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第I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嗔怪/缜密甲胃/压轴 伎俩/栉风沫雨 B.案犊/渎职 褒义/电饭煲祛除/曲意逢迎 C.兴许/幸亏 捭阖/柏油路划分/华而不实 D.韬略/叨扰 骁勇/肖像权坎坷/不落窠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晋升老皇历优哉游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B.厮杀黄梁梦拾人牙意聚沙成塔,积腋成裘 C.马甲木版画欢呼鹊跃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发轫势力眼指手画脚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要求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该市 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表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 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和族群的 ⑧某些优秀学生放弃北大、清华,转投香港大学,人们纷纷发出北大、清华将“沦为二 流”的惊呼。风波 之际,香港大学公开宜称北大、清华“二流说”完全 错误。 A.坦陈局限叠起 B.坦承局限迭起 C.坦承限制叠起 D.坦陈限制迭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据悉,奥运冠军孙杨出席一次商业活动要100多万,想想当年菲尔普斯出场费也就 10万元人民币,一般的娱乐圈明星就更是鞭长莫及了。 B基层政府定要教育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要涉及群 众利益的事,都要无所不为,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C.东汉后期的袁绍,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 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 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来,中央及相关部委虽然一再强调“限购政策绝不动摇”,但坊间关于调控放松 的消息仍铺天盖地 B.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中国外交 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C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 就将面对无人行善的旭栅局面
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嗔.怪/缜.密 甲胃./压轴. 伎.俩/栉.风沫雨 B .案犊./渎.职 褒.义/电饭煲. 祛.除/曲.意逢迎 C .兴.许/幸.亏 捭.阖/柏.油路 划.分/华.而不实 D .韬.略/叨.扰 骁.勇/肖.像权 坎坷./不落窠.白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晋升 老皇历 优哉游哉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B .厮杀 黄梁梦 拾人牙慧 聚沙成塔,积腋成裘 C .马甲 木版画 欢呼鹊跃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 .发轫 势力眼 指手画脚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家要求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该市 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表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立足于写人。我想,这样 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和族群的 。” ③某些优秀学生放弃北大、清华,转投香港大学,人们纷纷发出北大、清华将“沦为二 流”的惊呼。风波 之际,香港大学公开宣称北大、清华“二流说”完全 错误。 A .坦陈 局限 叠起 B . 坦承 局限 迭起 C .坦承 限制 叠起 D . 坦陈 限制 迭起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据悉,奥运冠军孙杨出席一次商业活动要 100 多万,想想当年菲尔普斯出场费也就 1 0 万元人民币,一般的娱乐圈明星就更是鞭长莫及 ....了。 B.基层政府一定要教育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要涉及群 众利益的事,都要无所不为 ....,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C.东汉后期的袁绍,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 时刻往往引而不发 ....,故不能成就大业。 D.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 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来,中央及相关部委虽然一再强调“限购政策绝不动摇”,但坊间关于调控放松 的消息仍铺天盖地。 B.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中国外交 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C.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 就将面对无人行善的旭栅局面
D在资本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A股市场却没有一家纯正的茶叶类上市公司,谁能否 认这不是我国数万家茶企的悲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 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 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 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音 乐中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它把现实生活中的悲 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 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②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木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 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 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 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悲剧性的 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 道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 的一种审美特性。”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必须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 界,产生审美愉悦。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 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不过,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 剧,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属于崇高,那些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 与崇高相通。但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造到不应有的痛苦 而引起人们同情、沉思。这类悲剧性表面上与禁高相去甚远。然而悲剧的效果就在于通 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悉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 ③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音乐 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为美的现象,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解释:“怜悯和恐惧是人们最 容易滋生的两种情感,必须用悲剧、音乐等艺术手段,将这些容易滋生的、过分强烈的 搅乱平静生活的情感宜泄净化,而重新回复心理平衡。”悲剧的目的不在于让人沂浸在 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而是使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 体验着自由的喜悦。 ④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 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我们熟知的贝多芬,他的幸福恰恰源于他的痛苦压 抑和孤独。在他三百多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悲剧性都化作了深沉壮美的音响世界。他用 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用充满斗争精神的音乐与命运抗争、与黑暗的现实抗争一切 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听 松》等,充满了人生不幸的控诉,音乐中刻画的社会冲突性,认识悲剧的深刻性,表明 了悲剧美正是源于痛苦,这种痛苦又代表着神圣精神力量的升华—从痛苦走向欢乐 ⑤悲剧不是重在对苦难的渲染,而是重在对反抗苦难和毁灭中所呈现出来的抗 争之美的表现上,只有对苦难和毁灭的抗争,才能够揭示出人性中的美,才能焕发出生 命的全部光辉,张扬人的生命本质 ⑥音乐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慼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 使人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支流的连接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 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音乐用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 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 力量。 (节选自《文艺生活》,有删改
D.在资本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A 股市场却没有一家纯正的茶叶类上市公司,谁能否 认这不是我国数万家茶企的悲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悲剧美的音乐诠释 ①悲剧美是美学的主要范畴之一。它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 现中对美的肯定,而且往往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 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激励和启示,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审美感受。音 乐中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的重要的、极有光彩的组成部分。它把现实生活中的悲 剧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加以集中、浓缩,以音乐所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慷 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②悲剧美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悲剧”,也木同于戏剧体裁中的悲剧,而 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所以它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 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美学悲剧包括了人类历史上、社会 生活中所发生的不幸和苦难的事件,包括了一切艺术对这种苦难现象的表现。悲剧性的 审美意义“是具有正面素质或英雄性格的人物,在具有必然性的社会矛盾剧烈冲突中, 道到不应有的、但又是有必然性的失败、死亡或痛苦,从而引起人的悲痛、同情、奋发 的一种审美特性。”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通或类似,必须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 界,产生审美愉悦。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们通常都承认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 的一种”。这表明悲剧是一种富于哲理性、崇高的艺术。不过,并非所有的崇高都是悲 剧,也不是所有的悲剧都属于崇高,那些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剧性,具有震撼力,本身就 与崇高相通。但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造到不应有的痛苦 而引起人们同情、沉思。这类悲剧性表面上与崇高相去甚远。然而悲剧的效果就在于通 过描写人类类似的苦难,来引起人民的恐惧与怜悯,从而净化和陶冶情操。 ③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悲剧除了痛感之外还能给人一种深层次的快感。音乐 作品中存在大量以悲为美的现象,亚里士多德有过这样的解释:“怜悯和恐惧是人们最 容易滋生的两种情感,必须用悲剧、音乐等艺术手段,将这些容易滋生的、过分强烈的、 搅乱平静生活的情感宣泄净化,而重新回复心理平衡。”悲剧的目的不在于让人沉浸在 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而是使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中 体验着自由的喜悦。 ④悲剧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而所谓的“生存快乐”,只 有在受难的痛苦中才能被激发出来。我们熟知的贝多芬,他的幸福恰恰源于他的痛苦压 抑和孤独。在他三百多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悲剧性都化作了深沉壮美的音响世界。他用 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用充满斗争精神的音乐与命运抗争、与黑暗的现实抗争一切 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如阿炳的《二泉映月》、《听 松》等,充满了人生不幸的控诉,音乐中刻画的社会冲突性,认识悲剧的深刻性,表明 了悲剧美正是源于痛苦,这种痛苦又代表着神圣精神力量的升华——从痛苦走向欢乐。 ⑤悲剧不是重在对苦难的渲染,而是重在对反抗苦难和毁灭中所呈现出来的抗 争之美的表现上,只有对苦难和毁灭的抗争,才能够揭示出人性中的美,才能焕发出生 命的全部光辉,张扬人的生命本质。 ⑥音乐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 使人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支流的连接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 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音乐用其特有的方式诠释悲剧 美,引导人们进行真理的探索和伦理的追求,在强烈的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 力量。 (节选自《文艺生活》,有删改)
6.下列关于“悲剧美”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悲剧美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是美学的主要范 畴之 B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给人以激励和启示。 C悲剧美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D.悲剧美只有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才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引发人们深 层次的审美感受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音乐走整个艺术悲剧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 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B.那些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性与祟高相去甚远,而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 通或类似,因而其不具有悲剧美。 C悲剧带给人的深层次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只有经过痛苦和磨难 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快感。 D.音乐是适于表现悲剧美的艺术形态之一,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论释悲剧美,在强烈的 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音乐作品说明,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 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 B.悲剧的目的是让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其中体验自由的喜悦 不在于让人沉漫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 C悲剧是要表现人们反抗苦难利毁灭中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而不要渲染苦难,只有 这样才能揭示人性中的美。 D.音乐的审美功能在于使人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共鸣, 并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 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章。璜择愿民教之律令, 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 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 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宜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 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 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 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 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 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 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 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
6 .下列关于“悲剧美”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悲剧美是在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对美的肯定,是美学的主要范 畴之一。 B.悲剧美能使人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同情共感和心灵震撼,并以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给人以激励和启示。 C.悲剧美既与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戏剧体裁中的悲剧有着内在联系,又具有本质区别。 D.悲剧美只有与崇高和壮美相联系,才能使人兴奋兴起,提高精神境界,引发人们深 层次的审美感受。 7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音乐走整个艺术悲剧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表情效果使人们在苍凉悲愤或 慷慨激昂的感受中获得音乐美的体验。 B.那些具有正面素质的“小人物”的悲剧性与崇高相去甚远,而悲剧本质上与崇高相 通或类似,因而其不具有悲剧美。 C.悲剧带给人的深层次的快感来源于生存深处的生命力的舒张,只有经过痛苦和磨难 的人才能感受到这种快感。 D.音乐是适于表现悲剧美的艺术形态之一,它以其特有的方式论释悲剧美,在强烈的 感动和激荡中给人以向上的鼓舞力量。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炳的《二泉映月》、《听松》等音乐作品说明,一切具有悲剧美的哀伤里,都能 发现可以化作积极力量的因素。 B.悲剧的目的是让人的灵魂重新进入一种平静安宁状态,并在其中体验自由的喜悦, 不在于让人沉浸在真正的痛苦和哀伤之中。 C.悲剧是要表现人们反抗苦难利毁灭中呈现出来的抗争之美,而不要渲染苦难,只有 这样才能揭示人性中的美。 D.音乐的审美功能在于使人们在音乐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感之流的共鸣, 并让人类美好的情感流入自己的心灵。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 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 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 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 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 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 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 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 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 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 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 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
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 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 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 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 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底人:指因叛乱被贬为麻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 B.坐巡抚朱钦事 坐:因…受牵连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府第宅院 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举:被举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逐吏而代之 置之地, 拔剑撞而破之 B.帝即位,斥以予民 作《师说》以贻 C.璜因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不如因普遇之 .万言诉于帝 此非孟德 之困于周郎者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 民信 ⑧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⑧⑤ D.③④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 B.璜烙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 C.尽管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 D.赵璜很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侯仁寿宫成,徐议其事, 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 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 驰驿给夫廉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 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 ③中旨令:皇帝白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 B .坐.巡抚朱钦事 坐:因…受牵连 C .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府第宅院 D .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 举:被举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逐吏而.代之 置之地, 拔剑撞而.破之 B .帝即位,斥以.予民 作《师说》以.贻 之 C .璜因.请特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不如因.善遇之 D .万言诉于.帝 此非孟德 之困于.周郎者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璜体恤民生 ....的一组是( )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 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 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 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良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的土地。 B .璜烙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的工程造价。 C .尽管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 D.赵璜很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第Ⅱ卷 (114 分) 四、(24 分)
13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3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4分) (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谷问题。(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 学》)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 月夜》) (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拭《赤 壁赋》)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 洵《六国论》) (4)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 退秦师》) 处涸辙而相欢。(王勃《腾王阁序》) 五、(12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简要概括意境的特点。(4分) 意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并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 充分展开想像,创造出来的新的意蕴和境界。首先,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意境超越了 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 宙获得的一种哲理性的领悟和感受;因而,这种超越性会使审美者从当下的现实中超越 出来进入一种自由境界。其次,人们进行审美活动时,会把此时、此地的情与景和彼时、 彼地的情与景,通过时空转换融合在同一个意境中,并使人们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 束缚,得到审美的心灵自由。另外,在审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 象在人的思想意识领域中会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眼前的现实世界的审美世界、艺术世
13.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3 分)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 4 分) (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4 分) (2)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苟子《劝 学》) ,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 月夜》) (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苏拭《赤 壁赋》)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 洵《六国论》) (4)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 退秦师》) ,处涸辙而相欢。(王勃《腾王阁序》) 五、(12 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简要概括意境的特点。(4 分) 意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并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 充分展开想像,创造出来的新的意蕴和境界。首先,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意境超越了 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 宙获得的一种哲理性的领悟和感受;因而,这种超越性会使审美者从当下的现实中超越 出来进入一种自由境界。其次,人们进行审美活动时,会把此时、此地的情与景和彼时、 彼地的情与景,通过时空转换融合在同一个意境中,并使人们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和 束缚,得到审美的心灵自由。另外,在审美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审美对 象在人的思想意识领域中会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眼前的现实世界的审美世界、艺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