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6日 信阳市208—2009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阖(he)家 体恤(x 苦心孤诣(yi) 雕栏玉砌(qie) B.谮(zen)言 扪(men)心 不忍卒(c山)读 风驰电掣(che) C.劲(jing)旅 埋(mi)怨 感喟(kui)不已 丧权辱(ru)国 D.稽(qi)首 皈(gui)依 弹冠(guan)相庆 怨声载(zai)道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鹿奶粉为三鹿集团所生产,该企业是国产奶粉的“龙头”,奶粉产销量已连续11年排 名全国第一。此次“结石婴儿”事件,却是三鹿集团成为众矢之的。 B.在中国等国家的斡旋下,朝鲜已同意就放弃核武器和停止核计划参加六方会谈,这种态 度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欢迎。 C.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健身美体无可非议,但在选择和使用化妆品、保健品、瘦身营养 素等产品时,要以科学、安全为前提,不要轻信夸大宣传和促销广告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要求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建设规划必须瞻前顾后, 统筹安排。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重庆一名8岁小学生最近上课精力不集中,夜里频繁出现梦游状况。医生检査发现,这 是由于作业太多、学习压力过大所致。 B.北京多名市政协委员建议,应在中小学加强人文、历史、社会科学教育,高考不论文科, 理科,都应该考历史,难度可以不同。 C.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很多姚明的粉丝,关心中国体育、关心中国篮球的人有福了,我们 今天特别高兴地请到姚明和大家进行在线互动 D.郭晶晶向她的第四枚奥运会金牌发起冲击,最终如愿以偿,“水立方”成为她本届奥运 会完美“谢幕”的地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天文学中, 。据不完全统计,满 月出现在 近10年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和“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各有4年 ①十六的概率是40% ②有时甚至出现在十四或十七 ③“望”就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④十四和十七的概率是10% ⑤这个日期有时出现在农历的十五、十六
★2009 年 1 月 16 日 信阳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阖.(hé)家 体恤.(xù ) 苦心孤诣.(yì) 雕栏玉砌.(qiè) B.谮.(zèn)言 扪.(mén)心 不忍卒.(cù)读 风驰电掣.(chè) C.劲.(jìng)旅 埋.(mái)怨 感喟.(kuì)不已 丧权辱.(rǔ)国 D.稽.(qǐ)首 皈.(guī)依 弹冠.(guān)相庆 怨声载.(zài)道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三鹿奶粉为三鹿集团所生产,该企业是国产奶粉的“龙头”,奶粉产销量已连续 11 年排 名全国第一。此次“结石婴儿”事件,却是三鹿集团成为众矢之的 ....。 B.在中国等国家的斡旋下,朝鲜已同意就放弃核武器和停止核计划参加六方会谈,这种态 度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欢迎。 C.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健身美体无可非议 ....,但在选择和使用化妆品、保健品、瘦身营养 素等产品时,要以科学、安全为前提,不要轻信夸大宣传和促销广告。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要求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建设规划必须瞻前顾后 ...., 统筹安排。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重庆一名 8 岁小学生最近上课精力不集中,夜里频繁出现梦游状况。医生检查发现,这 是由于作业太多、学习压力过大所致。 B.北京多名市政协委员建议,应在中小学加强人文、历史、社会科学教育,高考不论文科, 理科,都应该考历史,难度可以不同。 C.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很多姚明的粉丝,关心中国体育、关心中国篮球的人有福了,我们 今天特别高兴地请到姚明和大家进行在线互动。 D. 郭晶晶向她的第四枚奥运会金牌发起冲击,最终如愿以偿,“水立方”成为她本届奥运 会完美“谢幕”的地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天文学中, , , , 。据不完全统计,满 月出现在 , , 。近 10 年来,“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和“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各有 4 年。 ①十六的概率是 40% ②有时甚至出现在十四或十七 ③“望”就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④十四和十七的概率是 10% ⑤这个日期有时出现在农历的十五、十六
⑥十五的概率是50% ⑦满月被称之为“望 A.⑦③⑤②⑥①④ B.③⑦②①④⑥⑤ C.⑥③①⑤④⑦② ⑤④⑦③②⑥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近段时间,又有学者提议要把“四书”纳入中学课堂。观者议论纷纭,无非说“四书” 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文化认同”的基础,因为我们放弃了以“四书”为表征的儒教 文化的伦理资源,所以面临着道德“脱序的危险”。因此,应该把“四书”教育纳入国民教 育体系,以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不读‘四书’,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 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此论之谬,不待多言。如果此论成立的话,那么包括西方历史上众多最伟大人物在内的 人类,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他们都没 有读过“博大精深”的“四书”。 说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实质是说当前中国社会普遍蔑视某些任何公民本 来就应当受到其约束的基本原则,而奉行目的至上、不择手段的道德观念。换句话说,就是 整个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个社会要形成某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不外乎以下三种途径:一是统一于某一宗教 比如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道德系统和伊斯兰教道德系统:二是统一于某种意识形态,比如传 统中国社会的儒家道德系统:三是统一于宪政民主精神,比如英美等建立了稳定的自由民主 制度和国家,“对宪政政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第一种途径主要诉诸人类共有的宗教 感,因而比较深刻持久:第二种途径主要依靠政治力量的宣传灌输,往往离不开某种压迫性 权力的支持;第三种途径则借由公共理性,因而能稳定持久 由于中国从来就不存在某种类似于欧洲基督教那样系统稳定、深入人心的宗教,而且在 社会不断趋向平等化、民主化的时代,建立新宗教的一切企图,不但要被人视为邪恶的, 而且要被人视为是荒谬的和不合理的,因而第一条途径是不可能在中国走通。另一方面,中 国传统道德因其内在的专制主义缺陷,在其实现自身必要的现代性转化之前,既不可能、也 不应该由它来支撑起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大厦。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多元主义特征,决定了前两 种途径在合法性上存在着极大的疑问。因此,不断推进民主进程,逐步建立稳定的民主制度 框架,以民主精神感化国人灵魂,促进现代文明的那些基本原则牢牢扎根于国人的心灵深处, 就成了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关键所在。包括提倡儒家在内的任何药方,即使不是无 用的或有害的,也至多只能算是治标之术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5.对“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普遍不读“四书”,因而对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道德问题 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 B.当前的中国社会普遍蔑视某些基本原则,而这些基本原则本来是任何公民都应当严格遵 守的。 C.当前的中国社会普遍奉行的是一种为达到目的的不择手段,危害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观 D.当前的中国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从而导致道德水 平普遍下降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读过二“博大精深”的“四书”,但是他们同样“做人的尊严,人 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⑥十五的概率是 50% ⑦满月被称之为“望” A.⑦③⑤②⑥①④ B.③⑦②①④⑥⑤ C.⑥③①⑤④⑦② D.⑤④⑦③②⑥①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近段时间,又有学者提议要把“四书”纳入中学课堂。观者议论纷纭,无非说“四书” 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 、“文化认同”的基础,因为我们放弃了以“四书”为表征的儒教 文化的伦理资源,所以面临着道德“脱序的危险”。因此,应该把“四书”教育纳入国民教 育体系,以取得全社会普遍的族群认同与伦理共识。“不读‘四书’,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 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此论之谬,不待多言。如果此论成立的话,那么包括西方历史上众多最伟大人物在内的 人类,绝大多数都“不知道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因为他们都没 有读过“博大精深”的“四书”。 说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实质是说当前中国社会普遍蔑视某些任何公民本 来就应当受到其约束的基本原则,而奉行目的至上、不择手段的道德观念。换句话说,就是 整个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一个社会要形成某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不外乎以下三种途径:一是统一于某一宗教, 比如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道德系统和伊斯兰教道德系统;二是统一于某种意识形态,比如传 统中国社会的儒家道德系统;三是统一于宪政民主精神,比如英美等建立了稳定的自由民主 制度和国家,“对宪政政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第一种途径主要诉诸人类共有的宗教 感,因而比较深刻持久;第二种途径主要依靠政治力量的宣传灌输,往往离不开某种压迫性 权力的支持;第三种途径则借由公共理性,因而能稳定持久。 由于中国从来就不存在某种类似于欧洲基督教那样系统稳定、深入人心的宗教,而且在 社会不断趋向平等化、、民主化的时代,建立新宗教的一切企图,不但要被人视为邪恶的, 而且要被人视为是荒谬的和不合理的,因而第一条途径是不可能在中国走通。另一方面,中 国传统道德因其内在的专制主义缺陷,在其实现自身必要的现代性转化之前,既不可能、也 不应该由它来支撑起当代中国人的道德大厦。再加上现代社会的多元主义特征,决定了前两 种途径在合法性上存在着极大的疑问。因此,不断推进民主进程,逐步建立稳定的民主制度 框架,以民主精神感化国人灵魂,促进现代文明的那些基本原则牢牢扎根于国人的心灵深处, 就成了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关键所在。包括提倡儒家在内的任何药方,即使不是无 用的或有害的,也至多只能算是治标之术。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5.对“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普遍不读“四书”,因而对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道德问题 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道德危机。 B.当前的中国社会普遍蔑视某些基本原则,而这些基本原则本来是任何公民都应当严格遵 守的。 C.当前的中国社会普遍奉行的是一种为达到目的的不择手段,危害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观 念。 D. 当前的中国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从而导致道德水 平普遍下降。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读过“博大精深”的“四书”,但是他们同样“做人的尊严,人 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B.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道德系统和伊斯兰国家的伊斯兰教道德系统合而为一,共同诉诸 人类共有的宗教感,因而深刻持久 C.英美等建立了稳定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对宪政政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 从而形成了一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 D.依靠政治力量的宣传灌输,往往离不开某种压迫性权力的支持,如传统中国社会的儒 家道德系统的就是统治者的支持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文化认同”的基础,不仅每一个人要读,全世 界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也都要读。 B.当前的中国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所以有学者提议 重读“四书”,从中寻找救治“道德脱序”的良方 C.中国从来就不存在某种系统稳定、深入人心的宗教,因而要在今天的中国通过一种宗 教来形成一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是不可能的。 D.要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方面的问题,只有建立民主制度,加强民主思想教育 让民主的精神深入人心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溪渔子传 方孝孺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①部署之,令之曰 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素长者,常禁切之,纳之 学,使读书,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其师 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溪渔子亦自雄其才志,尝往来江淮之南,结交大侠异人;论古人功业,遇当其意,徘徊 叹息,仰天拊髀②,若有意于从之游也。与天台林右、张毂最善。右亦豪士,善击剑,知兵 而长于为文。毂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二人皆自负高一世,婴竖视同列。溪渔子在淮上, 尝钓海滨,望见二人,踞坐大笑。二人者,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引归 逆旅,主人出酒相饮,摄衣跣行③,起舞为乐,驩声撼数十百家。辨难上下古今事,折衷损 益,根据理道。识者,知其非狂生;或不识其为人,共瞤④指笑之,以为真狂:或又疑其为 神仙人云。溪渔子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否则,被污垢短 衣,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后溪渔子尽悔故所为,买书千余卷,伏而读之。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常曰 汉无儒者,惟贾生、诸葛孔明耳。唐人陆贽粗有识,然不足庶几王道。所贵乎学,将以辅 天地所不及,不然,多读书何为?〃识溪渔子者,闻其论高,愈疑之,终莫能测其为如何士 也。或曰:“金陵有隐者五显微仲,好奇⑤,溪渔子即其人。 (选自《逊志斋集》卷二十一有删改) 【注】①什伍:古代军队的基层编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②拊髀:以手拍股。③摄 衣:提起衣裳。跣行:光着脚走路。④瞤:窥视。⑤奇:奇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 脱:洒脱 B.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 异:以……为异 C.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 适:符合 D.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蹑:沿着
B.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道德系统和伊斯兰国家的伊斯兰教道德系统合而为一,共同诉诸 人类共有的宗教感,因而深刻持久。 C.英美等建立了稳定的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对宪政政府的信仰是美国传统的核心”, 从而形成了一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 D.依靠政治力量的宣传灌输,往往离不开某种压迫性权力的支持,如传统中国社会的儒 家道德系统的就是统治者的支持。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是中华民族“伦理共识” 、“文化认同”的基础,不仅每一个人要读,全世 界热爱中华文化的人也都要读。 B.当前的中国社会缺乏某些不可动摇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规范,所以有学者提议 重读“四书”,从中寻找救治“道德脱序”的良方。 C.中国从来就不存在某种系统稳定、深入人心的宗教,因而要在今天的中国通过一种宗 教来形成一种统一的确定性观念是不可能的。 D.要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的道德方面的问题,只有建立民主制度,加强民主思想教育, 让民主的精神深入人心。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溪渔子传 方孝孺 溪渔子,金陵江宁人。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而什伍①部署之,令之曰: “之左”,则趋之左;曰“之右”,则折而右,无敢过视者。溪渔之父素长者,常禁切之,纳之 学,使读书,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其师 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溪渔子亦自雄其才志,尝往来江淮之南,结交大侠异人;论古人功业,遇当其意,徘徊 叹息,仰天拊髀②,若有意于从之游也。与天台林右、张毂最善。右亦豪士,善击剑,知兵 而长于为文。毂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二人皆自负高一世,婴竖视同列。溪渔子在淮上, 尝钓海滨,望见二人,踞坐大笑。二人者,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引归 逆旅,主人出酒相饮,摄衣跣行③,起舞为乐,驩声撼数十百家。辨难上下古今事,折衷损 益,根据理道。识者,知其非狂生;或不识其为人,共瞷④指笑之,以为真狂;或又疑其为 神仙人云。溪渔子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否则,被污垢短 衣,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后溪渔子尽悔故所为,买书千余卷,伏而读之。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常曰: “汉无儒者,惟贾生、诸葛孔明耳。唐人陆贽粗有识,然不足庶几王道。所贵乎学,将以辅 天地所不及,不然,多读书何为?”识溪渔子者,闻其论高,愈疑之,终莫能测其为如何士 也。或曰:“金陵有隐者五显微仲,好奇⑤,溪渔子即其人。” (选自《逊志斋集》卷二十一 有删改) 【注】①什伍:古代军队的基层编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②拊髀:以手拍股。③摄 衣:提起衣裳。跣行:光着脚走路。④瞷:窥视。⑤奇:奇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少脱.略不拘,与群儿嬉遨,辄处其上 脱:洒脱 B. 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 异:以……为异 C. 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 适:符合 D. 逐蹑.市人后,市人吁之,弗辞也 蹑:沿着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溪渔子“脱略不拘”的一组是 ①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 ②其师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③皆自负高一世 ④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 ⑤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 ⑥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溪渔子小时候不拘于礼法,把群童管束得服服帖帖,没有谁敢不听他的。他不安分 读书而却学业超群,令老师都很吃惊。 B.溪渔子喜好击剑,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经常装出疯狂的样子饮酒,自我放纵,吟 诗歌唱;浪迹江湖与侠士异人交往,或在海滨垂钓,或在市井游荡,放浪形骸,似狂非 狂 C.溪渔子遇到符合他心意的,就穿上漂亮的衣服在人群中走动,发现他的人都争着来 看他;否则,他就穿着脏兮兮的短衣服,跟在市民的身后,人家疑怪,他也不离开 D.后来溪渔子非常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买了上千卷书,专心攻读。他写的文章奇 伟雄健,但是以署自己的名字为耻辱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溪渔子“脱略不拘”的一组是 ①时时弃去,不肯帖帖诸生间 ②其师亦奇之,谢曰:“子非吾曹人也。” ③皆自负高一世 ④举若不闻,遇适其志,鲜衣美服行众人中,见者争观之 ⑤阳狂饮酒,自放于歌诗 ⑥为文章奇伟伉健,然耻以自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溪渔子小时候不拘于礼法,把群童管束得服服帖帖,没有谁敢不听他的。他不安分 读书而却学业超群,令老师都很吃惊。 B. 溪渔子喜好击剑,懂得兵法又擅长写作,经常装出疯狂的样子饮酒,自我放纵,吟 诗歌唱;浪迹江湖与侠士异人交往,或在海滨垂钓,或在市井游荡,放浪形骸,似狂非 狂。 C. 溪渔子遇到符合他心意的,就穿上漂亮的衣服在人群中走动,发现他的人都争着来 看他;否则,他就穿着脏兮兮的短衣服,跟在市民的身后,人家疑怪,他也不离开。 D.后来溪渔子非常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买了上千卷书,专心攻读。他写的文章奇 伟雄健,但是以署自己的名字为耻辱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5分) 译文: (2)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南行 张潮 茨菰【注】叶烂别西湾, 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 人传郎在凤凰山 【注】茨菰,即慈姑,生长在水田中,叶烂于秋末冬初。 (1)诗中的“妾”为什么“梦”?她的梦为什么“不离江上水”?(4分) 答 (2)诗的前两句以景遇情,情景交融,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不见舆薪。(《齐桓晋 文之事》)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屈原列传》)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 壁赋》)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王勃《腾王 序》) 怨不在大,可谓为人 (魏征《谏太 宗十思疏》)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拜谒屈原祠 杜鸿 以一种敬畏的方式,走近了屈原,走进了这座精神圣殿。我的心灵沐浴着一种光辉,沐 浴着一种皈依返钵的意味 屈原故里的牌坊立在一片林阴深处。透过树叶,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题留的大字。牌 坊旁还有一条小溪,绿树绿叶为它遮去了炎炎烈日,剔尽了芜杂的尘世之嚣。 走到祠的山脚下,便开始仰望那位老人的铮铮傲骨。每向他迈进一步,心都要起伏 次。在那群雄诸侯割据的年代,依我之心,本可以做一位回到山野的隐士,何苦站在那汨罗 河边,问天索地,忧国忧民,最后以头颅和身躯,撞上了历史的磐钟。他却这样做了,而且 做得非常彻底,非常不可逆转。他还用他的《离骚》,他的《九歌》,他的《天问》,来吟唱 心中的爱国之情。他赴身汨罗是在以魂问天。汨罗无辜,江山不幸。通天的爱国之树竟然没 有立足的地方。楚天之大,大得放不下一具忠魂之躯。倒是这条名不见经传的汨罗河,成了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www.ks5u.com (1)而所业未久,即过诸生数倍,诸生大畏之。(5 分) 译文: (2)知其非庸人也,即与之语,大惊异其所为.(5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江 南 行 张潮 茨菰【注】叶烂别西湾, 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 人传郎在凤凰山。 【注】茨菰,即慈姑,生长在水田中,叶烂于秋末冬初。 (1)诗中的“妾”为什么“梦”?她的梦为什么“不离江上水”?(4 分) 答: (2)诗的前两句以景遇情,情景交融,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4 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不见舆薪。(《齐桓晋 文之事》)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邪曲之害公也, ,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屈原列传》)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苏轼《赤 壁赋》)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腾王 阁序》) 怨不在大,可谓为人; , 。(魏征《谏太 宗十思疏》)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拜谒屈原祠 杜鸿 以一种敬畏的方式,走近了屈原,走进了这座精神圣殿。我的心灵沐浴着一种光辉,沐 浴着一种皈依返钵的意味。 屈原故里的牌坊立在一片林阴深处。透过树叶,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题留的大字。牌 坊旁还有一条小溪,绿树绿叶为它遮去了炎炎烈日,剔尽了芜杂的尘世之嚣。 走到祠的山脚下,便开始仰望那位老人的铮铮傲骨。每向他迈进一步,心都要起伏一 次。在那群雄诸侯割据的年代,依我之心,本可以做一位回到山野的隐士,何苦站在那汨罗 河边,问天索地,忧国忧民,最后以头颅和身躯,撞上了历史的磐钟。他却这样做了,而且 做得非常彻底,非常不可逆转。他还用他的《离骚》,他的《九歌》,他的《天问》,来吟唱 心中的爱国之情。他赴身汨罗是在以魂问天。汨罗无辜,江山不幸。通天的爱国之树竟然没 有立足的地方。楚天之大,大得放不下一具忠魂之躯。倒是这条名不见经传的汨罗河,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