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修复方法选择原则 3.硬度的测量方法? 课外作业: 1、修理尺寸法适用的范围 2、零件修复质量的评价指标? 3、零件修复方法的选取原则? 第五章汽车维护基础 自学内容:汽车清洗作业及技术:汽车漆面 5.1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 护理及技术 5.2汽车维修制度 课堂作业: 5.3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1中国维修制度的原则和作业内容? 2、发动机大修的送修标准? 知识点: 3、日常维护的主要内容? 1我国汽车维护制度 4、行车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2.我国汽车维护分级 课外作业: 3.各级维护作业的项目及技术要求 1、 发动机的一级维护项目有哪些? 4.典型维护作业及要求,如:轮胎、发动机、 2、 发动机的二级维护项目有哪些? 空调、蓄电池等 3、润滑油牌号的含义? 4、何时对轮胎进行动平衡检测? 5、何时进行四轮定位? 6、空调系统维护时的注意事项? 7、蓄电池维护时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汽车维修新技术及设备 自学内容:汽车解码仪的使用;喷油器功能 6.1汽车维修新设备 检测仪的使用等 6.2汽车维修新技术 课堂作业: 知识点: 1、常见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有哪些? 2、数据流的作用? 1数字示波器的功能 课外作业: 2.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功能 1、绘制常见电控系统元器件的工作波形。 3.电路图分析 4数据流的含义 5.汽车主要电控零部件的工作波形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汽车故障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 序号 课程内容 对应教学目标 讲授 实验 习题课 小计 概论 2 目标1、目标2 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 4 目标1、目标2 汽车零件失效理论 目标1、目标2 汽车零件修复方法 目标1、目标2 汽车维护基础 4 目标1、目标2 汽车维修新技术及设备 6 目标3、目标4
4 3. 修复方法选择原则 3.硬度的测量方法? 课外作业: 1、修理尺寸法适用的范围 2、零件修复质量的评价指标? 3、零件修复方法的选取原则? 第五章 汽车维护基础 5.1 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 5.2 汽车维修制度 5.3 汽车维护工艺的组织 知识点: 1.我国汽车维护制度 2.我国汽车维护分级 3.各级维护作业的项目及技术要求 4.典型维护作业及要求,如:轮胎、发动机、 空调、蓄电池等 自学内容:汽车清洗作业及技术;汽车漆面 护理及技术 课堂作业: 1.中国维修制度的原则和作业内容? 2、发动机大修的送修标准? 3、日常维护的主要内容? 4、行车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课外作业: 1、发动机的一级维护项目有哪些? 2、发动机的二级维护项目有哪些? 3、润滑油牌号的含义? 4、何时对轮胎进行动平衡检测? 5、何时进行四轮定位? 6、空调系统维护时的注意事项? 7、蓄电池维护时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汽车维修新技术及设备 6.1 汽车维修新设备 6.2 汽车维修新技术 知识点: 1.数字示波器的功能 2.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的功能 3.电路图分析 4.数据流的含义 5.汽车主要电控零部件的工作波形 自学内容:汽车解码仪的使用;喷油器功能 检测仪的使用等 课堂作业: 1、常见汽车故障诊断设备有哪些? 2、数据流的作用? 课外作业: 1、绘制常见电控系统元器件的工作波形。 附注:实验教学安排见《汽车故障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 五、建议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学 时 分 配 对应教学目标 讲 授 实 验 习题课 小 计 概论 2 目标 1、目标 2 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 4 目标 1、目标 2 汽车零件失效理论 4 目标 1、目标 2 汽车零件修复方法 4 目标 1、目标 2 汽车维护基础 4 目标 1、目标 2 汽车维修新技术及设备 6 目标 3、目标 4
合计 24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利用课堂讲解和现场教学等方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及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作业、现场教学和实践操作实验进行练习和实训,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故障诊断能力; 分组教学,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内容、各部分成绩占比、预期目标等) 1.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考试) 2.考核形式综合评定(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百分制(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计分制,按以下N项考核指标进行实验成绩综合评 定)其构成比例如下(成绩评定可根据课程性质由教师确定,但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不高 于6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实验(实践)成绩所占比例不能低于40%):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其中考勤占5%,作业占5%,平时测验0%) 期中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课内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汽车维修工程》,储江伟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年第×版。 参考书:《汽车维修技术及设备》,丛守智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版。 参考书:《汽车维修工程》,张金柱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版。 撰写人: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月日
5 合 计 24 六、教学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 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利用课堂讲解和现场教学等方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及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作业、现场教学和实践操作实验进行练习和实训,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故障诊断能力; 分组教学,强化学生参与意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七、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 (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内容、各部分成绩占比、预期目标等) 1.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考试) 2.考核形式 综合评定(平时考核、中期考核、期末考核、实验考核等方式综合评定) 3.成绩评定 百分制(采用百分制或五级计分制,按以下 N 项考核指标进行实验成绩综合评 定)其构成比例如下(成绩评定可根据课程性质由教师确定,但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不高 于 6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实验(实践)成绩所占比例不能低于 40%): 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10%;(其中考勤占 5%,作业占 5%,平时测验 0%) 期中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10%; 期末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50%; 课内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30%; ...............................................................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汽车维修工程》,储江伟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年第×版。 参考书:《汽车维修技术及设备》,丛守智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年第×版。 参考书:《汽车维修工程》,张金柱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年第×版。 撰写人: 审核人: 学院分管领导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汽车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1470310 课程名称:汽车营销学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开课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第5学期 建议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 适用专业(方向):车辆工程专业(本)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课程地位:《汽车营销学》是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选修课之一,也可以作为非汽车专 业的选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判断汽车的能力。 课程作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卖方如何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制定 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在激烈竞争 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的概念, 牢固掌握现在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手段和工具,掌握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汽车营销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汽车营销相关知识,基本具备汽 车营销活动分析及策划的能力,全面提升与人沟通,团结协作,总结汇报的能力。 具体目标为: 1、知识目标:识记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式,记汽车市场营销观念记我国汽车市场的现 状与趋势,熟记汽车企业应对营销环境威胁的策略,熟记汽车制造商市场活动策划的营销渠 道。 2、能力目标:会熟练分析宏观及微观环境对汽车市场营销的影响,会熟练分析消费者 的购买需求、购车动机级购买汽车的行为,会熟练设计汽车市场调研方案,会熟练设计汽车 市场调研问卷,会较为熟练制定汽车的品牌策略、产品策略和产品价格策略,会较为熟练策 6
6 《汽车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 课程代码:01470310 课程名称:汽车营销学 课程学分:2 学分 课程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开课部门:机械工程学院 建议修读学期:第 5 学期 建议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 适用专业(方向):车辆工程专业(本) 二、课程地位、作用与任务 课程地位:《汽车营销学》是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选修课之一,也可以作为非汽车专 业的选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鉴赏判断汽车的能力。 课程作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卖方如何从顾客的需要出发,制定 企业发展战略,组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从而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使企业在激烈竞争 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的概念, 牢固掌握现在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手段和工具,掌握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教学目标 通过《汽车营销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汽车营销相关知识,基本具备汽 车营销活动分析及策划的能力,全面提升与人沟通,团结协作,总结汇报的能力。 具体目标为: 1、知识目标:识记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式,记汽车市场营销观念记我国汽车市场的现 状与趋势,熟记汽车企业应对营销环境威胁的策略,熟记汽车制造商市场活动策划的营销渠 道。 2、能力目标:会熟练分析宏观及微观环境对汽车市场营销的影响,会熟练分析消费者 的购买需求、购车动机级购买汽车的行为,会熟练设计汽车市场调研方案,会熟练设计汽车 市场调研问卷,会较为熟练制定汽车的品牌策略、产品策略和产品价格策略,会较为熟练策
划汽车制造商、经销商的市场活动。 3、素质目标:获取信息能力:能从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的案例中获取关键信息。熟 练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任务的信息;自主学习能力:能自主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沟通交 流能力:能与讨论小组成员熟练地进行沟通;团队协作能力:能与小组成员协作,共同完成 讨论表,并展示成果。 (二)本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需要达成以下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1: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备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交换知识和信息、完 成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分工的能力; 毕业要求12:具备较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 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4: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指标点111:能够参与团队协作的工程实习实训并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 (2)指标点121:能够撰写格式规范、内容无原则性错误的设计说明书、实习报告、实习 总结、实验报告等技术文档。 (3)指标点14.1:能够解决包含课程中未涉及的新知识的特定工程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对应表: 《汽车概论》课程教学目标与半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汽车概论 任课教师:王辉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半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11: 教学目标1、2、3:能从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的案例 11.1:能够参与团队协作的工程实 中获取关键信息,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任务的信 习实训并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 息。 务。 达成途径:汽车市场营销观念记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 趋势,熟记汽车企业应对营销环境威胁的策略,解决实 际问题。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12: 12.1:能够撰写格式规范、内容 无原则性错误的设计说明书、实 教学目标1、2、3: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习报告、实习总结、实验报告等 达成途径:能与讨论小组成员熟练地进行沟通;能与小 技术文档。 组成员协作,共同完成讨论表,并展示成果。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7 划汽车制造商、经销商的市场活动。 3、素质目标:获取信息能力:能从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的案例中获取关键信息。熟 练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任务的信息;自主学习能力:能自主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沟通交 流能力:能与讨论小组成员熟练地进行沟通;团队协作能力:能与小组成员协作,共同完成 讨论表,并展示成果。 (二)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1. 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需要达成以下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11: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备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交换知识和信息、完 成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分工的能力; 毕业要求 12:具备较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 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够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 14: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2. 本课程支撑的指标点: (1)指标点 11.1:能够参与团队协作的工程实习实训并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 (2)指标点 12.1:能够撰写格式规范、内容无原则性错误的设计说明书、实习报告、实习 总结、实验报告等技术文档。 (3)指标点 14.1:能够解决包含课程中未涉及的新知识的特定工程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表: 《汽车概论》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表 课程名称:汽车概论 任课教师:王辉 课程性质:学科必修 课程学分:2 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达成途径、评价依据 毕业要求 11: 11.1:能够参与团队协作的工程实 习实训并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 务。 教学目标 1、2、3:能从篇幅较长,信息量较大的案例 中获取关键信息,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获得解决任务的信 息。 达成途径:汽车市场营销观念记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 趋势,熟记汽车企业应对营销环境威胁的策略,解决实 际问题。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 12: 12.1:能够撰写格式规范、内容 无原则性错误的设计说明书、实 习报告、实习总结、实验报告等 技术文档。 教学目标 1、2、3: 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达成途径::能与讨论小组成员熟练地进行沟通;能与小 组成员协作,共同完成讨论表,并展示成果。 评价依据: 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毕业要求14: 教学目标1、2、3:自主学习能力:能自主学习,并掌 14.1:能够解决包含课程中未涉 握新知识。 及的新知识的特定工程问题。 达成途径:通过讲授汽车概论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 汽车专业,扩大知识面。 评价依据: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1.汽车市场营销概述 1.1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1.2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 1.3汽车营销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4汽车营销管理过程 知识点: 课后作业: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1、明确市场营销及其核心概念; 2、比较5种市场营销观念的不同; 3、掌握汽车营销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4、领会和理解汽车营销管理过程。 2.市场营销环境 2.1什么是市场营销环境 2.2汽车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 2.3研究汽车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 2.4正确处理企业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点: 课堂提问:市场?市场营销? 课堂作业:政治法律环境对我国汽车工业发 1.了解什么是汽车市场营销环境; 2.分析自然环境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 展的影响 3.分析政治法律环境对我国目前汽车工业发 展的影响; 4,掌握微观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包含的内容。 3汽车市场营销调研及信息系统 3.1汽车营销信息系统 3.2汽车市场营销调查 3.3调查问卷的设计 3.4汽车市场预测 知识点: 课外作业:制定市场调查问卷。 1分析汽车营销系统的构成,理解各要素的具 体内容; 2.了解汽车营销信息系统的成本和效益; 3.掌握汽车营销调研内容及其有效性的特征; 4.掌握汽车营销调研的主要程序。 4汽车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课堂讨论:影响汽车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 4.1消费者市场行为模式 要因素?
8 毕业要求 14: 14.1:能够解决包含课程中未涉 及的新知识的特定工程问题。 教学目标 1、2、3: 自主学习能力:能自主学习,并掌 握新知识。 达成途径: 通过讲授汽车概论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 汽车专业,扩大知识面。 评价依据: 课堂笔记、提问和作业、课外作业和考试。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作业要求 1.汽车市场营销概述 1.1 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 1.2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 1.3 汽车营销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4 汽车营销管理过程 知识点: 1、明确市场营销及其核心概念; 2、比较 5 种市场营销观念的不同; 3、掌握汽车营销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4、领会和理解汽车营销管理过程。 课后作业: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 2.市场营销环境 2.1 什么是市场营销环境 2.2 汽车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 2.3 研究汽车市场营销环境的意义 2.4 正确处理企业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点: 1.了解什么是汽车市场营销环境; 2.分析自然环境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 3.分析政治法律环境对我国目前汽车工业发 展的影响; 4.掌握微观汽车市场营销环境包含的内容。 课堂提问:市场?市场营销? 课堂作业:政治法律环境对我国汽车工业发 展的影响 3 汽车市场营销调研及信息系统 3.1 汽车营销信息系统 3.2 汽车市场营销调查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4 汽车市场预测 知识点: 1.分析汽车营销系统的构成,理解各要素的具 体内容; 2.了解汽车营销信息系统的成本和效益; 3.掌握汽车营销调研内容及其有效性的特征; 4.掌握汽车营销调研的主要程序。 课外作业:制定市场调查问卷。 4 汽车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4.1 消费者市场行为模式 课堂讨论:影响汽车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 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