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2015年5月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共45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上古时期,贡赋一体。春秋时贡、 赋开始出现分化。至秦汉时,土贡已独立于赋税之外。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 其形式主要是各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明代,土贡 制度已较为成熟,且贡物折银也随一条鞭法的施行而得以推广。 清代的土贡制度,在明代基础上不断改革,到乾隆年间大体趋于稳定。部分土贡 物品由无偿交纳改为有偿采买。具体说来,可以确定有偿采买的部分主要是东北 土产、织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野鸡等活物。这部分土贡, 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为国家和皇室采购或生产所得。其余各直省土贡则无论是 征实物还是折色,都与田赋类似,仍为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此种变化 《皇朝文献通考》有“旷荡之恩,洵千古所未有也”的评价。虽然有偿征收的土 贡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这种性质上的转变,在中国土贡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 与前代相比,清代土贡的种类与数量有所减免,余下的则多数折银征收。清以前 的土贡,往往数量庞大,名目纷繁。《通典》所列唐代天下贡物详细清单,有洋 洋四千余言,种类令人眼花缭乱。清代考虑到内务府贡中新增东北特产的庞大比 重,对前代土贡有所减免。清代东北土贡大幅增加,除典章中记载的人参、貂皮、 东珠三项外,尚有粉子蕨菜、蜜饯山楂、蘑菇、野菜、蜂蜜、米面制品、熏制肉 食、兽类、鹰隼、各种活体观赏动物、军器原料等品种,反映出满族统治者对于 故乡土产的特殊偏爱 清代土贡,各省每年入贡次数不等,承担的贡额亦不等,承担种类较多的省份, 每年每次所贡的物品也不尽相同。贡品既是提供给皇帝与皇室的东西,其规格自 然非比寻常,必须是同类物品中的佼佼者。当贡品的品质、大小等不合要求时, 一般的做法是饬令补换,严重者要追究承办官员的责任 般来说,贡物抵京,会由不同的机构根据固定的程序进行检验和查收,然后由 内务府或者户部奏报给皇帝,皇帝同意收取则贮库留用。种种贡物的备办、起运 到抵京贮库,皆有定制,解员的安置和返回也各有规矩。贡物收讫,大体有消费、 赏赐、祭祀和售变四种用途,而同一贡物也有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用途。东北所贡 的各类动物毛皮,除消费和售变外,嘉庆时每年还从售变部分中取一部分貂皮交 衣库做成貂褂,由内务府草拟,皇帝钦定名单与等级,“赏卖”给在京大臣、御 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让他们“先赴银库交价,后赴皮库领取” (摘自2015年3月2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 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代的部分土贡由无偿交纳变为有偿征收,此种变化在《皇朝文献通考》中 得到了肯定的评价,在中国土贡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B.土贡到秦汉时已独立于赋税之外,其形式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主要是各 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 C.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是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可以确定的主要是 东北土产、织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野鸡等活物
江西省赣州市 2015 届高三 5 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2015 年 5 月 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共 45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上古时期,贡赋一体。春秋时贡、 赋开始出现分化。至秦汉时,土贡已独立于赋税之外。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 其形式主要是各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明代,土贡 制度已较为成熟,且贡物折银也随一条鞭法的施行而得以推广。 清代的土贡制度,在明代基础上不断改革,到乾隆年间大体趋于稳定。部分土贡 物品由无偿交纳改为有偿采买。具体说来,可以确定有偿采买的部分主要是东北 土产、织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野鸡等活物。这部分土贡, 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为国家和皇室采购或生产所得。其余各直省土贡则无论是 征实物还是折色,都与田赋类似,仍为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此种变化, 《皇朝文献通考》有“旷荡之恩,洵千古所未有也”的评价。虽然有偿征收的土 贡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这种性质上的转变,在中国土贡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 与前代相比,清代土贡的种类与数量有所减免,余下的则多数折银征收。清以前 的土贡,往往数量庞大,名目纷繁。《通典》所列唐代天下贡物详细清单,有洋 洋四千余言,种类令人眼花缭乱。清代考虑到内务府贡中新增东北特产的庞大比 重,对前代土贡有所减免。清代东北土贡大幅增加,除典章中记载的人参、貂皮、 东珠三项外,尚有粉子蕨菜、蜜饯山楂、蘑菇、野菜、蜂蜜、米面制品、熏制肉 食、兽类、鹰隼、各种活体观赏动物、军器原料等品种,反映出满族统治者对于 故乡土产的特殊偏爱。 清代土贡,各省每年入贡次数不等,承担的贡额亦不等,承担种类较多的省份, 每年每次所贡的物品也不尽相同。贡品既是提供给皇帝与皇室的东西,其规格自 然非比寻常,必须是同类物品中的佼佼者。当贡品的品质、大小等不合要求时, 一般的做法是饬令补换,严重者要追究承办官员的责任。 一般来说,贡物抵京,会由不同的机构根据固定的程序进行检验和查收,然后由 内务府或者户部奏报给皇帝,皇帝同意收取则贮库留用。种种贡物的备办、起运 到抵京贮库,皆有定制,解员的安置和返回也各有规矩。贡物收讫,大体有消费、 赏赐、祭祀和售变四种用途,而同一贡物也有可能同时具有多种用途。东北所贡 的各类动物毛皮,除消费和售变外,嘉庆时每年还从售变部分中取一部分貂皮交 衣库做成貂褂,由内务府草拟,皇帝钦定名单与等级,“赏卖”给在京大臣、御 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让他们“先赴银库交价,后赴皮库领取”。 (摘自 2015 年 3 月 21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清代的部分土贡由无偿交纳变为有偿征收,此种变化在《皇朝文献通考》中 得到了肯定的评价,在中国土贡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B.土贡到秦汉时已独立于赋税之外,其形式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主要是各 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 C.清代有偿采买的土贡物品是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可以确定的主要是 东北土产、织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野鸡等活物
D.明代时,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随着一条鞭法的施行,贡物折银的方法也得 到推广;清代土贡制度又不断改革,乾隆年间方大体趋于稳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清代以前的土贡,往往数量大、名目多,如《通典》所列唐代贡物清单即有 四千余言,种类繁多;清代则有所减免 B.清代内务府贡中新增的东北特产比重庞大,品种也较多,这就反映出满族统 治者对于其故乡土产的特殊偏爱 C.清代的贡物抵京后,一般是先进行检验、查收,后由内务府或者户部奏报给 皇帝,经皇帝同意收取后,再贮库留用。 D.清代贡物有多种用途,如东北所贡动物毛皮,嘉庆时就有一部分直接“赏卖” 给在京大臣、御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贡制度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之一,自上古时期即已存在 后经各朝代的不断改革,至清代已渐趋成熟 B.在中国历史上,土贡制度有过多次较为重大的变革,如明代推广贡物折银的 做法、清代部分土贡实行有偿征收。 C.土贡的物品要求必须是同类物品中的佼佼者,由于这些贡品都是提供给皇帝 与皇室使用的,因此往往是不能折银征收 D.清代土贡或征实物或折银征收,在数量、种类上均较以前的朝代少,但并不 能说明清代百姓的土贡负担都较以往朝代百姓的轻。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 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 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岀为临濆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 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騤,乃召弘正署其旧职。弘正 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 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宾僚 参佐,请之于朝。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自弘 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 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 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弘正以新与镇人 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 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仍表 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时度支使崔稜不知大体, 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 并家属等并遇害。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赠赙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 恩甚厚。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 皆辇属于道。 (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恤军务恤:顾及
D.明代时,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随着一条鞭法的施行,贡物折银的方法也得 到推广;清代土贡制度又不断改革,乾隆年间方大体趋于稳定。 2.下列理 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清代以前的土贡,往往数量大、名目多,如《通典》所列唐代贡物清单即有 四千余言,种类繁多;清代则有所减免。 B.清代内务府贡中新增的东北特产比重庞大,品种也较多,这就反映出满族统 治者对于其故乡土产的特殊偏爱。 C.清代的贡物抵京后,一般是先进行检验、查收,后由内务府或者户部奏报给 皇帝,经皇帝同意收取后,再贮库留用。 D.清代贡物有多种用途,如东北所贡动物毛皮,嘉庆时就有一部分直接“赏卖” 给在京大臣、御前侍卫与乾清门侍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土贡制度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之一,自上古时期即已存在, 后经各朝代的不断改革,至清代已渐趋成熟。 B.在中国历史上,土贡制度有过多次较为重大的变革,如明代推广贡物折银的 做法、清代部分土贡实行有偿征收。 C.土贡的物品要求必须是同类物品中的佼佼者,由于这些贡品都是提供给皇帝 与皇室使用的,因此往往是不能折银征收。 D.清代土贡或征实物或折银征收,在数量、种类上均较以前的朝代少,但并不 能说明清代百姓的土贡负担都较以往朝代百姓的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田弘正,本名兴。少习儒书,颇通兵法,善骑射,勇而有礼。当季安之世,为衙 内兵马使。季安惟务侈靡,不恤军务,屡行杀罚;弘正每从容规讽,军中甚赖之。 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弘正假以风痹请告,灸灼 满身,季安谓其无能为。及季安病笃,其子怀谏幼騃,乃召弘正署其旧职。弘正 乐闻前代忠孝立功之事,视事之隙,与宾佐讲论古今言行可否。魏州自承嗣已来, 馆宇服玩有逾常制者,悉命彻毁之,以正厅大侈不居,乃视事于采访使厅。宾僚 参佐,请之于朝。颇好儒书,尤能史书,《左传》、《国史》,知其大略。自弘 正归国,幽、恒、郓、蔡有齿寒之惧,屡遣客间说,多方诱阻,而弘正终始不移 其操。元和十年,朝廷用兵讨吴元济,弘正遣子布率兵三千进讨,屡战有功。李 师道以弘正效忠,又胁其后,不敢显助元济,故绝其掎角之援,王师得致讨焉。 十五年十月,镇州王承宗卒,穆宗以弘正为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弘正以新与镇人 战伐,有父兄之怨,乃以魏兵二千为卫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镇州,时赐镇州 三军赏钱一百万贯,不时至,军众喧腾以为言。弘正亲自抚喻,人情稍安。仍表 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时度支使崔倰不知大体, 固阻其请,凡四上表不报。明年七月,归卒于魏州,是月二十八日夜军乱,弘正 并家属等并遇害。穆宗闻之震悼,册赠太尉,赗赙加等。弘正孝友慈惠,骨肉之 恩甚厚。兄弟子侄在两都者数十人,竞为崇饰,日费约二十万,魏、镇州之财, 皆辇属于道。 (选自《旧唐书·田弘正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不恤军务 恤:顾及
B.屡遣客间说间:参与 C.皆辇属于道属:接连 D.弘正假以风痹请告告:告假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 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 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 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 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弘正忠于职守,深受拥戴。见季安追求奢侈,不理军务,多施杀罚,他时 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卒十分信赖他。 B.田弘正遵从规制,坚守臣节。在魏州,他拆毁超逾规制的馆宇服玩,不用过 于豪华的正厅,请朝廷任命宾僚参佐。 C.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节操。归顺朝廷后,面临危险的幽、恒、郓、蔡等州 长官派人劝诱阻挠,他仍心向朝廷。 D.田弘正御下不严,被害致死。由于朝廷赏钱未按时送到,其随从魏州士兵夜 里叛乱,他及其家属等一起遇害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5分) (2)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寄题刁景纯①藏春坞 苏轼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②外,春在先生杖屦③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①刁景纯:宋仁宗、英宗两朝任职馆阁,藏春坞是他晚年所筑居室号,坞中有石 冈,种松,称万松冈。②陶甄:制作陶器、瓦器,借喻培育人才。③屦:古代用 麻葛制成的一种鞋。 8.简要赏析诗句“春在先生杖屦中”的含义及蕴含的晢哲理。(5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登飞来峰》一诗中,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语意相反的诗 句是“, (2)《蜀道难》中,虚写映衬表现蜀道雄奇险峻的句子是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来直抒胸臆,以寄托壮志难酬的 苦闷心情
B.屡遣客间说 间:参与 C.皆辇属于道 属:接连 D.弘正假以风痹请告 告:告假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 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 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 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 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田弘正忠于职守,深受拥戴。见季安追求奢侈,不理军务,多施杀罚,他时 常婉言劝谏,军中将卒十分信赖他。 B.田弘正遵从规制,坚守臣节。在魏州,他拆毁超逾规制的馆宇服玩,不用过 于豪华的正厅,请朝廷任命宾僚参佐。 C.田弘正忠于朝廷,不改节操。归顺朝廷后,面临危险的幽、恒、郓、蔡等州 长官派人劝诱阻挠,他仍心向朝廷。 D.田弘正御下不严,被害致死。由于朝廷赏钱未按时送到,其随从魏州士兵夜 里叛乱,他及其家属等一起遇害。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季安以人情归附,乃出为临清镇将,欲捃摭其过害之。(5 分) (2)仍表请留魏兵为纪纲之仆,以持众心,其粮赐请给于有司。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寄题刁景纯① 藏春坞① 苏轼 白首归来种万松, 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②外, 春在先生杖屦③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 樱桃烂熟滴阶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 共访襄阳庞德公。 ①刁景纯:宋仁宗、英宗两朝任职馆阁,藏春坞是他晚年所筑居室号,坞中有石 冈,种松,称万松冈。②陶甄:制作陶器、瓦器,借喻培育人才。③屦:古代用 麻葛制成的一种鞋。 8.简要赏析诗句“春在先生杖屦中”的含义及蕴含的哲理。(5 分) 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登飞来峰》一诗中,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语意相反的诗 句是“ , 。” ⑵《蜀道难》中,虚写映衬表现蜀道雄奇险峻的句子是“ , 。” ⑶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 , ”来直抒胸臆,以寄托壮志难酬的 苦闷心情
乙选考题(25分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考生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玉米 刘国芳 老头是市长的父亲,但在花园小区,没有一个人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花园小 区的住户,都是有身份或者说有钱的人,只有老头和他们格格不入。老头穿一身 青布褂子,两只裤脚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穿一双解放鞋。老头住进来好几天了, 保安仍不认识他。 小区里很多人看着老头进去,他们的脸色很不好看,等老头走远了,都说:“我 们这儿怎么会住进这样一个乡下老头呢?”老头不管别人说什么,进进出出自在 得很。有时候,他会笑一笑,看着小区里的住户或者说看着那些邻居打招呼。但 老头自作多情,那些邻居面无表情,根本不睬他。老头也不恼,只笑着跟自己说: “这城里人脸上怎么都像打了石膏一样?” 这后来的一天,老头闲不住了,老头自告奋勇在小区里扫地。小区本来请了清洁 工,但那人懒,一天只在早上扫一次,其余时间便见不到他的人。那时候正是秋 天,满地落叶,老头就拿一把扫把,提一只撮箕,扫地上的落叶。小区的人见老 人满小区扫地,忽然就明白了,他们说:“原来这老头是扫地的!” 小区有一个角落,大概有两三亩大。这儿也栽了草,但因为偏僻,没人精心管理, 草长得稀稀拉拉。有一天,老头在这儿伺弄起来。开始,小区的人不知老头做什 么,以为老头在栽草。过了几天,看见老头把地全翻了,才知道老头要栽东西。 保安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保安有一天拿着警棍走过来了,他们凶着老头说:“你 在这儿做什么?” 老头说:“看这块地闲着,想种些庄稼 保安就咦一声,大声凶着说:“你以为这儿是你乡下呀?” 老头说:“这地闲着不是浪费吗,种些庄稼多好? 几个保安不再跟老头罗嗦了,推走他,一直往小区外面推。保安仍没把这个老头 当小区里的人,所以往外推他。老头看看要把自己推出小区了,便大声凶着保安 说:“你推我去哪儿嘛,老子住这里呢?”保安这才住手。 老头后来继续挖着那块地,保安也时常过来干涉,但并不奏效。老头倔得很,把 他赶走了,他过了一会又来了。小区的人后来都知道老头要在那儿种庄稼,他们 看着老头,总摇头,还说:“典型的一个农民,走哪儿都忘不了种地。”老头随 人家怎么说,把地挖好了,竟种上了玉米。老头应该是种田的好手,几个月过去, 那块地的玉米竟青青翠翠好看得很 这天深夜,有一个贼翻墙进来,然后潜进一户人家想偷东西。正要偷时,被发现 了。贼跳窗跑了出去,然后往玉米地里跑。刚好保安往玉米地边走过,保安当即 把蹿进玉米地的贼捉住了。这个小偷一看就是个乡下人,保安打了他两警棍,然 后让人去喊老头来。看见老头来了后,保安说:“这个小偷一看就是一个乡下人, 他是不是你一起的?” 老头很生气,老头说:“他是你一起的差不多。 保安说:“我现在才知道你为什么要在这儿栽玉米,原来是为了你们偷东西好藏 身
乙 选考题(25 分)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考生 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 分) 玉米 刘国芳 老头是市长的父亲,但在花园小区,没有一个人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花园小 区的住户,都是有身份或者说有钱的人,只有老头和他们格格不入。老头穿一身 青布褂子,两只裤脚一只高一只低,脚上穿一双解放鞋。老头住进来好几天了, 保安仍不认识他。 小区里很多人看着老头进去,他们的脸色很不好看,等老头走远了,都说:“我 们这儿怎么会住进这样一个乡下老头呢?”老头不管别人说什么,进进出出自在 得很。有时候,他会笑一笑,看着小区里的住户或者说看着那些邻居打招呼。但 老头自作多情,那些邻居面无表情,根本不睬他。老头也不恼,只笑着跟自己说: “这城里人脸上怎么都像打了石膏一样?” 这后来的一天,老头闲不住了,老头自告奋勇在小区里扫地。小区本来请了清洁 工,但那人懒,一天只在早上扫一次,其余时间便见不到他的人。那时候正是秋 天,满地落叶,老头就拿一把扫把,提一只撮箕,扫地上的落叶。小区的人见老 人满小区扫地,忽然就明白了,他们说:“原来这老头是扫地的!” 小区有一个角落,大概有两三亩大。这儿也栽了草,但因为偏僻,没人精心管理, 草长得稀稀拉拉。有一天,老头在这儿伺弄起来。开始,小区的人不知老头做什 么,以为老头在栽草。过了几天,看见老头把地全翻了,才知道老头要栽东西。 保安当然不会坐视不管。保安有一天拿着警棍走过来了,他们凶着老头说:“你 在这儿做什么?” 老头说:“看这块地闲着,想种些庄稼。” 保安就咦一声,大声凶着说:“你以为这儿是你乡下呀?” 老头说:“这地闲着不是浪费吗,种些庄稼多好?” 几个保安不再跟老头罗嗦了,推走他,一直往小区外面推。保安仍没把这个老头 当小区里的人,所以往外推他。老头看看要把自己推出小区了,便大声凶着保安 说:“你推我去哪儿嘛,老子住这里呢?”保安这才住手。 老头后来继续挖着那块地,保安也时常过来干涉,但并不奏效。老头倔得很,把 他赶走了,他过了一会又来了。小区的人后来都知道老头要在那儿种庄稼,他们 看着老头,总摇头,还说:“典型的一个农民,走哪儿都忘不了种地。”老头随 人家怎么说,把地挖好了,竟种上了玉米。老头应该是种田的好手,几个月过去, 那块地的玉米竟青青翠翠好看得很。 这天深夜,有一个贼翻墙进来,然后潜进一户人家想偷东西。正要偷时,被发现 了。贼跳窗跑了出去,然后往玉米地里跑。刚好保安往玉米地边走过,保安当即 把蹿进玉米地的贼捉住了。这个小偷一看就是个乡下人,保安打了他两警棍,然 后让人去喊老头来。看见老头来了后,保安说:“这个小偷一看就是一个乡下人, 他是不是你一起的?” 老头很生气,老头说:“他是你一起的差不多。” 保安说:“我现在才知道你为什么要在这儿栽玉米,原来是为了你们偷东西好藏 身
另一个保安甚至用警棍指着老头说:“你们肯定是一伙的,一伙乡下人合伙在城 里偷东西。 老头暴怒起来,老头说:“放你妈的狗屁,你他妈的才是贼。” 个保安举着警棍打过来,还说:“看你一副贼相,还嘴硬。” 这句话极大地伤害了老头,老头半晌说不出话来。后来老头说话了,老头说:“我 是贼相,好,我让你们知道我是不是贼相。”老头说着,从身上拿出一只手机来。 十分小巧的手机,很精致。老头迅速拔了个号,然后说:“你过来一下。” 大概十几分钟后,市长就坐着车来了,市长一见老头就喊道:“爸,出什么事 了? 门口围满了人,有人认得市长,这人叫了起来:“这不是李市长吗?” 伙人鸦雀无声。 不一会,物业经理和开发商都来了。开发商一个劲地道歉,还跟老头说:“我们 立即把几个保安辞了。”老头说:“那倒不必,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不是 副贼相。” 这事过后,老头还是原来那个老头,老头每天拿着扫把撮箕出来扫地。见了人, 仍然笑一笑。小区的人现在都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见老头笑,也忙不迭的回 个笑。 老头的玉米地还在,老头真是伺弄庄稼的能手。那片地,后来真结出了一棵又 棵玉米。把这些玉米收了后,老头竟一户一户地去敲人家的门。门开了,老头递 过去几棵玉米,然后说:“我栽的玉米,你们尝尝吧?”小区所有的人都高兴地 接过老头送来的玉米,在老头走开后,有人说道:“难怪老头的儿子会当市长, 原来老头人这么好。 (选自刘国芳小小说作品集《时光如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玉米”为题,开篇却并未写玉米,这样就能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 者的作用,体现出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 B.李市长是乡下老头的儿子,而小区的保安与住户却对老头产生误解,其主要 原因是李市长对父亲的不关心、不孝顺。 C.由于贼与老头都像乡下人,于是保安认为他俩是一起来偷东西的,写出了保 安忠于职守、善于推理、歧视乡下人的特点 D.老头向邻居打招呼,邻居们却“面无表情,根本不睬他”,写出了城里人对 陌生人尤其是陌生的乡下人的冷漠态度。 E.小说通过写花园小区的住户对老头前后态度的变化,写出了城里人的势利, 反衬出乡下人淳朴善良、宽容无私的形象。 (2)小说第一段的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老头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概括。(6分) (4)有人评价说,这篇小说的特点是“以犀利、冷峻的文风解剖人性,拷问人 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析并谈谈文章给你的启示。(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印象派大师莫奈 “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1874年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 对象是一个不落俗套的油画、腊笔画和其他绘画展览。主办人是一群不肯在官方 巴黎沙龙展出作品的朋友。这群青年叛逆者的作品,着色怪异,下笔粗放,以简
另一个保安甚至用警棍指着老头说:“你们肯定是一伙的,一伙乡下人合伙在城 里偷东西。” 老头暴怒起来,老头说:“放你妈的狗屁,你他妈的才是贼。” 一个保安举着警棍打过来,还说:“看你一副贼相,还嘴硬。” 这句话极大地伤害了老头,老头半晌说不出话来。后来老头说话了,老头说:“我 是贼相,好,我让你们知道我是不是贼相。”老头说着,从身上拿出一只手机来。 十分小巧的手机,很精致。老头迅速拔了个号,然后说:“你过来一下。” 大概十几分钟后,市长就坐着车来了,市长一见老头就喊道:“爸,出什么事 了?” 门口围满了人,有人认得市长,这人叫了起来:“这不是李市长吗?” 一伙人鸦雀无声。 不一会,物业经理和开发商都来了。开发商一个劲地道歉,还跟老头说:“我们 立即把几个保安辞了。”老头说:“那倒不必,我只是想让他们知道,我不是一 副贼相。” 这事过后,老头还是原来那个老头,老头每天拿着扫把撮箕出来扫地。见了人, 仍然笑一笑。小区的人现在都知道老头是市长的父亲,见老头笑,也忙不迭的回 一个笑。 老头的玉米地还在,老头真是伺弄庄稼的能手。那片地,后来真结出了一棵又一 棵玉米。把这些玉米收了后,老头竟一户一户地去敲人家的门。门开了,老头递 过去几棵玉米,然后说:“我栽的玉米,你们尝尝吧?”小区所有的人都高兴地 接过老头送来的玉米,在老头走开后,有人说道:“难怪老头的儿子会当市长, 原来老头人这么好。” (选自刘国芳小小说作品集《时光如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以“玉米”为题,开篇却并未写玉米,这样就能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 者的作用,体现出作者娴熟的写作技巧。 B.李市长是乡下老头的儿子,而小区的保安与住户却对老头产生误解,其主要 原因是李市长对父亲的不关心、不孝顺。 C.由于贼与老头都像乡下人,于是保安认为他俩是一起来偷东西的,写出了保 安忠于职守、善于推理、歧视乡下人的特点。 D.老头向邻居打招呼,邻居们却“面无表情,根本不睬他”,写出了城里人对 陌生人尤其是陌生的乡下人的冷漠态度。 E.小说通过写花园小区的住户对老头前后态度的变化,写出了城里人的势利, 反衬出乡下人淳朴善良、宽容无私的形象。 (2)小说第一段的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的老头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概括。(6 分) (4)有人评价说,这篇小说的特点是“以犀利、冷峻的文风解剖人性,拷问人 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析并谈谈文章给你的启示。(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 分) 印象派大师莫奈 “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 1874 年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 对象是一个不落俗套的油画、腊笔画和其他绘画展览。主办人是一群不肯在官方 巴黎沙龙展出作品的朋友。这群青年叛逆者的作品,着色怪异,下笔粗放,以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