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英语文学批评的兴起与新批评派· 在十八世纪的英國,文学的概念并非象今天这样常常局限于1? “创造性的”或“想象性的”写作,而是表示社会上有价值的写 作的总和:哲学、历史、杂文、书信以及诗歌等等。一篇文字是 否可以称为*文学”,并不在于它是不是虚构的一一十八世纪对 于新出现的小说这一形式是否可以算是文学,是非常怀疑的一 而是在于它是否符合某种“纯文学”标准。换句话说,是否能够 称之为文学,其标准非常明确,完全是思想意识方面的:体现 某一特定社会阶级的价值准则和“口味”的写作方可称为文学, 而街头小调、通俗传奇乃至戏剧,则没有资格称为文学。因此, 在这个历史时期,文学这个概念的“价值内涵”自然是不言而喻 的。 然而,在十八世纪,文学又不仅仅是“体现”某种社会价值准 则:它同时又是进一步巩固和传播这些价值准则的重要工具。经 历了.上一世纪曾使各个社会阶级彼此残杀的血腥内战之后,十八 世纪的英国虽然受到严重打击,但并无多大变化;在它为重整受 到动摇的社会秩序面做出的努力中,集中体现在艺术之中的有关 ·本登原标顺为《英语的兴起》(“The Rise of English”)、一一译注 21
理性、自然、秩宇及礼仪的新古典主义①的观念,是关键的观念。 鉴于有必要使日益壮大但又是相当粗俗的中产阶级与占统治地位 的贵族阶级和谐一致,传播文雅的社会风气、“正确的”鉴赏习惯 和统一的文化标准,文学获得了新的重要意义。文学包括…整套 意识形态方面的事物:杂志、咖啡馆、社会和美学方面的论述、 宗教说教、经典著作的翻译、指导礼仪和道德的手册等等。文学 18不是某种“感受到的经验”、“个人反应”或者“想象的独特性”。这 些术语今天对于我们来说已与“文学”的总概念密不可分,而对于 亨利·菲尔丁则不会有多大意义。 其实,只有在所谓“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之后,我们对于文学 的总概念才开始有所发展。“文学”一词的现代意义只有到了十九 世纪才真正开始流行。从历史的角度看,现代意义的文学只是最 近出现的-一种现象:它大约发源于十八世纪末,而对于乔叟,甚 至对于蒲伯来说,那完全是陌生的。最初的变化是文学的范畴逐 渐缩小,渐渐局限于所谓“创造性的”或者“想象性的”作品。十八 世纪末期经历了一个论著重新分类和界定的阶段,也就是对于我 们所说的英国社会的“杂乱组合”进行了彻底的改组。“诗歌”一词 的含义远远超出了韵文的范畴。到了雪莱发表《诗辩》(1821年)一 文时,诗歌已是一种表示人类创造力的概念,这一概念与早期工 业资本主义英国的功利主义观念截然不同。当然,“如实的”与 “想象性的”写作之间的区别早已得到承认:按传统观念,“诗歌” (poetry或poey)一向以虚构为其特点,菲力蒲·锡德尼在他的《为 ①新古典主义系指自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至十八世纪来浪漫主义兴起这一 历史阶段主宰英国文坛的文学理论,被认为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反动和反思。 主要特点是强调文学应以作为社会动物的人为主体,洪调班性、秋序、莲 、纪律,反对一味放纵患情,排辈个人主义。一译注 22
诗一辩》一文中曾雄辩地为此大声疾呼。但是到了浪漫主义时期, 文学实际上逐渐成了“想象性的”同义词:描写不存在的东西要比 描写伯明翰或者血液循环过程更加扣人心弦,更加有价值。“想象 性的”这个词有点模棱两可,其中好象含有这样的看法:它与表示 “真正不真实”的形容词“臆造的”相去不远,但同时又显然是个评 价性的词,表示“幻想的”或者“虚构的”。 既然我们是浪漫主义时期之后的人一一我的意思是说,我们 既然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而难以自诩是那个时代的继承人一那 么,我们也就难以真正了解这个奇特的、某个历史时期所特有的 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对于大多数我们认为其“想象力”高于那些 只知“奶实"描写黑死病或是华沙犹太人居住区而不知此外还有更 吸引人的东西可写的英国作家来说,情况肯定也是如此。事实上, “如实”这个词获得单调芝味、枯燥平淡等等贬义,正是从浪漫主 义时期开始的。如果不存在的东西被认为比存在的东西更有吸引 19 力,如果诗或想象较之散文或“硬邦邦”的事实更为优越,那么也 就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很能说明浪漫主义派所生活的那个 社会的某些重要情况。 我们淡到的这个历史时期是一个革命的时期:在美国和法国, 中产阶级的叛乱推翻了阳的殖民主义政权或封建政权,而英国则 步入了经济“起飞”时期一一是否有赖于它在十八世纪通过贩卖奴 隶和海上霸权搜取的巨大利润,如今尚有争论一成为世界土第 一个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些革命所引起的空幻希望以及它 们释放出来的生机勃勃的能量一浪漫主义作品就充满这种生机 勃勃的能量一—一同时也与资产阶级政权下的严酷现实发生了潜在 的悲剧性矛盾。在英国,一种极端庸俗的功利主义正迅速发展成 为汇业中产阶级的主宰思想,这种思想迷信事实,把人与人之间 3
的关系降低为市场交易,对艺术则机之为无利可图的装饰品而不 屑一顾。早期工业资本主义的残酷纪律将整批整批居民区连根拔 掉,将人的生命变为工资奴隶,将促使异化的劳动程序强加于刚 形成不久的工人阶级,对于无法转化为公开市场上的商品的一切 事物都视若无睹。由于工人阶级以有力的抗议对这种压迫作出了 反应,由于海峡彼岸所发生的革命依然萦绕在他们统治者的心头, 使他们惶楻不可终日,英国政府因此采取了野蛮的政治镇压手段, 在浪漫主义时期就把英国变成了实际上的警察国家。① 而对这种强暴势力,浪漫派赋子“创造性想象力”的特权也就 绝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消极的逃避主义。相反,“文学”在这个时 候倒是成了已被工业资本主义从英国社会表层抹杀掉的创造性价 值准则得以受到赞美和肯定的少数飞地之一。在这里,“想象性的 创作”能够以未经异化的形象出现,诗人的直观与超脱的思维本 身对束缚于“事实”的理性主义或实用主义思想构成为一种生动的 批判。文学作品本身被看作是一种神秘的有机整体,与资本主义 市场上分裂的个体主义形成对照:文学作品是“自发的”,而不是 20依靠理性演算出来的,是“创造性的”,而不是机械性的。诗歌一词 也就不再仅仅是指一种在技巧上有一定格式的写作:它具有深刻 的社会含义、政治含义和哲学含义;统治阶级一昕到诗这个字很 可能真的要伸手拔出手枪。文学成了一种完整的对抗思想,而 “想象“本身也变成了一种政治力量一布莱克和雪莱就是两个很 好的例证。文学的任务在于代表体现在艺术中的能量和价值准则 对社会进行改造。大多数主要的浪漫派诗人本身就是政治上的积 极分子,他们认为文学义务与社会义务紧密相关,而不是彼此相 ①参见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伦软,上963年,和E.】,谊物斯鲍 姆:《革命时代》,伦较,1977年。一原注 24
矛盾。 :,然而,在这种文学的激进主义中,我们已经能初步发现它所 强调的另+个、同时也是我们更加熟悉的一个特点:.它强调想象 的独立自主;必须远离诸如喂养自己的孩子或为政治上的公正而 斗争这样的概端无聊的琐事,从而保持其自身的光辉。,如果说想 象的超凡脱俗边一特点是对患有货店症的理性主义的挑战,那么, 与此简时,它也能为作家提供个心安理得地何底脱高历史本身 的选择成置身手历史之外,这诚然基反映了浪漫派作家的实际情 况。“艺术和其他东西一样,正逐渐变成商品,而浪漫派作家也渐渐 变得和小海品生产者相差无几:尽管他们口口声本声自称是人类的 “代表”,是以人民的声音说话,面且说的都是永恒的真理,其实 他钔已越来越生活在一个不恶为顶言家付出优原报酬的社会的边 缘。浪漫派充满澈情的理想主义,如果用一个更富有哲学敷味的 闭来说,:其实是唯心主义的。当时的社会运动实际上很有可能把 “个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一个公正的社会,但是朊然作家 未能在这个社会运动中占有适当的位璧他们也就日益受到驱赶, 终于退向到了自已创作思维的弧独状态之中对于正义社会的幻 褪常常会转化为对于阜已消逝的“有机的”古老英格兰的无力誊 念。直到十九世纪末叶,当成廉·莫里斯将这种浪漫派游人本主 头纳入工人阶级运动的事业之中时,:诗人的幻想等政治实践之间 的鸿沟才大大缩小。@:,· y…i'。: 现代“美学”,或者说髡代的艺术哲学,之所以发端于我们讨 论的这个时期,并不是偶然的事。我们当代关于“象征”与“审美 体验”的观念,·关于作品的“审美和谐”与独特性的观念,大体上 ①参见苦要·成康斯:《文化与社会,1780一1950,伦妆,1958年,特别是该 书第2章《浪漫主义艺术襄》。一一原注 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