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现象,从来不是单纯地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而是伴随着心理上的需求。“简 朴并不是要人脱离世俗的欢乐,而是摆脱那些仅仅是投合我们的虚荣心及欲 望。”让生活丰富多彩,提高生活品位和层次,并不必然地和挥霍浪费划等号 只是说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能尽量做到节俭。“节约是避免不必要开 支的科学,是合理安排我们财富的艺术,”而且“它能使人最大程度地享用生活”。 目前,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增速过快而导致的下滑趋势,中央提出 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这是十分正确的。但 这种消费是指必需、正当和合理的消费,是对国计民生有利的 消费不能是盲目的。消费需要引导,需要健康、科学而有序。社会消费水 平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又要推动经济;个人消费除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外, 还应提高消费品质。我们应当基于对经济的研判,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清醒认 识和正确的消费文化来指导和统领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我 们要全面准确地领会中央的精神,一方面要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 增长:一方面又要避免片面强调消费,重蹈美国社会一度消费无度导致金融危 机的覆辙。 10.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对于“80后”“90后”的青年一代, 特别是城镇里的“新生代”,俭朴节约,却是一个新鲜事儿 B.作者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节俭”的 内涵也应有所变化。 作者认为如今的“节俭”,并不与健康而舒适的生活相矛盾。 D.让生活丰富多彩,提高生活品位和层次,并不必然地和挥霍浪费划等号 E.目前,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我们应响应中央 的号召,大力进行各种消费 11.为什么说“消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3分) 2.在经济寒潮面前,为什么要注重“节俭”,又要促进“消费”,二者相矛盾 第6页共16页
第 6 页 共 16 页 化现象,从来不是单纯地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而是伴随着心理上的需求。“简 朴并不是要人脱离世俗的欢乐,而是摆脱那些仅仅是投合我们的虚荣心及欲 望。”让生活丰富多彩,提高生活品位和层次,并不必然地和挥霍浪费划等号。 只是说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能尽量做到节俭。“节约是避免不必要开 支的科学,是合理安排我们财富的艺术,”而且“它能使人最大程度地享用生活”。 目前,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增速过快而导致的下滑趋势,中央提出 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这是十分正确的。但 这种消费是指必需、正当和合理的消费,是对国计民生有利的。 消费不能是盲目的。消费需要引导,需要健康、科学而有序。社会消费水 平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又要推动经济;个人消费除要量力而行、量入而出外, 还应提高消费品质。我们应当基于对经济的研判,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清醒认 识和正确的消费文化来指导和统领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我 们要全面准确地领会中央的精神,一方面要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 增长;一方面又要避免片面强调消费,重蹈美国社会一度消费无度导致金融危 机的覆辙。 10.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5 分) A.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对于“80 后”“90 后”的青年一代, 特别是城镇里的“新生代”,俭朴节约,却是一个新鲜事儿。 B.作者认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节俭”的 内涵也应有所变化。 C.作者认为如今的“节俭”,并不与健康而舒适的生活相矛盾。 D.让生活丰富多彩,提高生活品位和层次,并不必然地和挥霍浪费划等号。 E.目前,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我们应响应中央 的号召,大力进行各种消费。 11.为什么说“消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3 分) 12.在经济寒潮面前,为什么要注重“节俭”,又要促进“消费”,二者相矛盾
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概述。(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 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已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 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 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 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 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 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 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 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 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 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 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 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 第7页共16页
第 7 页 共 16 页 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概述。(4 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 面吹来。已近夜间 10 点,街上的人已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 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 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 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 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 20 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 20 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 “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 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 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 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 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 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