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14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汤汤/汤匙 作秀/作坊 弦乐/玄妙 轴心/ 压轴戏 B.丑事/瞅见 殒身/陨灭 炭化/碳酸 鲜有/ 鲜见 C.佣金/雇佣 溜达/遛马 仆从/扑倒 抹布/ 抹脖子 D.翘望/翘首 似乎/似的 伺候/伺机 抢险/ 呼天抢地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山西女人自古就赫赫有名,武则天、杨贵妃、穆桂英、貂婵,哪一个不惊天 动地。正是文化与习俗使得山西人民都生性聪明,稳扎稳打,灵气迫人。 B.孔孟之乡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水浒好汉一样侠义为先的山东人,出来混都讲 究“义”字当头,精通事故因而深明大义,敢作敢当因而仗义直言 C.江苏人亲切随和,他们给人以阳光般明媚清爽的感觉,有人情味,很少会有 锋利的棱角和别人发生摩擦,同时胸怀宽广,志存高远。 D.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歌舞升平温润如春,实在是养人的好地方,这样 肥沃富庶的玲珑之地也养育了四川人民乖巧伶利、秀外慧中的独特性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1)一经加热,溶液中的难溶解的物质就 到瓶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 的化学现象 (2)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_ 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 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3)演出刚结束,她就接到了她的孩子的班主任的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 她没来得及 就跑到学校去了。 A.沉淀 场合 卸妆 B.沉积 场 卸装 合C所4是 沉淀 场所 卸装 D.沉积 场 卸妆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A.经过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已经改头换面,山 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B.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 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C.少数为官者,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追求个人享受,一饭千金。 D.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我这一辈子》公演后,深受业内好评, 演员方旭的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昨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向东经119°、北纬24°为中心的海面发 射导弹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 2014 届高三第四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汤汤/汤匙 作秀/作坊 弦乐/玄妙 轴心/ 压轴戏 B.丑事/瞅见 殒身/陨灭 炭化/碳酸 鲜有/ 鲜见 C.佣金/雇佣 溜达/遛马 仆从/扑倒 抹布/ 抹脖子 D.翘望/翘首 似乎/似的 伺候/伺机 抢险/ 呼天抢地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山西女人自古就赫赫有名,武则天、杨贵妃、穆桂英、貂婵,哪一个不惊天 动地。正是文化与习俗使得山西人民都生性聪明,稳扎稳打,灵气迫人。 B.孔孟之乡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水浒好汉一样侠义为先的山东人,出来混都讲 究“义”字当头,精通事故因而深明大义,敢作敢当因而仗义直言。 C.江苏人亲切随和,他们给人以阳光般明媚清爽的感觉,有人情味,很少会有 锋利的棱角和别人发生摩擦,同时胸怀宽广,志存高远。 D.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歌舞升平温润如春,实在是养人的好地方,这样 肥沃富庶的玲珑之地也养育了四川人民乖巧伶利、秀外慧中的独特性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1) 一经加热,溶液中的难溶解的物质就________到瓶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 的化学现象。 (2)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________,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 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3)演出刚结束,她就接到了她的孩子的班主任的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 她没来得及 就跑到学校去了。 A. 沉淀 场合 卸妆 B. 沉积 场 合 卸装 C. 沉淀 场所 卸装 D. 沉积 场 所 卸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是 ( ) A.经过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已经改头换面,山 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B.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 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C.少数为官者,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追求个人享受,一饭千金。 D.根据老舍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我这一辈子》公演后,深受业内好评, 演员方旭的表演丝丝入扣,生动传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昨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向东经 119°、北纬 24°为中心的海面发 射导弹
B.“毒胶囊”事件再次引发世人忧虑:食品里究竟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工业明胶? 这一点毋庸置疑,权责部门应彻查严打。 C.目前,总耗资达5500万英镑的“伦敦奥运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1000 万张免费门票让公众有机会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蹈、戏剧、艺术、音乐表演。 D.尽管日本多次表示要用一种新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发展,但是旧有的对华思维 仍在作祟,总有那么一些人抱着疑虑、戒备甚至敌视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劳唇舌,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 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么? 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么?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 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 谬以千里。一般人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 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么? 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 就愈不容易渗透。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 差别是无法可以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 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 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 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常人所忽视的 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点沫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 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 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 人间最孤寂者。 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么?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 来么?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么?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 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地赞叹感泣。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 不得不独自踯躅了。 般人在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诗人布朗宁在 《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人天天 牵着一条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时候在街上踱来踱去,到处探头探脑。他真是一个怪 人!一一诗人的当代人这样想。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 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遺么?伦敦、纽约的街头不也摆满 着皮面金装的诗集,让老太婆和摩登小姐买作礼物么?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 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 有人换一个音调,他就不免“对牛弹琴”了,“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 义是“创作者”。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 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还要在群众中创出一种新趣味来欣赏他的作
B.“毒胶囊”事件再次引发世人忧虑:食品里究竟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工业明胶? 这一点毋庸置疑,权责部门应彻查严打。 C.目前,总耗资达 5500 万英镑的“伦敦奥运文化节”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1000 万张免费门票让公众有机会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蹈、戏剧、艺术、音乐表演。 D.尽管日本多次表示要用一种新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发展,但是旧有的对华思维 仍在作祟,总有那么一些人抱着疑虑、戒备甚至敌视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也有时不可互相渗透。在可互相渗透时,彼此不 劳唇舌,就可以默然相喻;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惠子问 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反问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乐?”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么?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么? 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么?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 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 谬以千里。一般人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 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么? 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愈微妙,愈不寻常, 就愈不容易渗透。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 差别是无法可以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 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 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 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常人所忽视的 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一点沫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 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 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 人间最孤寂者。 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么?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 来么?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么?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 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地赞叹感泣。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 不得不独自踯躅了。 一般人在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诗人布朗宁在 《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人天天 牵着一条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时候在街上踱来踱去,到处探头探脑。他真是一个怪 人!——诗人的当代人这样想。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 一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遣么?伦敦、纽约的街头不也摆满 着皮面金装的诗集,让老太婆和摩登小姐买作礼物么?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 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 有人换一个音调,他就不免“对牛弹琴”了,“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 义是“创作者”。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 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还要在群众中创出一种新趣味来欣赏他的作
品。但是这事谈何容易?“千秋万岁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诗人能在这不 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么?汤姆生在《论雪莱》一文里骂得好:“后世人!后世人 跑到罗马去溅大泪珠,去在济慈的墓石上刻好听的殊语,但是海深的眼泪也不能 把枯骨润回生!” 6.下列关于“曲愈高,和愈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修养越高,他引发的共鸣就越少。 B.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格调越高昂,他所得到的赞同就越少。 C.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对事物之间的差异刻画越精微,他的知音就越少。 D.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观点越是独特,他获得的认同也就越少。 7.根据原文的内容,对“诗人的孤寂”的表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不想孤芳自赏,他把所见所感写出来就是渴望同别人交流,但是他是失 败的。 B.诗人就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 断创新。 C.常人对诗人的观察只限于日常行为等外在方面,得出的结论是诗人的行为古 D.人们购买诗人的印刷精美的诗集,只是为了赶时髦,扮高雅,并不是真正欣 赏诗人。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作者引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意在告诉我们,绝无隔阂的心灵沟通是不可能 的 B.最后一茎干草压死骆驼的典故告诉我们,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 生的。 C.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是因为他较常人在感觉上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 D.除主观因素之外,导致诗人孤寂的客观原因是常人感觉迟钝,心灵麻木,思 维定势。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 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 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 起为江西之金溪。 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 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 泣送如晋江也。 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 生,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 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 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
品。但是这事谈何容易?“千秋万岁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诗人能在这不 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么?汤姆生在《论雪莱》一文里骂得好:“后世人!后世人 跑到罗马去溅大泪珠,去在济慈的墓石上刻好听的殊语,但是海深的眼泪也不能 把枯骨润回生!” 6.下列关于“曲愈高,和愈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修养越高,他引发的共鸣就越少。 B.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格调越高昂,他所得到的赞同就越少。 C.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对事物之间的差异刻画越精微,他的知音就越少。 D.是指一位诗人在作品中表达出的观点越是独特,他获得的认同也就越少。 7.根据原文的内容,对“诗人的孤寂”的表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不想孤芳自赏,他把所见所感写出来就是渴望同别人交流,但是他是失 败的。 B.诗人就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 断创新。 C.常人对诗人的观察只限于日常行为等外在方面,得出的结论是诗人的行为古 怪。 D.人们购买诗人的印刷精美的诗集,只是为了赶时髦,扮高雅,并不是真正欣 赏诗人。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引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意在告诉我们,绝无隔阂的心灵沟通是不可能 的。 B.最后一茎干草压死骆驼的典故告诉我们,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 生的。 C.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是因为他较常人在感觉上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 D.除主观因素之外,导致诗人孤寂的客观原因是常人感觉迟钝,心灵麻木,思 维定势。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 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 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 起为江西之金溪。 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 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 泣送如晋江也。 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 生,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 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 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
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 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 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有守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观之,一人 肤体伤败,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 其人即屈服。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 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 百姓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増垦,而清丈令下, 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因 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请平 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 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清·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 诛:索取 B.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 恤:怜悯 民逋赋,久不能输 逋:怠慢 D.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 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 相殴相持 B.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 乃从旁泣 C.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 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 余年 D.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 1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复斋“为利于民”的一组是() ①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②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③ 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④先生出贿付其父⑤先生之免金溪而 归,足不履户外⑥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12.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张复斋在战乱中与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辗转奔波,还为终养老母弃官归家, 称得上是以孝为先 B.张复斋在晋江和金溪虽为官时间不长,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 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C.张复斋坦荡无私,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 贾人父得养天年,令人称快
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 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 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有守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观之,一人 肤体伤败,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 其人即屈服。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 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 百姓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 县官指为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曰:“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因 诣县官白其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请平。 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 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 (清·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 诛:索取 B.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 恤:怜悯 C.民逋赋,久不能输 逋:怠慢 D.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蒙:受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 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 相殴相持 B.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 乃从旁泣 C.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 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 余年” D.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 1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复斋“为利于民”的一组是( ) ①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 ②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③ 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④先生出贿付其父 ⑤先生之免金溪而 归,足不履户外⑥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12.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张复斋在战乱中与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辗转奔波,还为终养老母弃官归家, 称得上是以孝为先。 B.张复斋在晋江和金溪虽为官时间不长,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 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C.张复斋坦荡无私,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 贾人父得养天年,令人称快
D.张复斋在金溪被罢免后,又回到福建晋江隐居,他替华容百姓申诉,解释了 当地土地贫瘠的实情,并为百姓请求减免赋税。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 (2)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3)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作答)(6分)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 (李清 照《一剪梅》)
D.张复斋在金溪被罢免后,又回到福建晋江隐居,他替华容百姓申诉,解释了 当地土地贫瘠的实情,并为百姓请求减免赋税。.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 (2)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3)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①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 (2)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作答)(6 分)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 。 ( 李清 照《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