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索引 禁一节干智及连接 3.完整柱的形态及功能 4椎骨的常见变异 客的形 2.胸廓各骨的连 第二节 自由上肢骨 二、上骨的连 1上肢带骨的连钱 2.肩关节 3.时关节 4。前臀骨的连接 5.手骨的连接 第二节下肢骨及其连接 下肢骨 1.下胶带骨·费同 2.自由下肢骨 下肢骨的连接 ↓下肢带骨的连 ,关节 关节 4.小腿骨的连接 5.足骨的连接 第三节颜骨及具连接 一、脑领略骨 1.额骨 2.顶骨 3.枕骨 4.顾骨 5.蝶骨 6.筛骨 二、脑倾整体观 1.领前窝 2.颅中窝 3.通后室 三、面倾酪骨 1,上领骨 2.下领骨 3.其它面领骨 四、面顿整体观 2.骨性病腔 3.骨性口腔 4.题下窝 5.翼号窝
第一节 躯干骨及其连接 一、脊柱 1.脊柱各骨的形态 2.脊柱各骨的连接 3.完整脊柱的形态及功能 4.椎骨的常见变异 二、胸廓 1.胸廓各骨的形态 2.胸廓各骨的连接 3.胸廓的全貌 第二节 上肢骨及其连接 一、上肢骨 1.上肢带骨(肩带骨) 2.自由上肢骨 二、上肢骨的连接 1.上肢带骨的连接 2.肩关节 3.肘关节 4.前臂骨的连接 5.手骨的连接 第二节 下肢骨及其连接 一、下肢骨 1.下肢带骨-髋骨 2.自由下肢骨 二、下肢骨的连接 1.下肢带骨的连接 2.髋关节 3.膝关节 4.小腿骨的连接 5.足骨的连接 第三节 颅骨及其连接 一、脑颅各骨 1.额骨 2.顶骨 3.枕骨 4.颞骨 5.蝶骨 6.筛骨 二、脑颅整体观 1.颅前窝 2.颅中窝 3.颅后窝 三、面颅各骨 1.上颌骨 2.下颌骨 3.其它面颅骨 四、面颅整体观 1. 2.骨性鼻腔 3.骨性口腔 4.颞下窝 5.翼腭窝 第三章索引
五、倾骨的连接 1.直接连接 2.题下领关节 六顾骨的骨化及生后变化 1.颅骨的骨化 2.新生儿的领骨的特征 前已介绍运动系统的概况本章将介绍全身各骨的名称和具体形态以及各骨连接的名称、构造、和运动方式。 第一节躯干骨及其连接 躯干骨包括脊柱和胸亮两个部分。脊柱是人体躯干的支柱,月有支持头部,支持和保护胸、腹、盆部器宜,完成各种运动的功能。胸席除 支持保护胸部内脏外,还有完成呼吸运动的功能。 一、脊柱 上端接领骨,下端达尾骨尖,分颈 、胸、腰、艇及尾五段,由24个推骨 一个骨和一个尾骨组成 、软骨和关节连成一个完整的脊 1.脊性各骨的形态 椎骨ver bra共24个,可分为颈推(7个)、 椎(12个)和楼(5个)·它们都具有类似的形态和功能,但又有各自的特殊之处. 一酸有 个椎体和 ,椎弓上有七个突(图3-3)· 外为薄层骨密。上, 下惟体以软骨连成柱状,支持体里.椎弓vertebralarch在椎体后 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形成椎间孔intervertebralforamina,椎亏 的后部呈板状,叫椎板。左右椎板相连形成完整的椎弓.椎体和椎弓共同国成椎孔vertebralforamen,24个椎骨的椎孔连成贯穿柱的椎管 vertebral canall以容纳保护脊髓.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辕突spinousprocess,多数可在背部正中线摸到: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 transverseprocess,棘突和横突都有韧带和肌肉附着: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下关节突superiorand 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es,相邻 推骨的上、下关节突相对。以关节面组成关节, (二)颈、陶、腰椎的主要特征(图3-1至图34) 图-1颈(上而 2第7颈止
五、颅骨的连接 1.直接连接 2.颞下颌关节 六、颅骨的骨化及生后变化 1.颅骨的骨化 2.新生儿的颅骨的特征 前已介绍运动系统的概况,本章将介绍全身各骨的名称和具体形态,以及各骨连接的名称、构造、和运动方式。 第一节 躯干骨及其连接 躯干骨包括脊柱和胸廓两个部分。脊柱是人体躯干的支柱,具有支持头部,支持和保护胸、腹、盆部器官,完成各种运动的功能。胸廓除 支持保护胸部内脏外,还有完成呼吸运动的功能。 一、脊柱 脊柱vertebral column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由24个椎骨、一个骶骨和一个尾骨组成。 它们借韧带、软骨和关节连成一个完整的脊柱。 1.脊柱各骨的形态 椎骨vertebrae共24个,可分为颈椎(7个)、胸椎(12个)和腰椎(5个)。它们都具有类似的形态和功能,但又有各自的特殊之处。 (一)椎骨的一般形态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图3-3)。 椎体vertebral body约呈短圆柱状,内部为骨松质,外为薄层骨密。上、下椎体以软骨连成柱状,支持体重。椎弓vertebralarch在椎体后 方,与椎体相连的部分叫椎弓根,稍细,上下各有一切迹,下切迹较明显。相邻椎骨之间在椎弓根处形成椎间孔intervertebralforamina。椎弓 的后部呈板状,叫椎板。左右椎板相连形成完整的椎弓。椎体和椎弓共同围成椎孔vertebralforamen,24个椎骨的椎孔连成贯穿脊柱的椎管 vertebral canal以容纳保护脊髓。椎弓上有七个突:向后方伸出的一个叫棘突spinousprocess,多数可在背部正中线摸到;左右各伸出一个横突 transverseprocess,棘突和横突都有韧带和肌肉附着;椎弓上下各有一对突起,叫上、下关节突superiorand 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es,相邻 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相对,以关节面组成关节。 (二)颈、胸、腰椎的主要特征(图3-1至图3-4) 图3-1 颈椎(上面) 图3-2 第7颈椎(上面) 图3-3 胸椎
图34腰椎 预椎cervical vertebrae,共7个,第1、2颈椎属特殊椎骨,将单独介绍。一般颈椎的椎体较小,近似长方形,其上面的左右两端上翘,与 上位椎骨椎体侧缘构成关节,有病变时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症状。颈椎椎孔较大。横突生有祸突孔,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横突 孔内有椎动、静脉走行。横突末端可分前后两个结节,特别是第六颈椎,前结节肥大,又叫颈动脉结节,颈总动球在其前方经过。颈椎关节突 不明显,关节面近于水平位。颈椎棘突一般短而平,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不分叉且特长,在颈部皮下,容易扪到,故又名隆椎。 包胸惟horacic vertebrac心共12个,从上向下椎体逐新增大,横载面近三角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与助骨头相接的半关节面叫助凹, 横突的前面也有横突助凹,与肋结节形成关节。菽突长,伸向后下方,邻位椎骨的辕实依次掩气。关节突明显,其关节面位于冠状方向。 第1胸椎体的肋凹有 个圆形的全肋凹和一个半圆形的下助凹:第10腐椎只有一个上助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个全助凹,横突无肋凹。 共5个.椎体大,约呈蚕豆形。椎孔大。棘突为板状,位于矢状方向平伸向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矢状方向 (三)特殊椎骨(图3.5) 图35上:环推下:枢椎 坏椎aas是第1颈,呈环形。分前弓。后弓和左右侧块 前弓较短 内面有关节面叫齿突凹。侧块上面有椭圆形关节凹,与枕骨构 环枕关节,下有圆形关节面与第2颈椎连接。上关节凹后方有椎动脉沟,椎动脉出横突孔经此沟而入枕骨大孔。后弓长,中点略向后方突起 叫做后结节。环椎无椎体、辣突和关节突。 (2地椎x1s为第2颈椎,椎体上方有齿突。 与环椎齿突凹形成关节。在发生学上齿突来自第颈椎椎体,枢其余形态同一般颈椎。 (四):骨(图3-6)
图3-4 腰椎 ⑴颈椎cervical vertebrae,共7个,第1、2颈椎属特殊椎骨,将单独介绍。一般颈椎的椎体较小,近似长方形,其上面的左右两端上翘,与 上位椎骨椎体侧缘构成关节,有病变时可致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产生症状。颈椎椎孔较大。横突生有横突孔,是颈椎最显著的特点。横突 孔内有椎动、静脉走行。横突末端可分前后两个结节,特别是第六颈椎,前结节肥大,又叫颈动脉结节,颈总动脉在其前方经过。颈椎关节突 不明显,关节面近于水平位。颈椎棘突一般短而平,末端分叉。第7颈椎棘突不分叉且特长,在颈部皮下,容易扪到,故又名隆椎。 ⑵胸椎thoracic vertebrae共12个。从上向下椎体逐渐增大,横截面近三角形。椎体的后外侧上下缘处有与肋骨头相接的半关节面叫肋凹。 横突的前面也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形成关节。棘突长,伸向后下方,邻位椎骨的棘突依次掩叠。关节突明显,其关节面位于冠状方向。 第1胸椎体的肋凹有一个圆形的全肋凹和一个半圆形的下肋凹;第10胸椎只有一个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个全肋凹,横突无肋凹。 ⑶腰椎lumbarvertebrae共5个。椎体大,约呈蚕豆形。椎孔大。棘突为板状,位于矢状方向平伸向后。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矢状方向。 (三)特殊椎骨(图3-5) 图3-5 上:环椎 下:枢椎 ⑴环椎atlas是第1颈椎,呈环形。分前弓、后弓和左右侧块。前弓较短,内面有关节面叫齿突凹。侧块上面有椭圆形关节凹,与枕骨髁构成 环枕关节,下有圆形关节面与第2颈椎连接。上关节凹后方有椎动脉沟,椎动脉出横突孔经此沟而入枕骨大孔。后弓长,中点略向后方突起, 叫做后结节。环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⑵枢椎axis为第2颈椎。椎体上方有齿突,与环椎齿突凹形成关节。在发生学上齿突来自第1颈椎椎体。枢椎其余形态同一般颈椎。 (四)骶骨(图3-6)
图36低骨和民骨 在发生过程中,任骨5m由5个:椎合并而成。全骨上大下小,前四后凸.。上面为底,下端为尖。中央部为5个椎体连成的艇骨体,两侧 为酰骨翼。后面椎板融合围成中空的骶管。:骨体上面前缘突出,叫解,前面有惟体融合遗留的4条横线,横线两端有4对眨前孔。任管上口两 侧可见上关节突,骶骨后面正中线上可见棘突痕迹称骺中蛹,两侧有4对能后孔。再向两侧有相椭不平的骶骨相降及与聩骨连接的关节面,叫 耳状面。概管后下端敞开叫艇管裂吼孔。其两侧有骶骨角,是下关节突遗迹。 (伍)尼骨 1.尾骨coccyx由4.5节尾推退化合成. 2.脊柱各骨的连接 (图37至图39) 图37椎间和关节突关节 图38脊柱的韧带
图3-6 骶骨和尾骨 在发生过程中,骶骨sacrum由5个骶椎合并而成。全骨上大下小,前凹后凸。上面为底,下端为尖。中央部为5个椎体连成的骶骨体,两侧 为骶骨翼,后面椎板融合围成中空的骶管。骶骨体上面前缘突出,叫岬,前面有椎体融合遗留的4条横线,横线两端有4对骶前孔。骶管上口两 侧可见上关节突,骶骨后面正中线上可见棘突痕迹称骶中嵴,两侧有4对骶后孔。再向两侧有粗糙不平的骶骨粗隆及与髋骨连接的关节面,叫 耳状面。骶管后下端敞开叫骶管裂孔。其两侧有骶骨角,是下关节突遗迹。 (五)尾骨 1. 尾骨coccyx由4-5节尾椎退化合成。 2.脊柱各骨的连接 (图3-7至图3-9) 图3-7 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 图3-8 脊柱的韧带
宗枢外侧关节 图3.9环枕,环枢关节 (一)椎间德intervertebra disc是椎体与椎体之间的软骨连接。椎间盘中心为胶状的髓核nucleuspulp 周用是多层纤维软骨组成的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它将 相邻椎骨的椎体牢固地连接起来,并限制随核向外膨出。椎间盘有一定的弹性,可缓冲震动、允许脊柱做弯曲和旋转运动。颈部和腰部动纹 大,推间盘也较厚在玩理情况下,蔬核可从纤维环的满弱或损伤处突出,常见的为后外方向的核脱出可以造成压泊神轻根的症状 (二)椎间关节in j0是关节突之间的连接,间关节为平面关节,可做微小的运动在颈部由于关节近于水平方向,其运动较自由:胸部关节面近冠状方 向可允许陶做少量回旋运动 通的矢状关节面则限制回旋而允许脊柱屈 伸和侧屈,椎间关节的运动和椎间盘的活动互相配合、互相制 证了誉柱的稳定和灵话 (三)椎间短韧带很多 椎骨的椎之间的叫椎间韧带。 构成,。呈黄色 ,故又称黄韧带。黄韧带有很大的弹性,连接着相邻的椎板,协卧 户椎管内的髓,并限制膏柱的过度前屈。此外在各棘突之间。 各横突之间, 分 生有棘间韧带和棋突间韧带 四)柱的长切描 生要有三, 在椎骨前面的是前纵韧带,上连枕骨大孔前缘, 达艇骨前面, 百重要作用。椎体后面 较纯细 向后的 还有一条上下连续的转 韧带,在胸、 腰、部紧贴 末端, 至颈部则 将两侧肌肉分开。 且由弹性结缔组织术 ,特名之为项制 枢关节 脊柱上端与 的 圆关节型,可使头做屈伸(俯仰)及侧屈运动在环椎前弓和后号还有环枕前膜 n环 大孔前 环枢 节包括 节左右各一 ,由环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组成。环椎齿突关节为环推前弓的 齿突凹与齿突所组成。此关节有多数 齿突尖韧带和冀状韧带 子初只 以防止齿突向后脱位后纵韧带向上延伸,从后方将关节覆被,叫做覆膜,使关节与脊糙隔开。一般情况下此关节是比较稳固的,但过强的外 力也可造成齿突脱位,危及脊髓, 3.完整脊柱的形态及功能 (图3-10)
图3-9 环枕、环枢关节 (一)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是椎体与椎体之间的软骨连接。椎间盘中心为胶状的髓核nucleuspulposus,周围是多层纤维软骨组成的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它将 相邻椎骨的椎体牢固地连接起来,并限制髓核向外膨出。椎间盘有一定的弹性,可缓冲震动、允许脊柱做弯曲和旋转运动。颈部和腰部动度较 大,椎间盘也较厚。在病理情况下,髓核可从纤维环的薄弱或损伤处突出,常见的为后外方向的髓核脱出,可以造成压迫神经根的症状。 (二)椎间关节intervertebral joint是关节突之间的连接,椎间关节为平面关节,可做微小的运动。在颈部由于关节近于水平方向,其运动较自由;胸部关节面近冠状方 向,可允许胸椎做少量回旋运动;腰椎的矢状关节面则限制回旋而允许脊柱屈伸和侧屈。椎间关节的运动和椎间盘的活动互相配合、互相制 约,共同保证了脊柱的稳定和灵活。 (三)椎间短韧带很多 在相邻椎骨的椎弓之间的叫椎弓间韧带,由弹性结缔组织构成,呈黄色,故又称黄韧带。黄韧带有很大的弹性,连接着相邻的椎板,协助 椎板保护椎管内的脊髓,并限制脊柱的过度前屈。此外在各棘突之间、各横突之间,分别生有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 (四)脊柱的长韧带主要有三条: 在椎骨前面的是前纵韧带,上连枕骨大孔前缘,下达骶骨前面,紧贴椎体和椎间盘前面,厚实而坚韧,对脊柱稳定有重要作用。椎体后面 的后纵韧带长度与前纵韧带相当,与椎体相贴部分比较狭细,但在椎间盘处较宽,后纵韧带可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及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 用。在棘突尖上还有一条上下连续的棘上韧带,在胸、腰、骶部紧贴棘突末端,至颈部则呈板片状,将两侧肌肉分开,且由弹性结缔组织构 成,特名之为项韧带ligamentumnuchae。 (五)环枕关节和环枢关节是脊柱上端与颅骨之间的连接,又合称为环枕枢关节。 环枕关节主要为环椎上关节凹与枕骨髁组成的关节,属椭圆关节型,可使头做屈伸(俯仰)及侧屈运动。在环椎前弓和后弓还有环枕前膜 和环枕后膜分别与枕骨大孔前、后缘相连,加固环枕间的连接。 环枢关节包括环枢外侧关节和环椎齿突关节。环枢外侧关节左右各一,由环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组成。环椎齿突关节为环椎前弓的 齿突凹与齿突所组成。此关节有多数韧带加固:齿突尖韧带和翼状韧带将齿突连于枕骨,环椎横韧带及其上下延伸的纵束所形成的十字韧带可 以防止齿突向后脱位。后纵韧带向上延伸,从后方将关节覆被,叫做覆膜,使关节与脊髓隔开。一般情况下此关节是比较稳固的,但过强的外 力也可造成齿突脱位,危及脊髓。 3.完整脊柱的形态及功能 (图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