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宇宙也有认识,形成了一些宇宙学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 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天象盖笠,地法覆盘”。这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起源 于周初。它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汉代成书的《周髀算经》利用影长测量数据试图把盖 天说构造成一个天地几何模型,说明日月出入、昼夜变化等各种天丈现象。但由于天地平行 和圭表影长“千里差一寸”的基本假设有误,结果并不理想。不过盖天说对绘制星图、测量天 体坐标来说还是很有用的。汉代有一种星图叫做“盖图”,大概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 此外,天体的赤道坐标在中国古代是“入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并不矛盾。 汉代出现了浑天说,大概出现在太初改历之时。东汉张衡的《浑天仪注》对浑天说有非常形 象的描写:“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可见浑天说的本质就是对天球的 认识。浑天说对后来天文观测的影响很大。有了浑天说,就有了浑仪,并且有可能在浑仪上 加黄道、白道等,使天体位置测量越来越精密。 宣夜说是一种认为宇宙无限的气宇宙论,是汉代的郗萌提出的学说。认为天”并没有一个固 定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这种宇宙论虽然对 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却启发人们对宇宙本原和天体演化的认识。宋代 理学家朱熹更是根据这种气的宇宙论提出了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他认为宇宙起先只是阴阳 二气,两者旋转磨擦,磨出一些渣滓,结在中央,便形成地。气之清者就上升成为日月星辰 在外周转不停。这个宇宙演化理论虽然还很粗糙,但其气漩涡论却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 卡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 中国古代宇宙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官体系是 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西方的传统开始于古埃及巴比伦,到古希腊时期形成星座体系,以神 话中的事物为主。中国星官体系则完全不同,是把人间帝王社会搬到了天上。天地是名副其 实的对应。正是有了这种对应,中国古代的天与人之间才那么的接近。“天文”永远与“人文 密切关联,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其根本的目的是探究天人关系,正如司马迁所说,“究 天人之际” 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看起来似乎越来越不重要。其实情况并不这么简 单。当我们探索宇宙越深入,就越发现我们人类是与宇宙紧密相关的。例如,现代天文学探 索宇宙中的地外生命,就是出于对我们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只有当我们关心人,才可能更 好地探索宇宙;也只有当我们更多地了解宇宙,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摘编自孙小淳《中国古代天文学:何为“天极”》) 1.下列对于盖天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种对宇宙认识的学说,这种学说认 为“天圆地方”,“天象盖笠,地法覆盘”。 B.盖天说对天地结构的认识比较直观,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汉代有一种星图叫做“盖 图”,可能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 C.《周髀算经》试图用盖天说的天地几何模型来说明天文现象,但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 长有“千里差一寸”的误差,结果不理想
河南省九校 2016 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宇宙也有认识,形成了一些宇宙学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 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 “天象盖笠,地法覆盘”。这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起源 于周初。它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汉代成书的《周髀算经》利用影长测量数据试图把盖 天说构造成一个天地几何模型,说明日月出入、昼夜变化等各种天丈现象。但由于天地平行 和圭表影长“千里差一寸”的基本假设有误,结果并不理想。不过盖天说对绘制星图、测量天 体坐标来说还是很有用的。汉代有一种星图叫做“盖图”,大概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 此外,天体的赤道坐标在中国古代是“入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并不矛盾。 汉代出现了浑天说,大概出现在太初改历之时。东汉张衡的《浑天仪注》对浑天说有非常形 象的描写:“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可见浑天说的本质就是对天球的 认识。浑天说对后来天文观测的影响很大。有了浑天说,就有了浑仪,并且有可能在浑仪上 加黄道、白道等,使天体位置测量越来越精密。 宣夜说是一种认为宇宙无限的气宇宙论,是汉代的郗萌提出的学说。认为“天”并没有一个固 定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这种宇宙论虽然对 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却启发人们对宇宙本原和天体演化的认识。宋代 理学家朱熹更是根据这种气的宇宙论提出了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他认为宇宙起先只是阴阳 二气,两者旋转磨擦,磨出一些渣滓,结在中央,便形成地。气之清者就上升成为日月星辰, 在外周转不停。这个宇宙演化理论虽然还很粗糙,但其气漩涡论却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 卡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 400 多年。 中国古代宇宙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官体系是 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西方的传统开始于古埃及巴比伦,到古希腊时期形成星座体系,以神 话中的事物为主。中国星官体系则完全不同,是把人间帝王社会搬到了天上。天地是名副其 实的对应。正是有了这种对应,中国古代的天与人之间才那么的接近。“天文”永远与“人文” 密切关联,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其根本的目的是探究天人关系,正如司马迁所说,“究 天人之际”。 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看起来似乎越来越不重要。其实情况并不这么简 单。当我们探索宇宙越深入,就越发现我们人类是与宇宙紧密相关的。例如,现代天文学探 索宇宙中的地外生命,就是出于对我们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只有当我们关心人,才可能更 好地探索宇宙;也只有当我们更多地了解宇宙,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摘编自孙小淳《中国古代天文学:何为“天极”》) 1.下列对于盖天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种对宇宙认识的学说,这种学说认 为“天圆地方”,“天象盖笠,地法覆盘”。 B.盖天说对天地结构的认识比较直观,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汉代有一种星图叫做“盖 图”,可能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 C.《周髀算经》试图用盖天说的天地几何模型来说明天文现象,但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 长有“千里差一寸”的误差,结果不理想
D.盖天说起源于周代,对绘制星图、测量天体坐标很有用。我国古代天体的赤道坐标“入 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有一致之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代出现了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这是张衡对天地形 象的比喻,代表了东汉对宇宙的整体认识 B.宣夜说对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实际作用。这种宇宙论认为“天”只不过是无边无 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在气体中飘浮游动 C.朱熹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比笛卡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他的这种气漩涡论是 根据汉代郗萌的气的宇宙论提出的新认识 D.中国的星官体系和西方的星座体系完全不同,中国的星官体系不以神话事物为主,而把 人间帝王社会搬到天上,有天地对应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浑天说这种对天球的认识认为地被天包在其中。在浑天说的影响下,出现了浑仪,可能 会使人们对天体位置的测量越来越精密 B.根据朱熹的“气漩涡论”,地是在中央的,是阴阳二气旋转摩擦出的渣滓,日月星辰是在 地之外周转不停的,是阴阳二气之清者 C.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目的,这源于中国古代宇宙论强调天地人的相 互对应,天地对应使得天人之间很接近 D.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人在宇宙中位置并非越来越不重要。现代天文学探索宇宙中地 外生命,就是出于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赠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 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 议郎,累迁吏部侍郎。高丽叛,诏李勣为湨江道大总管,处俊副之.师入虏境,未阵,贼遽 至,举军危骇。处俊方据胡床,体胖,安餐不顾,密畀料精锐击之,虏却,众壮其谋。入拜 东台侍郎。时浮屠卢伽逸多治丹,曰“可以续年”。高宗欲遂饵之,处俊谏曰:“修短固有命, 异方之剂,安得轻服哉?昔先帝诏浮屠那罗迩娑寐案其方书为秘剂,取灵花怪石,历岁乃能 就。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故法不得 行。前鉴不远,惟陛下深察。”帝纳其言。上元初,帝观翔鸾阁,时赤县与太常音技分东 西朋,帝诏雍王贤主东,周王显主西,因以角胜,处俊曰:“礼所以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 诈之心生也。二王春秋少,意操未定,乃公朋造党使相夸,非所以导仁义,示雍和也。”帝 遽止,叹曰:“处俊远识,非众臣所逮。”帝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曰:“昔魏文帝著令 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 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事遂沮。开耀元年卒,年七十五。帝哀叹其忠,举哀光顺门,祭 以少牢,赙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百官赴哭,官庀葬事。子北叟固辞,未听。裴炎为 白帝曰:“处俊阽死,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帝闻恻然, 答其意,止膊物而已。处俊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 傅经义,凡所规献,得大臣体。 (节选自《新唐书·郝处俊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 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D.盖天说起源于周代,对绘制星图、测量天体坐标很有用。我国古代天体的赤道坐标“入 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有一致之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汉代出现了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这是张衡对天地形 象的比喻,代表了东汉对宇宙的整体认识。 B.宣夜说对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实际作用。这种宇宙论认为“天”只不过是无边无 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在气体中飘浮游动。 C.朱熹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比笛卡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 400 多年,他的这种气漩涡论是 根据汉代郗萌的气的宇宙论提出的新认识。 D.中国的星官体系和西方的星座体系完全不同,中国的星官体系不以神话事物为主,而把 人间帝王社会搬到天上,有天地对应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浑天说这种对天球的认识认为地被天包在其中。在浑天说的影响下,出现了浑仪,可能 会使人们对天体位置的测量越来越精密。 B.根据朱熹的“气漩涡论”,地是在中央的,是阴阳二气旋转摩擦出的渣滓,日月星辰是在 地之外周转不停的,是阴阳二气之清者。 C.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目的,这源于中国古代宇宙论强调天地人的相 互对应,天地对应使得天人之间很接近。 D.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人在宇宙中位置并非越来越不重要。现代天文学探索宇宙中地 外生命,就是出于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 崖略暗诵。贞观中,第进士,解褐著作佐郎,袭父爵。兄弟友睦,事诸舅谨甚。召拜太子司 议郎,累迁吏部侍郎。高丽叛,诏李勣为浿江道大总管,处俊副之.师入虏境,未阵,贼遽 至,举军危骇。处俊方据胡床,体胖,安餐不顾,密畀料精锐击之,虏却,众壮其谋。入拜 东台侍郎。时浮屠卢伽逸多治丹,曰“可以续年”。高宗欲遂饵之,处俊谏曰:“修短固有命, 异方之剂,安得轻服哉? 昔先帝诏浮屠那罗迩娑寐案其方书为秘剂,取灵花怪石,历岁乃能 就。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故法不得 行。前鉴不远,惟陛下深察。”帝纳其言。上元初,帝观酺翔鸾阁,时赤县与太常音技分东 西朋,帝诏雍王贤主东,周王显主西,因以角胜,处俊曰:“礼所以示童子无诳者,恐其欺 诈之心生也。二王春秋少,意操未定,乃公朋造党使相夸,非所以导仁义,示雍和也。”帝 遽止,叹曰:“处俊远识,非众臣所逮。”帝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曰:“昔魏文帝著令 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 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事遂沮。开耀元年卒,年七十五。帝哀叹其忠,举哀光顺门,祭 以少牢,赙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百官赴哭,官庀葬事。子北叟固辞,未听。裴炎为 白帝曰:“处俊阽死,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帝闻恻然, 答其意,止膊物而已。处俊资约素,土木形骸,然临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 傅经义,凡所规献,得大臣体。 (节选自《新唐书·郝处俊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 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B.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 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C.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 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D.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 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 史 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 郎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文中用以指年 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郝处俊不贪财物,很有家庭教养。他父亲去世时,父亲过去的属下送来了很多财物,他 都推辞不接受:他对兄弟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 B.郝处俊富有胆识,深得大家认可。高丽反叛时,他沉着应敌,将士多服其胆略:他反对 皇帝让雍王和周王分率两队争胜取乐,谏言受到皇帝好评。 C.郝处俊敢于进谏,甚得大臣之体。他认为寿命长短自有天数,不认可僧人所炼长生药 反对高宗退位给天后;与皇上议论定引经据典,多有匡正 D.郝处俊生性俭素,尽享身后哀荣。他去世后,不仅高宗为他在光顺门举哀,并赐给众多 绢布、米粟;而且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5分) (2)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小题。(11分)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 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作者和杜审言都于神龙初年(705)流放岭南,杜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 南境内),沈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 都洛阳。 8.诗中第二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5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登高》中 两句,写出作者在忧国伤时的困窘生活中白发 多、身体弱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写鱼和鸟来表现出洞庭湖盎然生机景象的两句是:
B.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 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C.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 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D.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 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3 分) A.《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 史”。 B.“吏部”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选用、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主管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 郎。 C.“春秋”既可指春季秋季,也可指我国特定的历史时代,还可指儒家经典,文中用以指年 龄。 D.“少牢”指我国古代祭祀时用羊和猪当祭品,“太牢”则指祭祀帝王时用牛、羊和猪当祭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郝处俊不贪财物,很有家庭教养。他父亲去世时,父亲过去的属下送来了很多财物,他 都推辞不接受;他对兄弟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 B.郝处俊富有胆识,深得大家认可。高丽反叛时,他沉着应敌,将士多服其胆略;他反对 皇帝让雍王和周王分率两队争胜取乐,谏言受到皇帝好评。 C.郝处俊敢于进谏,甚得大臣之体。他认为寿命长短自有天数,不认可僧人所炼长生药; 反对高宗退位给天后;与皇上议论定引经据典,多有匡正。 D.郝处俊生性俭素,尽享身后哀荣。他去世后,不仅高宗为他在光顺门举哀,并赐给众多 绢布、米粟;而且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了他的入葬事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先帝饵之,俄而大渐,上医不知所为,群臣请显戮其人,议者以为取笑夷狄。(5 分) (2)诿臣曰:“生无益于国,死无烦费,凡诏赐,愿一罢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小题。(11 分)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 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作者和杜审言都于神龙初年(705)流放岭南,杜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 南境内),沈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 都洛阳。 8.诗中第二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5 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作者在忧国伤时的困窘生活中白发 多、身体弱。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写鱼和鸟来表现出洞庭湖盎然生机景象的两句是:“____
(3)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出了蜀道旁水泻击石,崖谷雷鸣的 奇险场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 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块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 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34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 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 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终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像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说: “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 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是土路,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听到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驴车 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子。很小很小的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 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 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 个瞬间,我心疼了。我不到23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最喜 欢的长头发。以前的李暖暖,天天穿得怪异而艳丽,喜欢那些小首饰,曾经在一只耳朵上戴 过四个耳饰,为此差点儿被她爸赶出家门…而现在的她,素面朝天,极其简约。 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抱住了我。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 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 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他们知道 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早早地为此而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 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 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不行,我答应 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结果她就来了 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 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 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
___。”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蜀道旁水泻击石,崖谷雷鸣的 奇险场景。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 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块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 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34 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 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 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终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像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说: “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 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是土路,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听到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的人和袋子全都放在毛驴车 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子。很小很小的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 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 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 T 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 个瞬间,我心疼了。我不到 23 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最喜 欢的长头发。以前的李暖暖,天天穿得怪异而艳丽,喜欢那些小首饰,曾经在一只耳朵上戴 过四个耳饰,为此差点儿被她爸赶出家门……而现在的她,素面朝天,极其简约。 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把抱住了我。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 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 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他们知道 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早早地为此而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 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 “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不行,我答应 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结果她就来了, 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 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 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
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 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 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 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她 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那天,她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抱着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放声大哭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 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 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临走,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 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B.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深远之爱,也 反映出她对社会存在不公有清醒认识。 C.文中用语言、肖像、动作等描写以及对比手法来刻画李暖暖的形象:她要父亲拿20万 来为她赎身主要为了改变当地的教学条件 D.文章标题简洁醒目,吸引读者;“34个鸡蛋”是文章的线索,饱含着孩子们对李暖暖的热 爱,感动了李暖暖,使她决心留下来。 E.本文立意深刻,现实性强,谋篇布局主要扣住当前社会青年人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叛逆问 题,又涉及父母对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 (2)小说第五段写到了“我”去看李暖暖时的路途境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李暖暖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抒写的是师生情的真挚,有人认为反映的是青年 人的成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 陆昕 可以这样说,从我初识许先生,直到今日,印象从未改变。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永远是二 十多,至多三十多岁 我想这是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并进而产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所致。教书育人,正是一种 可以使人保持青舂活力的事业。他身上有一种长久保持不变的对新事物的兴趣、追求和探索, 还有对青年人耐心认真地倾听,感同身受的理解和知无不言的交谈。这里面没有“作秀”的成 分,而能让你切切实实地感到诫恳,故而使你能够打开心扉。无论上课还是闲谈,他对学生 后辈的教诲都是聊天谈心,这样他的传授和言行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记忆于思想深 处 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初,许嘉璐先生常到我家来。当时他是北师大中文系的教师,住校内
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 32 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 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 红红的,不说话……结果 32 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 34 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她 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那天,她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抱着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放声大哭……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 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 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要 20 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临走,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 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B.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深远之爱,也 反映出她对社会存在不公有清醒认识。 C.文中用语言、肖像、动作等描写以及对比手法来刻画李暖暖的形象;她要父亲拿 20 万 来为她赎身主要为了改变当地的教学条件。 D.文章标题简洁醒目,吸引读者;“34 个鸡蛋”是文章的线索,饱含着孩子们对李暖暖的热 爱,感动了李暖暖,使她决心留下来。 E.本文立意深刻,现实性强,谋篇布局主要扣住当前社会青年人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叛逆问 题,又涉及父母对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 (2)小说第五段写到了“我”去看李暖暖时的路途境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李暖暖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抒写的是师生情的真挚,有人认为反映的是青年 人的成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 陆昕 可以这样说,从我初识许先生,直到今日,印象从未改变。我心目中的许嘉璐先生永远是二 十多,至多三十多岁。 我想这是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并进而产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所致。教书育人,正是一种 可以使人保持青春活力的事业。他身上有一种长久保持不变的对新事物的兴趣、追求和探索, 还有对青年人耐心认真地倾听,感同身受的理解和知无不言的交谈。这里面没有“作秀”的成 分,而能让你切切实实地感到诚恳,故而使你能够打开心扉。无论上课还是闲谈,他对学生 后辈的教诲都是聊天谈心,这样他的传授和言行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人记忆于思想深 处。 大约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许嘉璐先生常到我家来。当时他是北师大中文系的教师,住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