足以看到华为的国际化是多 么的困难。如果不克服这些困难,华为也可能是昙花一现。 日本政府也决定在2003年之前,处理完不良债务,把 33兆亿日元的债务从银行买过来。实行小政府,确立地方 分权。进行税制改革,降低所得税,提高消费税。实行教育 改革,改变过去的平均教育法,采取因材施教的分类教育的 政策,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年轻人的创造力。改革社会保障 制度,引进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T建设,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为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打下基础。 华为怎么办 有人将企业比作一条船,松下电工就把自己的企业比作 是冰海里的一条船。在松下电工,我们看到不论是办公室, 还是会议室,或是通道的墙上,随处都能看到一幅张贴画 画上是一条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下面写着:“能挽救这条
第 37 页 拖累决策的及时性。过于民主的决策体系并不一定是好的。 日本的企业相比亚洲其他国家就已经比较国际化,但他 们总结他们的失败之因时,还是说他们不国际化。想想华为 比 松 下、 的国际化还差多少,有什么可以值得盲目自 豪的。亚洲企业的国际化本来就难,我国在封闭几十年后, 短短的廿年的发展,还不足以支撑国际化。华为的国际化步 伐更难,仅仅因为大量的外籍员工,读不懂中文的文档,大 量的国内员工英文也没过关,就足以看到华为的国际化是多 么的困难。如果不克服这些困难,华为也可能是昙花一现。 日本政府也决定在 年 之 前 ,处 理 完 不 良 债 务 ,把 兆亿日元的债务从银行买过来。实行小政府,确立地方 分权。进行税制改革,降低所得税,提高消费税。实行教育 改革,改变过去的平均教育法,采取因材施教的分类教育的 政策,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年轻人的创造力。改革社会保障 制度,引进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 建设,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为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打下基础。 华为怎么办 有人将企业比作一条船,松下电工就把自己的企业比作 是冰海里的一条船。在松下电工,我们看到不论是办公室, 还是会议室,或是通道的墙上,随处都能看到一幅张贴画, 画上是一条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下面写着;“能挽救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