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纤亚麻品种茎的解剖构造特点[16:高纤品种的相对表皮皮层厚度与低纤品种 样,占茎半径的4%;其韧皮部和纤维层的相对厚度(12.7%、9%)要高于低纤品种 (10.7%、79%;而且木质部的相对厚度(21.8%)也高于低纤品种(18.8%);但是髓腔半 径的相对值(61.5%明显低于低纤品种(664%)。这表明高纤品种的茎形成层分化比低 纤品种强烈,因此韧皮部和木质部发育的较厚,而髓腔则比低纤品种要细些。高纤 品种韧皮部和纤维层和相对较厚,体现在纤维束数量和纤维细胞的数量上,束数(32 ±407)略少于低纤品种(362±2.93),而每束的纤维细胞数量(29.2±378)则略多于低 纤品种(26±471),从而单株茎中部截面上的纤维细胞总数(9612±574)要略多于低 纤品种(931±101)。 把亚麻茎解剖构造与出麻率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韧皮部、木质部厚 度和髓腔半径与出麻率的单相关系数分别是081*0610*和0598*;但是消除各因素 之间的互相影响,偏相关系表明仅韧皮部厚度与之相关显著(0687*)。通径分析也显 示韧皮部厚度与出麻率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0614);髓腔与之仍是较高的副相关 (-0.458)其直接通径系数(-0.301)仅小于韧皮部厚度。因此较厚的韧皮部和较细的髓腔 是出麻率高的重要特点 高纤品种的单纤维细胞较粗,而且细胞壁较厚,细胞腔径与低纤品种相似。其 单纤维细胞直径(27±24)和短径(204±1.72)均大于低纤品种的(242±204,184± 1.03),细胞壁厚983±0.95)也大于低纤品种的(86±0.58)。将纤维细胞的性状与出麻 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纤维细胞数多少与出麻率的高低相关程度很低(r 0091),纤维束数与出麻率是负相关关系(r=0.554),纤维细胞壁厚度与出麻率是 很高的正相关系(r=0.642),接近显著 叶全绿色、互生,无叶柄和托叶。种子萌发后出土形成的一对子叶呈椭圆形 茎的不同部位所着生的叶形和叶的大小均有不同。下部的叶较小,互生,呈匙状 中部的叶片较大,呈纺锤形;上部的细长,呈披针形。叶片稠密地分布于茎上,呈 螺旋状排列。一株亚麻的茎上着生50~120片叶,叶长1.5~3cm,宽0.3~0.8cm。 4、花 亚麻花序为总状复伞形花序,着生于茎的顶端。花呈漏斗状或圆碟状,有蓝色、 浅蓝色、蓝紫色、白色,少数呈红色。每朵花有花萼、花瓣、雄蕊各5枚,雌蕊1 枚。柱头5裂,呈浅蓝色或粉红色。子房呈球形,分5室,每室有两个胚珠,受精 后发育成种子。亚麻是自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只有1%。 5、果实和种子 纤维用亚麻的果实为蒴果,成熟时呈黄褐色,桃形,一般每株结蒴果3~4个, 每个蒴果内被隔膜分为5室,在正常发育的条件下,每室内有两粒种子,共结10粒 种子。种子含油35~39%,含蛋白质24~26%
高纤亚麻品种茎的解剖构造特点[16]:高纤品种的相对表皮皮层厚度与低纤品种 一样,占茎半径的 4%;其韧皮部和纤维层的相对厚度(12.7%、9%)要高于低纤品种 (10.7%、7.9%);而且木质部的相对厚度(21.8%)也高于低纤品种(18.8%);但是髓腔半 径的相对值(61.5%)明显低于低纤品种(66.4%)。这表明高纤品种的茎形成层分化比低 纤品种强烈,因此韧皮部和木质部发育的较厚,而髓腔则比低纤品种要细些。高纤 品种韧皮部和纤维层和相对较厚,体现在纤维束数量和纤维细胞的数量上,束数(33.2 ±4.07)略少于低纤品种(36.2±2.93),而每束的纤维细胞数量(29.2±3.78)则略多于低 纤品种(26±4.71),从而单株茎中部截面上的纤维细胞总数(961.2±57.4)要略多于低 纤品种(931±101)。 把亚麻茎解剖构造与出麻率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显示韧皮部、木质部厚 度和髓腔半径与出麻率的单相关系数分别是 0.81**0.610*和-0.598*;但是消除各因素 之间的互相影响,偏相关系表明仅韧皮部厚度与之相关显著(0.687*)。通径分析也显 示韧皮部厚度与出麻率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0.614);髓腔与之仍是较高的副相关 (-0.458),其直接通径系数(-0.301)仅小于韧皮部厚度。因此较厚的韧皮部和较细的髓腔 是出麻率高的重要特点。 高纤品种的单纤维细胞较粗,而且细胞壁较厚,细胞腔径与低纤品种相似。其 单纤维细胞直径(27±2.4)和短径(20.4±1.72)均大于低纤品种的(24.2±2.04,18.4± 1.03),细胞壁厚(9.83±0.95)也大于低纤品种的(8.6±0.58)。将纤维细胞的性状与出麻 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纤维细胞数多少与出麻率的高低相关程度很低(r =0.091),纤维束数与出麻率是负相关关系(r=-0.554),纤维细胞壁厚度与出麻率是 很高的正相关系(r=0.642),接近显著。 3、叶 叶全绿色、互生,无叶柄和托叶。种子萌发后出土形成的一对子叶呈椭圆形。 茎的不同部位所着生的叶形和叶的大小均有不同。下部的叶较小,互生,呈匙状; 中部的叶片较大,呈纺锤形;上部的细长,呈披针形。叶片稠密地分布于茎上,呈 螺旋状排列。一株亚麻的茎上着生 50~120 片叶,叶长 1.5~3 ㎝,宽 0.3~0.8 ㎝。 4、花 亚麻花序为总状复伞形花序,着生于茎的顶端。花呈漏斗状或圆碟状,有蓝色、 浅蓝色、蓝紫色、白色,少数呈红色。每朵花有花萼、花瓣、雄蕊各 5 枚,雌蕊 1 枚。柱头 5 裂,呈浅蓝色或粉红色。子房呈球形,分 5 室,每室有两个胚珠,受精 后发育成种子。亚麻是自花授粉作物,天然杂交率只有 1%。 5、果实和种子 纤维用亚麻的果实为蒴果,成熟时呈黄褐色,桃形,一般每株结蒴果 3~4 个, 每个蒴果内被隔膜分为 5 室,在正常发育的条件下,每室内有两粒种子,共结 10 粒 种子。种子含油 35~39%,含蛋白质 24~26%
种子呈扁卵形,前端稍尖,且有弯曲,似鸟嘴状。种子颜色有棕色、褐色、深 褐色,少数金黄色或白色,表面有光泽。种子大小及重量,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 而异。一般种子长3.2~48m,宽1.5~2.8mm,厚0.5~1.2m,千粒重3.5~5.5g。 亚麻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构成。种皮的表皮层内含有果胶质,吸水性强,遇 水时易引起种子发粘成团,失去光泽,甚至变黑发霉。种皮下面的胚乳层,是胚生 长时的养料。种子的最中心是胚,由两片子叶、胚芽、胚根组成。 亚麻籽粒中主要脂肪酸积累过程研究口24]:测定的5种脂肪酸中,以亚麻酸含量 最高,其次是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含量最低。油酸和亚麻酸供试各品种(系) 间无明显差异。这表明不同品种(系)的亚麻籽粒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并不完全相同 棕榈酸和亚油酸在籽粒发育成熟的初期含量较髙,但随着籽粒逐渐发育成熟而下降, 硬酯酸也随着籽粒逐渐发育成熟而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这表明它们的积累在籽 粒中发育成熟的初期快于晚期。油酸和亚麻酸随着籽粒发育成熟其含量呈上升趋势, 但油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小,这表明它们的积累在籽粒发育成熟的晚期要快于初期。 同一品种(系)的籽粒完全成熟时,开花晩的籽粒油酸含量较低,而亚麻酸含量较高。 这表明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在亚麻籽粒中积累时间和速度是不相同的。 研究结果还表明,籽粒中总糖随着籽粒逐渐发育成熟迅速降低,不同品种(系)和同 品种(系)的不同部位表现相同,这说明总糖的积累早期明显快于晩期所致,也可能 是由于糖转变为脂肪酸的结果。 对植物体脂肪酸的合成的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的合成是在绿色组织的叶绿体 或非绿色组织的前质体中进行,由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酰辅酶A为底物合成的,首 先合成棕榈酸,由棕榈酸转变为硬酯酸,由硬酯酸去饱和转变为油酸,油酸去饱和 转变为亚油酸,亚油酸去饱和转变为亚麻酸。故棕榈酸和硬酯酸含量的降低可能是 由于它们被转变为油酸和亚麻酸所致。 亚麻的生长和发育特性 (一)生长发育过程 纤维用亚麻的生育期一般为70~80d。从出苗到成熟可分为苗期、枞形期、快速 生长期、现蕾开花期、成熟期等5个时期。 1、苗期种子在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开始萌发,一般播后7~9d即可出 苗。整个苗期10d左右。苗期叶片肥厚,色泽深绿,主根、侧根形成,株髙4~6cm, 植株生长速度约0.3cm/d,纤维细胞开始形成。 2、枞形期幼苗出土后的20d左右时间内,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极为缓慢,每 昼夜约伸长0.1~0.8cm,但地下根系生长旺盛,根系可达25~30cm,株高10cm左 右,日生长量0.5~0.8cm。此期幼苗长有3~6对真叶,紧密聚集于植株顶端,因 植株呈小枞树状,故称枞形期。枞形期一般20d左右,为使亚麻正常生长,此时应采 取除草抗旱等保墒栽培措施,促进转入快速生长期
种子呈扁卵形,前端稍尖,且有弯曲,似鸟嘴状。种子颜色有棕色、褐色、深 褐色,少数金黄色或白色,表面有光泽。种子大小及重量,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 而异。一般种子长 3.2~4.8mm,宽 1.5~2.8mm,厚 0.5~1.2mm,千粒重 3.5~5.5g。 亚麻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构成。种皮的表皮层内含有果胶质,吸水性强,遇 水时易引起种子发粘成团,失去光泽,甚至变黑发霉。种皮下面的胚乳层,是胚生 长时的养料。种子的最中心是胚,由两片子叶、胚芽、胚根组成。 亚麻籽粒中主要脂肪酸积累过程研究[24]:测定的 5 种脂肪酸中,以亚麻酸含量 最高,其次是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含量最低。油酸和亚麻酸供试各品种(系) 间无明显差异。这表明不同品种(系)的亚麻籽粒中各种脂肪酸的含量并不完全相同。 棕榈酸和亚油酸在籽粒发育成熟的初期含量较高,但随着籽粒逐渐发育成熟而下降, 硬酯酸也随着籽粒逐渐发育成熟而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这表明它们的积累在籽 粒中发育成熟的初期快于晚期。油酸和亚麻酸随着籽粒发育成熟其含量呈上升趋势, 但油酸含量增加幅度较小,这表明它们的积累在籽粒发育成熟的晚期要快于初期。 同一品种(系)的籽粒完全成熟时,开花晚的籽粒油酸含量较低,而亚麻酸含量较高。 这表明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在亚麻籽粒中积累时间和速度是不相同的。 研究结果还表明,籽粒中总糖随着籽粒逐渐发育成熟迅速降低,不同品种(系)和同 一品种(系)的不同部位表现相同,这说明总糖的积累早期明显快于晚期所致,也可能 是由于糖转变为脂肪酸的结果。 对植物体脂肪酸的合成的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的合成是在绿色组织的叶绿体 或非绿色组织的前质体中进行,由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酰辅酶 A 为底物合成的,首 先合成棕榈酸,由棕榈酸转变为硬酯酸,由硬酯酸去饱和转变为油酸,油酸去饱和 转变为亚油酸,亚油酸去饱和转变为亚麻酸。故棕榈酸和硬酯酸含量的降低可能是 由于它们被转变为油酸和亚麻酸所致。 二、亚麻的生长和发育特性 (一)生长发育过程 纤维用亚麻的生育期一般为 70~80d。从出苗到成熟可分为苗期、枞形期、快速 生长期、现蕾开花期、成熟期等 5 个时期。 1、苗期 种子在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条件下开始萌发,一般播后 7~9d 即可出 苗。整个苗期 10d 左右。苗期叶片肥厚,色泽深绿,主根、侧根形成,株高 4~6 ㎝, 植株生长速度约 0.3 ㎝/d,纤维细胞开始形成。 2、枞形期 幼苗出土后的 20d 左右时间内,植株地上部分生长极为缓慢,每 昼夜约伸长 0.1~0.8 ㎝,但地下根系生长旺盛,根系可达 25~30 ㎝,株高 10 ㎝左 右,日生长量 0.5~0.8 ㎝。此期幼苗长有 3~6 对真叶,紧密聚集于植株顶端,因 植株呈小枞树状,故称枞形期。枞形期一般 20d 左右,为使亚麻正常生长,此时应采 取除草抗旱等保墒栽培措施,促进转入快速生长期
3、快速生长期枞形期过后即转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植株上部的生长点下弯, 株高生长迅速,日增长3~5cm。此期结束时,株高50~60cm,达成熟时的70%左 右,叶60~70片。快速生长期一般20多天。在这个期间,纤维细胞数量增多,呈 椭圆形疏松排列,茎中大量形成纤维,生长锥分化岀结实器官。快速生长期决定纤 维的产量和品质,也关系到种子的产量。因此,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才能 获得优质高产 4、现蕾开花期从快速生长期到开花期需25~30d;从现蕾到开花需5~Td 亚麻开花一般自凌晨5~6时开始,7~8时为盛花期,9~10时花瓣脱落。一般花期 0d左右。开花后植株基本停止生长,花序分枝继续伸长,此时株髙80~100cm,绿 叶⑧0~90片,植株下部叶片变黄,并开始脱落,植株内纤维细胞排列紧密。 当亚麻开第一朵花时,其营养生长并未停止。到工艺成熟期,其株高要增加8%~ 21%,而干物重是开花时的2倍左右。其中花序的干物重由开花时全株重的4%~8% 增加到28%43%,而叶片的干物重由15%~18%降低到0~25%,茎的干物重由 74%~80%降低到54%~71%。但是茎的绝对干物重增加近2倍。从各茎段看,基部 增加一倍左右,而上部增加二倍以上。从不同品种看,开花时高出麻率的品种其基 部茎段的纤维含量高于低出麻率的品种,随着高度的上移,这种差异逐渐缩小,到 最上部的茎段差异不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5~10天),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配, 品种间上部茎段的差异迅速出现,而且差距逐渐拉大,最终表现出其品种的特性。[19] 亚麻一般在播种后3个月(120d左右开始现蕾,现蕾后数天至20余d开始开花, 花期最短10d,最长可达1个月以上。纤用亚麻每株最多可开花20余朵,最少只有 5朵;油用亚麻最少能开20余朵花,多者可达60~70朵。花期长的开花数较多,种 子产量也较高。纤用亚麻花期不到1个月,每株的花朵数较少,在进行杂交育种时, 应抓紧时机,尽快去雄授粉,在每株的10余朵花中,争取授粉5~8朵,能收到较 好的效果;油用亚麻的花期较长,每株所开的花朵数也较多,授粉相对要容易一些 在纤用亚麻种子繁殖时,应合理控制密度,争取单株发展,若每一个植株均能开花 20朵左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亚麻的繁殖系数。21 5、成熟期亚麻大约在开花结束后20~25d达到工艺成熟期,即纤维成熟期。 此期的特征是:1/3的麻茎表皮变成黄绿色,茎下部1/3的叶片开始脱落,蒴果1 3变成黄褐色,种子呈棕黄色。茎部组织迅速木质化直到种子成熟。此时是亚麻收 获的最佳期。蒴果的发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青熟期麻茎和蒴果呈绿色,从种子中能压出绿色的小片和汁液。无种用价值。 黄熟期蒴果大部分呈黄色,多数种子呈淡黄色,种子坚硬有光泽,茎纤维强 度大,品质好,是亚麻收获适宜时期。 完熟期麻茎全变褐色,叶片脱落,蒴果变成暗褐色,种子坚硬饱满,摇动植 株时种子在说国内沙沙作响,但纤维已变粗硬,品质较差
3、快速生长期 枞形期过后即转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植株上部的生长点下弯, 株高生长迅速,日增长 3~5 ㎝。此期结束时,株高 50~60 ㎝,达成熟时的 70%左 右,叶 60~70 片。快速生长期一般 20 多天。在这个期间,纤维细胞数量增多,呈 椭圆形疏松排列,茎中大量形成纤维,生长锥分化出结实器官。快速生长期决定纤 维的产量和品质,也关系到种子的产量。因此,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才能 获得优质高产。 4、现蕾开花期 从快速生长期到开花期需 25~30d;从现蕾到开花需 5~7d。 亚麻开花一般自凌晨 5~6 时开始,7~8 时为盛花期,9~10 时花瓣脱落。一般花期 10d 左右。开花后植株基本停止生长,花序分枝继续伸长,此时株高 80~100 ㎝,绿 叶 80~90 片,植株下部叶片变黄,并开始脱落,植株内纤维细胞排列紧密。 当亚麻开第一朵花时,其营养生长并未停止。到工艺成熟期,其株高要增加 8%~ 21%,而干物重是开花时的 2 倍左右。其中花序的干物重由开花时全株重的 4%~8% 增加到 28%~43%,而叶片的干物重由 15%~18%降低到 0~2.5%,茎的干物重由 74%~80%降低到 54%~71%。但是茎的绝对干物重增加近 2 倍。从各茎段看,基部 增加一倍左右,而上部增加二倍以上。从不同品种看,开花时高出麻率的品种其基 部茎段的纤维含量高于低出麻率的品种,随着高度的上移,这种差异逐渐缩小,到 最上部的茎段差异不明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5~10 天),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分配, 品种间上部茎段的差异迅速出现,而且差距逐渐拉大,最终表现出其品种的特性。[19] 亚麻一般在播种后 3 个月(120d)左右开始现蕾,现蕾后数天至 20 余 d 开始开花, 花期最短 10d,最长可达 1 个月以上。纤用亚麻每株最多可开花 20 余朵,最少只有 5 朵;油用亚麻最少能开 20 余朵花,多者可达 60~70 朵。花期长的开花数较多,种 子产量也较高。纤用亚麻花期不到 1 个月,每株的花朵数较少,在进行杂交育种时, 应抓紧时机,尽快去雄授粉,在每株的 10 余朵花中,争取授粉 5~8 朵,能收到较 好的效果;油用亚麻的花期较长,每株所开的花朵数也较多,授粉相对要容易一些。 在纤用亚麻种子繁殖时,应合理控制密度,争取单株发展,若每一个植株均能开花 20 朵左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亚麻的繁殖系数。[21] 5、成熟期 亚麻大约在开花结束后 20~25d 达到工艺成熟期,即纤维成熟期。 此期的特征是:1/3 的麻茎表皮变成黄绿色,茎下部 1/3 的叶片开始脱落,蒴果 1 /3 变成黄褐色,种子呈棕黄色。茎部组织迅速木质化直到种子成熟。此时是亚麻收 获的最佳期。蒴果的发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青熟期 麻茎和蒴果呈绿色,从种子中能压出绿色的小片和汁液。无种用价值。 黄熟期 蒴果大部分呈黄色,多数种子呈淡黄色,种子坚硬有光泽,茎纤维强 度大,品质好,是亚麻收获适宜时期。 完熟期 麻茎全变褐色,叶片脱落,蒴果变成暗褐色,种子坚硬饱满,摇动植 株时种子在说国内沙沙作响,但纤维已变粗硬,品质较差
(二)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土壤亚麻是一种需水多,生长期短,根系发育弱,吸肥能力差的作物 因此,它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纤维用亚麻根系发育要求耕层深厚、土质疏松、保 水保肥、排水好的土壤,黑龙江省以黑钙土和淋溶黑钙土为好。这种土壤,耕层深 厚,团粒结构稳定,保水保肥力强。粘重的土壤春季地温上升慢,通透气性差,表 土又易板结,影响出苗和根系发育。沙土由于保肥保水力差、地力差、不抗旱,也 不适于种植亚麻。亚麻适宜中性或酸性的土壤中,适于亚麻生长的土壤为pH5~8.5 土壤含盐量超过0.3%以上亚麻即受到伤害,含盐量在0.2%以下亚麻能正常生长。 2、水分纤维用亚麻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每形成一份干物质,需要400~430 份水。亚麻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播种,出苗快慢与湿度密切相关。种子发芽需吸收 种子重量的110~160%的水分。随植株的生长需水量有所增加,出苗到快速生长前 期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9~13%,快速生长期到开花期占75~80%,开花后到工 艺成熟期占11~14%。试验证明,亚麻从快速生长期到开花期需水量最多,是需水 临界期,此期土壤持水量以80%左右最好,开花后到成熟期土壤持水量40~60%为 宜 亚麻在生长发育期间,特别是快速生长期遇到高温干旱,麻株长不起来,纤维 发育不良,单纤维短,缺乏弹性;而在凉爽湿润的条件下,麻株长得高,纤维长而 柔软,且弹性好。但水分过多或排水不良,麻株长得软柔,易倒伏,出麻率低,纤 维品质差。全年降水量在400~500m,4~7月份平均降水100m以上的地区,适宜 种植亚麻。 黑龙江省是纤维用亚麻的主产区,年降水量400~500m,4~7月份平均降水 l00mm,能满足亚麻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由于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特别是在亚麻 出苗到快速生长期的5~6月份,往往少雨干旱,而此时恰是亚麻需水量最多的时期 7~8月份开花到成熟期雨量较多,常常造成贪青倒伏,给收获保管带来困难。因此, 必须采取抗旱保墒,适时播种的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在5~6月份及时灌溉,以满 足亚麻的需水量,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3、温度纤维用亚麻喜温和湿润的条件,生育期活动积温在1400℃以上的地 区均能种植。亚麻种子能在1~3℃的低温下发芽,但发芽且发芽速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加快,最适温度为20~25℃。幼苗期在短时间的-3.5℃的低温条件下不致受冻害, 生育期间能忍耐-6~-8℃的低温,亚麻以二对真叶时对低温忍耐能力较强,幼苗出 土子叶即将展开时,抗寒力较弱。 亚麻生育期间要求气温不太高,昼夜温差小的温度环境。从出苗到开花的适宜 温度为11~18℃,气温超过18~20℃,麻茎生长加速,纤维组织疏松,品质下降 开花后温度稍高,对纤维产质量影响不大,且有利于种子成熟。 4、光照亚麻是长日照作物,若每天13h以上光照条件,很快通过光照阶段
(二)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土壤 亚麻是一种需水多,生长期短,根系发育弱,吸肥能力差的作物, 因此,它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纤维用亚麻根系发育要求耕层深厚、土质疏松、保 水保肥、排水好的土壤,黑龙江省以黑钙土和淋溶黑钙土为好。这种土壤,耕层深 厚,团粒结构稳定,保水保肥力强。粘重的土壤春季地温上升慢,通透气性差,表 土又易板结,影响出苗和根系发育。沙土由于保肥保水力差、地力差、不抗旱,也 不适于种植亚麻。亚麻适宜中性或酸性的土壤中,适于亚麻生长的土壤为 pH 5~8.5。 土壤含盐量超过 0.3%以上亚麻即受到伤害,含盐量在 0.2%以下亚麻能正常生长。 2、水分 纤维用亚麻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每形成一份干物质,需要 400~430 份水。亚麻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播种,出苗快慢与湿度密切相关。种子发芽需吸收 种子重量的 110~160%的水分。随植株的生长需水量有所增加,出苗到快速生长前 期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 9~13%,快速生长期到开花期占 75~80%,开花后到工 艺成熟期占 11~14%。试验证明,亚麻从快速生长期到开花期需水量最多,是需水 临界期,此期土壤持水量以 80%左右最好,开花后到成熟期土壤持水量 40~60%为 宜。 亚麻在生长发育期间,特别是快速生长期遇到高温干旱,麻株长不起来,纤维 发育不良,单纤维短,缺乏弹性;而在凉爽湿润的条件下,麻株长得高,纤维长而 柔软,且弹性好。但水分过多或排水不良,麻株长得软柔,易倒伏,出麻率低,纤 维品质差。全年降水量在 400~500 ㎜,4~7 月份平均降水 100 ㎜以上的地区,适宜 种植亚麻。 黑龙江省是纤维用亚麻的主产区,年降水量 400~500 ㎜,4~7 月份平均降水 100 ㎜,能满足亚麻生长发育的需要。但是,由于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特别是在亚麻 出苗到快速生长期的 5~6 月份,往往少雨干旱,而此时恰是亚麻需水量最多的时期。 7~8 月份开花到成熟期雨量较多,常常造成贪青倒伏,给收获保管带来困难。因此, 必须采取抗旱保墒,适时播种的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在 5~6 月份及时灌溉,以满 足亚麻的需水量,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3、温度 纤维用亚麻喜温和湿润的条件,生育期活动积温在 1400℃以上的地 区均能种植。亚麻种子能在 1~3℃的低温下发芽,但发芽且发芽速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加快,最适温度为 20~25℃。幼苗期在短时间的-3.5℃的低温条件下不致受冻害, 生育期间能忍耐-6~-8℃的低温,亚麻以二对真叶时对低温忍耐能力较强,幼苗出 土子叶即将展开时,抗寒力较弱。 亚麻生育期间要求气温不太高,昼夜温差小的温度环境。从出苗到开花的适宜 温度为 11~18℃,气温超过 18~20℃,麻茎生长加速,纤维组织疏松,品质下降。 开花后温度稍高,对纤维产质量影响不大,且有利于种子成熟。 4、光照 亚麻是长日照作物,若每天 13h 以上光照条件,很快通过光照阶段
而开花结果。但麻茎长的矮小,原茎和纤维产量均低。若每天少于12h光照,亚麻 不能通过光照阶段,延长了营养生长期。纤维用亚麻在开花前不要求强的光照,在 开花后需要充足的光照,以促进纤维细胞的发育成熟。光照不足,会影响纤维细胞 的增厚和成熟,麻茎易倒伏,产量低,品质差。纤维亚麻在黑龙江省长日照条件下 栽培,容易通过光照阶段,提早开花。在密植的条件下,由于光照不足,营养生长 期延长,麻茎长得高且分枝少,原茎产量较高,品质良好 5、营养亚麻需肥较多,每形成100kg的干物质(茎、叶及种子),需从土 壤中吸收氮1.3~1.51kg,磷0.37~0.52kg,钾0.62~1.37kg。亚麻不仅需要氮、 磷、钾,而且也需要铁、硼、锌、锰、钼等微量元素。缺少某一种元素都会影响亚 麻的正常生长发育。 ①氮肥氮是影响亚麻产量与质量的主要营养元素。适量施用氮肥,可促进茎 叶旺盛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亚麻的产量和质量。缺氮时,麻株长得矮小, 降低原茎产量和质量。但过多地施用氮肥,又无磷钾肥的配合时,会使麻茎加粗, 叶片浓绿,生育期延长,引起贪青倒伏,严重影响亚麻的产量和质量。在亚麻的生 育期内,前期需氮较多,尤其以枞形期最多,约占全生育期的30%,所以氮肥应在 前期施用,以使亚麻发育良好,获得高产。 ②磷肥亚麻虽是需磷较少的作物,但适量补充磷素营养,能加快亚麻成熟, 增加纤维和种子产量。亚麻需磷最多的时期是开花期,占全生育期的32.3%,其次 是工艺成熟期,占27.3%。亚麻需磷规律是前期缓慢,后期较快,这对促进纤维发 育,提高纤维产量、出麻率和种子产量与质量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缺磷不但影 响纤维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也影响种子成熟 ③钾肥亚麻是需钾较多的作物,整个生育期均需钾。吸收量最多的时期是开 花期,占全生育期的30.4%,其次是快速生长期,占28.9%。钾能使亚麻茎秆粗壮, 提高抗倒伏及抗病能力,还能提高纤维产量、品质和种子产量。亚麻在快速生长期 到现蕾期缺钾,会显著降低原茎产量和纤维品质,现蕾到开花期缺钾将显著降低种 子产量。 ④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硼、锌、铁、钼等是亚麻生育不可缺少的,这些微量元 素对亚麻的生育起着一定的作用 硼能增加亚麻纤维和种子产量,还可提高纤维品质。缺硼时,亚麻器官中油脂 和磷脂减少,抑制柱头细胞伸长,降低种子产量。 锌可增加亚麻种子发芽力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种子产量及其油脂含量。 还可促进细胞分裂和延长,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缺锌时抑制柱状细胞的伸长,叶 片生长不正常,叶片失绿 铁影响麻株中叶绿素的含量,缺铁时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不利于产量的提髙 钼对促进亚麻植株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作用,缺钼会减弱植株生长和根系发育
而开花结果。但麻茎长的矮小,原茎和纤维产量均低。若每天少于 12h 光照,亚麻 不能通过光照阶段,延长了营养生长期。纤维用亚麻在开花前不要求强的光照,在 开花后需要充足的光照,以促进纤维细胞的发育成熟。光照不足,会影响纤维细胞 的增厚和成熟,麻茎易倒伏,产量低,品质差。纤维亚麻在黑龙江省长日照条件下 栽培,容易通过光照阶段,提早开花。在密植的条件下,由于光照不足,营养生长 期延长,麻茎长得高且分枝少,原茎产量较高,品质良好。 5、营养 亚麻需肥较多,每形成 100 ㎏的干物质(茎、叶及种子),需从土 壤中吸收氮 1.3~1.51 ㎏,磷 0.37~0.52 ㎏,钾 0.62~1.37 ㎏。亚麻不仅需要氮、 磷、钾,而且也需要铁、硼、锌、锰、钼等微量元素。缺少某一种元素都会影响亚 麻的正常生长发育。 ①氮肥 氮是影响亚麻产量与质量的主要营养元素。适量施用氮肥,可促进茎 叶旺盛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亚麻的产量和质量。缺氮时,麻株长得矮小, 降低原茎产量和质量。但过多地施用氮肥,又无磷钾肥的配合时,会使麻茎加粗, 叶片浓绿,生育期延长,引起贪青倒伏,严重影响亚麻的产量和质量。在亚麻的生 育期内,前期需氮较多,尤其以枞形期最多,约占全生育期的 30%,所以氮肥应在 前期施用,以使亚麻发育良好,获得高产。 ②磷肥 亚麻虽是需磷较少的作物,但适量补充磷素营养,能加快亚麻成熟, 增加纤维和种子产量。亚麻需磷最多的时期是开花期,占全生育期的 32.3%,其次 是工艺成熟期,占 27.3%。亚麻需磷规律是前期缓慢,后期较快,这对促进纤维发 育,提高纤维产量、出麻率和种子产量与质量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缺磷不但影 响纤维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也影响种子成熟。 ③钾肥 亚麻是需钾较多的作物,整个生育期均需钾。吸收量最多的时期是开 花期,占全生育期的 30.4%,其次是快速生长期,占 28.9%。钾能使亚麻茎秆粗壮, 提高抗倒伏及抗病能力,还能提高纤维产量、品质和种子产量。亚麻在快速生长期 到现蕾期缺钾,会显著降低原茎产量和纤维品质,现蕾到开花期缺钾将显著降低种 子产量。 ④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硼、锌、铁、钼等是亚麻生育不可缺少的,这些微量元 素对亚麻的生育起着一定的作用。 硼能增加亚麻纤维和种子产量,还可提高纤维品质。缺硼时,亚麻器官中油脂 和磷脂减少,抑制柱头细胞伸长,降低种子产量。 锌可增加亚麻种子发芽力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种子产量及其油脂含量。 还可促进细胞分裂和延长,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缺锌时抑制柱状细胞的伸长,叶 片生长不正常,叶片失绿。 铁影响麻株中叶绿素的含量,缺铁时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钼对促进亚麻植株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作用,缺钼会减弱植株生长和根系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