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 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 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 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 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 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普也。”谓《武》:“尽美矣,未尽 善也。”《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 乐那样“尽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 适度。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 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 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 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 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 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露陶;“观”即“观 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磁”“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 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 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先, 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 省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 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 更淬炼出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
2019-2020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 此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 的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 荡年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 蓄养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 者完善和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 善也。”《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 乐那样“尽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 适度。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 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 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 文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 响。“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 譬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 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 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用 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先, 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 省和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 意义。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 更淬炼出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诗教”必须以尊重文艺 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力。 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为 前提和基础。由此以来,中国文艺还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 王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意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赓续孔子的文艺思 想发扬所得 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誉古今中外异 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光明日报》2018年5月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这也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B.“兴观群怨”体现了重“教”也重“诗”的文艺观,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 C.立足于现实生活,强调社会教化意义,这是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 D.“诗言志”的文艺传统、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辫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C.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D.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 B.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诗教”的文艺观强调“诗”的文艺审美,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C.“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体现了“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了“诗”的层面。 D.重塑当代中国文化,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
化的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诗教”必须以尊重文艺 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力。 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为 前提和基础。由此以来,中国文艺逐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 王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慧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赓续孔子的文艺思 想发扬所得。 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异 质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光明日报》2018 年 5 月 7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这也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B.“兴观群怨”体现了重“教”也重“诗”的文艺观,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 C.立足于现实生活,强调社会教化意义,这是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 D.“诗言志”的文艺传统、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C.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D.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 B.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诗教”的文艺观强调“诗”的文艺审美,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C.“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体现了“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了“诗”的层面。 D.重塑当代中国文化,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给我们提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总思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 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是在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概念或事物的基础上主观
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 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 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 然产物 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要做真 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 “屠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 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 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恒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 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 深据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 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 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 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 持久战》) 材料二: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 四诊 望、闻、问、切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 常见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材料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 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
能动地转化成为前所未有的、客观能够认可的概念或事物;“创新”,是在原有思维模式或 行为范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地发展成为超出原有思维模式或行为范式的新思维、新理论、 新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此,中医药创新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固本”原则。创新以传承为本,“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中医药学的创新不是毁古弃旧、标新立异,更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的必 然产物。 二是“强基”原则。创新以需求为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创新要做真 正有益于学科发展、人民需求的创造与发明,脱离了实际需求的创新就是毫无应用价值的 “屠龙术”。 三是“守恒”原则。创新,是“知行合一”的持久战。“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 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科学研究、继承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创新就必须守得住 初心、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创新最需要的是“恒心”,要像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那样 抓住研习中医药典籍获得的灵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研究工作,有着百折不挠、 深掘精研、不断创造、创新、提升的意志与精神。 四是“出新”原则。创新以创举为功,“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要特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严要求、细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虽然创新非一朝 一夕可以成功,但每一个致力创新的中医人都应明志笃行,以创新高度为追求,开拓进取,填 补空白,实现有品质、有价值、有成就的成功创新。 (摘编自孙光荣《创新:知行合 一持久战》) 材料二: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 四诊 望、闻、问、切 八纲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 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 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 常见疾病诊断及证候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材料三: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的 学科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
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 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 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 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 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2008年 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造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35个 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 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 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4.下列内容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的一项是(3分)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C.“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D.“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习总书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 B.中医诊断学以四诊、八纲、辨证和诊断为基础,讲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 纲”对病人进行分析“辨证”,从而做出诊断。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成立的申报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2008年10月报送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35个“非遗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 6.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望星空 聂鑫森 只要是老天不下雨不落雪,每晚八点,满头华发的耿星河,就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 望星空
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催生下,中医 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世代 相传的中医药,作为社会实践的知识、技能,是我国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无疑是宝贵的 文化遗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 2006 年成立了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专 家组和办公室,组织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申报工作。我国在 2008 年 10 月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遣产代表作”项目中,“中医”是我国上报 35 个 项目中的首选项,而且这是决策层认定的“最重要、无需讨论与评审”的“名列榜首”的选 项。可见,从国家层面上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 (摘编自张宗明《中 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4.下列内容不符合中医药创新所坚持的原则的一项是(3 分)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C.“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D.“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习总书记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示的总思路是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医药创新应坚持四大原则。 B.中医诊断学以四诊、八纲、辨证和诊断为基础,讲究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八 纲”对病人进行分析“辨证”,从而做出诊断。 C.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 2006 年成立的申报世界非 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 D.国家对中医药“申遗”是非常重视的,“中医”是我国在 2008 年 10 月报送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 35 个“非遗代表作”项目的首选项。 6.请结合材料,分析中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由。(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望星空 聂鑫森 只要是老天不下雨不落雪,每晚八点,满头华发的耿星河,就必须到楼顶的露台去眺 望星空
他家住在这栋20层楼的顶层,只有顶层才有一个宽大的露台,只有宽大的露台才好安 置一台体量不小的远程望远镜,只有远程望远镜才能让他看清那些动和不动的星。 耿星河供职的单位在大西北,代号为“望星空”。60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又干 了五年。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 领导和同事祝贺他:“你和嫂子牛郎织女了几十年,也该去朝夕相守了。” 他忽然老泪纵横,说:“牛郎织女都老了,聚与别都习惯了。哎,高开‘望星空’我就 再也回不来了。” “望星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卫星测控中心,从卫星升空直到他完成使命,全方位进 行跟踪、测量、控制,以及运行中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他们自称牧星人,浩渺的天字是牧 场,大小星系是河流、漢涧,卫星是天马神 儿子耿小星是本地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在父亲告老还乡之前,特意为父母在同 社区置办了这套顶层的房子,置办了一架远程望远镜放在露台。“爹,你回到老家,想念 老同事了可以夜夜眺望星空 耿星河说:“知父莫如子,好!” 耿星河出生在一个秋夜,正星斗满天,当语文老师的父亲浮想联翩,从古诗“耿耿星 河欲曙天”中拈出三个字组成儿子的姓名。姓名似乎成了一个先兆,耿星河读小学、中学 时,对天文星象兴趣盎然,是业余天文小组的铁杆成员。耿星河大学读的是宇航动力专业, 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分配到卫星测控中心。 几十年飞快地过去了,他和妻子芦管一直是两地分居,如银河两岸凝目相望的牛郎织 女,只有探亲时才能团聚。领导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要把远在老家的妻子调来,他都婉谢 了。他知道妻子高不开那所聋哑学校,高不开一拨接一拨的聋哑孩子。作为一名模范教师, 她的口语和手语出类拔萃,为不少残疾的孩子找到了光明,到了“望星空”来她会无用武 之地。 耿星河揖别“望星空”时,不禁想起宋词里的两个句子“去也终须去,往也如何往”,心头 涌出淡淡的悲凉。他交接了全部资料、图纸、手稿,征得领导同意,只带走了他在内部出 版的一本书《卫星机动轨道的测算与修正》,那里面密布着令外人感到乏味的数据,而在他 眼里却如至交好友。他在一种复杂的心情中回到故乡,回到妻子和儿子身边 每晚十时,芦管会准时来到露台,和耿星河并排坐在一把长靠椅上。 “星河,歇歇吧,我想听你讲牧星人的故事。 谢谢你。这顶层住房多好,“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他家住在这栋 20 层楼的顶层,只有顶层才有一个宽大的露台,只有宽大的露台才好安 置一台体量不小的远程望远镜,只有远程望远镜才能让他看清那些动和不动的星。 耿星河供职的单位在大西北,代号为“望星空”。60 岁本该退休,他和领导软磨硬缠,又干 了五年。朔地雪冷风寒,过早地染白了他的头发,刻皱了他的脸。 领导和同事祝贺他:“你和嫂子牛郎织女了几十年,也该去朝夕相守了。” 他忽然老泪纵横,说:“牛郎织女都老了,聚与别都习惯了。哎,离开‘望星空’我就 再也回不来了。” “望星空”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卫星测控中心,从卫星升空直到他完成使命,全方位进 行跟踪、测量、控制,以及运行中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他们自称牧星人,浩渺的天宇是牧 场,大小星系是河流、溪涧,卫星是天马神骥。 儿子耿小星是本地一家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在父亲告老还乡之前,特意为父母在同一 社区置办了这套顶层的房子,置办了一架远程望远镜放在露台。“爹,你回到老家,想念 老同事了,可以夜夜眺望星空。” 耿星河说:“知父莫如子,好!” 耿星河出生在一个秋夜,正星斗满天,当语文老师的父亲浮想联翩,从古诗“耿耿星 河欲曙天”中拈出三个字组成儿子的姓名。姓名似乎成了一个先兆,耿星河读小学、中学 时,对天文星象兴趣盎然,是业余天文小组的铁杆成员。耿星河大学读的是宇航动力专业, 毕业后因成绩优异分配到卫星测控中心。 几十年飞快地过去了,他和妻子芦管一直是两地分居,如银河两岸凝目相望的牛郎织 女,只有探亲时才能团聚。领导多次征求他的意见,要把远在老家的妻子调来,他都婉谢 了。他知道妻子离不开那所聋哑学校,离不开一拨接一拨的聋哑孩子。作为一名模范教师, 她的口语和手语出类拔萃,为不少残疾的孩子找到了光明,到了“望星空”来她会无用武 之地。 耿星河揖别“望星空”时,不禁想起宋词里的两个句子“去也终须去,往也如何往”,心头 涌出淡淡的悲凉。他交接了全部资料、图纸、手稿,征得领导同意,只带走了他在内部出 版的一本书《卫星机动轨道的测算与修正》,那里面密布着令外人感到乏味的数据,而在他 眼里却如至交好友。他在一种复杂的心情中回到故乡,回到妻子和儿子身边。 每晚十时,芦管会准时来到露台,和耿星河并排坐在一把长靠椅上。 “星河,歇歇吧,我想听你讲牧星人的故事。” “谢谢你。这顶层住房多好,‘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