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敌人弃暗 投明,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 解放后,卜白担任宣传文化部门的高级领导,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卜白留 下遗嘱:丧事一切从简,请把我安葬在普通百姓的墓地之侧,为逝者补白。 卜白,姓卜名白,一生补白。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8期,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小说开头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点出了《申报》刊物,著名的作家鲁迅、 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人物,这样的表述使得小说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B.“怪才必有怪癖”。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在主笔大人的撮合下答 应了与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的谢晋元部下遗孀的婚事等事件就是明证。 C.卜白是《申报》的资深编辑,国学功底不可等闲视之。小说用卜白爱看京戏的 业余爱好和梅兰芳合演双簧,印证了“人不可貌相”这句俗语 D.小说对卜白的人物描写方法多样,既有对他的性格特征的概括介绍,也有对卜 白的衣着等外貌描写,同时还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8.人们依其姓名谐音,送卜白雅号“补白大王”,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补 白”的有关情节。(6分) 9.小说使用了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例如《申报》副刊《自由谈》,鲁迅、郁达夫 等大腕,因此有人认为是散文而不是小说,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 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 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 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 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 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 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 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 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 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 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 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 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 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禄,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 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 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敌人弃暗 投明,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 解放后,卜白担任宣传文化部门的高级领导,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卜白留 下遗嘱:丧事一切从简,请把我安葬在普通百姓的墓地之侧,为逝者补白。 卜白,姓卜名白,一生补白。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 年 8 期,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开头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点出了《申报》刊物,著名的作家鲁迅、 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人物,这样的表述使得小说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B. “怪才必有怪癖”。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在主笔大人的撮合下答 应了与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的谢晋元部下遗孀的婚事等事件就是明证。 C.卜白是《申报》的资深编辑,国学功底不可等闲视之。小说用卜白爱看京戏的 业余爱好和梅兰芳合演双簧,印证了“人不可貌相”这句俗语。 D.小说对卜白的人物描写方法多样,既有对他的性格特征的概括介绍,也有对卜 白的衣着等外貌描写,同时还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8.人们依其姓名谐音,送卜白雅号“补白大王”,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补 白”的有关情节。(6 分) 9.小说使用了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例如《申报》副刊《自由谈》,鲁迅、郁达夫 等大腕,因此有人认为是散文而不是小说,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 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 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 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 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 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 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 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 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 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 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 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 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 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 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 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煕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 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 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 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 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造其庐造:建造 B.躬樵爨以事父母樵:砍柴 C.父子昆弟每相饬曰饬:告诫 D.士之道洛者道:取道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 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B.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 忠厚之风闻天下 C.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 忠厚之风闻天下 D.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 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 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 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C.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 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邵雍不求仕达,先后两次被举荐为官,都是在坚决推辞之后接受任命的,但最 后还是称病不赴任。去世时,追赠秘书省著作郎,同时赐谥号康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5 分) (2)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 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 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的声音。洛浦:洛水之滨,借指 洛神。潇湘:湘水之神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 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 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 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 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尝造其庐造:建造 B.躬樵爨以事父母樵:砍柴 C.父子昆弟每相饬曰 饬:告诫 D.士之道洛者道:取道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 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B.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 忠厚之风闻天下 C.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 忠厚之风闻天下 D.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 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 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 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C.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 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邵雍不求仕达,先后两次被举荐为官,都是在坚决推辞之后接受任命的,但最 后还是称病不赴任。去世时,追赠秘书省著作郎,同时赐谥号康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5 分) (2)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 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 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注)鸣榔:象声词,渔人捕鱼时敲击船帮发出的声音。洛浦:洛水之滨,借指 洛神。潇湘:湘水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