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动态博弈的基本特点 策略是在整个博弈中所有选择、行为的计划 ■结果是上述“计划型”策略的策略组合,构成 条路径 得益对应每条路径,而不是对应每步选择、行为 动态博弈的非对称性——先后次序决定动态博弈 必然是非对称的。 先选择、行为的博弈方常常更有利,有“先行优 势
3.1.2 动态博弈的基本特点 ◼ 策略是在整个博弈中所有选择、行为的计划 ◼ 结果是上述“计划型”策略的策略组合,构成一 条路径 ◼ 得益对应每条路径,而不是对应每步选择、行为 ◼ 动态博弈的非对称性——先后次序决定动态博弈 必然是非对称的。 ◼ 先选择、行为的博弈方常常更有利,有“先行优 势”
32可信性和纳什均衡的问题 32.1相机选择和策略中的可信性问题 322纳什均衡的问题 323逆推归纳法
3.2 可信性和纳什均衡的问题 3.2.1 相机选择和策略中的可信性问题 3.2.2 纳什均衡的问题 3.2.3 逆推归纳法
321相机选择和策略中的可信性问题 相机选择:博弈策略实施中,博弈方可能依据自己的利益 改变策略计划! 不同版本的开金矿博弈——分钱和打官司的可信性 借 不借 借 不借 借 不借 不分(1,0) (1,0) (1,0) 分 分 不分 分 不分 (2,2)(0,4) (2,2) (2,2) 打 不打 打 不打 (0,4) (-1,0) (0,4) 开金矿博弈 (1,0) 有法律保障的开金矿博弈法律保障不足的开金矿博弈 分钱打官司都可信 分钱打官司都不可信
3.2.1 相机选择和策略中的可信性问题 相机选择:博弈策略实施中,博弈方可能依据自己的利益 改变策略计划! 不同版本的开金矿博弈——分钱和打官司的可信性 乙 甲 (2,2) (0,4) (1,0) 借 不借 分 不分 开金矿博弈 不借 乙 甲 乙 借 分 不分 (1,0) 打 不打 (1,0) (0,4) (2,2) 有法律保障的开金矿博弈 ——分钱打官司都可信 乙 甲 乙 打 (2,2) 分 不分 借 不借 (-1,0) (0,4) 不打 (1,0) 法律保障不足的开金矿博弈 ——分钱打官司都不可信
3.2,2纳什均衡的问题 第三种开金矿博弈中,(不借-不打,不分)和(借-打, 分)都是纳什均衡。但后者不可信,不可能实现或稳定。 结论:纳什均衡在动态博弈可能缺乏稳定性,也就是说,在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稳定的纳什均衡,在动态博弈中可能是 不稳定的,不能作为预测的基础。 ■根源:纳什均衡本身不能排除博弈方策略中包含的不可信的 行为设定,不能解决动态博弈的相机选择引起的可信性问题
3.2.2 纳什均衡的问题 第三种开金矿博弈中,(不借-不打,不分)和(借-打, 分)都是纳什均衡。但后者不可信,不可能实现或稳定。 ◼ 结论:纳什均衡在动态博弈可能缺乏稳定性,也就是说,在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稳定的纳什均衡,在动态博弈中可能是 不稳定的,不能作为预测的基础。 ◼ 根源:纳什均衡本身不能排除博弈方策略中包含的不可信的 行为设定,不能解决动态博弈的相机选择引起的可信性问题
323逆推归纳法 定义:从动态博弈的最后 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 开始分析,逐步倒推回 前一个阶段相应博弈方 的行为选择,一直到第 一个阶段的分析方法, 借 不借 称为“逆推归纳法 甲 分 不分 (1,0) 逆推归纳法是动态博弈 分析最重要、基本的方 (2,2) (0,4) 法
3.2.3 逆推归纳法 定义:从动态博弈的最后 一个阶段博弈方的行为 开始分析,逐步倒推回 前一个阶段相应博弈方 的行为选择,一直到第 一个阶段的分析方法, 称为“逆推归纳法” 。 ◼ 逆推归纳法是动态博弈 分析最重要、基本的方 法。 乙 借 不借 (1,0) 甲 分 不分 (2,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