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5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确 定,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江苏省水土保持条例》及《南京 市水土保持办法》相关规定的重要举措,是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是指导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支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51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2011年9月8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 理区划分的通告》公布,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主要包括都市发展区;自然保 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水库汇水区、具有水土保持或水源 涵养功能的林区;河流、湖泊的植物保护带和管理范围,面积为4499km2,约 占市域面积的68.30%;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及以 上区域和生产建设活动比较频繁的山丘区,面积为897km2,约占市域面积的 13.62%。 通告发布后,《江苏省水土保持条例》出台(2013.11),后经第一次修正 (20176),《南京市水土保持办法》二次修订(2015.11),《全国水土保持规 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2013.8)和《江苏 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201410)相继公布,《南京市城 市总体规划(2011-2020)》也得到批复(20167)。南京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也有了新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南京市水土 流失定量监测与分析研究(2011-2015)》(2016年10月通过南京市技术成果 验收)为基础,开展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划分是十分必要的。 511划分方法 1.基本情况调查和资料收集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是在区域水土流失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 区域内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特点,初步确定 划分区域
5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19 5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确 定,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江苏省水土保持条例》及《南京 市水土保持办法》相关规定的重要举措,是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是指导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支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5.1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2011 年 9 月 8 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 理区划分的通告》公布,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主要包括都市发展区;自然保 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水库汇水区、具有水土保持或水源 涵养功能的林区;河流、湖泊的植物保护带和管理范围,面积为 4499 km2,约 占市域面积的 68.30%;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及以 上区域和生产建设活动比较频繁的山丘区,面积为 897 km2,约占市域面积的 13.62%。 通告发布后,《江苏省水土保持条例》出台(2013.11),后经第一次修正 (2017.6),《南京市水土保持办法》二次修订(2015.11),《全国水土保持规 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2013.8)和《江苏 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2014.10)相继公布,《南京市城 市总体规划(2011~2020)》也得到批复(2016.7)。南京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也有了新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南京市水土 流失定量监测与分析研究(2011~2015)》(2016 年 10 月通过南京市技术成果 验收)为基础,开展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的划分是十分必要的。 5.1.1 划分方法 1.基本情况调查和资料收集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是在区域水土流失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划 区域内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和水土流失特点,初步确定 划分区域
5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2.划分指标选取与体系建立 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影响因子众多,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在定量分析水土流失量及等级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定性指标,定量与 定性相结合 两区划分结果与分析应用 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果进行叠置分析,获得最终两区划分结果。对结果 进行分析,确定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水土保持分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与方向 512指标确定 1.定量指标 主要为土壤侵蚀强度、林草覆盖率。数据主要依据南京市水土保持地理信息 系统2011年~2015年5年平均监测数据。 2.定性指标 主要考虑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程度、治理需求迫切度、生态重要性等3个方面 主要依据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林场、水源保护 区、水库集水区、湖泊保护范围、河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迹地和宕口等区域 的确定 513划分成果 1.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对南京市域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林场 水源保护区、水库集水区、湖泊保护范围、河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南京市城 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绿地等区域,划定为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以上区域是南京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植被覆盖度高,生态环境 良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旦遭到破坏,将会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对区域内防洪、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及 饮用水安全有重大影响,应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上述各区存在相互重合 部分,针对重合区域的面积仅计算一次。综上,确定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面积为247827km2。具体见表51-1及附图6
5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20 2.划分指标选取与体系建立 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影响因子众多,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在定量分析水土流失量及等级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定性指标,定量与 定性相结合。 3.两区划分结果与分析应用 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果进行叠置分析,获得最终两区划分结果。对结果 进行分析,确定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水土保持分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与方向。 5.1.2 指标确定 1.定量指标 主要为土壤侵蚀强度、林草覆盖率。数据主要依据南京市水土保持地理信息 系统 2011 年~2015 年 5 年平均监测数据。 2.定性指标 主要考虑区域水土流失危害程度、治理需求迫切度、生态重要性等 3 个方面, 主要依据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林场、水源保护 区、水库集水区、湖泊保护范围、河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迹地和宕口等区域 的确定。 5.1.3 划分成果 1.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对南京市域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林场、 水源保护区、水库集水区、湖泊保护范围、河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南京市城 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生态绿地等区域,划定为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以上区域是南京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植被覆盖度高,生态环境 良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旦遭到破坏,将会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对区域内防洪、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及 饮用水安全有重大影响,应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上述各区存在相互重合 部分,针对重合区域的面积仅计算一次。综上,确定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面积为 2478.27km2。具体见表 5.1-1 及附图 6
5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表51-1 南京市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范围表 序号 名称 级别 位置 面积(km2) 自然保护区 1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浦口、建邺、雨花|8692 台、江宁区 2雨花台砂砾石层自然保护区 市级 雨花台区 0.003 二|风景(名胜)区 1钟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 玄武区 35.0 2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雨花台区 1.1 3夫子庙一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 省级 秦淮区 2 4幕燕风景区 市级鼓楼、栖霞区 5栖霞山风景区 市级 栖霞区 8.3 6汤山一阳山碑材风景区 市级 江宁区 193 牛首一祖堂风景区 市级江宁、雨花台区 92 8|止马岭风景区 市级 六合区 金牛湖一桂子山风景区 市级 六合区 199 10龙王山风景区 市级 浦口区 1.9 11天生桥风景区 市级 溧水区 1.3 12东庐山风景区 市级 溧水区 13固城湖风景区 市级 高淳区 28.0 14石白湖风景区 市级溧水、高淳区 936 森林公园 栖霞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 栖霞区 1019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 玄武区 30.09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 浦口区 50.63 4|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 高淳区 36.78 无想寺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 溧水区 6南京南郊省级森林公园 省级雨花台区 14.70 7牛首山省级森林公园 江宁区 9.30 8方山省级森林公园 省级 江宁区 6.40 9平山省级森林公园 六合区 10金牛湖省级森林公园 有图 六合区 2130 四重要湿地 1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级 26.67 2固城湖省级湿地公园 3八卦洲柳林湿地公园 省级 栖霞区 4.80 4秦淮河湿地公园 江宁区 5|绿水湾湿地公园 浦口区 9.80 桥湿地公园 雨花台区 0.03
5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21 表 5.1-1 南京市市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范围表 序号 名称 级别 位置 面积(km2) 一 自然保护区 1 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 省 级 浦口、建邺、雨花 台、江宁区 86.92 2 雨花台砂砾石层自然保护区 市 级 雨花台区 0.003 二 风景(名胜)区 1 钟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 玄武区 35.0 2 雨花台风景名胜区 省 级 雨花台区 1.1 3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风景名胜区 省 级 秦淮区 2.5 4 幕燕风景区 市 级 鼓楼、栖霞区 7.0 5 栖霞山风景区 市 级 栖霞区 8.3 6 汤山-阳山碑材风景区 市 级 江宁区 19.3 7 牛首-祖堂风景区 市 级 江宁、雨花台区 29.2 8 止马岭风景区 市 级 六合区 6.7 9 金牛湖-桂子山风景区 市 级 六合区 19.9 10 龙王山风景区 市 级 浦口区 1.9 11 天生桥风景区 市 级 溧水区 1.3 12 东庐山风景区 市 级 溧水区 109.4 13 固城湖风景区 市 级 高淳区 28.0 14 石臼湖风景区 市 级 溧水、高淳区 93.6 三 森林公园 1 栖霞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 栖霞区 10.19 2 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 玄武区 30.09 3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 浦口区 50.63 4 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 高淳区 36.78 5 无想寺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 溧水区 20.72 6 南京南郊省级森林公园 省 级 雨花台区 14.70 7 牛首山省级森林公园 省 级 江宁区 9.30 8 方山省级森林公园 省 级 江宁区 6.40 9 平山省级森林公园 省 级 六合区 22.10 10 金牛湖省级森林公园 省 级 六合区 21.30 四 重要湿地 1 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 国家级 江宁 26.67 2 固城湖省级湿地公园 省 级 高淳 68.82 3 八卦洲柳林湿地公园 省 级 栖霞区 4.80 4 秦淮河湿地公园 省 级 江宁区 17.7 5 绿水湾湿地公园 省 级 浦口区 9.80 6 三桥湿地公园 雨花台区 0.03
5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序号 名称 级别 位置面积(km3) 7江心洲一潜洲湿地公园 建邺区 5.70 七桥瓮湿地公园 秦淮区 9浦口滁河湿地公园 浦口区 10龙袍湿地公园 六合区 11六合滁河湿地公园 六合区 12张圩重要湿地 浦口区 9.34 13复兴圩重要湿地 浦口区 2.33 14邵兴圩重要湿地 浦口区 5 五林场 1东庐、胭脂河、秋湖等林场 溧水区 2汤山、东善桥林场、区茶场 江宁区 45.11 3冶山、灵岩山、方山、平山林场 六合区 39.01 六「水源保护区 1燕子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栖霞区 1.86 龙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栖霞区 3/卦洲(左汊)上坝饮用水水源保护 栖霞区 1.57 4/卦洲(主江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栖霞区 4.78 保护区(备用) 5夹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建邺区 7.03 6江浦一浦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浦口区 7三岔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浦口区 8桥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浦口区 9赵村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江宁区 2.63 10子汇洲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江宁区 11安基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江宁区 12大河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13大泉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3.05 14河王坝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5.77 15山湖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16金牛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15.26 17唐公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1.49 18老鸦坝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溧水区 3.01 19赭山头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溧水区 3.05 20|姚家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溧水区 4.27 21 中山水库方便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 溧水区 21.15 22卧龙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溧水区 2.51 23固城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高淳区 110.80
5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22 序号 名称 级别 位置 面积(km2) 7 江心洲一潜洲湿地公园 建邺区 5.70 8 七桥瓮湿地公园 秦淮区 0.28 9 浦口滁河湿地公园 浦口区 16.60 10 龙袍湿地公园 六合区 21.30 11 六合滁河湿地公园 六合区 10.90 12 张圩重要湿地 浦口区 9.34 13 复兴圩重要湿地 浦口区 2.33 14 邵兴圩重要湿地 浦口区 5.69 五 林场 1 东庐、胭脂河、秋湖等林场 溧水区 48.00 2 汤山、东善桥林场、区茶场 江宁区 45.11 3 冶山、灵岩山、方山、平山林场 六合区 39.01 六 水源保护区 1 燕子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栖霞区 1.86 2 龙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栖霞区 7.30 3 八卦洲(左汊)上坝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 栖霞区 1.57 4 八卦洲(主江段)集中式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备用) 栖霞区 4.78 5 夹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建邺区 7.03 6 江浦-浦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浦口区 2.32 7 三岔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浦口区 14.32 8 桥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浦口区 2.84 9 赵村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江宁区 2.63 10 子汇洲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江宁区 1.80 11 安基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江宁区 1.00 12 大河桥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2.49 13 大泉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3.05 14 河王坝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5.77 15 山湖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5.06 16 金牛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15.26 17 唐公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六合区 1.49 18 老鸦坝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溧水区 3.01 19 赭山头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溧水区 3.05 20 姚家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溧水区 4.27 21 中山水库-方便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 溧水区 21.15 22 卧龙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溧水区 2.51 23 固城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高淳区 110.80
5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序号 名称 级别 位置面积(km3) 24龙墩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高淳区 1.80 七|水库集水区 1军民友谊、上黄马、下黄马3座水库|小(二) 玄武区 4.50 2周冲水库 小(二) 栖霞区 12 3|金牛山、河王坝、大河桥等5座水库中型 六合区 284.64 4三友、东方红、南王等25座水库小(一) 六合区 l1285 5|汪岗、均新、彭家港等26座水库小(二) 六合区 31.65 6象山、三岔、享堂等6座水库 小(一) 浦口区 7|大渔塘、唐冲、百子岭等18座水库|小(二) 浦口区 龙墩河水库 中型 高淳E 9苗圃、九龙2座水库 小(一) 高淳区 10荆塘、大花山、青山3座水库 小(二) 高淳区 11中山、方便、卧龙山等6座水库 中型 溧水区 17918 焦赞石、西横山、小茅山等15座水 小(一) 溧水区 13上塘湫、盛村、汤家等58座水库小(二) 溧水区 69.14 14赵村水库 中型 江宁区 18.30 15安基山、汤泉、阜东等28座水库小(一) 江宁区 159.10 16蛇塘埝、魏村、北大埝等43座水库小(二) 江宁区 72.66 八河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 447.47 九湖泊保护范围 152.22 合计 *以上重复区域仅计算一次 78. 注:河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按照《南京市水利工程管理保护办法》规定执行;湖泊的保护范围 按照《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执行,包含《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苏政办发[20059号)湖泊目 录中确定的南京市湖泊 2.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对南京市域内轻度及以上水土流失的区域(包括荒山荒坡和坡耕地、废弃矿 山迹地和采石宕口等区域),划定为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依据南京市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2011~2015年五年平均水土流失定量监 测数据,轻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51575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83%,流失 量为16677万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233tkm2咀。该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如不加强治理,遇较大暴雨将加剧水土流失,应划定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综上,确定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为51575km2,具体见表51-2 及附图6
5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及易发区划分 23 序号 名称 级别 位置 面积(km2) 24 龙墩河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高淳区 1.80 七 水库集水区 1 军民友谊、上黄马、下黄马 3 座水库 小(二) 玄武区 4.50 2 周冲水库 小(二) 栖霞区 1.2 3 金牛山、河王坝、大河桥等 5 座水库 中 型 六合区 284.64 4 三友、东方红、南王等 25 座水库 小(一) 六合区 112.85 5 汪岗、均新、彭家港等 26 座水库 小(二) 六合区 31.65 6 象山、三岔、享堂等 6 座水库 小(一) 浦口区 35.70 7 大渔塘、唐冲、百子岭等 18 座水库 小(二) 浦口区 39.29 8 龙墩河水库 中 型 高淳区 26.50 9 苗圃、九龙 2 座水库 小(一) 高淳区 3.79 10 荆塘、大花山、青山 3 座水库 小(二) 高淳区 31.12 11 中山、方便、卧龙山等 6 座水库 中型 溧水区 179.18 12 焦赞石、西横山、小茅山等 15 座水 库 小(一) 溧水区 46.86 13 上塘湫、盛村、汤家等 58 座水库 小(二) 溧水区 69.14 14 赵村水库 中 型 江宁区 18.30 15 安基山、汤泉、阜东等 28 座水库 小(一) 江宁区 159.10 16 蛇塘埝、魏村、北大埝等 43 座水库 小(二) 江宁区 72.66 八 河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 447.47 九 湖泊保护范围 152.22 合 计 *以上重复区域仅计算一次 2478.27 注:河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按照《南京市水利工程管理保护办法》规定执行;湖泊的保护范围 按照《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执行,包含《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苏政办发[2005]9 号)湖泊目 录中确定的南京市湖泊。 2.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对南京市域内轻度及以上水土流失的区域(包括荒山荒坡和坡耕地、废弃矿 山迹地和采石宕口等区域),划定为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依据南京市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 2011~2015 年五年平均水土流失定量监 测数据,轻度及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 515.75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 7.83%,流失 量为 166.77 万 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3233 t/km2·a。该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如不加强治理,遇较大暴雨将加剧水土流失,应划定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综上,确定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为 515.75 km2,具体见表 5.1-2 及附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