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18.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浄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把握新动能的内涵和外延。经济发展新动能涉及范围广泛,不仅指第三产业 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也包括工业制 造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第一产业中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 农场、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简言之,旧动能是指依 靠大量资源投入、较髙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果驱动经济増长的动能,新动能是指 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本驱动经济髙质量发展的动能。推进新旧动能 转换,需要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目标导向,集聚创新型人才,建立激发各 种要素活力的制度机制。既要加大力度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实现“无中生有”,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又要致力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 现“有中出新”,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只有两者相辅相 成、有机统一,才能顺利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推进新旧动能接续 转换,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把是否符合 新发展理念作为区分新旧动能的基本标准;必须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旧 动能转型升级和新动能主导发力都要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导向,从提高供给 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 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髙全要素生产率,使供 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完成质量变革、效 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大变革”。其中,动力变革就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问题。 立足发展阶段和本地实际,加强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动态调整。目前,我国总 体上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是:旧动 能不断减弱,而新动能走向成熟还需要一个过程。解决新旧动能“青黄不接”问 题,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规律,积极作为,衔接好新旧动能转换,缩短新旧动能 转换阵痛期,避免因动力机制错配阻碍经济向更髙发展阶段攀升。各地应紧密结 合自身实际,加强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动态调整。首先,深入调査研究,找出 本地新旧动能转换的定位、重点、难点、优势、劣势、突出短板、可借力处等 其次,加强系统谋划,找到突破口和具有带动性的关键领域,达成广泛共识,在 此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最后,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在具体操作中做好 “加减乘除”法,确保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走样、不出现重大偏差
山东省泰安市 2018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18.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把握新动能的内涵和外延。经济发展新动能涉及范围广泛,不仅指第三产业 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也包括工业制 造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第一产业中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 农场、股份合作制企业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简言之,旧动能是指依 靠大量资源投入、较高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果驱动经济增长的动能,新动能是指 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本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推进新旧动能 转换,需要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目标导向,集聚创新型人才,建立激发各 种要素活力的制度机制。既要加大力度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实现“无中生有”,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又要致力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 现“有中出新”,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只有两者相辅相 成、有机统一,才能顺利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推进新旧动能接续 转换,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把是否符合 新发展理念作为区分新旧动能的基本标准;必须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旧 动能转型升级和新动能主导发力都要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导向,从提高供给 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 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 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完成质量变革、效 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大变革”。其中,动力变革就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问题。 立足发展阶段和本地实际,加强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动态调整。目前,我国总 体上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是:旧动 能不断减弱,而新动能走向成熟还需要一个过程。解决新旧动能“青黄不接”问 题,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规律,积极作为,衔接好新旧动能转换,缩短新旧动能 转换阵痛期,避免因动力机制错配阻碍经济向更高发展阶段攀升。各地应紧密结 合自身实际,加强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动态调整。首先,深入调查研究,找出 本地新旧动能转换的定位、重点、难点、优势、劣势、突出短板、可借力处等。 其次,加强系统谋划,找到突破口和具有带动性的关键领域,达成广泛共识,在 此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最后,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在具体操作中做好 “加减乘除”法,确保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不走样、不出现重大偏差
(摘编自魏士国、王小静《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旧动能依靠大量资源投入,新动能则完全依靠科技进步、髙素质人力资本驱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B.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要解决好目标导向、创新型人才集聚、制度机制建设等 三方面的问题。 C.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涉及“质量、效率、动力”三项变革,要紧扣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来进行。 D.旧动能持续减弱,新动能尚未成熟,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认识和把握规律,避 免阵痛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论述了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应注意的三个层面的 问题。 B.文中运用“无中生有”“有中出新”“青黄不接”“加减乘除”等词语,使 论证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 C.文章论证的主体部分,三个文段都是先阐释概念,再指出解决路径,并将新 日动能特征的对比贯穿始终 D.文章末尾就各地如何做好新旧动能转换给予了指导,论证层次清晰,富有逻 辑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旧动能需要大量资源投入、付出较高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而农业生产不存 在此种情形 B.要想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既要打造经济新引擎,又要做好传统产业转型 升级的文章。 C.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符合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D.如果各地在实施过程中不进行动态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就可能出现重大偏差 甚至走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杜甫的亭子 李新文 不知不觉,我靠近了岳阳楼旁的怀甫亭 那会儿,夕阳与树上的枫叶一个颜色,风一吹,“哗啦啦”落下来,像一种叹息 片叶子落在我的肩上,停泊了一会儿,画出一个弧,掉在地下。那一刹,我疑 心这不止是一种生命的坠落,也是季节的归属。但,不管怎样,都是过程,让生 命处于停泊状态的过程。其实,从石级到怀甫亭不过几十步的路程,但我走得很 慢很慢,生怕时间加快脚步的速度,会将十多个世纪浓缩成一瞬。我知道,那掩 在树林中的亭子,也同我一样在怀念着一个人的名字一一杜甫 长满苔藓的石板路缓缓伸向亭子,并在时间里伸向远古的残唐。这条铺在夕阳里 的路正向着北方,是通往古长安的方向。走在路上,分明感觉一千多年前的岁月 在向我涌来。秋阳浓重,不知那个形销骨立的杜工部,是否还站在被秋风卷着茅 草乱飞的屋檐下,拄着他的拐杖长长地叹息?是否还在一叶孤舟里念念不忘他的 家国?也许,一路走来,还在一次次吟诵那痛彻肺腑的《三吏》《三别》吧。先 生不到50,已长出满头白发。一阵风吹,皱纹散落一地。他从老家出发,直奔
(摘编自魏士国、王小静《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旧动能依靠大量资源投入,新动能则完全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本驱 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B.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要解决好目标导向、创新型人才集聚、制度机制建设等 三方面的问题。 C.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涉及“质量、效率、动力”三项变革,要紧扣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来进行。 D.旧动能持续减弱,新动能尚未成熟,新旧动能转换需要认识和把握规律,避 免阵痛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论述了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应注意的三个层面的 问题。 B.文中运用“无中生有”“有中出新”“青黄不接”“加减乘除”等词语,使 论证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 C.文章论证的主体部分,三个文段都是先阐释概念,再指出解决路径,并将新 旧动能特征的对比贯穿始终。 D.文章末尾就各地如何做好新旧动能转换给予了指导,论证层次清晰,富有逻 辑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旧动能需要大量资源投入、付出较高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而农业生产不存 在此种情形。 B.要想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既要打造经济新引擎,又要做好传统产业转型 升级的文章。 C.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符合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D.如果各地在实施过程中不进行动态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就可能出现重大偏差 甚至走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杜甫的亭子 李新文 不知不觉,我靠近了岳阳楼旁的怀甫亭。 那会儿,夕阳与树上的枫叶一个颜色,风一吹,“哗啦啦”落下来,像一种叹息。 一片叶子落在我的肩上,停泊了一会儿,画出一个弧,掉在地下。那一刹,我疑 心这不止是一种生命的坠落,也是季节的归属。但,不管怎样,都是过程,让生 命处于停泊状态的过程。其实,从石级到怀甫亭不过几十步的路程,但我走得很 慢很慢,生怕时间加快脚步的速度,会将十多个世纪浓缩成一瞬。我知道,那掩 在树林中的亭子,也同我一样在怀念着一个人的名字——杜甫。 长满苔藓的石板路缓缓伸向亭子,并在时间里伸向远古的残唐。这条铺在夕阳里 的路正向着北方,是通往古长安的方向。走在路上,分明感觉一千多年前的岁月 在向我涌来。秋阳浓重,不知那个形销骨立的杜工部,是否还站在被秋风卷着茅 草乱飞的屋檐下,拄着他的拐杖长长地叹息?是否还在一叶孤舟里念念不忘他的 家国?也许,一路走来,还在一次次吟诵那痛彻肺腑的《三吏》《三别》吧。先 生不到 50,已长出满头白发。一阵风吹,皱纹散落一地。他从老家出发,直奔
长安,折腾一番后,又从长安走向四川。不久,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了,只好又 次作生命的漂泊。于是,出长江,漂向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他风一程,雨一程, 走在木叶凋零的季节里,心情一定是沉郁的。可不曾想,这岳阳楼下的亭子竟成 了他灵魂的归属。 那年,先生摇着木筏子来到了岳阳码头,把舵绳往岸边的树上一系,晃着枯叶般 的身子向岳阳楼的方向走。那是个秋天的下午,阴云低沉,压得一湖秋水喘不过 气来,这气氛,一如他老迈的气息。好不容易向上走出几步,一头白发被风吹乱, 也懒得理会。他憋着一口气,使岀洪荒之力朝头顶的岳阳楼爬。然而,这时的岳 阳楼黯淡得不见几丝光彩,尤其远处的君山、近处的湖水似乎显得有气无力,像 得了一场大病的人,向他投来无精打采的神色。他太累了。只好,一步一步地朝 上爬,费了老大的劲,终于爬上神交已久的楼台。斜风细雨中,楼阁一言不发, 静静地立着,静默成雨中的一个意象。也许,楼台在这里等候他不少年了。 他放眼一望,凄风苦雨,乌云斜飞,这样的气氛,更让他觉得自个儿像一只风雨 里的孤鸟。“安史之乱”以来,他从长安一路走来,沿途躺着太多的饿殍,那景 象,让人一望伤目。战争的惨烈,黎民百姓的苦处以及自身的孤单,一股脑儿在 心头交集,起伏,缠绕,不觉一把老泪脱眶而出。泪水,迷蒙了他的双眼,也打 湿了满腔的愁绪和那个寂寥的黄昏,连空中的鸥鸟也好像在为他哭泣。“昔闻洞 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 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每次读到这样的句子,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似乎随手 抓,能从文字里抓出一把人世的苍凉,还有浓得发黑的哀愁。不言而喻,字里 行间有着透骨的寒意和生命的渺茫,渗透着尖厉的生命大痛和锥心刺骨的生命体 现在,我面临的气氛静得仿佛将许多事物化为了空无。我几乎是蹑手蹑脚地行进 生怕一不留神搅乱了先生的安静。这种静,对一个长年漂泊的人来说,何尝不是 一种灵魂的安顿,就如一艘船在港湾里安然停泊,不再遭受风吹浪打,有一种回 家的感觉,靠岸的气氛。岸,对一个诗人太重要了,是栖息,更是安放。不知怎 的,突然觉得这个亭子甚而整个洞庭湖太小了,装不下他的灵魂。杜甫与李白完 全不同,他们的精神视角的走向,一个朝上,一个向下。杜甫的眼睛和诗笔一直 向着底层小百姓,在用灵魂与他们对话。 亭子里有块石碑,刻着先生的诗《登岳阳楼》。我想,肯定不少人读过,但未必 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大痛。 先生走了,纪念他的亭子还在,并朝着他老家河南巩县的方向。年年岁岁,只有 风在丈量着两者之间的距离。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的一句话,点明引发作者展开联想、抒写情感的对象,总领下文。 “靠近”与下文作者“走得很慢很慢”相呼应,突出作者心情的沉重。 B.文章第段中“长满苔藓的石板路”“在夕阳里的路正向着北方”,意在表达 时间的久远和客死他乡的杜甫一直在想念着家乡、关心着国家 C. 阵风吹,皱纹散落一地。”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晚年杜甫的苍老形象 而这苍老透露出杜甫饱尝了世间的战乱之苦、漂泊之苦、思念之苦。 D.文章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怀甫亭及其周围寂静的景物,在不断变换 的景物中浮现杜甫的人生历程,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文化意蕴 5.作者为什么将“怀甫亭”称为“杜甫的亭子”?(5分)
长安,折腾一番后,又从长安走向四川。不久,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了,只好又一 次作生命的漂泊。于是,出长江,漂向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他风一程,雨一程, 走在木叶凋零的季节里,心情一定是沉郁的。可不曾想,这岳阳楼下的亭子竟成 了他灵魂的归属。 那年,先生摇着木筏子来到了岳阳码头,把舵绳往岸边的树上一系,晃着枯叶般 的身子向岳阳楼的方向走。那是个秋天的下午,阴云低沉,压得一湖秋水喘不过 气来,这气氛,一如他老迈的气息。好不容易向上走出几步,一头白发被风吹乱, 也懒得理会。他憋着一口气,使出洪荒之力朝头顶的岳阳楼爬。然而,这时的岳 阳楼黯淡得不见几丝光彩,尤其远处的君山、近处的湖水似乎显得有气无力,像 得了一场大病的人,向他投来无精打采的神色。他太累了。只好,一步一步地朝 上爬,费了老大的劲,终于爬上神交已久的楼台。斜风细雨中,楼阁一言不发, 静静地立着,静默成雨中的一个意象。也许,楼台在这里等候他不少年了。 他放眼一望,凄风苦雨,乌云斜飞,这样的气氛,更让他觉得自个儿像一只风雨 里的孤鸟。“安史之乱”以来,他从长安一路走来,沿途躺着太多的饿殍,那景 象,让人一望伤目。战争的惨烈,黎民百姓的苦处以及自身的孤单,一股脑儿在 心头交集,起伏,缠绕,不觉一把老泪脱眶而出。泪水,迷蒙了他的双眼,也打 湿了满腔的愁绪和那个寂寥的黄昏,连空中的鸥鸟也好像在为他哭泣。“昔闻洞 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 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每次读到这样的句子,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似乎随手 一抓,能从文字里抓出一把人世的苍凉,还有浓得发黑的哀愁。不言而喻,字里 行间有着透骨的寒意和生命的渺茫,渗透着尖厉的生命大痛和锥心刺骨的生命体 验。 现在,我面临的气氛静得仿佛将许多事物化为了空无。我几乎是蹑手蹑脚地行进, 生怕一不留神搅乱了先生的安静。这种静,对一个长年漂泊的人来说,何尝不是 一种灵魂的安顿,就如一艘船在港湾里安然停泊,不再遭受风吹浪打,有一种回 家的感觉,靠岸的气氛。岸,对一个诗人太重要了,是栖息,更是安放。不知怎 的,突然觉得这个亭子甚而整个洞庭湖太小了,装不下他的灵魂。杜甫与李白完 全不同,他们的精神视角的走向,一个朝上,一个向下。杜甫的眼睛和诗笔一直 向着底层小百姓,在用灵魂与他们对话。 亭子里有块石碑,刻着先生的诗《登岳阳楼》。我想,肯定不少人读过,但未必 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大痛。 先生走了,纪念他的亭子还在,并朝着他老家河南巩县的方向。年年岁岁,只有 风在丈量着两者之间的距离。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的一句话,点明引发作者展开联想、抒写情感的对象,总领下文。 “靠近”与下文作者“走得很慢很慢”相呼应,突出作者心情的沉重。 B.文章第段中“长满苔藓的石板路”“在夕阳里的路正向着北方”,意在表达 时间的久远和客死他乡的杜甫一直在想念着家乡、关心着国家。 C.“一阵风吹,皱纹散落一地。”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晚年杜甫的苍老形象, 而这苍老透露出杜甫饱尝了世间的战乱之苦、漂泊之苦、思念之苦。 D.文章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怀甫亭及其周围寂静的景物,在不断变换 的景物中浮现杜甫的人生历程,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文化意蕴。 5.作者为什么将“怀甫亭”称为“杜甫的亭子”?(5 分)
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扶持和优惠 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一大批企业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已经成长为国际化 的大型文化企业。国有文化传媒单位通过转企改制成为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中 国电影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国有文化企业迅速成长,与民 营、外资融合发展,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我国文 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已经从培育阶段进入成长性阶段,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 产品和服务,长期以来文化市场产品极度短缺的问题已经有了明显改观,形成供 需总量基本平衡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2013年人均 GDP达6400美元,已经越过了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 从物质产品消费为主向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并举转变,城乡文化市场日益活跃, 各类文化活动此起彼伏,从而推动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就当前我国文化市 场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文化产业竞争力还不强,在文化市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的基础上,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短缺和过剩并存的问题。如果以民众的文化消费需 求来检验,当前很多文化产品叫好不叫座,存在结构性错位。因此,要大力发展 文化产业,通过供给增加来拉动市场,推广和引导市场消费,进一步推动产业发 展,同时利用价格杠杆作用充分释放公众的消费意愿,形成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 发展态势。 经过新世纪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文化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初步形 成,市场机制在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中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像《中国好 声音》等一批好节目的陆续问世,适应了大众文化特别是年轻人的文化艺术需求, 也拉动了文化消费。但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依然突出,导 致资源和要素配置不合理,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精品节目、品牌节目稀缺,部分 文化产品价格虚高,影响对市场消费的拉动作用。一些文化消费产品鱼龙混杂, 低俗、媚俗的娱乐化现象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文化消费行为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并 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摘编自齐勇锋《文化消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015-03-05前线网) 材料二 2018年1月1-2月21日典型电影演出独立APP活跃用户规模 单位:万 淘票票一猫眼一O咪咕影院 节档电影 △ LOCoooOC-oDOOooonrooo 2018-01-01 2018-01-11 2018-01-21 018-02-01 2018-02-11 Source: Quest Moioile TRUTH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2018年2月 QuestMobile报告显示,春节档期间淘票票APP的用户活跃度大幅超过其他平台
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随着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的扶持和优惠 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一大批企业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已经成长为国际化 的大型文化企业。国有文化传媒单位通过转企改制成为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中 国电影集团、中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国有文化企业迅速成长,与民 营、外资融合发展,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我国文 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已经从培育阶段进入成长性阶段,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 产品和服务,长期以来文化市场产品极度短缺的问题已经有了明显改观,形成供 需总量基本平衡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城乡居民的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2013 年人均 GDP 达 6400 美元,已经越过了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 从物质产品消费为主向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并举转变,城乡文化市场日益活跃, 各类文化活动此起彼伏,从而推动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就当前我国文化市 场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文化产业竞争力还不强,在文化市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的基础上,还存在着结构性的短缺和过剩并存的问题。如果以民众的文化消费需 求来检验,当前很多文化产品叫好不叫座,存在结构性错位。因此,要大力发展 文化产业,通过供给增加来拉动市场,推广和引导市场消费,进一步推动产业发 展,同时利用价格杠杆作用充分释放公众的消费意愿,形成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 发展态势。 经过新世纪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文化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初步形 成,市场机制在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中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像《中国好 声音》等一批好节目的陆续问世,适应了大众文化特别是年轻人的文化艺术需求, 也拉动了文化消费。但文化市场条块分割、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依然突出,导 致资源和要素配置不合理,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精品节目、品牌节目稀缺,部分 文化产品价格虚高,影响对市场消费的拉动作用。一些文化消费产品鱼龙混杂, 低俗、媚俗的娱乐化现象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文化消费行为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并 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摘编自齐勇锋《文化消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015-03-05 前线网) 材料二
(摘自刘春生《中国影视行业高发展背后:文化消费升级叠加互联网红利》 2018-04-09新华网) 材料三: 为建设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提升文化企业整体水平和效益,引导城市居民扩 大文化消费,滨海新区经过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成立了“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 盟”。首期300多家文化企业加入联盟,将改变过去各自为战、无序竞争、定位 不清等弊端。滨海新区将全面调动文化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文化企业间的合 作共赢,为新区广大市民提供能看、能听、能玩、能买、能体验的文化盛宴,构 建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流通、消费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滨海文化消费 企业联盟注重创新创造,突出诚信为本,让文化企业和市民同时受益,通过线上 线下联动的方式,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共享滨海新区文化资源 (摘编自《滨海新区组建“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滨海新区政务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迅速成长的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外资融合发展,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中的中流砥柱。 B.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即将从培育阶段进入成长性阶段,形成供需总量基 本平衡态势。 C.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越过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 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D.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市场机制在资源和要素配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拉 动了文化消费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从物质产品消费为主向文化产品消费为主转变。 B.材料二图表显示,2018年1月1日-2月21日,淘票票APP用户活跃度一直 超过其他平台 C.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化消费升级叠加互联网红利,大力促进了中国影视行 业高速发展。 D.“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成立之前,该区文化消费市场存在各自为战、无 序竞争、定位不清等弊端 E.政府组建“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目的是整合资源,让滨海新区广大市 民受益,共享文化盛宴。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应该采取哪些措 施。(4分) 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昂,字千里,陈郡阳夏人。父搾,冠军将军、雍州刺史,泰始初,举兵奉晋安 王子勋,事败诛死。昂时年五岁,乳媪携抱匿于庐山,会赦得出,犹徙晋安。至 元徽中听还时年十五初败传首京师藏于武库至是始还之。昂号恸呕血,绝而复 苏,更期服,庐于墓次。从兄彖尝抚视抑譬,后与彖同见从叔司徒粲,粲谓彖曰: “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 齐初,起家冠军安成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王俭镇军府功曹史。俭时为京尹, 经于后堂独引见昂,指北堂谓昂曰:“卿必居此。”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丁 内忧,哀毁过礼。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服阕
(摘自刘春生《中国影视行业高发展背后:文化消费升级叠加互联网红利》 2018—04—09 新华网) 材料三: 为建设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提升文化企业整体水平和效益,引导城市居民扩 大文化消费,滨海新区经过精心筹划,严密组织,成立了“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 盟”。首期 300 多家文化企业加入联盟,将改变过去各自为战、无序竞争、定位 不清等弊端。滨海新区将全面调动文化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文化企业间的合 作共赢,为新区广大市民提供能看、能听、能玩、能买、能体验的文化盛宴,构 建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流通、消费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滨海文化消费 企业联盟注重创新创造,突出诚信为本,让文化企业和市民同时受益,通过线上 线下联动的方式,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共享滨海新区文化资源。 (摘编自《滨海新区组建“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滨海新区政务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迅速成长的国有文化企业,与民营、外资融合发展,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中的中流砥柱。 B.我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即将从培育阶段进入成长性阶段,形成供需总量基 本平衡态势。 C.2013 年我国人均 GDP 已经越过消费结构转换的节点,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 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D.文化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市场机制在资源和要素配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拉 动了文化消费。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从物质产品消费为主向文化产品消费为主转变。 B.材料二图表显示,2018 年 1 月 1 日—2 月 21 日,淘票票 APP 用户活跃度一直 超过其他平台。 C.由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化消费升级叠加互联网红利,大力促进了中国影视行 业高速发展。 D.“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成立之前,该区文化消费市场存在各自为战、无 序竞争、定位不清等弊端。 E.政府组建“滨海文化消费企业联盟”,目的是整合资源,让滨海新区广大市 民受益,共享文化盛宴。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应该采取哪些措 施。(4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袁昂,字千里,陈郡阳夏人。父抃,冠军将军、雍州刺史,泰始初,举兵奉晋安 王子勋,事败诛死。昂时年五岁,乳媪携抱匿于庐山,会赦得出,犹徙晋安。至 元徽中听还时年十五初抃败传首京师藏于武库至是始还之。昂号恸呕血,绝而复 苏,更期服,庐于墓次。从兄彖尝抚视抑譬,后与彖同见从叔司徒粲,粲谓彖曰: “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 齐初,起家冠军安成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王俭镇军府功曹史。俭时为京尹, 经于后堂独引见昂,指北堂谓昂曰:“卿必居此。”累迁秘书丞、黄门侍郎。丁 内忧,哀毁过礼。服未除,而从兄彖卒。昂幼孤,为彖所养,乃制期服。服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