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湖南师大 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普通心理学试卷 1。系统性原则2行为主义3反映4.感受性5.知觉的理解性6.有意后注意 7.反射弧8.表象9.个性倾向性10.联觉11.高原现象12.人际关系13.定势14.迁 移15.性格 二、举例说明 1.感觉与知觉2.意识与无意识 需要与动机4.语言与言语5.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6.聚合思维与发 散思维7.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8.情绪与情感9.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10.信度与效度 三、简述 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2.神经类型与气质关系 3.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四、论述(任选一题) 1.试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试说明影响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西北师范大学2002心理统计与测量 心理统计部分 1.名词解释 I类错误和II类错误极其关系测定系数非参数检验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样本分布 2.简答题 度量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有哪些?为什么要度量差异量数? 对相关系数进行解释时应注意什么? 为什么说 Power=1-B为统计检验功效? 方差分析的原理是什么?且列出方差分析表的基本项目.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对方差分析的结果做多重比较 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定样本容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估计样本容量? 心理测量部分 1.名词解释 项目分析评分者信度内容效度离差智商指导语 2.简答题 心理测验的种类有哪些?简述其特点 西北师范大学2002教育心理学
其它 湖南师大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年普通心理学试卷 一、解释 1。系统性原则 2 行为主义 3 反映 4.感受性 5.知觉的理解性 6.有意后注意 7.反射弧 8.表象 9.个性倾向性 10.联觉 11.高原现象 12.人际关系 13.定势 14.迁 移 15.性格 二、举例说明 1.感觉与知觉 2.意识与无意识 3.需要与动机 4.语言与言语 5.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6.聚合思维与发 散思维 7.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8.情绪与情感 9.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10. 信度与效度 三、简述 1.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2.神经类型与气质关系 3.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四、论述(任选一题) 1.试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试说明影响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心理统计与测量 心理统计部分 1.名词解释 I 类错误和 II 类错误极其关系 测定系数 非参数检验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样本分布 2.简答题 度量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有哪些?为什么要度量差异量数? 对相关系数进行解释时应注意什么? 为什么说 Power=1-B 为统计检验功效? 方差分析的原理是什么?且列出方差分析表的基本项目.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对方差分析的结果做多重比较? 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决定样本容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估计样本容量? 心理测量部分 1.名词解释 项目分析 评分者信度 内容效度 离差智商 指导语 2.简答题 心理测验的种类有哪些?简述其特点. 西北师范大学 2002 教育心理学
1.名词解释 问题表征强化A. Bandura练习律生成学习认知地图陈述性知识附属内驱力创造性社会性发展品德发展的 纵向迁移发现学习顿捂说社会化 2.简述下列各题 学习风格的认知因素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 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 认知内驱力的含义及其激发 归因的概念与维纳的归因维度 3.论述下列各题 以事例说明西方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方法论分歧 网络条件下虚拟学习环境的学习特点以及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如何理解全人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04年西南师范大学实验心理题(含统计 问答题(10分/题) 1,撰写实验报告必须包括的内容.2,多因素实验的优点.3,情绪研究中的生理指标.4,记不起来了 5,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步骤 二.实验设计题(30分/题) 1,按信号检测论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自行编写一系列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 2,设计一个关于思维的实验,要求有一定创新性 三,统计分析题(3分/题) 四,计算题(31分)就是一个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要求用方差分析几种实验处理是否有差异的题目 西南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解释概念:(每个2分,共10分) 1.教育机智 2试干学习 3.经验泛化说 4.道德行为 5.教学设计 二、分析判断题:(判断对错,简要说明理由。每题4分,共24分) 1.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的实质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而不在于学习的方法是接受学习或发现 2.派生归类学习是一种质变学习 3.如果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观念可以利用,要进行新的学习是很困 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
1.名词解释 问题表征 强化 A.Bandura 练习律 生成学习 认知地图 陈述性知识 附属内驱力 创造性 社会性发展 品德发展的一 致性 纵向迁移 发现学习 顿捂说 社会化 2.简述下列各题 学习风格的认知因素 布鲁纳的认知发展阶段 认知策略学习的条件 认知内驱力的含义及其激发 归因的概念与维纳的归因维度 3.论述下列各题 以事例说明西方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的方法论分歧 网络条件下虚拟学习环境的学习特点以及对教育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如何理解全人发展心理学的意义 04 年西南师范大学实验心理题(含统计 一. 问答题(10 分/题) 1, 撰写实验报告必须包括的内容. 2, 多因素实验的优点. 3, 情绪研究中的生理指标. 4, 记不起来了. 5, 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步骤. 二. 实验设计题 (30 分/题) 1, 按信号检测论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自行编写一系列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计算. 2, 设计一个关于思维的实验,要求有一定创新性. 三, 统计分析题(3 分/题) 四, 计算题(31 分) 就是一个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要求用方差分析几种实验处理是否有差异的题目. 西南师范大学 2000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个 2 分,共 10 分) 1.教育机智 2.试干学习 3.经验泛化说 4.道德行为 5.教学设计 二、分析判断题:(判断对错,简要说明理由。每题 4 分,共 24 分) 1.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的实质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而不在于学习的方法是接受学习或发现 学习。 2.派生归类学习是一种质变学习。 3.如果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观念可以利用,要进行新的学习是很困难。 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
5.规则学习是一种技能学 6.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映,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映 简答题:(前五个题每题8分,第六题10分) 1.比较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区别。 2.举例说明“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的原理。 3.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4.举例说明学生品行和学生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有何特点,为什么教师必须重视这两类问题行为。 5教师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学习动机? 6.运用观察学习的原理分析传媒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应如何控制学生对传媒的获得。 四、论述题:(16分) 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请密切关注!!本论坛陆续提供有关考研信息,其他有关往年试题,只要本人获得,及时发布,还有一些,将陆续 上传。发布原则:为公平竞争,信息公开,反对信息垄断。本人提供的信息属于民间流传,非官方提供) 西南师范大学 九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解释概念:(每个概念2分,共10分) 1.发现学习 2.概念同化3.学习迁移 4.学习动机5.道德观念 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略)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3分) 1.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2.接受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3.智商高的学生创造力也高。 4.在学校教育中,发展理智思维必须从概念学习开始。 四、简要回答:(每小题8分,共32分) 1.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2.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3.创造性的实质 4.性格与学习的关系 五、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题16分) 1.联系教学实际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2.联系当前实际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5.规则学习是一种技能学习。 6.正强化提高学生的正确反映,负强化降低学生的错误反映。 三、简答题:(前五个题每题 8 分,第六题 10 分) 1.比较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区别。 2.举例说明“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的原理。 3.比较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4.举例说明学生品行和学生人格方面的问题行为有何特点,为什么教师必须重视这两类问题行为。 5.教师如何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学习动机? 6.运用观察学习的原理分析传媒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应如何控制学生对传媒的获得。 四、论述题:(16 分) 联系当前教育改革,论现代素质教育对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 (请密切关注!!本论坛陆续提供有关考研信息,其他有关往年试题,只要本人获得,及时发布,还有一些,将陆续 上传。发布原则:为公平竞争,信息公开,反对信息垄断。本人提供的信息属于民间流传,非官方提供) 西南师范大学 一九九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解释概念:(每个概念 2 分,共 10 分) 1.发现学习 2.概念同化 3.学习迁移 4.学习动机 5.道德观念 二、填空:(每空 0.5 分,共 15 分) (略) 三、判断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每题 3 分) 1.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2.接受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3.智商高的学生创造力也高。 4.在学校教育中,发展理智思维必须从概念学习开始。 四、简要回答:(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 1.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2.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3.创造性的实质 4.性格与学习的关系 五、论述题:(第 1 题 15 分,第 2 题 16 分) 1.联系教学实际试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2.联系当前实际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西南师范大学 一九九六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解释概念: 学习 2.学习迁移 4.智力技能5.品德 填空 1.当代西方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2.当代西方德育心理理论的主要派别是 3.知识感知的心理规律是 4.知识理解的理论有: 论述题 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主要区别 2.激发学习动机的心理学原理 3.提高知识理解的效果的教学措施的心理学原理 4问题教学的特点和优点 中山大学 2004年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部分(80分 如果你是研究方法课的助教,一个学生来问你:「老师,我想做一个减肥与自我概念相关的研究,我想去找100个正在 减肥的人,男女各半;再找100个现时没有在减肥的人,男女各半:给他们每一个人两个问卷来填一填,一个是来测 量被访者他们参与减肥行动的程度,另一是来测量他们的自我评价及自信心的高低。你看这一研究设计如何?」 请问 (1)你会问这个学生一些(不是一个)什么问题,才能让你觉得你可以给这个学生一些帮助(例如,澄清自 己的思维 根据你所提出的问题,试着给一个你认为这个学生可能给的答案 然后根据这些答案,来评价这一学生的研究设计,并给他或她一些如何可以把这一研究做好的建议
西南师范大学 一九九六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解释概念: 1. 学习 2.学习迁移 3.创造性 4.智力技能 5.品德 二、填空: 1.当代西方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2.当代西方德育心理理论的主要派别是: 3.知识感知的心理规律是: 4.知识理解的理论有: 三、论述题: 1.人的学习与动物学习的主要区别 2.激发学习动机的心理学原理 3.提高知识理解的效果的教学措施的心理学原理 4.问题教学的特点和优点 中山大学 2004 年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研究方法部分(80 分) 如果你是研究方法课的助教, 一个学生来问你:「老师, 我想做一个减肥与自我概念相关的研究, 我想去找 100 个正在 减肥的人, 男女各半; 再找 100 个现时没有在减肥的人, 男女各半; 给他们每一个人两个问巻来填一填, 一个是来测 量被访者他们参与减肥行动的程度, 另一是来测量他们的自我评价及自信心的高低。你看这一研究设计如何?」 请问: (1) 你会问这个学生一些 (不是一个) 什么问题, 才能让你觉得你可以给这个学生一些帮助 (例如, 澄清自 己的思维? (2) 根据你所提出的问题, 试着给一个你认为这个学生可能给的答案; (3) 然后根据这些答案, 来评价这一学生的研究设计, 并给他或她一些如何可以把这一研究做好的建议
举例来说,(1)你可以问这一学生:「你认为减肥与一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2)你可以假想学生的 回答是:「我的想法是:越没有自尊及自信的人,他们越会要以自己的外表形象来左右别人对他或她的印象,因此也就 越会进行一些减肥的行动」。(3)根据(1)及(2),来评价及回答他或她所提出的研究设计 请注意,不要试图去评价(2)中所提研究假设的好坏,而是去评价研究设计是否能验证这一假设。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我们想知道的是你认为要问多少个问题,才能令你对这一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作一个全面 的、有依凭的回答及指引,从而让他或她回去能做出一个好的研究 评分标准: 你的回答会被以以下的标准来评分: 1 你所提出的问题与研究设计的相关连性(占总分之40% 掌握研究方法课本中的主要概念(40% 3. 对研究方法中常犯错误的敏感度(20%) 理统计部分(70分) 简答题:6x5=30分 中A、B、C三个F分布中哪个的自由度最大,为什么?
举例来说, (1) 你可以问这一学生: 「你认为减肥与一个人的自我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 (2) 你可以假想学生的 回答是: 「我的想法是:越没有自尊及自信的人, 他们越会要以自己的外表形象来左右别人对他或她的印象, 因此也就 越会进行一些减肥的行动」。(3) 根据(1) 及(2), 来评价及回答他或她所提出的研究设计。 请注意, 不要试图去评价(2)中所提研究假设的好坏, 而是去评价研究设计是否能验证这一假设。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 我们想知道的是你认为要问多少个问题, 才能令你对这一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 作一个全面 的、有依凭的回答及指引, 从而让他或她回去能做出一个好的研究。 评分标准: 你的回答会被以以下的标准来评分: 1. 你所提出的问题与研究设计的相关连性 (占总分之 40%) 2. 掌握研究方法课本中的主要概念 (40%) 3. 对研究方法中常犯错误的敏感度 (20%) 二、心理统计部分(70 分) 一)、简答题:6x5=30 分 1. 图中 A、B、C 三个 F 分布中哪个的自由度最大,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