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求全面了解南北朝民歌发展的原因。 2.掌握其各自不同的地域特征、内容倾向及艺术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1.主要内容:南朝民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吴歌与西曲 B、《西洲曲》 第二节: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1.主要内容:北朝民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社会题材的多方面表现 B、《木兰诗》 3.问题与应用:对比分析南北朝民歌不同特点,分析《木兰诗》的创作时代背景。 (三)思老与实践: 1.名词解释:吴歌、西曲。 2.分析《西洲曲》的思想艺术成就 3.试述南朝民歌的主要思想与艺术特点。 (四)教学手段:安排学生事先预习,课堂展开讨论 第五章:南朝文学: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及其特点。 2.重点掌握鲍照的乐府诗对广大寒士心声的歌唱及其在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1.主要内容:山水诗及其代表作家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B、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第二节:鲍照及其创新 1.主要内容:鲍照的诗歌创作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寒士的评声、奇桥凌厉险俗的风格 B、对七言诗的贡献
6 1.要求全面了解南北朝民歌发展的原因。 2.掌握其各自不同的地域特征、内容倾向及艺术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1.主要内容:南朝民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吴歌与西曲 B、《西洲曲》 第二节: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1.主要内容:北朝民歌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社会题材的多方面表现 B、《木兰诗》 3.问题与应用:对比分析南北朝民歌不同特点,分析《木兰诗》的创作时代背景。 (三)思考与实践: 1.名词解释:吴歌、西曲。 2.分析《西洲曲》的思想艺术成就。 3.试述南朝民歌的主要思想与艺术特点。 (四)教学手段:安排学生事先预习,课堂展开讨论。 第五章:南朝文学: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及其特点。 2.重点掌握鲍照的乐府诗对广大寒士心声的歌唱及其在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 1.主要内容:山水诗及其代表作家。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B、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第二节:鲍照及其创新 1.主要内容:鲍照的诗歌创作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寒士的呼声、奇矫凌厉险俗的风格 B、对七言诗的贡献
(三)思考与实践: 1.名词解释:山水诗、七言诗。 2.分析鲍照《拟行路难》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意义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辅以随堂讨论 第六章:南朝文学: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了解永明体产生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 2.熟悉宫体诗及其产生发展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沈约、谢跳与永明体 1.主要内容:永明体及其代表作家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永明体的兴起 B、沈约的诗歌、谢跳的诗歌 3.问题与应用:能够分析永明体在声律发展史中的作用 第二节:从市井到宫廷 1.主要内容:宫体诗简介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 B、宫体诗 3.问题与应用:能够对宫体诗追源溯流 (三)思考与实践: 1.名词解释:永明体、宫体诗 2.简述齐梁诗坛的新变。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辅以随堂讨论。 第七章: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了解北朝文化与文学的特点、了解南北文风的交融情况。 2.全面掌握庾信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南北文风的交融 1.主要内容:南北文风的交融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7 (三)思考与实践: 1.名词解释:山水诗、七言诗。 2.分析鲍照《拟行路难》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意义。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辅以随堂讨论。 第六章:南朝文学: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了解永明体产生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 2.熟悉宫体诗及其产生发展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沈约、谢脁与永明体 1.主要内容:永明体及其代表作家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永明体的兴起 B、沈约的诗歌、谢脁的诗歌 3.问题与应用:能够分析永明体在声律发展史中的作用 第二节:从市井到宫廷 1.主要内容:宫体诗简介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A、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 B、宫体诗 3.问题与应用:能够对宫体诗追源溯流 (三)思考与实践: 1.名词解释:永明体、宫体诗。 2.简述齐梁诗坛的新变。 (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为主,辅以随堂讨论。 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了解北朝文化与文学的特点、了解南北文风的交融情况。 2.全面掌握庾信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南北文风的交融 1.主要内容:南北文风的交融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