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1986(初 3.1(3 中) (132)9) 或“五四 1990年 33|3 300 5.5必修 3333-5372-426.1-7.侧重理科 1996年 32|2 236 4.4 必修 323|3 497.98理科 3、我国中学化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1)分科设置从初中就开始单科设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初中社综合理科。 (2)除50、52年外,均从初三设起(义务教育五四制从初三 设) (3)从初中到高中连续设置(50年除外,) (4)学习年限较长,课时较多 最长为五年,最短为三年,课时最多占7.8%,最少占4.4%(新 课程将只规定科学的总课时数) (5)初中课时较稳定 (6)化学课程的设置从92年以后有了完整的结构。必修课、 选修课(任选、限选)、活动课。 目前活动课在相当的中学作为课内教学的延续,进行补课或辅 导。有的中学把课外活动可是给了必修课或选修课,不重视活动 课,还没有真正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 外国化学课程设置非常灵活,设课年级、年限不同地区差异非 常大。[举例说明] 第二节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什么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中学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制定的中学 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作用(见18页) 1、权威性
11 修 1986 ( 初 中) 2 3 96 (132) 3.1(3. 9) “六三 ” 或“五四” 制 1990 年 3 3 3 300 5.5 必修 3 3 3 3-5 372-42 0 6.1-7. 1 侧重理科 1996 年 3 2 2 236 4.4 必修 3 2 3 3 349 7.98 理科 3、我国中学化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1)分科设置 从初中就开始单科设置,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初中社综合理科。 (2)除 50、52 年外,均从初三设起(义务教育五四制从初三 设) (3)从初中到高中连续设置(50 年除外,) (4)学习年限较长,课时较多 最长为五年,最短为三年,课时最多占 7.8%,最少占 4.4%(新 课程将只规定科学的总课时数) (5)初中课时较稳定 (6)化学课程的设置从 92 年以后有了完整的结构。必修课、 选修课(任选、限选)、活动课。 目前活动课在相当的中学作为课内教学的延续,进行补课或辅 导。有的中学把课外活动可是给了必修课或选修课,不重视活动 课,还没有真正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 外国化学课程设置非常灵活,设课年级、年限不同地区差异非 常大。[举例说明]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一、什么是中学化学教学大纲?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中学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制定的中学 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作用(见 18 页) 1、权威性
大纲由国家制定,任何学校领导、教师以及主管部门都要遵照 执行。 2、指导性 (1)编写化学教材的依据。直到编写各级各类的化学教科书教 学参考书及配套教材。我国教材由国家制定(任教设一家编教材) 改为审定制。允许多家编写教材,允许不同体力,不同风格的教 材同时竞争,但都必须以大纲为准绳 纲多本 (2)指导教学的依据 大纲规定了教师要交的内容,及教学中应遵循的若干原则,教 师(尤其是新教室)首先必须熟悉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精神。 举例:文革期间无统一大纲的教训。各行其是,根本谈不上教学 质量 国外无统一的教材,但有统一的大纲。有的是国家制定有的是 州政府教育部门制定。名称不一。日本叫学习指导要领。英国叫 学习大纲。美国原先无统一的教学大纲,但有考试大纲。1995年 又推出了国家教育科学标准。澳大利亚有化学课程大纲和国家的 科学课程大纲 3、规范性(限制性) 既然大纲是由国家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也就意味着有很强的 规范性或限制性。 (1)教师必须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 我国的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是一个“保底”的大纲,因此 不能降低要求。如:02、N2、CO2、H2SO4、NaOH、Ca(OH)2的化 学性质课堂上知识讲一讲,则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必须通过实 验探究,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记住实验结果,反复书写 反应方程式,并能应用到新的环境中。 也不能随意提高要求。把常识性介绍、了解、选学的内容都 让学生去掌握,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使学生的学习产 生困难而失去兴趣。当然,如果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有些内容 潮港,学习不会发生困难,也是可以的。 元素化合物的用途,从素质教育来看很重要,有的中学教师 认为这部分内容高考补考,就不做要求,而不是从性质与用途相 联系来考虑教学。 (2)在我国大纲还起着考纲的作用。我国的课程计划中明确 规定:“考试考查的命题要以学科教学大纲为依据”。除化学竞赛 以外,平时的考试考查,毕业会考,中考都要按大纲规定的范围 命题,一—“不超纲
12 大纲由国家制定,任何学校领导、教师以及主管部门都要遵照 执行。 2、指导性 (1)编写化学教材的依据。直到编写各级各类的化学教科书教 学参考书及配套教材。我国教材由国家制定(任教设一家编教材) 改为审定制。允许多家编写教材,允许不同体力,不同风格的教 材同时竞争,但都必须以大纲为准绳——“一纲多本” (2)指导教学的依据 大纲规定了教师要交的内容,及教学中应遵循的若干原则,教 师(尤其是新教室)首先必须熟悉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精神。 举例:文革期间无统一大纲的教训。各行其是,根本谈不上教学 质量。 国外无统一的教材,但有统一的大纲。有的是国家制定有的是 州政府教育部门制定。名称不一。日本叫学习指导要领。英国叫 学习大纲。美国原先无统一的教学大纲,但有考试大纲。1995 年 又推出了国家教育科学标准。澳大利亚有化学课程大纲和国家的 科学课程大纲。 3、规范性(限制性) 既然大纲是由国家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也就意味着有很强的 规范性或限制性。 (1)教师必须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教学 我国的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是一个“保底”的大纲,因此 不能降低要求。如:O2、N2、CO2、H2SO4、NaOH、Ca(OH)2 的化 学性质课堂上知识讲一讲,则不能达到掌握的要求,必须通过实 验探究,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记住实验结果,反复书写 反应方程式,并能应用到新的环境中。 也不能随意提高要求。把常识性介绍、了解、选学的内容都 让学生去掌握,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使学生的学习产 生困难而失去兴趣。当然,如果学生的整体水平较高,有些内容 潮港,学习不会发生困难,也是可以的。 元素化合物的用途,从素质教育来看很重要,有的中学教师 认为这部分内容高考补考,就不做要求,而不是从性质与用途相 联系来考虑教学。 (2)在我国大纲还起着考纲的作用。我国的课程计划中明确 规定:“考试考查的命题要以学科教学大纲为依据”。除化学竞赛 以外,平时的考试考查,毕业会考,中考都要按大纲规定的范围 命题,——“不超纲
1994年以后高考不再完全受大纲的限制,考试科目逐渐减 少。目前实行“3+X”考试模式 4、评价性 以大纲为准绳评价:教学质量(是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 务);学习质量(学生是否达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教材质量 (是否符合大纲规定的教学和要求);教学设备(实验是否按大要 求开出,仪器设备是否达标)。 新高中大纲专有“考试和评估”一项。 (大纲的重要性见《科学教育标准》15页),由于大纲的重 要性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三、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 1、结构 引文、正文、附录 2、内容:以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和现行高中化学大纲 为例说明(见大纲) 四、中学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 1、制定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依据(20页) 依据中学培养目标和学科特征 影响制定化学教学目的的因素 社会发展需求 学科(学科价值,知识和结构,学科变化着的性质) 学生(需要、志向和动机、知识和能力水平) 教师(知识和能力、接受变革的程度) 2、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包括的内容 (1)知识和技能 (2)能力和方法 (3)情感和态度 3、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具体表述 (1)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教材22-23) (2)现行高中化学大纲(2000年版) (3)其他国家化学教学大纲(日本、英国、等) 4、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比较 五、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几个问题 、双基 (1)什么是双基
13 1994 年以后高考不再完全受大纲的限制,考试科目逐渐减 少。目前实行“3+X”考试模式 4、评价性 以大纲为准绳评价 :教学质量(是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 务);学习质量(学生是否达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教材质量 (是否符合大纲规定的教学和要求);教学设备(实验是否按大要 求开出,仪器设备是否达标)。 新高中大纲专有“考试和评估”一项。 (大纲的重要性见《科学教育标准》15 页),由于大纲的重 要性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三、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 1、结构 引文、正文、附录 2、内容:以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和现行高中化学大纲 为例说明(见大纲) 四、中学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 1、制定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依据(20 页) 依据中学培养目标和学科特征, 影响制定化学教学目的的因素 社会发展需求 学科(学科价值,知识和结构,学科变化着的性质) 学生(需要、志向和动机、知识和能力水平) 教师(知识和能力、接受变革的程度) 2、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包括的内容 (1)知识和技能 (2)能力和方法 (3)情感和态度 3、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具体表述 (1)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教材 22-23) (2)现行高中化学大纲(2000 年版) (3)其他国家化学教学大纲(日本、英国、等) 4、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比较 五、化学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几个问题 1、双基 (1)什么是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