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 志论及德法生命哲学所取代。在英美出现了新黑格尔主义、实 用主义和各种类型的实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 宗教哲学流派也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 新康德主义在7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德国资产阶级哲学 中占主导地位的流派之一,它形成了许多派系,其中影响最 大的是以柯亨为领袖、以认识论问题为中心的马堡学派和以 文德尔班为领袖、以文化价值问题为中心的弗莱堡学派(又 称巴登学派和西南学派)。 马赫主义比新康德主义出现稍晚,它在奥、德、英、法 俄等国均有流行。它继承了实证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但企 图克服实证主义的“形而上学”残余,以所谓中立要素论和 经验批判主义改造实证主义的现象主义,以科学的认识论取 代实证主义的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 在19世纪7080年代出现的德国哲学中,尼采的唯意 志主义是一种当时未引起注意,但以后影响极为深远的哲学。 他从非理性主义立场出发,在“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观念”的 口号下,对在基督教和理性派哲学传统支配下的欧洲文化作 了激烈的批判,提出要以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本能和内在生命 力、即所谓权力意志作为评价一切的尺度。后来,一些资产 阶级激进派和最右翼的反动势力都从各自的角度把尼采当作 其理论先驱 继尼采哲学之后在德、法等国出现的所谓生命哲学是现 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一种新形态。其中法国哲学家柏格 森对非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作了最为系统和典型的论证。它 是从唯意志主义演化而来的(广义地说唯意志主义也是一种
志 论 及 德 法 生 命 哲 学 所 取 代 。 在 英 美 出 现 了 新 黑 格 尔 主 义 、 实 用 主 义 和 各 种 类 型 的 实 在 主 义 。 新 托 马 斯 主 义 、 人 格 主 义 等 宗 教 哲 学 流 派 也 是 在 这 个 阶 段 产 生 的 。 新 康 德 主 义 在 7 0 年 代 以 后 发 展 成 为 德 国 资 产 阶 级 哲 学 中 占 主 导 地 位 的 流 派 之 一 , 它 形 成 了 许 多 派 系 , 其 中 影 响 最 大 的 是 以 柯 亨 为 领 袖 、 以 认 识 论 问 题 为 中 心 的 马 堡 学 派 和 以 文 德 尔 班 为 领 袖 、 以 文 化 价 值 问 题 为 中 心 的 弗 莱 堡 学 派 ( 又 称 巴 登 学 派 和 西 南 学 派 ) 。 马 赫 主 义 比 新 康 德 主 义 出 现 稍 晚 , 它 在 奥 、 德 、 英 、 法 、 俄 等 国 均 有 流 行 。 它 继 承 了 实 证 主 义 的 基 本 哲 学 观 点 , 但 企 图 克 服 实 证 主 义 的 “ 形 而 上 学 ” 残 余 , 以 所 谓 中 立 要 素 论 和 经 验 批 判 主 义 改 造 实 证 主 义 的 现 象 主 义 , 以 科 学 的 认 识 论 取 代 实 证 主 义 的 无 所 不 包 的 哲 学 体 系 。 在 1 9 世 纪 7 0 — 8 0 年 代 出 现 的 德 国 哲 学 中 , 尼 采 的 唯 意 志 主 义 是 一 种 当 时 未 引 起 注 意 , 但 以 后 影 响 极 为 深 远 的 哲 学 。 他 从 非 理 性 主 义 立 场 出 发 , 在 “ 重 新 估 价 一 切 价 值 观 念 ” 的 口 号 下 , 对 在 基 督 教 和 理 性 派 哲 学 传 统 支 配 下 的 欧 洲 文 化 作 了 激 烈 的 批 判 , 提 出 要 以 最 大 限 度 发 挥 人 的 本 能 和 内 在 生 命 力 、 即 所 谓 权 力 意 志 作 为 评 价 一 切 的 尺 度 。 后 来 , 一 些 资 产 阶 级 激 进 派 和 最 右 翼 的 反 动 势 力 都 从 各 自 的 角 度 把 尼 采 当 作 其 理 论 先 驱 。 继 尼 采 哲 学 之 后 在 德 、 法 等 国 出 现 的 所 谓 生 命 哲 学 是 现 代 西 方 非 理 性 主 义 思 潮 的 一 种 新 形 态 。 其 中 法 国 哲 学 家 柏 格 森 对 非 理 性 主 义 和 直 觉 主 义 作 了 最 为 系 统 和 典 型 的 论 证 。 它 是 从 唯 意 志 主 义 演 化 而 来 的 ( 广 义 地 说 唯 意 志 主 义 也 是 一 种 现 代 西 方 哲 学 1 3
14 现代西方哲学 生命哲学,同样以非理性的生命为出发点),对往后的非理性 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英美新黑格尔主义(或称绝对唯心主义)是一个以复兴 黑格尔为己任的公开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其中有的人对黑 格尔的辩证法有所阐述甚至发挥,但总的说来这个流派歪曲 和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以非理性主义来反对黑格尔的 理性主义。 实用主义19世纪70年代发轫于美国,19世纪末20世 纪初发展成为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流派。它是在反对以新 黑格尔主义为代表的思辨形而上学中形成的,并受到进化论 等自然科学的强烈影响。其基本理论倾向很接近实证主义、马 赫主义等科学主义哲学思潮,又有非理性主义色彩〈特别是 其创始人之一的詹姆士),表现出明显的折衷主义特色。但它 的最大特色则是强调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作 为根本手段,把获得效果当作评价一切的标准。 实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哲学家经常使用的一个 名称。在作为一个哲学流派的实在主义中,以19世纪末20世 纪初在英美出现的新实在主义影响最大。从一定意义上说,它 是作为对新黑格尔主义的反叛和对詹姆士实用主义的“修 正”而产生的。英国新实在主义的主要代表怀特海在移居美 国后重点转向创立所谓“过程哲学”域或称“有机哲学”),这 种哲学甚至在美国形成了一个有一定影响的学派。在美国,还 有一个以塞拉斯、桑塔耶那等人为代表的批判实在主义。其 中个别人后来较为接近唯物主义。在德国,尼古拉·哈特曼 的所谓批判本体论是实在主义的另一种形态
生 命 哲 学 , 同 样 以 非 理 性 的 生 命 为 出 发 点 ) , 对 往 后 的 非 理 性 主 义 产 生 了 重 要 影 响 。 英 美 新 黑 格 尔 主 义 ( 或 称 绝 对 唯 心 主 义 ) 是 一 个 以 复 兴 黑 格 尔 为 己 任 的 公 开 的 唯 心 主 义 哲 学 流 派 , 其 中 有 的 人 对 黑 格 尔 的 辩 证 法 有 所 阐 述 甚 至 发 挥 , 但 总 的 说 来 这 个 流 派 歪 曲 和 抛 弃 了 黑 格 尔 的 辩 证 法 , 并 以 非 理 性 主 义 来 反 对 黑 格 尔 的 理 性 主 义 。 实 用 主 义 1 9 世 纪 7 0 年 代 发 轫 于 美 国 , 1 9 世 纪 末 2 0 世 纪 初 发 展 成 为 美 国 占 主 导 地 位 的 哲 学 流 派 。 它 是 在 反 对 以 新 黑 格 尔 主 义 为 代 表 的 思 辨 形 而 上 学 中 形 成 的 , 并 受 到 进 化 论 等 自 然 科 学 的 强 烈 影 响 。 其 基 本 理 论 倾 向 很 接 近 实 证 主 义 、 马 赫 主 义 等 科 学 主 义 哲 学 思 潮 , 又 有 非 理 性 主 义 色 彩 ( 特 别 是 其 创 始 人 之 一 的 詹 姆 士 ) ,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折 衷 主 义 特 色 。 但 它 的 最 大 特 色 则 是 强 调 把 确 定 信 念 作 为 出 发 点 , 把 采 取 行 动 作 为 根 本 手 段 , 把 获 得 效 果 当 作 评 价 一 切 的 标 准 。 实 在 主 义 是 现 代 西 方 哲 学 中 许 多 哲 学 家 经 常 使 用 的 一 个 名 称 。 在 作 为 一 个 哲 学 流 派 的 实 在 主 义 中 , 以 1 9 世 纪 末 2 0 世 纪 初 在 英 美 出 现 的 新 实 在 主 义 影 响 最 大 。 从 一 定 意 义 上 说 , 它 是 作 为 对 新 黑 格 尔 主 义 的 反 叛 和 对 詹 姆 士 实 用 主 义 的 “ 修 正 ” 而 产 生 的 。 英 国 新 实 在 主 义 的 主 要 代 表 怀 特 海 在 移 居 美 国 后 重 点 转 向 创 立 所 谓 “ 过 程 哲 学 ” ( 或 称 “ 有 机 哲 学 ” ) , 这 种 哲 学 甚 至 在 美 国 形 成 了 一 个 有 一 定 影 响 的 学 派 。 在 美 国 , 还 有 一 个 以 塞 拉 斯 、 桑 塔 耶 那 等 人 为 代 表 的 批 判 实 在 主 义 。 其 中 个 别 人 后 来 较 为 接 近 唯 物 主 义 。 在 德 国 , 尼 古 拉 · 哈 特 曼 的 所 谓 批 判 本 体 论 是 实 在 主 义 的 另 一 种 形 态 。 1 4 现 代 西 方 哲 学
现代西方哲学 15 第三个阶段为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至本世纪 50年代初,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危机极度激化的 时期。十月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均是这些矛盾和危机的产物 在这样的条件下,当权的垄断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动性大 大加强了,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广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的危机意识、对资本主义现实的不满与抗议也加强了。这些 在哲学上必然得到反映。这一时期在欧洲大陆流行的新黑格 尔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在欧美流行的 分析哲学以及各种类型的宗教哲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个时 代的面貌 19世纪末在英美一度盛行的新黑格尔主义从20世纪初 起其中心移到了德、意等欧洲大陆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 间的一段时期,它甚至成了德意法西斯的半官方哲学。其代 表人物中有的是极右分子(如意大利的金蒂雷)。德意新黑格 尔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倾向比英美新黑格尔主 义更为强烈。 在20世纪上半期,特别是在头30年内,美国实际影响 最大的哲学流派仍是实用主义。杜威是其主要代表,他与其 前辈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是适应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而 更多地谈论社会政治问题,使实用主义成了一种社会哲学。从 30年代起,由于分析哲学等欧洲哲学流派已传入美国,实用 主义逐渐与它们汇流。 在20世纪的西方哲学影响范围最广的也许要算各种形 式的分析哲学,以致一些西方哲学家称20世纪为“分析的时 代”。各派分析哲学的共同特点是反对构造体系的传统哲学
第 三 个 阶 段 为 十 月 革 命 和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爆 发 至 本 世 纪 5 0 年 代 初 , 这 是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的 各 种 矛 盾 和 危 机 极 度 激 化 的 时 期 。 十 月 革 命 和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均 是 这 些 矛 盾 和 危 机 的 产 物 。 在 这 样 的 条 件 下 , 当 权 的 垄 断 资 产 阶 级 在 政 治 上 的 反 动 性 大 大 加 强 了 , 社 会 各 阶 层 特 别 是 广 大 小 资 产 阶 级 及 其 知 识 分 子 的 危 机 意 识 、 对 资 本 主 义 现 实 的 不 满 与 抗 议 也 加 强 了 。 这 些 在 哲 学 上 必 然 得 到 反 映 。 这 一 时 期 在 欧 洲 大 陆 流 行 的 新 黑 格 尔 主 义 、 现 象 学 、 存 在 主 义 、 弗 洛 伊 德 主 义 , 在 欧 美 流 行 的 分 析 哲 学 以 及 各 种 类 型 的 宗 教 哲 学 从 不 同 侧 面 反 映 了 这 个 时 代 的 面 貌 。 1 9 世 纪 末 在 英 美 一 度 盛 行 的 新 黑 格 尔 主 义 从 2 0 世 纪 初 起 其 中 心 移 到 了 德 、 意 等 欧 洲 大 陆 国 家 。 在 两 次 世 界 大 战 之 间 的 一 段 时 期 , 它 甚 至 成 了 德 意 法 西 斯 的 半 官 方 哲 学 。 其 代 表 人 物 中 有 的 是 极 右 分 子 ( 如 意 大 利 的 金 蒂 雷 ) 。 德 意 新 黑 格 尔 主 义 的 主 观 唯 心 主 义 和 非 理 性 主 义 倾 向 比 英 美 新 黑 格 尔 主 义 更 为 强 烈 。 在 2 0 世 纪 上 半 期 , 特 别 是 在 头 3 0 年 内 , 美 国 实 际 影 响 最 大 的 哲 学 流 派 仍 是 实 用 主 义 。 杜 威 是 其 主 要 代 表 , 他 与 其 前 辈 的 一 个 重 要 不 同 之 处 是 适 应 这 一 时 期 复 杂 的 政 治 形 势 而 更 多 地 谈 论 社 会 政 治 问 题 , 使 实 用 主 义 成 了 一 种 社 会 哲 学 。 从 3 0 年 代 起 , 由 于 分 析 哲 学 等 欧 洲 哲 学 流 派 已 传 入 美 国 , 实 用 主 义 逐 渐 与 它 们 汇 流 。 在 2 0 世 纪 的 西 方 哲 学 影 响 范 围 最 广 的 也 许 要 算 各 种 形 式 的 分 析 哲 学 , 以 致 一 些 西 方 哲 学 家 称 2 0 世 纪 为 “ 分 析 的 时 代 ” 。 各 派 分 析 哲 学 的 共 同 特 点 是 反 对 构 造 体 系 的 传 统 哲 学 , 现 代 西 方 哲 学 1 5
现代西方哲学 特别是思辨形而上学,取消传统哲学的各种争论,把全部哲 学归结为语言和逻辑的分析活动。分析哲学是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伟大革命,特别是数理逻辑的兴起的推 动下产生的。它的一些基本思想早在上世纪就由德国数学家 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等人提出。但正式使之形成为一种 哲学思潮始自本世纪初的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的另一创始 人罗素。罗素和他的学生维特根斯坦分别提出的逻辑原子主 义将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和现代逻辑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 实证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作为分析哲学的主要表 现形式的新实证主义阶段。在20年代,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家 在吸取逻辑原子主义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逻辑 实证主义⑦逻辑经验主义),成了分析哲学中影响最大的支派 30年代其中心移到美国后,又提出了物理主义、逻辑语义学 等逻辑分析哲学的新形式。英国从本世纪初起就出现了与逻 辑分析不同的分析哲学的另一种主要形式—一日常语言分析 哲学。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是其最有影响的形式。 以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为创始人的现象学形成于本世纪 初。其目的是使哲学变成一门严密科学,为处于危机中的欧 洲科学奠定一个可靠基础。为此,它认为哲学首先应当克服 以心物、主客分立为特征的心理主义,用现象学方法即超出 以主客分立为特征的所谓心理主义的界限的方法撇开已有和 现存的一切,恢复到超出心物、主客对立之外的纯粹意识现 象,由这种意识的意向性活动来重新发现意识对象,然后再 回到所谓生活世界。现象学后来在西方形成了一种相当广泛 的思潮
特 别 是 思 辨 形 而 上 学 , 取 消 传 统 哲 学 的 各 种 争 论 , 把 全 部 哲 学 归 结 为 语 言 和 逻 辑 的 分 析 活 动 。 分 析 哲 学 是 在 1 9 世 纪 末 2 0 世 纪 初 自 然 科 学 的 伟 大 革 命 , 特 别 是 数 理 逻 辑 的 兴 起 的 推 动 下 产 生 的 。 它 的 一 些 基 本 思 想 早 在 上 世 纪 就 由 德 国 数 学 家 数 理 逻 辑 的 创 始 人 弗 雷 格 等 人 提 出 。 但 正 式 使 之 形 成 为 一 种 哲 学 思 潮 始 自 本 世 纪 初 的 英 国 哲 学 家 、 数 理 逻 辑 的 另 一 创 始 人 罗 素 。 罗 素 和 他 的 学 生 维 特 根 斯 坦 分 别 提 出 的 逻 辑 原 子 主 义 将 实 证 主 义 的 经 验 主 义 和 现 代 逻 辑 分 析 方 法 结 合 起 来 , 使 实 证 主 义 发 展 到 了 一 个 新 的 阶 段 , 即 作 为 分 析 哲 学 的 主 要 表 现 形 式 的 新 实 证 主 义 阶 段 。 在 2 0 年 代 , 维 也 纳 学 派 的 哲 学 家 在 吸 取 逻 辑 原 子 主 义 的 基 本 思 想 的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提 出 了 逻 辑 实 证 主 义 ( 逻 辑 经 验 主 义 ) , 成 了 分 析 哲 学 中 影 响 最 大 的 支 派 。 3 0 年 代 其 中 心 移 到 美 国 后 , 又 提 出 了 物 理 主 义 、 逻 辑 语 义 学 等 逻 辑 分 析 哲 学 的 新 形 式 。 英 国 从 本 世 纪 初 起 就 出 现 了 与 逻 辑 分 析 不 同 的 分 析 哲 学 的 另 一 种 主 要 形 式 — — 日 常 语 言 分 析 哲 学 。 维 特 根 斯 坦 后 期 的 哲 学 是 其 最 有 影 响 的 形 式 。 以 德 国 哲 学 家 胡 塞 尔 为 创 始 人 的 现 象 学 形 成 于 本 世 纪 初 。 其 目 的 是 使 哲 学 变 成 一 门 严 密 科 学 , 为 处 于 危 机 中 的 欧 洲 科 学 奠 定 一 个 可 靠 基 础 。 为 此 , 它 认 为 哲 学 首 先 应 当 克 服 以 心 物 、 主 客 分 立 为 特 征 的 心 理 主 义 , 用 现 象 学 方 法 即 超 出 以 主 客 分 立 为 特 征 的 所 谓 心 理 主 义 的 界 限 的 方 法 撇 开 已 有 和 现 存 的 一 切 , 恢 复 到 超 出 心 物 、 主 客 对 立 之 外 的 纯 粹 意 识 现 象 , 由 这 种 意 识 的 意 向 性 活 动 来 重 新 发 现 意 识 对 象 , 然 后 再 回 到 所 谓 生 活 世 界 。 现 象 学 后 来 在 西 方 形 成 了 一 种 相 当 广 泛 的 思 潮 。 1 6 现 代 西 方 哲 学
现代西方哲学 17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 法国流行的存在主义,继承了克尔凯郭尔、尼采等先辈非理 性主义的传统,又接受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企图超出现 实的物质和精神存在、超出以主客对立为特征的认识论范围 之外去揭示存在物的存在的意义,而这种揭示又往往成了对 孤独的个人的非理性的意识活动的揭示。由于存在主义往往 把描述和揭露现实社会中人的个性的丧失、自由之被剥夺以 及论证怎样使人摆脱异化状态,恢复人的本质的存在和自由 为其哲学的中心问题,因此它在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 和危机所困的人们中获得了众多的支持者,这使它成了当代 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 在20世纪上半期西方思潮中,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 德创始的所谓弗洛伊德主义也具有重要地位。它本来是作为 种独特的心理学,即精神分析学提出的,但由于被用来解 释人性、人格并进一步用来解释思想文化,从而具有哲学意 义。弗洛伊德本人及其门徒后来对这一理论有所修正和发展, 还出现了所谓新弗洛伊德主义。 现代西方哲学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少世俗的哲学 流派最后转向了宗教,除此以外还出现了不少用哲学理论来 论证宗教信仰的宗教哲学流派。其中影响最大、哲学理论性 最强的流派是新托马斯主义和人格主义。新托马斯主义是罗 马天主教的官方哲学,早在1877年就已由教皇利奥十三下令 建立。但它的最完整的哲学理论形态是由法国哲学家马利坦 等人在20世纪上半期提出的。人格主义是一个以基督教中的 新教徒为主要群众的哲学流派,主要流行在美国。它也在19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后 在 德 国 出 现 、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期 间 在 法 国 流 行 的 存 在 主 义 , 继 承 了 克 尔 凯 郭 尔 、 尼 采 等 先 辈 非 理 性 主 义 的 传 统 , 又 接 受 了 胡 塞 尔 的 现 象 学 方 法 , 企 图 超 出 现 实 的 物 质 和 精 神 存 在 、 超 出 以 主 客 对 立 为 特 征 的 认 识 论 范 围 之 外 去 揭 示 存 在 物 的 存 在 的 意 义 , 而 这 种 揭 示 又 往 往 成 了 对 孤 独 的 个 人 的 非 理 性 的 意 识 活 动 的 揭 示 。 由 于 存 在 主 义 往 往 把 描 述 和 揭 露 现 实 社 会 中 人 的 个 性 的 丧 失 、 自 由 之 被 剥 夺 以 及 论 证 怎 样 使 人 摆 脱 异 化 状 态 , 恢 复 人 的 本 质 的 存 在 和 自 由 为 其 哲 学 的 中 心 问 题 , 因 此 它 在 为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中 各 种 矛 盾 和 危 机 所 困 的 人 们 中 获 得 了 众 多 的 支 持 者 , 这 使 它 成 了 当 代 影 响 最 大 的 哲 学 流 派 之 一 。 在 2 0 世 纪 上 半 期 西 方 思 潮 中 , 奥 地 利 精 神 病 医 生 弗 洛 伊 德 创 始 的 所 谓 弗 洛 伊 德 主 义 也 具 有 重 要 地 位 。 它 本 来 是 作 为 一 种 独 特 的 心 理 学 , 即 精 神 分 析 学 提 出 的 , 但 由 于 被 用 来 解 释 人 性 、 人 格 并 进 一 步 用 来 解 释 思 想 文 化 , 从 而 具 有 哲 学 意 义 。 弗 洛 伊 德 本 人 及 其 门 徒 后 来 对 这 一 理 论 有 所 修 正 和 发 展 , 还 出 现 了 所 谓 新 弗 洛 伊 德 主 义 。 现 代 西 方 哲 学 与 宗 教 有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 不 少 世 俗 的 哲 学 流 派 最 后 转 向 了 宗 教 , 除 此 以 外 还 出 现 了 不 少 用 哲 学 理 论 来 论 证 宗 教 信 仰 的 宗 教 哲 学 流 派 。 其 中 影 响 最 大 、 哲 学 理 论 性 最 强 的 流 派 是 新 托 马 斯 主 义 和 人 格 主 义 。 新 托 马 斯 主 义 是 罗 马 天 主 教 的 官 方 哲 学 , 早 在 1 8 7 7 年 就 已 由 教 皇 利 奥 十 三 下 令 建 立 。 但 它 的 最 完 整 的 哲 学 理 论 形 态 是 由 法 国 哲 学 家 马 利 坦 等 人 在 2 0 世 纪 上 半 期 提 出 的 。 人 格 主 义 是 一 个 以 基 督 教 中 的 新 教 徒 为 主 要 群 众 的 哲 学 流 派 , 主 要 流 行 在 美 国 。 它 也 在 1 9 现 代 西 方 哲 学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