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9月第32卷第9期 Chin J Epidemiol, September201l,ol.32No.9 创刊30周年纪念 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方向华王淳秀梅利平刘敏吉训明李立明 【关键词】脑卒中;流行病学 Progress in epidemiology study on stroke FANG Xiang hua, WANG Chun-xiu, MEI Li-ping,LU Min, JI Xun-ming, L Li-ming. 1 Cochrane Center,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ring 00053, China; 2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Peking University Correspondingauthor:LILi-ming,Email:Imlee@pumc.edu.cn 【 Key words】 Stroke; Epidemiology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心脑血管病大流“迅速发展的神经局灶性(有时为全球性)神经功能 行,据WHO统计,2002年全球近1700万人死于心脑缺损持续24h以上乃至死亡,除血管源外无其他任 血管病,至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接近2000万,占全何致死原因”。 球总死亡人数的300%。 (2)分类:各项流行病学研究采用的脑卒中分类 脑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具有髙发病率、高方法各不相同,多数研究将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是世界第三大死因,ICH、SAH统一报告为“总卒中”( total stroke)或“卒 在所有心脑血管病死亡中,脑卒中居第二位。在中中”( stroke)。有些研究将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合并, 低收入国家,脑卒中死亡率尤为严重(占全球死亡的统称“脑梗死”,由于这两种类型脑卒中均是血管堵 855%),因脑卒中所导致伤残而损失的调整寿命年塞造成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所致,故又称为“缺血性卒 ( DALY S)是高收入国家的7倍12。脑卒中对我国的中”(IS);而ICH和SAH均表现为血管破裂出血,故 经济与人民健康带来的冲击很大,WHo预计许多研究将两者合并,称为出血性卒中(HS)。 2005-2015年我国为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所 (3)诊断方法:得益于计算机分层扫描(CT)、磁 支付经费将居世界之首 共振成像技术(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功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相继开展脑卒中流行病学能磁共振(FMRI)的广泛应用,在大、中城市和经济 研究,早期研究多集中在死亡率、发病率及患病率的发达地区,脑卒中的诊断与分类已不再困难。但是 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随着前期研究资料的丰在基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脑卒中的诊断和分类还 富以及神经影像学检测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脑卒中需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因此存在漏诊和 亚型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开始增加,脑卒中一、二、误诊。 三级预防及其致残和社会经济负担等研究的纳入, (4)首发脑卒中和脑卒中事件的概念:①首发 使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脑卒中:由于脑卒中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国内外 一、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有神经科专业人员参加 1.定义与诊断方法 的研究,在计算发病率时,仅计算第一次脑卒中发 (1)定义: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作( first stroke incidence或 first-ever-in- a-lifetime 也称为“脑血管意外”,是指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疾 incidence)。②脑卒中事件( stroke event):主要由 患所致的一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WHo发起的“多国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监测 脑栓塞、脑出血(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目方案( MONICA)使用,是指“持续24h以上的急骤 前世界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均采用WHO的定义:发展局灶或全半球脑功能障碍(除非因外科手术或 DOI: 10.3760/cma. j is sn0254-645020 死亡而中断),除血管性原因外无其他明显原因”,包 作者单位: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宜武医院循证医学中心(方括“具有提示为SAH、CH或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症状 向华王淳秀梅利平刘敏吉训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和体征”的患者;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TA)或因 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李立明) 通倍作者:李立明,Email;lmle@pumc.edu.cn 血液病引起的脑卒中(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肿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9月第32卷第9期Chin J Epidemiol,September2011。V01.32,No.9 ‘847· 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方向华王淳秀梅利平 刘敏吉训明 李立明 -创刊3 0周年纪念· 【关键词】脑卒中;流行病学 Progress in epidemlology study OO stroke FANG Xiang-hual。WANG Chun-xiu’,MEI丘-面191,删 Min‘,JlXw,-min91,12Li-min92.1 CochraneCenter,舭删“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nity,&泐g 100053。China;2Department《EpickH曲lo舒酮矗Biostatisties.&hod qfPub沁Health。PekingUn妇n殛 Correspondingauthor:LlLi-ming.Email:lmlee@purnc.edu.cn 【Key words】Stroke;Epidemiology 进入2l世纪以来,人类面临心脑血管病大流 行,据WHO统计,2002年全球近1700万人死于心脑 血管病。至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接近2000万,占全 球总死亡人数的30.O%。 脑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 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目前是世界第三大死因, 在所有心脑血管病死亡中,脑卒中居第二位。在中 低收入国家,脑卒中死亡率尤为严重(占全球死亡的 85.5%),因脑卒中所导致伤残而损失的调整寿命年 (DALYs)是高收入国家的7倍¨’2】。脑卒中对我国的 经济与人民健康带来的冲击很大,WHO预计 2005—201 5年我国为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死亡所 支付经费将居世界之首b】。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相继开展脑卒中流行病学 研究,早期研究多集中在死亡率、发病率及患病率的 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随着前期研究资料的丰 富以及神经影像学检测的广泛应用,近年来脑卒中 亚型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开始增加,脑卒中一、二、 三级预防及其致残和社会经济负担等研究的纳入, 使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一、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定义与诊断方法 (1)定义: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 也称为“脑血管意外”,是指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疾 患所致的一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脑出血(ICH)、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目 前世界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均采用WHO的定义141: IX)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1.09.001 作者单位: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循证医学中心(方 向华、王淳秀、梅利平、刘敏、吉训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 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李立明) 通信作者:李立明.Email:Italy@puree.edu.∞ “迅速发展的神经局灶性(有时为全球性)神经功能 缺损,持续24h以上乃至死亡,除血管源外无其他任 何致死原因”。 (2)分类:各项流行病学研究采用的脑卒中分类 方法各不相同,多数研究将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ICH、SAIl统一报告为“总卒中”(total stroke)或“卒 中”(stroke)。有些研究将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合并, 统称“脑梗死”,由于这两种类型脑卒中均是血管堵 塞造成脑组织缺血性损伤所致,故又称为“缺血性卒 中”(IS);而ICH和SAH均表现为血管破裂出血,故 许多研究将两者合并,称为出血性卒中(HS)。 (3)诊断方法:得益于计算机分层扫描(CT)、磁 共振成像技术(MRJ)、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功 能磁共振(FM烈)的广泛应用,在大、中城市和经济 发达地区,脑卒中的诊断与分类已不再困难。但是 在基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脑卒中的诊断和分类还 需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因此存在漏诊和 误诊。 (4)首发脑卒中和脑卒中事件的概念:①首发 脑卒中:由于脑卒中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国内外 许多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有神经科专业人员参加 的研究,在计算发病率时,仅计算第一次脑卒中发 作(first stroke incidence或first.ever-in.a-lifetime incidence)c屯纠。②脑卒中事件(stroke event):主要由 wHO发起的“多国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监测 方案”(MONICA)使用。是指“持续24 h以上的急骤 发展局灶或全半球脑功能障碍(除非因外科手术或 死亡而中断),除血管性原因外无其他明显原因”。包 括“具有提示为SAH、ICH或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症状 和体征”的患者;不包括“一过性脑缺血(TIA)或因 血液病引起的脑卒中(如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肿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9月第32卷第9期 Chin J Epidemiol, September2011vol32,No.9 瘤性脑卒中和脑肿瘤(或脑转移肿瘤)”患者,也不人户调查和死亡记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既往3年内 包括因外伤造成的继发性脑卒中。 MONICA研究脑卒中发生与死亡的情况 中规定“如果有CT扫描、脑血管造影或尸检者”即可 二、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分类,否则均划为“难分类”( ill-defined stroke)。脑卒 1.死亡率:关于脑卒中死亡率的研究报告很多 中事件以28d为界,28d内症状加剧者不作为一次新每5~10年就有流行病学家对各国的资料加以总 的发作;超过28d的症状加剧作为一次新的发作需结。早在1990年,Boni等根据WHo脑卒中数 再次登记。脑卒中的病死率按28d内死亡进行统据信息库比较51个国家的脑卒中死亡率,经年龄标 计。确诊的脑卒中事件包括 SAHICH缺血性脑梗化后,保加利亚(男:24910万,女:156/10万)、匈牙 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不能分类5类。需要注意利(男:229/10万,女:13010万)、捷克斯洛伐克(男: 的是, MONICA研究关注的是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次176/10万,女:103/10万)和罗马尼亚(男:172/10万 数而不是发病的人数”,人群监测上报的脑卒中事件女:129/10万)等国家位居世界前列,而死亡率最低 根据临床资料核实后被分成确诊的脑卒中事件(包括的是瑞士(男:38/10万,女:2110万)、加拿大(男:39 初发和复发)、非脑卒中、死亡或病例资料不全。国内10万,女:28/10万)、美国(男:45/10万,女:3510 外多数流行病学研究以及中国 moniCa后续研究均万)。 WHO-MONICA研究17个中心1984-1993年 以首发脑卒中即初发脑卒中计算发病率。 的监测结果显示,在35~64岁的人群中,脑卒中死 (5)现代影像学检查对于各种“率”的影响:在亡率在前苏联最高(男:12l/10万~312/10万,女:44 CTMR广泛应用后,一些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的10万~76/10万),其中男性居前几位的有中国北京 脑卒中患者(主要是脑梗死增多。在临床上,大约有(175/10万)、芬兰(105/10万~17310万)、立陶宛 10%的首发患者经CT证明有陈旧性脑梗死,25% (159/10万),女性第一位也是前苏联(44/10万~76 50%TA患者经CT扫描显示有梗死灶,MR更敏感,10万),中国北京位于其次(58/10万),前南斯拉夫及 阳性率达70%~80%。在计算脑卒中的各“率”时,是波兰均在47/10万。 否将这些患者纳入,将直接影响到各项指标 1920年以后,脑卒中死亡率在一些发达国家如 2.流行病学研究质量评价:世界各国开展脑卒美国澳大利亚、瑞士法国、英国等一直呈缓慢下降 中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脑卒中发趋势。1979-2004年英国牛津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 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流行病学研究质量评价标准40%,而同期全英国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50%。 不统一,限制了各项研究结果的比较。为此,1987美国脑卒中死亡率下降始于50年代,70年代起下降 年 Malmgren等提出“高质量脑卒中流行病学研速度加快,1970-1977年下降17%,每年平均下降约 究”的概念,1995和1996年, Bonita等切、 Sudlow和3%,非白种人死亡率下降大于白种人。美国最新的 Warlow先后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具体标准:①必报告显示1980-2002年脑卒中死亡率下降曲线与 须“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研究,脑卒中病例的收集通英国一致;加拿大死亡统计数据库的资料也显示 过多渠道包括医院、门诊和死亡记录(证明)获得”;1994-2004年2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②脑卒中的诊断采用WHO的脑卒中诊断定义;③28.2%。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法国脑卒中死亡 以首发脑卒中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⑤研究率下降了40%~50%;1950-1980年日本脑卒中死 人群无年龄上限⑥研究社区样本足够大以确保每亡一直高居各种死因之首,1980年以后降为第二 年有足够的新发病例数;⑦研究设计为前瞻性研究;位,1985年后再降为第三位,平均每年下降速度约 ⑧以每5~岁为年龄组报告各种关于脑卒中发病率、为5%~7%。与上述趋势相反,俄罗斯、波兰、塔吉 死亡率和病死率的流行趋势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要克斯坦、亚美尼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脑卒中死亡 求除满足上述第1~3和第57~8条外,还要具备以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迹象,其原因尚不十分清楚,而 下条件:①必须有一定的观察时间②每年的发病率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1995-2006年脑卒中死亡 或死亡率均经过年龄标化。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率下降了37%。 中国家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上述标准对发达国家与发 我国卫生部统计中心来自全国各省市数千万人 展中国家脑卒中影像确诊率设定了不同要求,发达国的死亡监测资料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起,脑卒中 家的脑卒中发病率研究影像学确诊率要在80%以上,在一些大城市和北方中等城市的全死因顺位中已位 且能够对IS进一步分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可以采用居1~3位。我国居民1985-2009年脑卒中标化死
·848·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9月第32卷第9期Chin J Epidemiol,September2011,V01.32,No.9 瘤性脑卒中和脑肿瘤(或脑转移肿瘤)”患者,也不 包括因外伤造成的继发性脑卒中。MONICA研究 中规定“如果有CT扫描、脑血管造影或尸检者”即可 分类,否则均划为“难分类”(i11.defined stroke)。脑卒 中事件以28 d为界,28 d内症状加剧者不作为一次新 的发作;超过28 d的症状加剧作为一次新的发作,需 再次登记。脑卒中的病死率按28 d内死亡进行统 计。确诊的脑卒中事件包括SAH、ICH、缺血性脑梗 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不能分类5类。需要注意 的是,MONICA研究关注的是“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次 数,而不是发病的人数”,人群监测上报的脑卒中事件 根据临床资料核实后被分成确诊的脑卒中事件(包括 初发和复发)、非脑卒中、死亡或病例资料不全。国内 外多数流行病学研究以及中国MONICA后续研究均 以首发脑卒中即初发脑卒中计算发病率¨’5】。 (5)现代影像学检查对于各种“率”的影响:在 CT、MRI广泛应用后,一些症状不典型、甚至无症状的 脑卒中患者(主要是脑梗死)增多。在临床上,大约有 10%的首发患者经CT证明有陈旧性脑梗死,25%一 50%TIA患者经CT扫描显示有梗死灶,MRI更敏感, 阳性率达70%~80%。在计算脑卒中的各“率”时,是 否将这些患者纳入,将直接影响到各项指标H】。 2.流行病学研究质量评价:世界各国开展脑卒 中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脑卒中发 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流行病学研究质量评价标准 不统一。限制了各项研究结果的比较。为此,1987 年Malmgren等№’提出“高质量脑卒中流行病学研 究”的概念,1995和1996年,Bonita等n】、Sudlow和 Warlow【s1先后对该标准进行修订。具体标准:①必 须“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研究,脑卒中病例的收集通 过多渠道包括医院、门诊和死亡记录(证明)获得”; ②脑卒中的诊断采用WHO的脑卒中诊断定义;③ 以首发脑卒中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⑤研究 人群无年龄上限;⑥研究社区样本足够大,以确保每 年有足够的新发病例数;⑦研究设计为前瞻性研究; ⑧以每5一岁为年龄组报告各种关于脑卒中发病率、 死亡率和病死率的流行趋势研究的质量评价标准要 求,除满足上述第l~3和第5、7—8条外,还要具备以 下条件:①必须有一定的观察时间;②每年的发病率 或死亡率均经过年龄标化。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医疗资源的不平衡,上述标准对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脑卒中影像确诊率设定了不同要求,发达国 家的脑卒中发病率研究影像学确诊率要在80%以上, 且能够对IS进一步分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可以采用 人户调查和死亡记录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既往3年内 脑卒中发生与死亡的情况一J。 二、死亡率、发病率、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1.死亡率:关于脑卒中死亡率的研究报告很多, 每5~lO年就有流行病学家对各国的资料加以总 结。早在1990年,Bonita等n01根据WHO脑卒中数 据信息库比较51个国家的脑卒中死亡率,经年龄标 化后,保加利亚(男:249/10万,女:156/10万)、匈牙 利(男:229/10万,女:130/10万)、捷克斯洛伐克(男: 176/10万,女:103/10万)和罗马尼亚(男:172/10万, 女:129/10万)等国家位居世界前列,而死亡率最低 的是瑞士(男:38/10万,女:21/10万)、加拿大(男:39/ 10万。女:28/10万)、美国(男:45/10万,女:35/10 万)。WHO.MONICA研究17个中心1984—1993年 的监测结果显示,在35—64岁的人群中,脑卒中死 亡率在前苏联最高(男:121/10万一312/10万,女:44/ lO万。76/10万),其中男性居前几位的有中国北京 (175/10万)、芬兰(105/10万~173/10万)、立陶宛 (159/10万),女性第一位也是前苏联(44/10万一76/ 10万),中国北京位于其次(58/10万),前南斯拉夫及 波兰均在47/10万n1。”】。 1920年以后,脑卒中死亡率在一些发达国家如 美国、澳大利亚、瑞士、法国、英国等一直呈缓慢下降 趋势。1979--2004年英国牛津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 40%,而同期全英国脑卒中死亡率下降了50%【l4。。 美国脑卒中死亡率下降始于50年代,70年代起下降 速度加快,1970—1977年下降17%,每年平均下降约 3%,非白种人死亡率下降大于白种人。美国最新的 报告显示1980--2002年脑卒中死亡率下降曲线与 英国一致n列;加拿大死亡统计数据库的资料也显示, 1994—2004年2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死亡率下降 28.2%【l副。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法国脑卒中死亡 率下降了40%~50%;1950—1980年日本脑卒中死 亡一直高居各种死因之首,1980年以后降为第二 位,1985年后再降为第三位,平均每年下降速度约 为5%一7%。与上述趋势相反,俄罗斯、波兰、塔吉 克斯坦、亚美尼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脑卒中死亡 率近年有明显上升迹象,其原因尚不十分清楚¨”,而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1995--2006年脑卒中死亡 率下降了37%¨引。 我国卫生部统计中心来自全国各省市数千万人 的死亡监测资料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起,脑卒中 在一些大城市和北方中等城市的全死因顺位中已位 居l~3位。我国居民1985—2009年脑卒中标化死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年9月第32卷第9期 Chin J Epidemiol, September201lyol.32,No.9 亡率在城市波动于9410万~137/10万之间,农村波10万( Rochester,MN,美国)~460/10万( Ayabe,日 动于76/10万~134/10万之间,城市高于农村,男性本);1980-1989年156/10万( Rochester, MN,美国) 高于女性(引自1980-2009年《中国卫生年鉴》)自46610万( Turku,芬兰);1990-1999年131/10万 1998年开始,城市死亡率持续下降,到2001年死亡水( South, London,英国)~451/10万( Turku,芬兰) 平与农村持平,2005年起农村脑卒中死亡率反而超2000-2008年112/10万(Djon,法国)-223/10万 出城市,近几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死亡率均有抬头趋( Tartu, Estonia, vally d’ Aosta,意大利)。在中低收 势(图1)。据我国第三次居民死因调查结果2008入国家,1970-1979年脑卒中发病粗率为15/10万 年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 Ibadan,尼日利亚)~50/10万( Ulan bator,蒙古); Zhang等2进一步分析卫生部死亡监测资料发现脑1980-1989年202/10万( Novosibirsk,俄罗斯)~ 卒中死亡率总体下降主要在老年人,且女性尤为明217/10万( Krasnoyarsk,俄罗斯);1990-1999年 显,而年轻人脑卒中死亡率则呈上升趋势。 167/10万( Martinique,法属西印度群岛)~281/10万 ◆城市 ( Uhhgorod,乌克兰);2000-2008年73/10万 农村 ( iquique,智利)~165/10万( Tbilisi,格鲁吉亚)。尽 管该系统分析有很高的科学性,但由于其标准过于 严格,该报告的主要结果多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发展 中国家的资料则很少,只有印度、智利、巴西、乌克 兰、格鲁吉亚斯里兰卡蒙古及法属西印度群岛8 区圣空室系餐 个国家和地区的13项研究入选,而许多大样本、长 年份 周期、设计良好的研究未纳入其分析报告,包括 11985-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脑卒中死亡率 MONICA研究结果以及我国几项区域性长期、大样 2发病率:脑卒中发病率是观察其人群分布的本人群研究未人选如Yang等的长沙市1年HS 重要指标,对评估疾病负担和人群防治效果最有意发病率研究、jang等山的中国3城市脑卒中发病率 义,但获得脑卒中发病率的准确资料要远远难于死10年监测研究、zhao等的北京地区脑卒中发病率 亡率资料。 Feigin等2分别于19982003和200年20年监测研究。 对世界各国的脑卒中发病率报告进行系统综述,其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处于高水平。20世纪80年 中以2009年最为全面—时间跨度长达40年覆盖代初期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发病率 国家(地区)多达26个,研究资料来自47个中心,标在13610万~441/10万之间,哈尔滨(44110万)最 准最为严格——从3105篇论文或摘要中筛选出56高,其次是北京(37010万)。遗憾的是近二三十 篇符合高质量研究标准的论文,而且所有入选研究年来,我国未开展全国性调查,目前还在使用上述 的发病率均采用199年世界segi人口标化处理。数据。但是,我国有几项来自局部地区的脑卒中流 该研究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将入选研究所属国家分行病学监测资料,这些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脑 为“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两类将研究时卒中干预试验”和“中国 MONICA研究”2,前 间分为4个时间段—1970-1979、1980-1989、一项研究为全人群全年龄人口的社区研究,包括北 1990-1999及2000-2008年,分析脑卒中发病率及京、上海哈尔滨长春银川长沙和郑州市,这7个 发病趋势。结果显示,①世界各国脑卒中发病率存城市1986-1990年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为18810万 在趋势变化,高收入国家在1970-2008年间发病率314/10万,女性为167/10万~20/10万。而 MONICA 下降了42%,而中低收入国家发病率上升了100%,研究则覆盖了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监测 其中≥75岁老年人增加幅度最明显;②2000-2008人群的年龄范围为25~74岁,1987-1993年男性发 年,中低收入国家脑卒中发病率首次超过高收入国病率为63/10万~646/10万,女性为45/10万~368 家;③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中低收入国家发病率10万。2006-2008年陆续又有几项发病率及变化 变化趋势与全球死亡率变化趋势一致,提示脑卒中趋势的研究报告,2006年Jang等对北京、上海 死亡率与其发病率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和长沙3城市1991-2000年脑卒中发病率进行研 同时期、不同收入国家脑卒中发病率水平不一致:究,世界人口标化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135/10万、 1970-1979年,高收人国家脑卒中发病粗率为125/76/10万和150/10万;1991-2000年北京和上海地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9月第32卷第9期Chin J Epidemiol,September2011.V01.32.No.9 ·849。 亡率在城市波动于94/10万一137/10万之间,农村波 动于76/10万.134/10万之间,城市高于农村,男性 高于女性(引自1980--2009年《中国卫生年鉴》)。自 1998年开始,城市死亡率持续下降,到2001年死亡水 平与农村持平,2005年起农村脑卒中死亡率反而超 出城市,近几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死亡率均有抬头趋 势(图1)n引。据我国第三次居民死因调查结果,2008 年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啪】。 Zhang等幢¨进一步分析卫生部死亡监测资料发现,脑 卒中死亡率总体下降主要在老年人,且女性尤为明 显,而年轻人脑卒中死亡率则呈上升趋势。 140 130 陕120 =llO 君100 藤90 80 2.发病率:脑卒中发病率是观察其人群分布的 重要指标。对评估疾病负担和人群防治效果最有意 义,但获得脑卒中发病率的准确资料要远远难于死 亡率资料。Feigin等幢3分别于1998、2003和2009年 对世界各国的脑卒中发病率报告进行系统综述,其 中以2009年最为全面——时间跨度长达40年,覆盖 国家(地区)多达26个,研究资料来自47个中心,标 准最为严格——从3105篇论文或摘要中筛选出56 篇符合高质量研究标准的论文,而且所有入选研究 的发病率均采用1996年世界Segi人口标化处理。 该研究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将入选研究所属国家分 为“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两类,将研究时 间分为4个时间段——1970—1979、1980—1989、 1990--1999及2000--2008年,分析脑卒中发病率及 发病趋势。结果显示,①世界各国脑卒中发病率存 在趋势变化。高收人国家在1970--2008年间发病率 下降了42%,而中低收入国家发病率上升了100%, 其中≥75岁老年人增加幅度最明显;(室)2000--2008 年,中低收入国家脑卒中发病率首次超过高收入国 家;③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中低收入国家,发病率 变化趋势与全球死亡率变化趋势一致,提示脑卒中 死亡率与其发病率密切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不 同时期、不同收入国家脑卒中发病率水平不一致: 1970一1979年,高收入国家脑卒中发病粗率为125/ 10万(Rochester,MN,美国)~460/10万(Oyabe。日 本);1980一1989年156/lO万(Rochester,MN,美国)一 466/10万(Turku,芬兰);1990一1999年13I/10万 (South,London,英国)一451/10万(Turku,芬兰); 2000—2008年112/10万(DOon。法国)。223/10万 (Tartu。Estonia,Vally d’Aosta,意大利)。在中低收 入国家,1970—1979年脑卒中发病粗率为15/10万 (Ibadan,尼日利亚)一50/10万(Ulan Bator,蒙古); 1980—1989年202/10万(Novosibirsk,俄罗斯)~ 217/lO万(Krasnoyarsk,俄罗斯);1990一1999年 167/10万(Martinique,法属西印度群岛)一281/10万 (Uhhgorod,乌克兰);2000—2008年73/10万 (Iquique,智利)一165/10万(Tbilisi,格鲁吉亚)。尽 管该系统分析有很高的科学性,但由于其标准过于 严格,该报告的主要结果多集中在发达国家,而发展 中国家的资料则很少,只有印度、智利、巴西、乌克 兰、格鲁吉亚、斯里兰卡、蒙古及法属西印度群岛8 个国家和地区的13项研究入选,而许多大样本、长 周期、设计良好的研究未纳入其分析报告,包括 MONICA研究结果以及我国几项区域性长期、大样 本人群研究未人选。如Yang等胁1的长沙市15年HS 发病率研究、Jiang等∞1的中国3城市脑卒中发病率 10年监测研究、Zhao等m3的北京地区脑卒中发病率 20年监测研究。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处于高水平。20世纪80年 代初期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发病率 在136/10万一441/10万之间,哈尔滨(441/10万)最 高,其次是北京(370/10万)¨J。遗憾的是近二三十 年来,我国未开展全国性调查,目前还在使用上述 数据。但是,我国有几项来自局部地区的脑卒中流 行病学监测资料,这些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脑 卒中干预试验”旧1和“中国MONICA研究”m汹】,前 一项研究为全人群全年龄人口的社区研究,包括北 京、上海、哈尔滨、长春、银川、长沙和郑州市,这7个 城市1986—1990年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为188/10万一 314/10万,女性为167/10万一202/10万。而MONlCA 研究则覆盖了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监测 人群的年龄范围为25—74岁,1987—1993年男性发 病率为63/10万一646/10万,女性为45/10万。368/ 10万。2006—2008年陆续又有几项发病率及变化 趋势的研究报告。2006年Jiang等旧1对北京、上海 和长沙3城市1991—2000年脑卒中发病率进行研 究。世界人口标化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135/10万、 76/10万和150/10万;1991--2000年北京和上海地区
850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9月第32卷第9期 Chin J Epidemiol. September2011L32 脑卒中发病率保持不变,而长沙市下降了66%。 国内关于脑卒中患病率调查不多,全国范围内 zhao等分析中国 MONICA研究显示,1984-2004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只有3项分别是1985年《中 年北京市居民脑卒中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国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3.患病率:一般指时点终生患病率( point1986年《全军脑卒中流行病学协作研究》和1991年 lifetime prevalence)),即在某一特定时点之前虑病《全国血压抽样调查》。这三次调查的年代不同调 (包括已痊愈者)、并在所规定时点仍然存活者。例查所覆盖地域和人群广泛,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调查 如,某病例30年前曾发生脑卒中,早已恢复正常,调时期脑卒中流行情况。特别是后2项调查结果均以 查时仍应计入患病率统计。 世界人口为标准,对患病率进行了调整,增加各项调 在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中,患病率重要性远不查结果之间的可比性。综合上述3项调查结果可 如发病率和死亡率,多数研究甚至不报告这项指见京津地区和东北3省最高均在4%以上,而南方 标。这是因为患病率增高,不等于发病率必然也增(广西、广东省)最低(07%-19%)。目前有调查 高。患病率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随着经济迅速发显示,我国脑卒中患病率在上升,北京市60岁以上 展、医疗条件和急救措施改善脑卒中发病后多数可老年人群中,脑卒中患病率1992年为48%、2000年 得到及时救治,死亡率会明显下降由于卒中发病后为128%。有人推测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上升原因 存活率提高即使在发病率不变的情况下患病率也是多方面的既与诊疗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提 会有明显上升。反之如果医疗条件较差,多数病例高有关,也与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增多 存活期较短,病死率高,患病率则会明显偏低。但有关,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中脑卒中危险因 是,在脑卒中二、三级预防研究中脑卒中患病率具素持续大幅度上升,导致脑卒中发病年龄的前移及 有重要意义,因为脑卒中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复发发病人数增加也是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性脑卒中的死亡率与残疾率远远高于首发脑卒中, 4脑卒中亚型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变化趋势:脑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损失和负担也相应更高在目卒中亚型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 前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下降的情况下应该开始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亚型的脑卒中流行病学特点与 关注脑卒中患病率的变化(特别是政府在制订相应危险因素不尽相同,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脑卒中发 的疾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时)。 病机制的探讨和防治策略的制定。在脑卒中亚型的 世界各地所报道脑卒中患病率差别极大,流行病学研究中,以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最有价 Bonita等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80-90年代新西值。目前在神经影像检查普及的情况下,关于脑卒 兰5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在043%~047%之中各亚型发病与死亡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已很多 间荷兰英国等研究报告65岁以上人群的脑卒中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于脑卒中分型诊断 患病率在047%~0.73%之间列。2003年 Feigin的准确度已大大提高。据统计,目前国内一些大城 回顾了10个国家的脑卒中患病率研究,65岁以上人市脑卒中患者经CT或MRI检测,诊断率已达90% 群脑卒中标化患病率为46%~73%。新西兰以上,但农村地区由于交通和经济条件等所限诊断 Auckland1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是102‰,意大利率仍普遍较低。 L' Aquila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是73%我国台湾35 2009年, Feigin等对56个国家和地区的脑卒 岁人群为595‰,美国65岁以上人群和英国55岁以中亚型进行分析,中低收入国家CH和SAH发病率 上人群均为47%‰而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极低新几和比例明显高于高收入国家,在1980-1989 内亚患病率为0,玻利维亚全人群为17%则。21世纪1990-1999000-2008年这3个时间段,高收人国 各国脑卒中患病率明显增加,2005年美国18岁以上家I占总卒中的比例分别为74%77%、82%;HS所 白人(西班牙裔除外)患病率为23%、黑人(西班牙裔占比例分别为%%13%、11%;SAH所占比例为 除外)为40%、西班牙裔为26%;太平洋地区为16%;1.5%、3%3%。而在2000-2008年间,中低收人国 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81%。2005年新加坡65岁家I所占比例比高收入国家低20%,但是HS所占 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为77%,2005年韩国65岁比例是高收入国家的2倍。高收入国家中新西兰 以上老年人脑卒中患病率为101%。最新的报告显 Auckland的S所占比例为73%法国 Dijon为90% 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依然低于发达国家古HS在法国 Dijon为%%,巴巴多斯岛为13%;SAH在 巴老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仅为1%-48%。 法国 Dijon为1%,新西兰 Auckland为6%。在中低收
存活率提高,即使在发病率不变的情况下,患病率也 会有明显上升。反之,如果医疗条件较差,多数病例 存活期较短,病死率高,患病率则会明显偏低。但 是,在脑卒中二、三级预防研究中,脑卒中患病率具 有重要意义,因为脑卒中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复发 性脑卒中的死亡率与残疾率远远高于首发脑卒中,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损失和负担也相应更高,在目 前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下降的情况下,应该开始 关注脑卒中患病率的变化(特别是政府在制订相应 的疾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时)tino 世界各地所报道脑卒中患病率差别极大, Bonita等他71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80—90年代新西 兰5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在0.43%~0.47%之 间,荷兰、英国等研究报告65岁以上人群的脑卒中 患病率在0.47%。0.73%之间m瑚】。2003年Feigin 回顾了lO个国家的脑卒中患病率研究,65岁以上人 群脑卒中标化患病率为4.6%一7.3%。新西兰 Auckland 1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是10.2%o,意大利 L’Aquila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是7.3qh,,我国台湾35 岁人群为5.95%o,美国65岁以上人群和英国55岁以 上人群均为4.7%0,而发展中国家的患病率极低,新几 内亚患病率为0,玻利维亚全人群为1.7%omJ。21世纪 各国脑卒中患病率明显增加,2005年美国18岁以上 白人(两班牙裔除外)患病率为2.3%、黑人(西班牙裔 除外)为4.O%、西班牙裔为2.6%;太平洋地区为1.6%; 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8.1%D¨。2005年新加坡65岁 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为7.7%D刘,2005年韩国65岁 以上老年人脑卒中患病率为10.1%【,2】。最新的报告显 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依然低于发达国家,古 巴老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仅为1.9%一4.8%ml。 是多方面的,既与诊疗医疗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提 高有关,也与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增多 有关,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中脑卒中危险因 素持续大幅度上升,导致脑卒中发病年龄的前移及 发病人数增加,也是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因素Ⅲ】。 4.脑卒中亚型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变化趋势:脑 卒中亚型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 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亚型的脑卒中流行病学特点与 危险因素不尽相同,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脑卒中发 病机制的探讨和防治策略的制定。在脑卒中亚型的 流行病学研究中,以发病率和死亡率研究最有价 值。目前,在神经影像检查普及的情况下,关于脑卒 中各亚型发病与死亡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已很多 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于脑卒中分型诊断 的准确度已大大提高。据统计,目前国内一些大城 市脑卒中患者经CT或Mlu检测,诊断率已达90% 以上,但农村地区由于交通和经济条件等所限,诊断 率仍普遍较低。 2009年,Feigin等乜3对56个国家和地区的脑卒 中亚型进行分析,中低收入国家ICH和SAIl发病率 和比例明显高于高收入国家,在1980—1989、 1990—1999、2000--2008年这3个时间段,高收入国 家lS占总卒中的比例分别为74%、77%、82%;HS所 占比例分别为9%、13%、ll%;SAH所占比例为 1.5%、3%、3%。而在2000--2008年问,中低收入国 家Is所占比例比高收入国家低20%,但是HS所占 比例是高收入国家的2倍。高收入国家中,新西兰 Auckland的IS所占比例为73%,法国Dijon为90%; HS在法国Dijon为9%,巴巴多斯岛为13%;SAIl在 法国Dijon为l%,新西兰Auckland为6%。在中低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9月第32卷第9期 Chin J Epidemiol, September2011,V.32,No.9 入国家,IS所占比例在格鲁吉亚 Tbilisi为54%,巴西 (1)性别与年龄分布:纵观世界各国的统计资 Matao为85%;CH所占比例在巴西 Matao为14%,料,绝大多数都显示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高 格鲁吉亚 Tbilisi.为27%;SAH在智利 I Iquique为5%,于女性,2009年 Feigin等对56个国家地区的综合 而格鲁吉亚 Tbilisi为10%。总之,中低收入国家HS分析显示,男女性脑卒中患病率比为141:1。 在总脑卒中所占比例高于高收人国家。 1991-2000年我国北京、上海、长沙市的资料均显 2004-2006年欧洲6国脑卒中发病率研究显示,示无论是总卒中还是或ICH,男女性发病率之比 男性I发病率为731/10万~2071/10万,女性为为15~11:1,死亡率为11:1m2),与20世纪80年 40.8/10万~1339/10万,最高是立陶宛,最低是西班代初的情况没有明显变化“。 牙。男性HS发病率为4010万~271/10万,女性为 但是,有些研究显示老年人则例外,美国 4.8/10万~20.3/10万,男性HS发病率最高是西班牙, framingham研究结果显示85岁以上女性脑卒中发 最低是法国。女性最高是立陶宛最低是波兰 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 近年来我国关于脑卒中亚型的发病率报告开始( NHANES)数据发现45~54岁女性脑卒中发病率 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脑卒中特别是HS是男性的2倍,而其他各年龄段均低于男性。瑞典 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Jang等报告1991-2000和英国伦敦( OXVASC)的研究也有类似发现柳 年首发IS发病率经世界Segi人口标化后在北京、上 脑卒中发病或死亡均与年龄密切相关,发展中 海和长沙市分别为97210万、47/0万和7710万,国家脑卒中首次发病年龄比发达国家早15年。 ICH发病率分别为446/10万、323/10万和1023/101970-2008年高收入国家75岁以下人群脑卒中发 万,SAH发病率分别为16/10万、10/10万和14/10病率下降了44%,75岁以上人群下降了41%;中低收 万。1999-2001年上海地区脑卒中发病城乡监测国家7岁以下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增加了2倍,75 表明,市区IS和HS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12%和岁以上人群增加了4倍,75岁前后脑卒中发病率差 269%,郊区为524%和28.5%。中国 MONICA报异很大 告1984-2004年北京地区25~74岁人群首发Is发 我国的研究同样显示无论是何种亚型的脑卒 病率经世界Segi人口标化后为64/10万~164/10万,中,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 首发HS发病率为2610万~57/10万。值得关注升高。3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5岁,脑卒中发病率、死 的是,我国长沙市HS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极高水亡率增加接近1倍。以我国脑卒中发病年龄组进行 平,1986-2000年对该市55163人进行监测显示,统计,≤44岁组为3010万,45~64岁组为680/0万 ICH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13l/0万和12410万,65~74岁组为1150/10万,≥75岁组为1880/10万。 经1985年世界人口调整后为73/10万和49/10万 随着人口老龄化,80岁以上老老年人快速增 ICH病例占总卒中病例的554% 加,这部分老年人的脑卒中流行病学特点已经引起 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看,S发病率和死亡率了关注。由于女性寿命长于男性,老老年女性脑卒 呈上升趋势,而ICH或HS呈下降趋势。 Lawlor等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l明,而老老年女性脑卒中患 总结1932-1999年英国所有尸检卒中病例,在20世者的伴随疾病致残率高于同龄男性,其生活质量包 纪30年代IS与ICH之比为05,而到90年代为20。括功能恢复与精神状况相应低于同龄男性 2009年 Feigin等2对56个国家和地区脑卒中亚型分 (2)地理分布:世界不同区域脑卒中发病率和 析,发现在高收人国家,SAH发病率稳定,而CH下死亡率不同,各国之间也有很大差异。英国脑卒中 降但不显著。我国近年来2项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死亡率北方>南方(3倍之差)。美国有“卒中带 监测也发现HS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IS发病(东南)与“非卒中带”之别,东南部脑卒中死亡率较 率有上升趋势。 Jiang等a于1991-2000年在北京、高。伊朗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大多西方国家甚至 上海和长沙3城市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ICH发病率高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而仅低于乌克兰,2006- 每年分别以12%44%和77%的速度下降,而北京2007年脑卒中发病率为203/10万,其中男性为208/ 和上海市IS发病率上升,平均每年升高55%和10万,女性为198/10万。不同脑卒中亚型的发病 77%。中国 MONICA于1984-2004年对北京市率、S亚型的分布以及卒中的发生机制在亚洲人群和 居民脑卒中进行监测也显示了同样趋势。 欧美人群中均存在差异。ICH小动脉疾病和颅内颈 5脑卒中分布特点 动脉狭窄在亚洲人群中更为常见。我国卒中的分布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年9B第32卷第9期Chin J Epidemiol。September2011。V01.32.No.9 ·851· 人国家,IS所占比例在格鲁吉亚Tbilisi为54%,巴西 Matao为85%;ICH所占比例在巴西Matao为14%, 格鲁吉亚Tbilisi为27%;SAH在智利Iquique为5%。 而格鲁吉亚Tbilisi为10%。总之,中低收入国家HS 在总脑卒中所占比例高于高收入围家。 2004--2006年欧洲6国脑卒中发病率研究显示, 男性IS发病率为73.1/10万一207.1/10万,女性为 40.8/10万一133.9/10万,最高是立陶宛,最低是西班 牙。男性HS发病率为4.0/10万.27.1/10万,女性为 4.8/10万一20.3/10万,男性HS发病率最高是西班牙。 最低是法国。女性最高是立陶宛,最低是波兰㈨】。 近年来我国关于脑卒中亚型的发病率报告开始 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脑卒中特别是HS 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Jiang等【2纠报告1991—2000 年首发IS发病率经世界Segi人口标化后在北京、上 海和长沙市分别为97.2/10万、47/10万和77.7/10万, ICH发病率分别为44.6/10万、32.3/10万和102.3/10 万,SAH发病率分别为1.6/10万、1.0/10万和1.4/lO 万。1999—2001年上海地区脑卒中发病城乡监测 表明,市区lS和HS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1.2%和 26.9%,郊区为52.4%和28.5%【3利。中国MONICA报 告1984--2004年北京地区25—74岁人群首发IS发 病率经世界Segi人口标化后为64/10万一164/10万, 首发HS发病率为26/10万一57/10万协】。值得关注 的是,我国长沙市HS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极高水 平,1986--2000年对该市55 l 163人进行监测显示, ICH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131/10万和124/10万, 经1985年世界人口调整后为73/10万和49/10万. ICH病例占总卒中病例的55.4%陋】。 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看,IS发病率和死亡率 呈上升趋势,而ICH或HS呈下降趋势。Lawlor等¨。】 总结1932—1999年英国所有尸检卒中病例.在20世 纪30年代IS与ICH之比为0.5,而到90年代为2.0。 2009年Feigin等n1对56个国家和地区脑卒中亚型分 析,发现在高收入国家,SAH发病率稳定,而ICH下 降但不显著。我国近年来2项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 监测也发现HS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IS发病 率有上升趋势。Jiang等汹1于l 991--2000年在北京、 上海和长沙3城市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ICH发病率 每年分别以12%、4.4%和7.7%的速度下降,而北京 和上海市IS发病率上升,平均每年升高5.5%和 7.7%∞】。中国MONICA于1984—2004年对北京市 居民脑卒中进行监测也显示了同样趋势㈨】。 5.脑卒中分布特点: (1)性别与年龄分布:纵观世界各国的统计资 料,绝大多数都显示男性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高 于女性,2009年Feigin等乜1对56个国家地区的综合 分析显示,男女性脑卒中患病率比为1.41:l。 1991—2000年我国北京、上海、长沙市的资料均显 示无论是总卒中还是IS或ICH,男女性发病率之比 为1.5一1.1:l,死亡率为1.1:lm】,与20世纪80年 代初的情况没有明显变化【4。纠。 但是,有些研究显示老年人则例外,美国 Framingham研究结果显示85岁以上女性脑卒中发 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 (NHANES)数据发现45—54岁女性脑卒中发病率 是男性的2倍¨9|,而其他各年龄段均低于男性。瑞典 和英国伦敦(oXWLSC)的研究也有类似发现‘4¨2】。 脑卒中发病或死亡均与年龄密切相关,发展中 国家脑卒中首次发病年龄比发达国家早15年。 1970--2008年高收入国家75岁以下人群脑卒中发 病率下降了44%,75岁以上人群下降了41%;中低收 入国家75岁以下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增加了2倍,75 岁以上人群增加了4倍,75岁前后脑卒中发病率差 异很大…。 我国的研究同样显示无论是何种亚型的脑卒 中,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 升高。35岁以后,年龄每增加5岁,脑卒中发病率、死 亡率增加接近l倍。以我国脑卒中发病年龄组进行 统计,≤44岁组为30/10万,45一“岁组为680/10万, 65—74岁组为1150/10万,≥75岁组为1880/10万【4l。 随着人口老龄化,80岁以上老老年人快速增 加,这部分老年人的脑卒中流行病学特点已经引起 了关注。由于女性寿命长于男性,老老年女性脑卒 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引,而老老年女性脑卒中患 者的伴随疾病、致残率高于同龄男性,其生活质量包 括功能恢复与精神状况相应低于同龄男性…】。 (2)地理分布:世界不同区域脑卒中发病率和 死亡率不同,各国之间也有很大差异。英国脑卒中 死亡率北方>南方(3倍之差)。美国有“卒中带” (东南)与“非卒中带”之别。东南部脑卒中死亡率较 高㈨】。伊朗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大多西方国家,甚至 高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而仅低于乌克兰,2006— 2007年脑卒中发病率为203/10万,其中男性为208/ 10万,女性为198/10万【.引。不同脑卒中亚型的发病 率、IS亚型的分布以及卒中的发生机制在亚洲人群和 欧美人群中均存在差异。ICH、小动脉疾病和颅内颈 动脉狭窄在亚洲人群中更为常见。我国卒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