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考研试题 浙江大学实验心理学 2002年 、名词解释:5分/题 1、心理物理学,2、似动现象,3、实验法,4、闪光融合理论,5、最小可觉差,6、等响曲线,7、完全随机化设计, 8、部分报告法。 、论述:12分/题 1、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2、什么是明视觉?什么是暗视觉?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 4、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 2001年 名词解释:1-4题,3分题:5-8题,4分/题 平均差误法,2、似动现象,3、系列位置效应,4、实验者效应,5、被试间设计,6、费希纳的对数定律,7、音 高量表,8、实验效度 论述:14分题,第5题16分 1、什么是反应时间?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何谓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具体说明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 3、视敏度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具体说明之。 4、何谓深度知觉?具体说明深度知觉的线索。 5、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感觉比例量表。 2000年 名词解释:3分题 1、操作定义,2、感受野,3、数量估计法,4、分贝,5、恩墨特定律,6、双眼视差,7、开窗实验,8、等响曲线 1、简述史蒂文斯的神经量子理论。10分 2、简要说明人类情绪研究中的三类行为变量。10分 3、试述配对组设计的特点和基本步骤。10 4、具体说明影响反应时的主要因素。15 5、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的三种基本方法的特点。1 试拟一个视觉实验,要对实验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16 浙江大学普通心理学 名词解释:3分题1、反射,2、错觉,3、模式识别,4、图形掩蔽,5、暗适应,6、发散思维,7、心境与应激 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二、简答题:5分题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3 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 模型”三、论述题:10分题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3、试述坎农 巴德学说。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cfont color=blue>2001年< font id=blue>一、填充题:1分闋题1、心理测验要 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6、定势是
1 各校考研试题 浙江大学------------实验心理学 2002 年 一、名词解释:5 分/题 1、心理物理学 ,2、似动现象,3、实验法,4、闪光融合理论,5、最小可觉差,6、等响曲线,7、完全随机化设计, 8、部分报告法。 二、论述:12 分/题 1、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2、什么是明视觉?什么是暗视觉?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 4、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 2001 年 一、名词解释:1-4 题,3 分/题;5-8 题,4 分/题。 1、平均差误法 ,2、似动现象,3、系列位置效应,4、实验者效应,5、被试间设计,6、费希纳的对数定律,7、音 高量表,8、实验效度。 二、论述:14 分/题,第 5 题 16 分。 1、什么是反应时间?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何谓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具体说明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 3、视敏度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具体说明之。 4、何谓深度知觉?具体说明深度知觉的线索。 5、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感觉比例量表。 2000 年 一、名词解释:3 分/题 1、操作定义 ,2、感受野,3、数量估计法,4、分贝,5、恩墨特定律,6、双眼视差,7、开窗实验,8、等响曲线。 二、论述: 1、简述史蒂文斯的神经量子理论。10 分 2、简要说明人类情绪研究中的三类行为变量。10 分 3、试述配对组设计的特点和基本步骤。10 4、具体说明影响反应时的主要因素。15 5、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的三种基本方法的特点。15 6、试拟一个视觉实验,要对实验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16 浙江大学------------普通心理学 2002 年 一、名词解释:3 分/题 1、反射 ,2、错觉,3、模式识别,4、图形掩蔽,5、暗适应,6、发散思维,7、心境与应激, 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二、简答题:5 分/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3、 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 模型”三、论述题:10 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3、试述坎农— 巴德学说。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font color=blue>2001 年</font id=blue>一、填充题:1 分/题 1、心理测验要 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_____。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3、 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 ___________ 。 4 、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性 格 与 气 质 最 主 要 的 区 别 在 于 __________________ 。 6 、 定 势 是
7、功能固着是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 等五种。10、粘液 气质类型与 的神经类型相对应。二、判断题:1分/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 于某一对象的过程。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 恒定不变的。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 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7、智商 的公式是:1Q=MACA×100%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三、名词解释:4分/题1 感觉阈限,2、知觉恒常性,3、内隐记忆,4、算法式与启发式,5、再造想象,6、生物反馈,7、液态智力,8、奥尔 伯特的特质说。四、回答问题:10分题,任选5题,共计50分。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2、试述如 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3、试述实验室问题硏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5 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font color=bue>2000年< ont id=blue>一、填空:1 分/题1、躯体感觉区位于 2、大脑二半球功能不对称是通过 研究揭示的。3、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 。4、“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的表现形式。5、正常人 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 。6、知觉的理解性是指 7、人们看到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看到黄色产生甜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 8、表象基本特征是 9、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10、同样的讲稿,老师讲课时若声音抑扬顿挫、富于表情则教学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1、取得优秀成绩时的自豪感,称为 12、人的个性具有三个特征:即稳定性、独特性、和 判断:1分/题1、观察法就是通过视觉系统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2、心理现象可分为彼此独立的动机、心理过程 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3、加深学习程度有利于记忆的保持。4、“一目十行”是注意分配的表现。5、情感是人与对自 身需要有关系的客体的反映。6、IQ=MA(智龄CA(实际年龄×1007、“高分低能”是用来说明能力与知识无关。8、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三、名词解释:任选6题,5分/题。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适应与感觉对比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4、应激与心境,5、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6、胆汁质与抑郁质,7、前摄抑制,8、能 力。四、问答:任选5题,10分题。1、试述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及几种主要方法。2、试述人类心理的本质特 点。3、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试述记忆研究的新进展。5、试述布鲁纳( Bruner,eta,1956)的概念形成实验 的研究价值。6、结合自己,试述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7、试述冯特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贡献。< font color=blue>1998 年杭州大学< /font id=blue>一、名词解释:4分/题1、视觉对比,2、神经齐射理论,3、双眼视差,4、记忆搜索的范 畴大小效应,5、心境与激情,6、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二、简答题:6分题1、何为注意分配及如何改进?2 何为运动知觉及有哪些影响因素?3、何为谓动作反应时及有哪些影响因素?4、技能已形成则具有那些特点?5、试述 表象及其意义。6、试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三、论述:10分题1、试述人类记忆信息编码的方式。2、试述并比较 能力的二因素说与三维结构模型。3、试述情绪的认知理论。4、什么是言语理解的系列模型与相互作用模型?5、试述 你对现代认知心理学这一研究范式的认识。< font color=blue>以前杭大试题,不分年度。< font id=blue>一、名词解释: 5分1、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2、彩色对比与彩色后像3、系列位置效应4、双重编码5、迁移与定势6 动机、需要与诱因7、奥尔伯特的特质论8、智商9、实验法与观察法10、斯蒂文斯定律11、浦金野现象12、颜色混 合三定律13、注意广度与注意分配14、短时记忆15、手段—目的分析16、心境与挫折17、技能与迁移18、流动智 力与固定智力19、需要、诱因与内驱力20、注意的衰减函数21、感受野与侧抑制22、行波说与齐射说23、声音掩蔽 的一般规律24、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25、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26、前提的气氛效应二、回答问题:10分/题1、结合 实例说明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2、什么是知觉?知觉有何基本特征?3、什么是遗忘?遗忘有何特点 如何根据遗忘特点进行有效复习?4、试举例说明解决问题思维的阶段性。5、试述三种性格类型学说。6、试述并比较 知觉模式识别的关键特征理论与原理论。7、试述佩沃( Paiv io)提出的长时记忆中的双重编码说及其试验依据。8、 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客观因素。9、试述情绪的不协调理论。10、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或精神分析理论(任选一个) 11、试结合实例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12、试述斯蒂文斯定律及其意义。13、有何支持知觉整体先于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功 能 固着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心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10、粘液 质气质类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经类型相对应。二、判断题:1 分/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 于某一对象的过程。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 恒定不变的。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 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7、智商 的公式是:IQ=MA/CA×100%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三、名词解释:4 分/题 1、 感觉阈限,2、知觉恒常性,3、内隐记忆,4、算法式与启发式,5、再造想象,6、生物反馈,7、液态智力,8、奥尔 伯特的特质说。四、回答问题:10 分/题,任选 5 题,共计 50 分。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2、试述如 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3、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5、 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font color=blue>2000 年</font id=blue>一、填空:1 分/题 1、躯体感觉区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脑二半球功能不对称是通过____________研究揭示的。3、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4、“谈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________的表现形式。 5、正常人 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6、知觉的理解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人 们 看 到 绿 色 产 生 酸 的 感 觉 , 看 到 黄 色 产 生 甜 的 感 觉 , 这 种 现 象 称 为 ____ 。 8 、 表 象 基 本 特 征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看完《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______________。10、同样的讲稿,老师讲课时若声音抑扬顿挫、富于表情则教学效果更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11、取得优秀成绩时的自豪感,称为__________。12、人的个性具有三个特征:即稳定性、独特性、和________。二、 判断:1 分/题 1、观察法就是通过视觉系统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2、心理现象可分为彼此独立的动机、心理过程 和个性心理三大部分。3、加深学习程度有利于记忆的保持。4、“一目十行”是注意分配的表现。5、情感是人与对自 身需要有关系的客体的反映。6、IQ=[MA(智龄)/CA(实际年龄)] ×1007、“高分低能”是用来说明能力与知识无关。8、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三、名词解释:任选 6 题,5 分/题。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适应与感觉对比,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4、应激与心境,5、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6、胆汁质与抑郁质,7、前摄抑制,8、能 力。四、问答:任选 5 题,10 分/题。1、试述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及几种主要方法。2、试述人类心理的本质特 点。3、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4、试述记忆研究的新进展。5、试述布鲁纳(Bruner, et al,1956)的概念形成实验 的研究价值。6、结合自己,试述影响能力形成的因素。7、试述冯特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贡献。<font color=blue>1998 年杭州大学</font id=blue>一、名词解释:4 分/题 1、视觉对比,2、神经齐射理论,3、双眼视差,4、记忆搜索的范 畴大小效应,5、心境与激情,6、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二、简答题:6 分/题 1、何为注意分配及如何改进?2、 何为运动知觉及有哪些影响因素?3、何为谓动作反应时及有哪些影响因素?4、技能已形成则具有那些特点?5、试述 表象及其意义。6、试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三、论述:10 分/题 1、试述人类记忆信息编码的方式。2、试述并比较 能力的二因素说与三维结构模型。3、试述情绪的认知理论。4、什么是言语理解的系列模型与相互作用模型?5、试述 你对现代认知心理学这一研究范式的认识。<font color=blue>以前杭大试题,不分年度。</font id=blue>一、名词解释: 5 分/题 1、大脑左右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2、彩色对比与彩色后像 3、系列位置效应 4、双重编码 5、迁移与定势 6、 动机、需要与诱因 7、奥尔伯特的特质论 8、智商 9、实验法与观察法 10、斯蒂文斯定律 11、浦金野现象 12、颜色混 合三定律 13、注意广度与注意分配 14、短时记忆 15、手段----目的分析 16、心境与挫折 17、技能与迁移 18、流动智 力与固定智力 19、需要、诱因与内驱力 20、注意的衰减函数 21、感受野与侧抑制 22、行波说与齐射说 23、声音掩蔽 的一般规律 24、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 25、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26、前提的气氛效应二、回答问题:10 分/题 1、结合 实例说明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2、什么是知觉?知觉有何基本特征?3、什么是遗忘?遗忘有何特点? 如何根据遗忘特点进行有效复习?4、试举例说明解决问题思维的阶段性。5、试述三种性格类型学说。6、试述并比较 知觉模式识别的关键特征理论与原理论。7、试述佩沃(Paivio)提出的长时记忆中的双重编码说及其试验依据。8、 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客观因素。9、试述情绪的不协调理论。10、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或精神分析理论(任选一个) 11、试结合实例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12、试述斯蒂文斯定律及其意义。13、有何支持知觉整体先于部
分的实验依据。14、试述并比较三种选择性注意理论。15、试述概念形成实验研究的新进展。16、试述能力的形成和 发展的条件。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font id=blue>考试科目:< font color=blue>普通心理学< Font id=blue>考试时 间:2000年1月23日上午招生专业:所有专业研究方向:所有方向指导教师: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请每小题选择出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并直接在答案编号上用“O”圈出你的选择.1、心理学研究:1) 灵魂2)行为3)行为与意识4)躯体与神经2、心理学研究的数据是:1)刺激2)行为3)变量4)行为反应的 描述3、心理学的研究假设是:1)关于概念的陈述2)关于规律或关系的可检验的陈述3)关于事物变化的陈述4) 关于概率可能性的陈述4、 Oedipus complex是』提出来的。1)荣格2)埃里克森3)弗罗伊德4)霍妮5.随 机样本可用于防止:1)归因偏差2)实验者期望误差3)皮克马力翁效应4)自我证验预言6、操作定义的意义在 于使研究:1)变量可测量2)标准化3)可重复4)以上都对7.跨文化比较属于:。1)基本研究方法2)综合研 究方法3)时间序列法4)空间比较法8、同化过程是1)和感觉运动阶段相对应的过程2)修改图式的过程3)与 表征思维相对应的过程4)与顺应相对应的过程9、客体自我中心主要是 的特征。1)感觉运动阶段2)口唇 期3)心理社会适应阶段4)前运算阶段10、下列哪个结构和情绪关系最小?1)外侧膝状体2)边缘叶3)扣带回 4)丘脑ll、 Hermann grid引起:1)感觉错觉2)幻觉3)视觉诱导4)知觉错觉12、下列哪一个概念与其他三个 关系最小?1) Steven定律2) Fechner定律3)幂函数定律4)数值估计法13、下列哪个结构对眼睛改变光路贡献最 ?1)角膜2)水晶体3)虹膜4)睫状肌14、下列哪种现象和其他三种有所不同?1)感觉对比2)感觉适应3) 感觉后像4)闪光融合15、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1)知觉整合2)主观轮廓3)相似性原则4)知 定式16、下列哪种现象不是意识状态的正常变体?1)睡眠2)白日梦3)幻想4)幻觉17、酒精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是1)兴奋剂2)抑制剂3)致幻剂4)催动剂18、学习的机制不包括下列哪种现象?1)组块2)模仿3)条件作 用4)顿悟19、认为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匹配时激励效果最大的理论是理论1)x2)y3)v4)20、下列哪 种解释饥饿检测的理论与其他三种特性不同?1)胃收缩理论2)葡萄糖理论3)脂肪理论4)丘脑理论21、下列哪 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1)组块2)复述3)选择注意4)编码22、下列哪种方法与其他三种在某种意义上有 不同?1)EEG2)MEG3)EMG4)MR123、双重编码理论是指::1)视觉和听觉2)语义和形象3)语言和听 觉4)概念和图像24、下列哪种方法与其他三种特性上有所不同?1)MMPI2)TAT3)CPI4)BDI25、下列哪种概 念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1)代偿2)集体无意识3)原型4)高峰经验二、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试比较学习机制的不同理论,并给出你的分析与思考(25分)2、试比较阶段论与渐进论,并给出你的分析与思考(25 北京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实验心理学 试题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双盲实验2.潘弄区(潘弄范围, panum)3.认知失调4.词频 效应5.感觉剥夺6.等响曲线二、简述非实验研究方法(10分)三、什么是月亮错觉?如何解译这种现象?(1 分)四、请设计实验说明在系列位置效应实验中如何防止项目本身与系列位置的混淆。(10分)五、简述艾宾浩斯 ( H Ebbinghaus)和巴特利特( F.C. Bartlett)在记忆研究方法上的主要区别(10分)六、有一项实验研究是这样进行 的:对同一被试给予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和蔗糖溶液,让他用数量估计法进行反应,报告他尝味后感觉的大小。与此同 时,记录他的鼓索神经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结果如图所示。+字的连线代表味的感觉强度对柠檬酸或蔗糖溶液浓度 的依赖,而圆圈的连线表示鼓索神经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对柠檬酸或蔗糖溶液浓度的依赖。纵、橫坐标都是对数单位。 请解释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什么规律。(10分)(附图略)七、请设计实验说明如何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研究 不同医疗诊断技术(CT、MRI、PET等脑成像技术)的准确性(20分) 北京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心理统计 启用前机密< font color=blue>北京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font id=blue>考试科目:< font color=blue> 心理统计< ont id=blue 考试时间:2001-1-15上午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所有方 向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研究者甲让评定
3 分的实验依据。14、试述并比较三种选择性注意理论。15、试述概念形成实验研究的新进展。16、试述能力的形成和 发展的条件。 北京大学 2000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普通心理学 北京大学 2000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font id=blue>考试科目:<font color=blue>普通心理学</font id=blue> 考试时 间:2000 年 1 月 23 日上午招生专业:所有专业 研究方向:所有方向指导教师: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请每小题选择出一个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并直接在答案编号上用“○”圈出你的选择.l、心理学研究: 1) 灵魂 2)行为 3)行为与意识 4)躯体与神经 2、心理学研究的数据是: l)刺激 2)行为 3)变量 4)行为反应的 描述 3、心理学的研究假设是: 1)关于概念的陈述 2)关于规律或关系的可检验的陈述 3)关于事物变化的陈述 4) 关于概率可能性的陈述 4、 Oedlpus complex 是______提出来的。 1)荣格 2)埃里克森 3)弗罗伊德 4)霍妮 5.随 机样本可用于防止: 1)归因偏差 2)实验者期望误差 3)皮克马力翁效应 4)自我证验预言 6、操作定义的意义在 于使研究: l)变量可测量 2)标准化 3)可重复 4)以上都对 7.跨文化比较属于:。 1)基本研究方法 2)综合研 究方法 3)时间序列法 4)空间比较法 8、同化过程是 1)和感觉运动阶段相对应的过程 2)修改图式的过程 3)与 表征思维相对应的过程 4)与顺应相对应的过程 9、客体自我中心主要是______的特征。 1)感觉运动阶段 2)口唇 期 3)心理社会适应阶段 4)前运算阶段 10、下列哪个结构和情绪关系最小? 1)外侧膝状体 2)边缘叶 3)扣带回 4)丘脑 11、Hermann Grid 引起: 1)感觉错觉 2)幻觉 3)视觉诱导 4)知觉错觉 12、下列哪一个概念与其他三个 关系最小? l)Steven 定律 2)Fechner 定律 3)幂函数定律 4)数值估计法 13、下列哪个结构对眼睛改变光路贡献最 小? 1)角膜 2)水晶体 3)虹膜 4)睫状肌 14、下列哪种现象和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1)感觉对比 2)感觉适应 3) 感觉后像 4)闪光融合 15、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1)知觉整合 2)主观轮廓 3)相似性原则 4)知觉 定式 16、下列哪种现象不是意识状态的正常变体? 1)睡眠 2)白日梦 3)幻想 4)幻觉 17、酒精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是 1)兴奋剂 2)抑制剂 3)致幻剂 4)催动剂 18、学习的机制不包括下列哪种现象? 1)组块 2)模仿 3)条件作 用 4)顿悟 19、认为当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匹配时激励效果最大的理论是____理论 1)x 2)y 3)v 4)z20、下列哪 种解释饥饿检测的理论与其他三种特性不同? 1)胃收缩理论 2)葡萄糖理论 3)脂肪理论 4)丘脑理论 21、下列哪 种现象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1)组块 2)复述 3)选择注意 4)编码 22、下列哪种方法与其他三种在某种意义上有 所不同? 1)EEG 2)MEG 3)EMG 4)fMRI23、双重编码理论是指:; 1)视觉和听觉 2)语义和形象 3)语言和听 觉 4)概念和图像 24、下列哪种方法与其他三种特性上有所不同? 1)MMPI 2)TAT 3)CPI 4)BDI25、下列哪种概 念与其他三种有所不同? 1)代偿 2)集体无意识 3)原型 4)高峰经验二、论述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 l、 试比较学习机制的不同理论,并给出你的分析与思考(25 分) 2、试比较阶段论与渐进论,并给出你的分析与思考( 25 分) 北京大学 2000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实验心理学 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 1.双盲实验 2.潘弄区(潘弄范围,panum) 3.认知失调 4.词频 效应 5.感觉剥夺 6.等响曲线 二、简述非实验研究方法(10 分) 三、什么是月亮错觉?如何解译这种现象?(10 分) 四、请设计实验说明在系列位置效应实验中如何防止项目本身与系列位置的混淆。(10 分) 五、简述艾宾浩斯 (H.Ebbingbaus)和巴特利特(F.C.Bartlett)在记忆研究方法上的主要区别(10 分) 六、有一项实验研究是这样进行 的:对同一被试给予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和蔗糖溶液,让他用数量估计法进行反应,报告他尝味后感觉的大小。与此同 时,记录他的鼓索神经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结果如图所示。+字的连线代表味的感觉强度对柠檬酸或蔗糖溶液浓度 的依赖,而圆圈的连线表示鼓索神经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对柠檬酸或蔗糖溶液浓度的依赖。纵、横坐标都是对数单位。 请解释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什么规律。(10 分)(附图略) 七、请设计实验说明如何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研究 不同医疗诊断技术(CT、MRI、PET 等脑成像技术)的准确性(20 分) 北京大学 200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心理统计 启用前机密 <font color=blue>北京大学 200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font id=blue>考试科目:<font color=blue> 心理统计 </font id=blue> 考试时间:2001-1-15 上午招生专业: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研究方向:所有方 向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研究者甲让评定
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研究者乙让评 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 likert等级评定,(1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 自己最喜欢的品牌。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a)类目型-顺序型一计数型b)顺序型 等距型-类目型c)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d)顺序型-等比型一计数型2.一位教授计算了全班20个同 学考试成绩的均值,中数和众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集中于高分段。下面哪句话不可能是正确的?a)全 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均值b)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中数C)全班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 高于众数d)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是负偏态分布3.一个N=10的总体,SS=200。其高差的和Σ(X-u)是:a) 14.14b)200C)数据不足,无法计算d)以上都不对4.方差分析中,F(2,24)=0.90F检验的结果:a) 不显著b)显著c)查表才能确定d)此结果是不可能的5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在各组均值不变的 情况下,如果被试间差异增加a)会减少组间方差b)会减少误差方差c)会使F值降低d)F值保持 不变6.什么情况下样本均值分布是正态分布?a)总体分布是正态分布b)样本容量在30以上c)a) 和b)同时满足d)a)或b)之中任意一个条件满足7.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如 果H0在a=.05的单侧检验中被接受,那么H0在a=.05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会被接受b)如果t的观测值大于t的临 界值,一定可以拒绝H0C)如果HO在a=.05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H0在a=01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d) 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a=.05的标准,实验者乙用a=01的标准。实验者甲犯Ⅱ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大于 实验者乙。8.某内外向量表分数范围在1到10之间。随机抽取一个n=25的样本,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该样本 均值的标准误应当最接近下面哪一个数值:a)02b)0.5c)10d)数据不足,无法估算9.让64 位大学生品尝A,B两种品牌的可乐并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如果这两种品牌的可乐味道实际没有任何区别,有 39人或39人以上选择品牌B的概率是(不查表):a)228%b)4.01%c)5.21%d)3906%10.在 多元回归的方法中,除哪种方法外,各预测源进入回归方程的次序是单纯由统计数据决定的:a)逐步回归b 层次回归c)向前法d)后退法二.填空(每题3分,共30分)1.对于下列实验数据 1,100,11,9, 5,6,9,9,7,11,描述其集中趋势用最为适宜,其值是 2.一个n=10的样本其均值是21。在这 个样本中增添了一个分数,得到的新样本均值是25。这个增添的分数值为。3.一个n=7的样本,分数为8431 8432,8435,8432,8436,8433,8434。其和方SS为4.正态分布中Z分数在2.58至-1.65之间的区域占整个分 5.一个总体的均值和标准基是u=100,0=15。如果将这个分布转换成u=50,0=20的分布,原来 120分在新的分布中应该是分。6.一个正态总体,u=70,0=20,从中随机抽取n=16的样本,得到样本均 值大于75的概率是(不查表)。7.一对n=6的变量X,Y的方差分别为8和18,离均差的乘积和是SP=40 变量X,Y积差相关系数是 8.一位研究者报告3*2的方差分析中,对其中一个因素主效应F检验的结果是 F(2,24)=592。根据此结果可知研究中有个被试。9.一位研究者随机抽取了n=3000的企业人员样本,发 现管理素质量表分数与管理绩效指标的相关是62。另一位研究者随机抽取了n=80的银行支行经理,发现同样的管理 素质量表分数与同样的管理绩效指标的相关仅为21。你如何解释这个差异 10.一位研究者用一个n=25的样本得到90%的置信区间是87±10 如果他需要置信区间的宽度在10或10以内,而置信度仍为90%,他至少需要的样本客量为n=。三.简答题(每 题6分,共30分)1.一位研究者收集其实验的样本组成如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概括,并用论文格式报 告龄3 性 年 年 女3 女122女325女326男1 女2 男126女122女 女425 女123 女 22.一位研究者用心理量表测量大学生的内外控倾向。随机抽取了一个有8位男生,8位女生的样本。男生组样本 均值X=114,SS=26:女生组样本均值X=13.9,SS=30。对总体均值的差异作置信度为80%的区间估计。3.社会 学家发现儿童早期被虐待可能导致青年期的犯罪行为。选取了25个罪犯和25个大学生,询问其早期被虐待经历,结 果的次数分布如下。罪犯是否比大学生有更多的早期被虐待经历?用a=05的标准作假设检验无早期被虐待经 历有早期被虐待经历罪犯 64.8位电脑专家对4种防病毒软件性能进
4 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研究者乙让评 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 1-5 的 likert 等级评定,(1 表示非常不喜欢,5 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 自己最喜欢的品牌。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a)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 b)顺序型--- 等距型---类目型 c)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 d)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 2. 一位教授计算了全班 20 个同 学考试成绩的均值,中数和众数,发现大部分同学的考试成绩集中于高分段。下面哪句话不可能是正确的? a)全 班 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均值 b)全班 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高于中数 C)全班 65%的同学的考试成绩 高于众数 d)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是负偏态分布 3.一个 N=10 的总体,SS=200。其高差的和Σ(X-u)是: a) 14.14 b)200 C)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d)以上都不对 4. 方差分析中,F(2,24)=0.90。F 检验的结果: a) 不显著 b)显著 c)查表才能确定 d)此结果是不可能的 5.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中,在各组均值不变的 情况下,如果被试间差异增加 a)会减少组间方差 b)会减少误差方差 c)会使 F 值降低 d)F 值保持 不变 6.什么情况下样本均值分布是正态分布? a)总体分布是正态分布 b)样本容量在 30 以上 c)a) 和 b)同时满足 d)a)或 b)之中任意一个条件满足 7.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a)如 果 H0 在 a=.05 的单侧检验中被接受,那么 H0 在 a=.05 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会被接受 b)如果 t 的观测值大于 t 的临 界值,一定可以拒绝 H0 C)如果 H0 在 a=.05 的水平上被拒绝,那么 H0 在 a=.01 的水平上一定会被拒绝 d) 在某一次实验中,如果实验者甲用 a=.05 的标准,实验者乙用 a=.01 的标准。实验者甲犯 II 类错误的概率一定会大于 实验者乙。 8.某内外向量表分数范围在 1 到 10 之间。随机抽取一个 n=25 的样本,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该样本 均值的标准误应当最接近下面哪一个数值: a)0.2 b)0.5 c)l.0 d)数据不足,无法估算 9.让 64 位大学生品尝 A,B 两种品牌的可乐并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的。如果这两种品牌的可乐味道实际没有任何区别,有 39 人或 39 人以上选择品牌 B 的概率是(不查表): a)2.28% b)4.01% c)5.21% d)39.06% 10.在 多元回归的方法中,除哪种方法外,各预测源进入回归方程的次序是单纯由统计数据决定的: a)逐步回归 b) 层次回归 c)向前法 d)后退法二.填空(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对于下列实验数据: 1,100,11,9, 5,6,9,9,7,11, 描述其集中趋势用____最为适宜,其值是____。 2.一个 n=10 的样本其均值是 21。在这 个样本中增添了一个分数,得到的新样本均值是 25。这个增添的分数值为_____。 3. 一个 n=7 的样本,分数为 8431。 8432,8435,8432,8436,8433,8434。其和方SS 为___ 4. 正态分布中 Z 分数在-2.58 至-1.65 之间的区域占整个分 布面积的_____ 5.一个总体的均值和标准基是 u=100,σ=15。如果将这个分布转换成 u=50,σ=20 的分布,原来的 120 分在新的分布中应该是_____分。 6.一个正态总体,u=70,σ=20,从中随机抽取 n=16 的样本,得到样本均 值大于 75 的概率是_____(不查表)。 7. 一对 n=6 的变量 X,Y 的方差分别为 8 和 18,离均差的乘积和是 SP=40, 变量 X,Y 积差相关系数是_____。 8.一位研究者报告 3*2 的方差分析中,对其中一个因素主效应 F 检验的结果是 F(2,24)=5.92。根据此结果可知研究中有_____个被试。 9. 一位研究者随机抽取了 n=3000 的企业人员样本,发 现管理素质量表分数与管理绩效指标的相关是.62。另一位研究者随机抽取了 n=80 的银行支行经理,发现同样的管理 素 质 量 表 分 数 与 同 样 的 管 理 绩 效 指 标 的 相 关 仅 为 .21 。 你 如 何 解 释 这 个 差 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位研究者用一个 n=25 的样本得到 90%的置信区间是 87±10。 如果他需要置信区间的宽度在 10 或 10 以内,而置信度仍为 90%,他至少需要的样本客量为 n=____。三.简答题(每 题 6 分,共 30 分) 1.一位研究者收集其实验的样本组成如下。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概括,并用论文格式报 告 性 别 年 级 年 龄 女 3 26 女 1 22 女 3 25 女 3 26 男 1 23 女 2 23 男 1 26 女 1 22 女 1 23 女 4 25 女 1 23 女 1 22 2.一位研究者用心理量表测量大学生的内外控倾向。随机抽取了一个有 8 位男生,8 位女生的样本。男生组样本 均值 X=11.4,SS=26;女生组样本均值 X=13.9,SS=30。对总体均值的差异作置信度为 80%的区间估计。 3.社会 学家发现儿童早期被虐待可能导致青年期的犯罪行为。选取了 25 个罪犯和 25 个大学生,询问其早期被虐待经历,结 果的次数分布如下。罪犯是否比大学生有更多的早期被虐待经历?用 a=.05 的标准作假设检验 无早期被虐待经 历 有早期被虐待经历 罪犯 9 16 大学生 19 6 4. 8 位电脑专家对 4 种防病毒软件性能进
行1-10的等距评定,(1表示非常不好,10表示非常优越)下列方差分析表总结了评估结果。填充表的值。并对假 s df MS 总和6805.下面是对8个项目作主成分分析的旋 转后因素载荷矩阵 因素I因素Ⅱ因素Ⅲ因素ⅣV项目181052013项目 2782101.12项目365041129项目422 0933项目 502693628项目611552220项目708253919项目 8-.132028.301)简略描述表中的结果2)利用已知的数据,粗略绘出所给出4个因素的碎石图 ( Scree plot)3)你对研究者选取因素的个数有何评论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欲考察放松训练对 考试焦虑的疗效,研究者A,B,C,D的研究设计,a)研究者A先记录了所有被试的基线焦虑水平。然后所有 被试接受放松训练3周。之后研究者测量了所有被试治疗后的焦虑水平b)研究者B把被试随机分成两组,记录 了所有被试的基线焦虑水平。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3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未接受处理。之后研究者测量了两个 组在考试情境下的焦虑水平C)研究者C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3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 未接受处理。三周后,研究者测量了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d)研究者D将被试根据他们的自尊水平和平均绩点两 两匹配成被试对,然后分成两个匹配组。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3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未接受处理。三周后,研 究者测量了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为上述研究设计提出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并比较每种研究设计在统计分析角度 的异同。2.一位教育学教师让每个学生报告他们用于准备考试的时间和考试时答错的题目数: 准备考试的小 答 4a)计算用于准备考试的时间和考试时答错的题目数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b)计算用于准备考试的 时间和考试时答错的题目数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c)忽略样本客量的问题,解释两种相关系数的大小为何有差异,在 上述数据中,你认为哪种更准确地反映了数据的关系?试卷附表为一张t表,一张F表,此处略过这个论坛的排版不 太好弄 今年的北师发展心理学考试题(本科生期末考试不要误解) 今年的北师发展心理学考试题(本科生期末考试不要误解)< font id=blue1、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2 什么是角色采择?塞尔曼的儿童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是怎样的?3、初中生自我中心与幼儿自我中心的区别。4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有哪些?5、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什么是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影响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简述两种不同的老 年心理变化观。 2002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 < font color=blue>2002北京大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font id=blue>< sfont color=bue>普通心理学</ font id=blue 、选择题1、下列哪个概念与其他关系最小?a、人本主义b、存在主义c、自我实现d、自我理想2、下列哪种理 是微范式?a、原型理论b、特征分析c、精神分析d、平行加工3、工儿童观察和学习父母的行为与体验,叫做a、 认证b、认可ε、认定d、认同4、为了避免主试与被试的期望误差,应该a、随机抽样b、设立对照组c、使用双 育实验d、自然观察5、社会化开始于儿童的那一个阶段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 式运算阶段6、依恋的主要特征是a、认知性b、情绪性c、兴奋性d、阶段性7、信号侦察论认为a、只有唯一的- 个域限b、有多个域限ε、不存在唯一域限d、有无限多个域限8、哪一类细胞的感受器是中心环绕性?a、双极细 胞b、神经节细胞c、外侧漆状体d、a和be、b和c9、定位理论曾经用来解释a、嗅觉b、味觉c、空间知觉d 平衡觉10、在一个暗室里看到一个静止的光点移动的现象叫做a、似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心灵致动l1 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a、整体知觉b、良好图形ε、空间频率整合d、主观轮廓12、下列哪种过定与 其他过程不相同?a、知觉恒常性b、知觉防御C、图形背景转换d、选择注意13、三原色理论不能解释哪些现象?a、 颜色负后效b、红绿色盲c、加法原则d、a农b14、前注意过程是a、无意识的b、前意识的c、潜意识的d、非意 识的15、对经过联结作用处理的中性刺激可在其中一个中性刺激形成条件作用后另一个自动获得条件刺激的特性,这
5 行 1-10 的等距评定,(1 表示非常不好,10 表示非常优越)下列方差分析表总结了评估结果。填充表的值。并对假设 检 验 做 出 结 论 。 来 源 SS df MS 处 理 间 270 __ __ F=9 处 理 内 ___ __ ______ ___ __ ______ ___ __ __ 总和 680 __ 5.下面是对 8 个项目作主成分分析的旋 转后因 素载荷矩阵: 因 素 I 因 素 II 因素 III 因 素 IV 项 目 1 .81 .05 .20 .13 项 目 2 .78 .21 .01 .12 项 目 3 .65 -.04 .11 .29 项 目 4 .22 .78 .09 .33 项 目 5 .02 .69 .36 .28 项 目 6 .11 .55 .22 -.20 项 目 7 .08 .25 .39 .19 项 目 8 -.13 .20 .28 .30 1)简略描述表中的结果 2)利用已知的数据,粗略绘出所给出 4 个因素的碎石图 (Scree plot) 3)你对研究者选取因素的个数有何评论四.应用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欲考察放松训练对 考试焦虑的疗效,研究者 A,B,C,D 的研究设计, a)研究者 A 先记录了所有被试的基线焦虑水平。然后所有 被试接受放松训练 3 周。之后研究者测量了所有被试治疗后的焦虑水平 b)研究者 B 把被试随机分成两组,记录 了所有被试的基线焦虑水平。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 3 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未接受处理。之后研究者测量了两个 组在考试情境下的焦虑水平 C)研究者 C 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 3 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 未接受处理。三周后,研究者测量了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 d)研究者 D 将被试根据他们的自尊水平和平均绩点两 两匹配成被试对,然后分成两个匹配组。其中一组接受放松训练 3 周,另一组作为控制组,未接受处理。三周后,研 究者测量了两组被试的焦虑水平 为上述研究设计提出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并比较每种研究设计在统计分析角度 的异同。 2. 一位教育学教师让每个学生报告他们用于准备考试的时间和考试时答错的题目数: 准备考试的小 时 数 答错的题目 数 4 5 0 12 2 3 2 3 3 1 6 4 a)计算用于准备考试的时间和考试时答错的题目数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 b)计算用于准备考试的 时间和考试时答错的题目数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 c)忽略样本客量的问题,解释两种相关系数的大小为何有差异,在 上述数据中,你认为哪种更准确地反映了数据的关系?试卷附表为一张 t 表,一张 F 表,此处略过这个论坛的排版不 太好弄 今年的北师发展心理学考试题(本科生期末考试不要误解) 今年的北师发展心理学考试题(本科生期末考试 不要误解)</font id=blue>1、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2、 什么是角色采择?塞尔曼的儿童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是怎样的?3、初中生自我中心与幼儿自我中心的区别。4、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有哪些?5、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什么是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影响中年人智力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简述两种不同的老 年心理变化观。 2002 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 <font color=blue>2002 北京大学心理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font id=blue><font color=blue>普通心理学</font id=blue>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概念与其他关系最小? a、人本主义 b、存在主义 c、自我实现 d、自我理想 2、下列哪种理 论是微范式? a、原型理论 b、特征分析 c、精神分析 d、平行加工 3、工儿童观察和学习父母的行为与体验,叫做 a、 认证 b、认可 c、认定 d、认同 4、为了避免主试与被试的期望误差,应该 a、随机抽样 b、设立对照组 c、使用双 育实验 d、自然观察 5、社会化开始于儿童的那一个阶段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 式运算阶段 6、依恋的主要特征是 a、认知性 b、情绪性 c、兴奋性 d、阶段性 7、信号侦察论认为 a、只有唯一的一 个域限 b、有多个域限 c、不存在唯一域限 d、有无限多个域限 8、哪一类细胞的感受器是中心环绕性? a、双极细 胞 b、神经节细胞 c、外侧漆状体 d、a 和 b e、b 和 c9、定位理论曾经用来解释 a、嗅觉 b、味觉 c、空间知觉 d、 平衡觉 10、在一个暗室里看到一个静止的光点移动的现象叫做 a、似动 b、动景运动 c、自主运动 d、心灵致动 11、 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 a、整体知觉 b、良好图形 c、空间频率整合 d、主观轮廓 12、下列哪种过定与 其他过程不相同? a、知觉恒常性 b、知觉防御 C、图形背景转换 d、选择注意 13、三原色理论不能解释哪些现象? a、 颜色负后效 b、红绿色盲 c、加法原则 d、a 农 b14、前注意过程是 a、无意识的 b、前意识的 c、潜意识的 d、非意 识的 15、对经过联结作用处理的中性刺激可在其中一个中性刺激形成条件作用后另一个自动获得条件刺激的特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