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4.3汽车产业用户市场特点 知识点: 1.了解什么是汽车消费者市场,掌握消费者购 买行为的要素; 2分析消费者行为模式,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 的要素; 3说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4比较商业市场和政府市场购买行为的特点。 5汽车营销策划 课堂作业: 5.1营销策划概述 1、SWOT分析法? 5.2汽车营销策划流程与内容 2、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知识点: 1.明确营销策划的含义; 2.掌握汽车营销策划应考虑的问题; 3.明确汽车营销策划流程与内容。 6汽车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课堂作业: 6.1汽车市场细分 1、何谓市场细分? 6.2汽车目标市场选择 2、何谓市场定位? 6.3汽车市场定位 知识点: 1,了解市场细分对企业的意义,掌握市场细分 的原则和标准; 2.分析目标市场选择的策略: 3知道汽车市场定位的依据和策略。 7汽车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课堂作业:汽车产品市场的差异化战略 7.1汽车市场营销战略总述 7.2规划总体战略 7.3规划经营战路 知识点: 1、明确了解汽车市场营销战略特征和内容; 2、比较汽车市场竞争战略的不同表现: 3、掌握汽车市场发展战略; 4、分析汽车产品市场差异化战略。 8汽车分销策略 8.1汽车分销渠道概述 82汽车分销渠道选择 8.3汽车产品的实体分销 8.4汽车连锁店经营与配送 课外作业:分销渠道案例分析 知识点: 1.掌握分销渠道的基本概念,区分传统渠道和 渠道系统的优劣; 2.懂得怎样进行渠道决策; 3.了解产品实体分销的基本知识; 9
9 4.2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4.3 汽车产业用户市场特点 知识点: 1.了解什么是汽车消费者市场,掌握消费者购 买行为的要素; 2.分析消费者行为模式,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 的要素; 3.说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4.比较商业市场和政府市场购买行为的特点。 5 汽车营销策划 5.1 营销策划概述 5.2 汽车营销策划流程与内容 知识点: 1.明确营销策划的含义; 2.掌握汽车营销策划应考虑的问题; 3.明确汽车营销策划流程与内容。 课堂作业: 1、SWOT 分析法? 2、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6 汽车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6.1 汽车市场细分 6.2 汽车目标市场选择 6.3 汽车市场定位 知识点: 1.了解市场细分对企业的意义,掌握市场细分 的原则和标准; 2.分析目标市场选择的策略; 3.知道汽车市场定位的依据和策略。 课堂作业: 1、何谓市场细分? 2、何谓市场定位? 7 汽车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7.1 汽车市场营销战略总述 7.2 规划总体战略 7.3 规划经营战略 知识点: 1、明确了解汽车市场营销战略特征和内容; 2、比较汽车市场竞争战略的不同表现; 3、掌握汽车市场发展战略; 4、分析汽车产品市场差异化战略。 课堂作业:汽车产品市场的差异化战略 8 汽车分销策略 8.1 汽车分销渠道概述 8.2 汽车分销渠道选择 8.3 汽车产品的实体分销 8.4 汽车连锁店经营与配送 知识点: 1.掌握分销渠道的基本概念,区分传统渠道和 渠道系统的优劣; 2.懂得怎样进行渠道决策; 3.了解产品实体分销的基本知识; 课外作业:分销渠道案例分析
4.了解连锁店的特点及分类。 9汽车市场产品策略 9.1汽车产品概念及产品生命周期 9.2汽车产品组合策略 9.3汽车产品品牌与商标策路 知识点: 1,了解汽车产品的概念及其生命周期阶段: 课堂作业:品牌和商标的不同。 2.学会分析运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营销策 略; 3.了解什么是汽车产品组合及其策略: 4.掌握汽车新产品的开发步骤: 5.区分品牌和商标的不同。 10汽车营销价格策略 10.1汽车营销定价的影响因素 10.2汽车定价的程序和方法 课堂提问:生命周期、使用周期 10.3汽车定价策略 课堂作业:汽车加成定价法和汽车目标收 知识点: 益定价法 1.了解影响汽车定价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2.掌握一般汽车市场定价方法; 3.学会运用汽车价格调整策略。 11汽车促销策略 11.1汽车促销概述 11.2人员推销 11.3广告概述 11.4公共关系 11.5汽车营业推广 课堂作业:促销的手段有哪些? 知识点: 掌握汽车促销的几种主要方法; 2、理解什么是人员推销: 3、能够分析判断汽车广告的得失; 4、掌握汽车营业椎广的方法: 5、学会汽车公共关系策划的思路。 12二手车交易与评估 12.1二手车鉴定评估概述 12.2二手车的技术状况鉴定 12.3汽车事故碰撞损失评估 自学:汽车事故碰撞损失评估 12.4二手车交易市场与运作 课堂作业:二手车的技术状况鉴定方法 知识点: 1.明确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概念; 2.掌握二手车的技术状况鉴定方法; 3.了解二手车交易的市场及其运作。 13汽车产品的服务营销 1.顾客满意与服务营销 课堂作业:QBQ?顾客满意度? 2.汽车产品的服务营销 10
10 4.了解连锁店的特点及分类。 9 汽车市场产品策略 9.1 汽车产品概念及产品生命周期 9.2 汽车产品组合策略 9.3 汽车产品品牌与商标策略 知识点: 1.了解汽车产品的概念及其生命周期阶段; 2.学会分析运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营销策 略; 3.了解什么是汽车产品组合及其策略; 4.掌握汽车新产品的开发步骤; 5.区分品牌和商标的不同。 课堂作业:品牌和商标的不同。 10 汽车营销价格策略 10.1 汽车营销定价的影响因素 10.2 汽车定价的程序和方法 10.3 汽车定价策略 知识点: 1.了解影响汽车定价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2.掌握一般汽车市场定价方法; 3.学会运用汽车价格调整策略。 课堂提问:生命周期、使用周期 课堂作业:汽车加成定价法和汽车目标收 益定价法 11 汽车促销策略 11.1 汽车促销概述 11.2 人员推销 11.3 广告概述 11.4 公共关系 11.5 汽车营业推广 知识点: 掌握汽车促销的几种主要方法; 2、理解什么是人员推销; 3、能够分析判断汽车广告的得失; 4、掌握汽车营业椎广的方法; 5、学会汽车公共关系策划的思路。 课堂作业:促销的手段有哪些? 12 二手车交易与评估 12.1 二手车鉴定评估概述 12.2 二手车的技术状况鉴定 12.3 汽车事故碰撞损失评估 12.4 二手车交易市场与运作 知识点: 1.明确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概念; 2.掌握二手车的技术状况鉴定方法; 3.了解二手车交易的市场及其运作。 自学:汽车事故碰撞损失评估 课堂作业:二手车的技术状况鉴定方法 13 汽车产品的服务营销 1.顾客满意与服务营销 2.汽车产品的服务营销 课堂作业:QBQ?顾客满意度?
3.汽车产品的情感营销 知识点: 1.掌握顾客满意的内涵: 2掌握QBQ的核心理念; 3.会制定汽车产品服务营销策划 4.了解汽车产品的情感营销 14汽车的服务礼仪与话术 14.1塑造良好的汽车销售人员职业形象 14.2汽车销售展厅接待的商务礼仪 14.3来店顾客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方法 14.4做好来店、来电及意向顾客的管理 14.5汽车销售人员的职业素质 课堂表演:汽车的话术 14.6汽车的销售技巧与话术 知识点: 1、了解汽车销售的礼仪; 2、正确理解汽车销售服务的基本流程; 3、了解汽车的话术。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验 习题课 小计 1 汽车市场营销概述 4 4 目标1 2 市场营销环境 2 2 目标1、目标2 汽车市场营销调研及信息系 3 2 目标2、目标3 统 4 汽车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2 2 目标2 5 汽车营销策划 2 目标3 汽车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 6 2 2 目标2 择和市场定位 7 汽车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2 2 目标3 8 汽车分销策略 2 2 目标1 9 汽车市场产品策路 2 目标2 10 汽车营销价格策路 2 目标2 11 汽车促销策略 2 目标2 11
11 3.汽车产品的情感营销 知识点: 1.掌握顾客满意的内涵; 2.掌握 QBQ 的核心理念; 3.会制定汽车产品服务营销策划 4.了解汽车产品的情感营销 14 汽车的服务礼仪与话术 14.1 塑造良好的汽车销售人员职业形象 14.2 汽车销售展厅接待的商务礼仪 14.3 来店顾客的心理分析及其应对方法 14.4 做好来店、来电及意向顾客的管理 14.5 汽车销售人员的职业素质 14.6 汽车的销售技巧与话术 知识点: 1、了解汽车销售的礼仪; 2、正确理解汽车销售服务的基本流程; 3、了解汽车的话术。 课堂表演:汽车的话术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1 汽车市场营销概述 4 4 目标 1 2 市场营销环境 2 2 目标 1、目标 2 3 汽车市场营销调研及信息系 统 2 2 目标 2、目标 3 4 汽车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2 2 目标 2 5 汽车营销策划 2 2 目标 3 6 汽车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 择和市场定位 2 2 目标 2 7 汽车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2 2 目标 3 8 汽车分销策略 2 2 目标 1 9 汽车市场产品策略 2 2 目标 2 10 汽车营销价格策略 2 2 目标 2 11 汽车促销策略 2 2 目标 2
12 二手车交易与评估 4 目标3 13 汽车产品的服务营销 2 2 目标3 14 汽车的服务礼仪与话术 2 2 目标3 合计 32 32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形式: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按以下3项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其中考勤占10%,课堂提问占5%,平时 测验5%) 期中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主要是课堂作业占15%,课外作业占5%):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汽车营销》,戚叔林、黄智雄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1版。 参考书:《汽车市场营销》,李文义,李景芝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第1版。 参考书:《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版。 参考书:《汽车营销学》,张良编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撰写人:王辉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日 12
12 12 二手车交易与评估 4 4 目标 3 13 汽车产品的服务营销 2 2 目标 3 14 汽车的服务礼仪与话术 2 2 目标 3 合 计 32 32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讨论为辅。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查 2.考核形式 :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按以下 3 项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其构成比例如下: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20%;(其中考勤占 10%,课堂提问占 5%,平时 测验 5%) 期中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20%(主要是课堂作业占 15%,课外作业占 5%);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6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汽车营销》,戚叔林、黄智雄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年第 1 版。 参考书:《汽车市场营销》,李文义,李景芝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年第 1 版。 参考书:《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1 版。 参考书:《汽车营销学》,张良编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1 版。 撰写人: 王辉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1420230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课程学分:3.5 课程学时:56(理论学时:50;实验(实践)学时:6)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开课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第3学期 建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理论力学、工程数学 适用专业(方向):车辆工程(本)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课程地位:机械的种类繁多,当研究任一具体的机械时,不仅需要研究它所具有的特殊 问题,而且还要研究所有机械的共同问题,机械原理便是为此目的而开设的一门主干技术基 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学科必修课。 课程作用: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理论力学及工程数学 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以后学习机械设计和有关专业课程以及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好 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并能使学生受到一些必要的、严格的基本技能和创造思维的训练。 课程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 才的全局中,机械原理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各种常用基本机 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按照机械使用要求进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和机械 创新设计的素质。 1、熟悉机构的组成,掌握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的判断方法;掌握用图解法对Ⅱ级机 构作运动分析的基本技能;了解Ⅱ级机构力分析的方法,掌握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理解 自锁和机械效率,掌握典型机构的机械效率计算;理解刚性转子平衡原理,了解平面机构平 衡的基本概念;理解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原理,会飞轮调速设计方法;掌握各种常见 13
13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1420230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 课程学分:3.5 课程学时:56(理论学时:50;实验(实践)学时:6)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 开课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第 3 学期 建议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理论力学、工程数学 适用专业(方向):车辆工程(本)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课程地位:机械的种类繁多,当研究任一具体的机械时,不仅需要研究它所具有的特殊 问题,而且还要研究所有机械的共同问题,机械原理便是为此目的而开设的一门主干技术基 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学科必修课。 课程作用: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理论力学及工程数学 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以后学习机械设计和有关专业课程以及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好 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并能使学生受到一些必要的、严格的基本技能和创造思维的训练。 课程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 才的全局中,机械原理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各种常用基本机 构分析和综合方法,并具有按照机械使用要求进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和机械 创新设计的素质。 1、熟悉机构的组成,掌握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的判断方法;掌握用图解法对Ⅱ级机 构作运动分析的基本技能;了解Ⅱ级机构力分析的方法,掌握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理解 自锁和机械效率,掌握典型机构的机械效率计算;理解刚性转子平衡原理,了解平面机构平 衡的基本概念;理解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原理,会飞轮调速设计方法;掌握各种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