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 浙江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基础心理学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名词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60分) 1.自我功效论2.人本主义心理学3.皮层的言语区4.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5.知觉的恒常性 6.特征整合论7.心境与应激8.正强化与负强化9.投射测验10.两种人格理论模式 11.H.A. Simon12.基于物体的选择注意 回答问题(每题15分,共90分) 1.试述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以及感觉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2.试述并评价几种主要的能力理论。 3.你如何看待短时记忆容量问题?什么是工作记忆?为什么它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4.什么是部件认知(RBC)理论?它与传统模式识别理论相比有什么进步?有什么不足? 5.什么是 Stroop效应?什么是反应选择?你认为两者有关吗?为什么? 6.试阐述“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的典型实验,你认为它们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里? 浙大04统计 词解释 实验设计交互作用等响曲线恩墨特定律样本分布还有两个记不住了 简答 l如何控制额外变量? 2恒定刺激法的特点? 反应指标应该有什么要求? 4感受性与感觉域限如刺激强度与感受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5还有一个证明题证明S2(N-1)是总体方差的无篇估计 6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有2只黑球和4只白球,另一个口袋有5只黑球和3只白球,求(1)从两只口袋中各取一只 白球的概率(2)从两只口袋中各取一只黑球的概率(3)从一只口袋中取一个白球从另一只口袋中去一只黑球的概率 羊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详述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 计算(我就不写了) 第一个是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第二题是配合度检验第三题是二元回归第四题是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 003年浙大心理学考研试题(基础心理学) 名词解释:4分/题 l、PASS模型,2、投射测验,3、需要与动机,4、 Weiner的动机归因理论,5、结构优势效应,6、特征整合理论,7、 启动效应,8、问题空间。 二、简答题:8分/题 l、简述人类意识的概念及表现水平。 2、简述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浙大 浙江大学 2004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基础心理学 编号 326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概念解释:(每题 5 分,共 60 分) 1. 自我功效论 2. 人本主义心理学 3. 皮层的言语区 4.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5. 知觉的恒常性 6. 特征整合论 7. 心境与应激 8. 正强化与负强化 9. 投射测验 10.两种人格理论模式 11.H.A.Simon 12.基于物体的选择注意 二.回答问题(每题 15 分,共 90 分) 1.试述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以及感觉大小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2.试述并评价几种主要的能力理论。 3.你如何看待短时记忆容量问题?什么是工作记忆?为什么它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 4.什么是部件认知(RBC)理论?它与传统模式识别理论相比有什么进步?有什么不足? 5.什么是 Stroop 效应?什么是反应选择?你认为两者有关吗?为什么? 6.试阐述“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的典型实验,你认为它们对心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里? 浙大 04 统计 名词解释 实验设计 交互作用 等响曲线 恩墨特定律 样本分布 还有两个 记不住了 简答 1 如何控制额外变量? 2 恒定刺激法的特点? 3 反应指标应该有什么要求? 4 感受性与感觉域限如刺激强度与感受性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5 还有一个证明题 证明 S 2(N-1)是总体方差的无篇估计。 6 有两个口袋,一个口袋有 2 只黑球和 4 只白球,另一个口袋有 5 只黑球和 3 只白球,求(1)从两只口袋中各取一只 白球的概率(2)从两只口袋中各取一只黑球的概率(3)从一只口袋中取一个白球从另一只口袋中去一只黑球的概率 详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详述色光混合的三个定律。 计算(我就不写了) 第一个是平均数显著性检验,第二题是 配合度检验 第三题是二元回归 第四题是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 2003 年浙大心理学考研试题(基础心理学) 一、 名词解释:4 分/题 1、PASS 模型 ,2、投射测验,3、需要与动机,4、Weiner 的动机归因理论,5、结构优势效应,6、特征整合理论,7、 启动效应,8、问题空间。 二、简答题:8 分/题 1、简述人类意识的概念及表现水平。 2、简述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3、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4、简述减法反应时分析法与加法反应时分析法的异 、简述知觉硏究的三种主要导向:假说考验说、直接知觉(刺激物说)、格式塔心理学。 6、脑成像、脑电测量等大脑神经活动测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回答问题 l、试述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阐述如何提高记忆效果。20分 2、试述关于人格发展动力的几种不同观点。15 3、你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20 连、什么是注意的晚期选择理论(反映选择理论)?什么是内隐加工?两者的关系怎样? 实验心理学与统计 名词解释:4分题 1、实验者效应,2、匹配法( matching method),3、启动效应,4、诱动现象,5、听觉适应,6、差异系数,7、分层 随机抽样。 简答题:6分/题 1、如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 2、比较被试者内设计与被试者间设计的特点 3、简述判断声源方向的主要线索。 4、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使用特点 5、简述非参数检验的意义和常用方法。 试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16分 四、试述信号检测论的统计学原理。16分 五、16分 有容量分别为n=10和n2=16的独立随机样本得到下述观测结果,(X、Y为观测值,f为频数) X-12.312.512.813.013.5Y-12212.313.0 现已知变量X、Y的总体均呈正态分布。请问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可否认为这两个总体属同一分布(提示: F05(9,15)=2.59,F.05(10,16)=2.49,t052(24)=2.064,t052(25)=2.060,t05(24)=1.711,t05(25)=1.708)? 六、20分 下表给出了某班12名同学两次考试的成绩。要求 1、计算两次考试成绩(X、Y)的相关 2、求Y对X的线性回归方程 3、对所求方程进行方差分析,以检验其显著性 bbs okhere net斑竹手输(提示: F.05(1,10)=4.96,F01(1,10)=10.04,F05(1,11)=4.84,F01(1,11)=9.65) 被试 23456789101112 考试-(X)656367646862706668676971 考试二(Y)686668656966686571676870 七、24分 某实验拟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探讨5种心理训练程序对某种技能学习成绩的影响。现从5个群体中分别随机选取6名 被试,并将实验分别安排在星期一、二、三、四、五进行。要求 1、以不同群体为行变量,实验时间为列变量,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2、写出方差分析的步骤及公式 3、说明拉丁方设计的特点
3、简述创造性思维及其特征。 4、简述减法反应时分析法与加法反应时分析法的异同。 5、简述知觉研究的三种主要导向:假说考验说、直接知觉(刺激物说)、格式塔心理学。 6、脑成像、脑电测量等大脑神经活动测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回答问题 1、试述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阐述如何提高记忆效果。20 分 2、试述关于人格发展动力的几种不同观点。15 3、你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20 4、什么是注意的晚期选择理论(反映选择理论)?什么是内隐加工?两者的关系怎样?15 实验心理学与统计 一、名词解释:4 分/题 1、实验者效应 ,2、匹配法(matching method),3、启动效应,4、诱动现象,5、听觉适应,6、差异系数,7、分层 随机抽样。 二、简答题:6 分/题 1、如何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 2、比较被试者内设计与被试者间设计的特点。 3、简述判断声源方向的主要线索。 4、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使用特点。 5、简述非参数检验的意义和常用方法。 三、试比较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优缺点。16 分 四、试述信号检测论的统计学原理。16 分。 五、16 分 有容量分别为 n1=10 和 n2=16 的独立随机样本得到下述观测结果,(X、Y 为观测值,f 为频数): X---12.3 12.5 12.8 13.0 13.5 Y---12.2 12.3 13.0 f---- 1 2 4 2 1 f---- 6 8 2 现已知变量 X、Y 的总体均呈正态分布。请问在 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可否认为这两个总体属同一分布(提示: F.05(9,15)=2.59, F.05(10,16)=2.49, t.05/2(24)=2.064, t.05/2(25)=2.060, t.05(24)=1.711, t.05(25)=1.708 )? 六、20 分 下表给出了某班 12 名同学两次考试的成绩。要求: 1、计算两次考试成绩(X、Y)的相关 2、求 Y 对 X 的线性回归方程; 3 、 对 所 求 方 程 进 行 方 差 分 析 , 以 检 验 其 显 著 性 bbs.okhere.net 斑 竹 手 输 ( 提 示 : F.05(1,10)=4.96, F.01(1,10)=10.04, F.05(1,11)=4.84, F.01(1,11)=9.65)。 被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考试一(X) 65 63 67 64 68 62 70 66 68 67 69 71 考试二(Y) 68 66 68 65 69 66 68 65 71 67 68 70 七、24 分 某实验拟采用拉丁方实验设计探讨 5 种心理训练程序对某种技能学习成绩的影响。现从 5 个群体中分别随机选取 6 名 被试,并将实验分别安排在星期一、二、三、四、五进行。要求: 1、以不同群体为行变量,实验时间为列变量,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2、写出方差分析的步骤及公式; 3、说明拉丁方设计的特点
2002 普通心理学 名词解释:3分题1、反射,2、错觉,3、模式识别,4、图形掩蔽,5、暗适应,6、发散思维,7、心境与应激 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 简答题:5分/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三、论述题:10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 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3、试述坎农一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实验心理学 、名词解释:5分/题 1、心理物理学,2、似动现象,3、实验法,4、闪光融合理论,5、最小可觉差,6、等响曲线,7、完全随机化设计, 8、部分报告法。 、论述:12分/题 1、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2、什么是明视觉?什么是暗视觉?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 4、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 统计 填空题:0.5分/题,共10分 在心理与教育研究过程中,即使使用同一种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同一种现象,所测得的数据也不会完全相同。数据的 这种特点称为 它是由某些偶然的无法控制的因素--随机因素引起的。随机因素造成的误差称为 2、t分布是 笔名提出的。当t分布中的自由度趋向于无穷大时,t变量趋向于 分布 3、若某组数据的平均数为90,标准差为8,则根据切比雪夫定理,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 4、若变量服从二项分布,即X~B(200,12),则该分布的数学期望为 总体方差为 5、由8名评价者对10种颜色进行喜爱程度的等级评定,若用肯德尔W系数衡量评定结果的一致性,则当评价结果完 全一致时,W系数的值应等于 而当评价结果完全不一致时,W系数的值应为 6、测得某足球队队员的身高和体重两列数据,若要比较两者的离散程度,通常可用 作为比较指标 、正态分布又称高斯分布,其曲线下的面积等于1,正负一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6826%,正负 个标 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95%,而正负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99% 8、在对平均数做显著性检验时,若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则可采用Z检验:若总体为正态分布但方差未知
2002 年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3 分/题 1、反射 ,2、错觉,3、模式识别,4、图形掩蔽,5、暗适应,6、发散思维,7、心境与应激, 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 二、简答题:5 分/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三、论述题:10 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 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3、试述坎农—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5 分/题 1、心理物理学 ,2、似动现象,3、实验法,4、闪光融合理论,5、最小可觉差,6、等响曲线,7、完全随机化设计, 8、部分报告法。 二、论述:12 分/题 1、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2、什么是明视觉?什么是暗视觉?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信号检测论与古典心理物理学的差别何在? 4、什么是反应时间的相加因素分析法?举例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式。 5、试评述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不足。 统计 一、填空题:0.5 分/题,共 10 分。 1、在心理与教育研究过程中,即使使用同一种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同一种现象,所测得的数据也不会完全相同。数据的 这种特点称为__________,它是由某些偶然的无法控制的因素---随机因素引起的。随机因素造成的误差称为_______。 2、t 分布是由________以________笔名提出的。当 t 分布中的自由度趋向于无穷大时,t 变量趋向于________分布。 3、若某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90,标准差为 8,则根据切比雪夫定理,至少有 75%的数据落在________之间。 4、若变量服从二项分布,即 X~B(200,1/2),则该分布的数学期望为________,总体方差为________。 5、由 8 名评价者对 10 种颜色进行喜爱程度的等级评定,若用肯德尔 W 系数衡量评定结果的一致性,则当评价结果完 全一致时,W 系数的值应等于______,而当评价结果完全不一致时,W 系数的值应为________。 6、测得某足球队队员的身高和体重两列数据,若要比较两者的离散程度,通常可用________或________作为比较指标。 7、正态分布又称高斯分布,其曲线下的面积等于 1,正负一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 68.26%,正负________个标 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 95%,而正负________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 99%。 8、在对平均数做显著性检验时,若总体为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则可采用 Z 检验;若总体为正态分布但方差未知
则应采用:若总体虽成非正态分布但样本容量较大,则可近似的用Z检验;若总体呈非正态分布,且样本容 量较小,则必须采用 检验方法或作数据转换后再应用参数检验方法。 9、已知50个数据Xi(F=1,2,…50)的平均数为100。若Yi=X计+10,则Yi的平均数为 若ZF=10X,则 Zi的平均数等于 10、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即抽样 随机抽样和 随机抽样等 二、名词解释:4份/题 1、统计量,2、假设检验,3、点估计,4、测定系数 中心极限定理。 三、简述题:5分/题 bbs okhere net斑竹手输 1、简述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实验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 2、简述正态分布理论在测验中的应用。 3、简述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 四、计算 1、某系为了解机房电脑在晚间的利用情况,随即选择了5个晚上进行抽查,结果发现,分别有12、18、21、15和 台电脑在开机使用。假设晚间机房电脑的开机数呈正态分布,清在95%的可靠性水平上估计该系电脑在晚间的开机数。 (10分) 2、为比较两种化学物质对老鼠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者将试验老鼠分为两组。其中,A组老鼠注射甲物质,B组老鼠 注射乙物质,然后在同样条件下学习走迷津。结果两组老鼠完全学会走迷津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假设老鼠学习走 津所需的时间不是正态分布,请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比较两者的差异。(15分) A组学习时间:16.7,16.8,17,17.2,174,16.8,17.1,17,17.2,17.1,17.2,175,17.2,16.8,16.3,16.9 B组学习时间:166,172,16,16.2,168,17.1,17,16,16.2,16.5,17.1,16.2,17,168,16.5 3、某软件公司为自己开发的系统设计了3种界面。为了评价其可使用性,他们训练了5名操作者分别学习这3种界面 下表记录了学会使用这3种界面所消耗的时间(小时)。请以此为依据判断不同界面是否影响了操作者对这种系统的学 习。(假设三组界面的方差齐性,a=005)(15分) 界面类型 操作者 界面A1619141318 界面B1617131217 4、对30名同学做某项心理测验,结果得如下分数:18,25,26,27,26,25,20,22,23,25,25,28,22,27 20,19,31,26,27,25,24,21,29,28,22,24,26,25,25,24。若已知P(0<Z<0.43)=1/6,P(0<Z<097)=2/6, 请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判断该测验分数所对应的总体是否呈正态分布。(15分) 2001年 普通心理学 填充题:1分题 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6、定势是 7、功能固着 8、心境是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 等五种
则应采用________;若总体虽成非正态分布但样本容量较大,则可近似的用 Z 检验;若总体呈非正态分布,且样本容 量较小,则必须采用________检验方法或作数据转换后再应用参数检验方法。 9、已知 50 个数据 Xi(i=1,2,…..50)的平均数为 100。若 Yi=Xi+10,则 Yi 的平均数为________;若 Zi=10Xi,则 Zi 的平均数等于________。 10、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即抽样、________随机抽样和________随机抽样等。 二、名词解释:4 份/题 1、统计量,2、假设检验,3、点估计,4、测定系数,5、中心极限定理。 三、简述题:5 分/题 bbs.okhere.net 斑竹手输 1、简述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实验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 2、简述正态分布理论在测验中的应用。 3、简述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假设。 四、计算: 1、某系为了解机房电脑在晚间的利用情况,随即选择了 5 个晚上进行抽查,结果发现,分别有 12、18、21、15 和 9 台电脑在开机使用。假设晚间机房电脑的开机数呈正态分布,清在 95%的可靠性水平上估计该系电脑在晚间的开机数。 (10 分) 2、为比较两种化学物质对老鼠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者将试验老鼠分为两组。其中,A 组老鼠注射甲物质,B 组老鼠 注射乙物质,然后在同样条件下学习走迷津。结果两组老鼠完全学会走迷津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假设老鼠学习走 迷津所需的时间不是正态分布,请在 0.05 显著性水平上比较两者的差异。(15 分) A 组学习时间:16.7,16.8,17,17.2,17.4,16.8,17.1,17,17.2,17.1,17.2,17.5,17.2,16.8,16.3,16.9 B 组学习时间:16.6,17.2,16,16.2,16.8,17.1,17,16,16.2,16.5,17.1,16.2,17,16.8,16.5 3、某软件公司为自己开发的系统设计了 3 种界面。为了评价其可使用性,他们训练了 5 名操作者分别学习这 3 种界面。 下表记录了学会使用这 3 种界面所消耗的时间(小时)。请以此为依据判断不同界面是否影响了操作者对这种系统的学 习。(假设三组界面的方差齐性,a=0.05)(15 分) 界面类型 操作者 1 2 3 4 5 界面 A 16 19 14 13 18 界面 B 16 17 13 12 17 界面 C 24 22 19 18 22 4、对 30 名同学做某项心理测验,结果得如下分数:18,25,26,27,26,25,20,22,23,25,25,28,22,27, 20,19,31,26,27,25,24,21,29,28,22,24,26,25,25,24。若已知 P(0<Z<0.43)=1/6,P(0<Z<0.97)=2/6, 请在 0.05 显著性水平上判断该测验分数所对应的总体是否呈正态分布。(15 分) 2001 年 普通心理学 一、填充题:1 分/题 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_____。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___________。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6、定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功能固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心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
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 的神经类型相对应 刂断题:1分/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 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 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 7、智商的公式是:IQ=MACA×100%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 三、名词解释:4分/题 1、感觉阈限,2、知觉恒常性,3、内隐记忆,4、算法式与启发式,5、再造想象,6、生物反馈,7、液态智力,8、 奥尔伯特的特质说 四、回答问题:10分/题,任选5题,共计50分 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 2、试述如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3、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5、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 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实验心理学 名词解释:1-4题,3分闋;5-8题,4分题。 1、平均差误法,2、似动现象,3、系列位置效应,4、实验者效应,5、被试间设计,6、费希纳的对数定律,7、音 高量表,8、实验效度 、论述:14分/题,第5题16分。 1、什么是反应时间?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何谓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具体说明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 3、视敏度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具体说明之 4、何谓深度知觉?具体说明深度知觉的线索。 5、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感觉比例量表。 心理统计 、名词解释:4分/题 1、随机误差与随机变量,2、统计量与参数,3、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4、置信区间与显著性水平,5、相关与回归。 、填空:0.5分倥 1、根据统计方法功能的差异,统计学可分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 个类别。 2、描述统计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高尔顿和为代表;推论统计学产生于20年代以后,其先驱者 首推高赛特,其主要创始人 为代表 3、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被称为 它的每一个基本单元称为 4、心理统计中常用的统计图按形状可划分为直条图、直方图、曲线图 ,其中,累加曲线图的形 状分为三种,一种是上枝(曲线靠近上端的部分)长于下枝(曲线靠近基线的部分),一种是下枝长于上枝,另一种是 上枝与下枝长度相当,这三种曲线所对应的分布分别称为 和正态分布。 5、在假设检验中,无论接受H0还是拒绝H0,都有可能犯错误,统计学上将接受H0时所犯的错误称为,以
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经类型相对应。 二、判断题:1 分/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 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 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 7、智商的公式是:IQ=MA/CA×100%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 三、名词解释:4 分/题 1、感觉阈限,2、知觉恒常性,3、内隐记忆,4、算法式与启发式,5、再造想象,6、生物反馈,7、液态智力,8、 奥尔伯特的特质说。 四、回答问题:10 分/题,任选 5 题,共计 50 分。 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 2、试述如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3、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5、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 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实验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1-4 题,3 分/题;5-8 题,4 分/题。 1、平均差误法 ,2、似动现象,3、系列位置效应,4、实验者效应,5、被试间设计,6、费希纳的对数定律,7、音 高量表,8、实验效度。 二、论述:14 分/题,第 5 题 16 分。 1、什么是反应时间?举例说明反应时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何谓闪光临界融合频率?具体说明影响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 3、视敏度有哪几种测量方法?具体说明之。 4、何谓深度知觉?具体说明深度知觉的线索。 5、举例说明如何用分段法制作感觉比例量表。 心理统计 一、名词解释:4 分/题 1、随机误差与随机变量,2、统计量与参数,3、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4、置信区间与显著性水平,5、相关与回归。 二、填空:0.5 分/空 1、根据统计方法功能的差异,统计学可分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________三个类别。 2、描述统计学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以高尔顿和________为代表;推论统计学产生于 20 年代以后,其先驱者 首推高赛特,其主要创始人以________为代表。 3、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被称为________,它的每一个基本单元称为________。 4、心理统计中常用的统计图按形状可划分为直条图、直方图、曲线图、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累加曲线图的形 状分为三种,一种是上枝(曲线靠近上端的部分)长于下枝(曲线靠近基线的部分),一种是下枝长于上枝,另一种是 上枝与下枝长度相当,这三种曲线所对应的分布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和正态分布。 5、在假设检验中,无论接受 H0 还是拒绝 H0,都有可能犯错误,统计学上将接受 H0 时所犯的错误称为________,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