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二)
人 力 资 源 管 理(二)
篇首案例:究竟是谁的错 A公司是一个生产汽车零配件的中型公司,大学 刚毕业的小杨到该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 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该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存在 着—些弊端。比如,工作岗位职责和要求很不明确, 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工作说明和规范,也没有相 应的成文的典章制度,员工们的职责几乎是凭借他 门自己的理解和仅有的自觉性来履行的。这样他们 之间经常以不知道或不明确自己的工作为由,出现 人浮于事、纠缠扯皮现象
篇首案例:究竟是谁的错 A公司是一个生产汽车零配件的中型公司,大学 刚毕业的小杨到该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 工作的过程中,他发现该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存在 着一些弊端。比如,工作岗位职责和要求很不明确, 没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工作说明和规范,也没有相 应的成文的典章制度,员工们的职责几乎是凭借他 们自己的理解和仅有的自觉性来履行的。这样他们 之间经常以不知道或不明确自己的工作为由,出现 人浮于事、纠缠扯皮现象
特别让他吃惊的是,有一次,他到车间去察看员工 的工作情况时意外地发现位于甲乙两个车间的通道 里堆满了杂物和废品,很影响工作人员的行走,也 有碍于观瞻,于是他让车间的小王负责清理时,小 王却声称那不是他们车间的事,不应该让他去负责 他只管属于他们车间內部的卫生。他还说要清理也 可以,但提出若增加工作量就应增加工资待遇。小 杨听后心里很生气,但又觉得小王提出的问题似乎 也有些道理。于是他就又跑到乙车间去了解情况, 谁知乙车间的人却说那儿堆的东西几乎都是甲车间 人干的,应该由他们处理。这样“公说公有理,婆 说婆有理″,结果是他们互相推诿,“垃圾事件 拖就是两个星期,两个车间的员工竟然都熟视无 睹、无人问津
特别让他吃惊的是,有一次,他到车间去察看员工 的工作情况时意外地发现位于甲乙两个车间的通道 里堆满了杂物和废品,很影响工作人员的行走,也 有碍于观瞻,于是他让车间的小王负责清理时,小 王却声称那不是他们车间的事,不应该让他去负责, 他只管属于他们车间内部的卫生。他还说要清理也 可以,但提出若增加工作量就应增加工资待遇。小 杨听后心里很生气,但又觉得小王提出的问题似乎 也有些道理。于是他就又跑到乙车间去了解情况, 谁知乙车间的人却说那儿堆的东西几乎都是甲车间 人干的,应该由他们处理。这样“公说公有理,婆 说婆有理”,结果是他们互相推诿,“垃圾事件” 一拖就是两个星期,两个车间的员工竟然都熟视无 睹、无人问津
此情此景,小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意识到 这个小事情反映了大问题,他还仔细观察了该公司 的许多其他岗位,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从整个 公司来看,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比较混乱,责权划 分不到位、不清晰。出了问题,他们互相推卸,有 了好事,却争相邀功,因此公司的士气低落,效率 低下。总之,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非常初 级的阶段。这不能不说是个失败 ∨误区分析 本章的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我国的很多企业尤 其是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部门 员工一方面并没有清楚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职权和 责任,把有利于自己利益的事情划归到自己的工作 范围之内,反之,则极力排斥和推卸责任
此情此景,小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意识到 这个小事情反映了大问题,他还仔细观察了该公司 的许多其他岗位,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从整个 公司来看,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比较混乱,责权划 分不到位、不清晰。出了问题,他们互相推卸,有 了好事,却争相邀功,因此公司的士气低落,效率 低下。总之,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非常初 级的阶段。这不能不说是个失败。 误区分析 本章的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我国的很多企业尤 其是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部门 员工一方面并没有清楚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职权和 责任,把有利于自己利益的事情划归到自己的工作 范围之内,反之,则极力排斥和推卸责任;
另一方面,他们就是知道自己的职责和权 力,但因部门制度不够完善,也谎称不知道或 者把它们当成讨价还价和加以利用的资本,将 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工作当成一种“恩赐”,而 不当成是自己的职责。这样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协调困难,员工之间甚至互相埋怨、互相对抗, 结果出了问题谁也不管,最后大都就不了了之, 或者问题的解决以付出代价为前提
另一方面,他们就是知道自己的职责和权 力,但因部门制度不够完善,也谎称不知道或 者把它们当成讨价还价和加以利用的资本,将 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工作当成一种“恩赐”,而 不当成是自己的职责。这样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协调困难,员工之间甚至互相埋怨、互相对抗, 结果出了问题谁也不管,最后大都就不了了之, 或者问题的解决以付出代价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