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蒸、揉、渥堆,然后晒干。 1. 6 晒茶(干燥) 每次渥堆后,茶坯都要摊晒。厚度 6-10CM,每次晒后茶坯都要 移到室内摊 1-2H,使叶内水分重新分布。摊晒干度是做好做庄茶的 关键之一,根据实践: 第 1 次晒茶,晒到 6-6.5 成干(含水 25-35%); 第 2 次晒茶,晒到 7-7.5 成干; 第 3 次晒茶,晒到 7.5-8 成干; 第 4 次晒茶,晒到 8.5-9 成干(含水 10-14%); 现用川型炒茶机炒干。 2、做庄茶的革新做法 工序依次为:蒸汽杀青、初揉、初拣、初干、复揉、渥堆、(复 拣)、足干。 2.1 蒸汽杀青 将鲜叶装入蒸桶内,放在沸水锅上蒸,待蒸汽从盖口冒出,叶 质变软即可,时间 8-40 分钟,如有锅炉蒸汽发生器,仅需 1-2 分钟。 2.2 揉捻 分 2 次揉,现多用机揉。鲜叶杀青后,趁热初揉,目的是使茶 梗分离,不加压,揉 1-2 分钟即可,揉捻后茶坯含水量为 65-70%, 进行初干,使含水量降到 32-37%,趁热进行第 2 次揉,时间 5-6 分 钟,边揉边加轻压,以揉捻成条而不破碎为度。 2.3 渥堆
6 蒸、揉、渥堆,然后晒干。 1. 6 晒茶(干燥) 每次渥堆后,茶坯都要摊晒。厚度 6-10CM,每次晒后茶坯都要 移到室内摊 1-2H,使叶内水分重新分布。摊晒干度是做好做庄茶的 关键之一,根据实践: 第 1 次晒茶,晒到 6-6.5 成干(含水 25-35%); 第 2 次晒茶,晒到 7-7.5 成干; 第 3 次晒茶,晒到 7.5-8 成干; 第 4 次晒茶,晒到 8.5-9 成干(含水 10-14%); 现用川型炒茶机炒干。 2、做庄茶的革新做法 工序依次为:蒸汽杀青、初揉、初拣、初干、复揉、渥堆、(复 拣)、足干。 2.1 蒸汽杀青 将鲜叶装入蒸桶内,放在沸水锅上蒸,待蒸汽从盖口冒出,叶 质变软即可,时间 8-40 分钟,如有锅炉蒸汽发生器,仅需 1-2 分钟。 2.2 揉捻 分 2 次揉,现多用机揉。鲜叶杀青后,趁热初揉,目的是使茶 梗分离,不加压,揉 1-2 分钟即可,揉捻后茶坯含水量为 65-70%, 进行初干,使含水量降到 32-37%,趁热进行第 2 次揉,时间 5-6 分 钟,边揉边加轻压,以揉捻成条而不破碎为度。 2.3 渥堆
7 自然和加温保湿渥堆两种。 自然渥堆:将揉捻叶趁热堆积,堆高 1.5-2M,堆面用席密盖, 以保持温湿度,约经 2-3 天,茶堆面上有热气冒出,堆内温度上升到 70℃时,应翻堆 1 次,将表层堆叶翻入堆心,重新打堆,再经过 2-3 天,堆面又出现水蒸气结成的水珠,堆内温度再次上升到 60-65℃时, 叶色变为黄褐色或棕褐色,即为渥堆适度,开堆拣去粗梗进行第二次 干燥。 堆内温度不能超过 80℃,否则堆叶会被烧坏变黑,不能饮用。 加温保湿渥堆:在特制的渥堆房内进行,室内温度保持在 65-70℃,相对湿度保持在 90-95%,空气流通,在制品的含水量为 28%。 渥堆过程仅需 36-38H 即可达到要求。不仅时间短,而且渥堆质量好, 咳提高水浸出物含量总量 2%,色香味都好。 1.4 干燥 渥堆后的茶坯,含水量在 30%以上,而做庄茶含水量要求为 12-14%,所以,渥堆后必须干燥。 干燥分 2 次,第 1 次含水量达 32-37%,第 2 次达到 12-14%。一 般使用机器烘干或炒干。 二、西路边茶 简称西边茶。系四川灌县、北川等地生产的边销茶。用竹包包 装。灌县所产的为长方形包。简称方包茶;北川所产为圆形包,称 为圆包茶(现已改为方包茶)。 成品茶有人民团结牌茯砖和方砖两种
7 自然和加温保湿渥堆两种。 自然渥堆:将揉捻叶趁热堆积,堆高 1.5-2M,堆面用席密盖, 以保持温湿度,约经 2-3 天,茶堆面上有热气冒出,堆内温度上升到 70℃时,应翻堆 1 次,将表层堆叶翻入堆心,重新打堆,再经过 2-3 天,堆面又出现水蒸气结成的水珠,堆内温度再次上升到 60-65℃时, 叶色变为黄褐色或棕褐色,即为渥堆适度,开堆拣去粗梗进行第二次 干燥。 堆内温度不能超过 80℃,否则堆叶会被烧坏变黑,不能饮用。 加温保湿渥堆:在特制的渥堆房内进行,室内温度保持在 65-70℃,相对湿度保持在 90-95%,空气流通,在制品的含水量为 28%。 渥堆过程仅需 36-38H 即可达到要求。不仅时间短,而且渥堆质量好, 咳提高水浸出物含量总量 2%,色香味都好。 1.4 干燥 渥堆后的茶坯,含水量在 30%以上,而做庄茶含水量要求为 12-14%,所以,渥堆后必须干燥。 干燥分 2 次,第 1 次含水量达 32-37%,第 2 次达到 12-14%。一 般使用机器烘干或炒干。 二、西路边茶 简称西边茶。系四川灌县、北川等地生产的边销茶。用竹包包 装。灌县所产的为长方形包。简称方包茶;北川所产为圆形包,称 为圆包茶(现已改为方包茶)。 成品茶有人民团结牌茯砖和方砖两种
8 (一)品质特点和鲜叶要求 西边茶原料比南边茶更粗老。以刈割 1-2 年生枝条为原料,是一 种最粗老的茶叶。产区一般实行粗细兼采制度。一般在春茶采摘一次 细茶后,再刈割边茶。有的一年刈割 1 次,称为“单季刀”,边茶产 量高,质量也好,但细茶产量较低。有的 2 年刈割一次边茶,称为“双 季刀”,有利于粗细茶兼做,但边茶质量较低。有的隔几年刈割一次 边茶,称为“多季刀”,茶枝粗老,质量差,不能适应产销要求。 茯砖茶以手采老叶或修剪枝叶,杀青后直接干燥而成的毛庄金玉茶为 主要原料,因未揉捻,茶汁不易熬出,色泽枯黄,品质较差,目前已 用做庄茶代替毛庄金玉茶为原料。 方包茶则以采割 1-2 年生茶树枝条,晒干后为主要原料,含梗 量多达 60%。 (二)西路边茶初制技术 1、手采老叶初制 分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道工序。 杀青:锅温 220-260℃,投叶 15-20 公斤,翻炒 3-4 分钟到叶 片变软,折梗不断,叶色暗绿,并发出清香时即为适度。因原料粗老, 含水量低,杀青要洒水,一般每 10 公斤鲜叶洒水 1 公斤。 揉捻:杀青叶趁热装入揉捻机,加压轻—重—轻,揉时 13-18 分钟,当茶条卷曲,老叶皱折即可。 渥堆:基本方法同做庄茶,时间约 18-24H,中间翻拌 2-3 次, 当叶色黄褐,青气消失时即为适度
8 (一)品质特点和鲜叶要求 西边茶原料比南边茶更粗老。以刈割 1-2 年生枝条为原料,是一 种最粗老的茶叶。产区一般实行粗细兼采制度。一般在春茶采摘一次 细茶后,再刈割边茶。有的一年刈割 1 次,称为“单季刀”,边茶产 量高,质量也好,但细茶产量较低。有的 2 年刈割一次边茶,称为“双 季刀”,有利于粗细茶兼做,但边茶质量较低。有的隔几年刈割一次 边茶,称为“多季刀”,茶枝粗老,质量差,不能适应产销要求。 茯砖茶以手采老叶或修剪枝叶,杀青后直接干燥而成的毛庄金玉茶为 主要原料,因未揉捻,茶汁不易熬出,色泽枯黄,品质较差,目前已 用做庄茶代替毛庄金玉茶为原料。 方包茶则以采割 1-2 年生茶树枝条,晒干后为主要原料,含梗 量多达 60%。 (二)西路边茶初制技术 1、手采老叶初制 分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道工序。 杀青:锅温 220-260℃,投叶 15-20 公斤,翻炒 3-4 分钟到叶 片变软,折梗不断,叶色暗绿,并发出清香时即为适度。因原料粗老, 含水量低,杀青要洒水,一般每 10 公斤鲜叶洒水 1 公斤。 揉捻:杀青叶趁热装入揉捻机,加压轻—重—轻,揉时 13-18 分钟,当茶条卷曲,老叶皱折即可。 渥堆:基本方法同做庄茶,时间约 18-24H,中间翻拌 2-3 次, 当叶色黄褐,青气消失时即为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