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思维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35102 课程名称:创意思维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reative think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创意思维概论教学班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基础写作、文体写作、文案策划与写作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1、介绍创意原理、创意思维工具,并引导学生实践创 意思维激发方式。2、将文体理论与写作成规结合,通过写作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 知写作规律。3、本课程希望学生最终获得创意能力和以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精 确表达的高水平文字写作能力。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1.Introduce the creative principle,creative thinking tools,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creative thinking and stimulate the way.2,Combining style theory with writing, through writing design,let students perceive writing rules in practice.3, The course hopes that students will eventually acquire creative ability and a high level of writing ability based on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ecise express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在介绍创意思维激发原理、文类写作成规的基础上, 以实践性练习和大量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直接感知创意思维激发方式、以及写作类型 成规对写作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们将主要掌握以下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 握常用的创意思维激发工具。了解大规模的非虚构写作类型并能够实践写作规律。获 得创意能力。获得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精确表达的高水平文字写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创意写作学科史
1 《创意思维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35102 课程名称:创意思维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Creative think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 创意思维概论教学班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基础写作、文体写作、文案策划与写作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1、介绍创意原理、创意思维工具,并引导学生实践创 意思维激发方式。2、将文体理论与写作成规结合,通过写作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 知写作规律。3、本课程希望学生最终获得创意能力和以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精 确表达的高水平文字写作能力。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1. Introduce the creative principle, creative thinking tools,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practice creative thinking and stimulate the way. 2, Combining style theory with writing, through writing design, let students perceive writing rules in practice. 3, The course hopes that students will eventually acquire creative ability and a high level of writing ability based on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ecise expressi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在介绍创意思维激发原理、文类写作成规的基础上, 以实践性练习和大量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直接感知创意思维激发方式、以及写作类型 成规对写作的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们将主要掌握以下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 握常用的创意思维激发工具。了解大规模的非虚构写作类型并能够实践写作规律。获 得创意能力。获得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的、精确表达的高水平文字写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创意写作学科史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创意写作发展的历史和本土化的过程 2.阐述创意写作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 3.要求大家通过讨论感知创意写作学科的关键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创意写作学科史 1.创意写作在美国的生成溯源 2.创意写作本土化过程 3.创意写作作为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创意写作的系统 1.创意写作与创意产业 2.创意写作的教学理念的形成 3.写你所知道的 课程思政:在学科发展历史的回顾中,以专业认同的情感引导学生的历 史眼光,以辩证的、科学的大脑对待历史、对特学科史。 (三)课后练习 通过阅读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学习学科背景知识和基础理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方法 第二章创意的发生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感性经验讨论创意的来源 2.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创意事件,并讨论创意点在哪里。 3.让学生了解创意的发生规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创意发生过程 1.创意的起源:需求、好奇心 2.创意的落地:构想+执行 3.创意的阻碍 第二节捕获创意 1.技巧与艺术的“相爱相杀” 2.向个人经验中寻找创意 3.“回忆”写作练习 课程思政:以个人经历作为写作资源,以生命意识为方向,引导积极理 2
2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创意写作发展的历史和本土化的过程 2.阐述创意写作教学理念的形成过程 3.要求大家通过讨论感知创意写作学科的关键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意写作学科史 1.创意写作在美国的生成溯源 2.创意写作本土化过程 3. 创意写作作为学科的发展 第二节 创意写作的系统 1.创意写作与创意产业 2.创意写作的教学理念的形成 3. 写你所知道的 课程思政:在学科发展历史的回顾中,以专业认同的情感引导学生的历 史眼光,以辩证的、科学的大脑对待历史、对待学科史。 (三)课后练习 通过阅读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学习学科背景知识和基础理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方法。 第二章 创意的发生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感性经验讨论创意的来源 2.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创意事件,并讨论创意点在哪里。 3.让学生了解创意的发生规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创意发生过程 1.创意的起源:需求、好奇心 2.创意的落地:构想+执行 3. 创意的阻碍 第二节 捕获创意 1.技巧与艺术的“相爱相杀” 2.向个人经验中寻找创意 3. “回忆”写作练习 课程思政:以个人经历作为写作资源,以生命意识为方向,引导积极理
性生活观念、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后练习 寻找生活中有创意的案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方法。 第三章灵感的来源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个体经验对于灵感出现的作用 2.讨论个体的感知途径 3.让学生了解创意的发生原理,并感知灵感的出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积累与经验 1.选择和注意力 2.非注意视 3.人的五感 第二节经验与刺激 1.知觉性经验 2.系统性经验 3. “五感”的写作练习 (三)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回忆自己生命中的几个连续性事件,并串联成有机整体。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方法。 第四章方法:思维导图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思维导图的作用 2.将思维导图作为故事写作工具而使用。 3.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对于大规模叙述类写作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故事的思维导图 1.故事的要素 2.思维导图的使用类型 3.侦探故事推理摸型
3 性生活观念、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后练习 寻找生活中有创意的案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方法。 第三章 灵感的来源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个体经验对于灵感出现的作用 2.讨论个体的感知途径 3.让学生了解创意的发生原理,并感知灵感的出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积累与经验 1.选择和注意力 2.非注意盲视 3. 人的五感 第二节 经验与刺激 1.知觉性经验 2.系统性经验 3. “五感”的写作练习 (三)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回忆自己生命中的几个连续性事件,并串联成有机整体。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方法。 第四章 方法:思维导图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思维导图的作用 2.将思维导图作为故事写作工具而使用。 3.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对于大规模叙述类写作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故事的思维导图 1.故事的要素 2.思维导图的使用类型 3. 侦探故事推理模型
4.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自己的家族史故事 课程思政:专业度很高的“故事思维”为学习对象,引导学生的专业认 同感,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写作水平,为未来积极向上的专业工作打下 基础,提升职业担当意识。 (三)课后练习 为一个喜爱的小说作出思维导图:或为自己的家族史写作作出思维导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方法。 第五章动机:内在需求与外在刺激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写作动机发生原理 2.以故事写作为途径,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3通过关键词写作练习,将内在需求(固定的目标、内心的想法)与外在 动机(契机)打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写作动机 1.自我实现的需要 2.创作动机:创意写作中的内在需求 3。家族史写作的需求来源 第二节非虚构写作中故事的质量 1,故事质最的影响因素 2.访谈、资料搜集与非虚构写作 3.家族史的叙事与结构 4.关键词写作练习八细节写作联系 (三)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根据你所搜集到的信息碎片,完成一篇文章的完整构思,撰写 部分内容。 预习:《姥娘》《妞妞》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方法。 第六章方法:脑力震荡 (一)目的与要求 1.深度介绍故事写作的成规
4 4.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自己的家族史故事 课程思政:专业度很高的“故事思维”为学习对象,引导学生的专业认 同感,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写作水平,为未来积极向上的专业工作打下 基础,提升职业担当意识。 (三)课后练习 为一个喜爱的小说作出思维导图;或为自己的家族史写作作出思维导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方法。 第五章 动机:内在需求与外在刺激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写作动机发生原理 2.以故事写作为途径,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3.通过关键词写作练习,将内在需求(固定的目标、内心的想法)与外在 动机(契机)打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写作动机 1.自我实现的需要 2.创作动机:创意写作中的内在需求 3. 家族史写作的需求来源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中故事的质量 1.故事质量的影响因素 2.访谈、资料搜集与非虚构写作 3.家族史的叙事与结构 4.关键词写作练习\细节写作联系 (三)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根据你所搜集到的信息碎片,完成一篇文章的完整构思,撰写 部分内容。 预习:《姥娘》《妞妞》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方法。 第六章 方法:脑力震荡 (一)目的与要求 1.深度介绍故事写作的成规
2.目的:以故事写作为途径,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故事的假设 1.假设的作用过程 2.故事情节的假设与故事的方向 第二节故事的悬念 1.悬念的设定 2.人物与悬念 3.延长悬念 4.设置悬念练习 第三节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冲突 1.故事冲突是什么 非虚构故事冲突的双重属性 3.作为社会冲突的散事冲突 4。讨论:故事冲突与写作伦理 课程思政:让学生在写作实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植入社会责任意识, 最终在专业素养、写作能力提升的同时,能够在文学创作中关注社会 注入家国情感,未来成为有智意、有理性、情感丰盈的人。 (三)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1、寻找作品中设置悬念的地方,说出设置悬念的方法,以及 悬念的内容。2、再次回想你的家族史故事,如何在重点事件中捕捉和展 示冲突点?3、完成非虚构故事写作。4、作品讨论与修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写作实践、反馈与修改等方法。 第七章潜意识与经验唤醒 (一)目的与要求 1.审视多种灵感来源的可能 2,以喜剧创作为通道,引导学生吸收多种可能性的灵感 3.通时过串联思维,打破传统思维的模式化瞳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梦境与潜意识 1.潜意识是什么 2.梦境 3.练习:关于校园场景的梦境复述
5 2.目的:以故事写作为途径,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故事的假设 1.假设的作用过程 2.故事情节的假设与故事的方向 第二节 故事的悬念 1.悬念的设定 2.人物与悬念 3.延长悬念 4.设置悬念练习 第三节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冲突 1. 故事冲突是什么 2. 非虚构故事冲突的双重属性 3. 作为社会冲突的故事冲突 4. 讨论:故事冲突与写作伦理 课程思政:让学生在写作实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植入社会责任意识, 最终在专业素养、写作能力提升的同时,能够在文学创作中关注社会、 注入家国情感,未来成为有智慧、有理性、情感丰盈的人。 (三)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1、寻找作品中设置悬念的地方,说出设置悬念的方法,以及 悬念的内容。2、再次回想你的家族史故事,如何在重点事件中捕捉和展 示冲突点?3、完成非虚构故事写作。4、作品讨论与修改。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写作实践、反馈与修改等方法。 第七章 潜意识与经验唤醒 (一)目的与要求 1.审视多种灵感来源的可能 2 .以喜剧创作为通道,引导学生吸收多种可能性的灵感。 3.通过串联思维,打破传统思维的模式化障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梦境与潜意识 1.潜意识是什么 2.梦境 3.练习:关于校园场景的梦境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