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麻阳2020届高三第一次考前演练 考试时间:2019.6.1515:00~17:30 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 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相伴。艺术是温润和滋养丝绸之 路的精神源泉和情感溪流,也是贯通丝绸之路的文化血脉。丝绸织锦、陶瓷器、 乐器、歌舞、建筑、绘画等,以其物质与艺术属性的和谐统一、实用与审美功能 的相得益彰满足了丝绸之路沿线人们的各种需求。同时,艺术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沟通了民族情感,化解了文化冲突,丝绸之路由此千年不绝,绵延至今。 人类的交流从物质交换开始,通过各种生活用品和器物的交换,沟通着不同族群 人与人的关系,而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则改变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美学风尚,也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中国丝绸、瓷器被西方人推崇,印度 波斯、中亚音乐舞蹈对中国乐舞的影响等等,是在艺术差异性中建立的新型审美 关系,并发挥了长久而特殊的功能。丝绸之路艺术从物质实用性与精神审美性两 方面满足了东方与西方社会的需求,也穿越了国家民族地域界限。丝绸之路艺术 史与以往的国别艺术史、区域艺术史、世界艺术史不同之处之一,就在于它不是 “纯艺术”的历史,而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从学术的角度说,在人类 艺术史乃至人类史的视域中研究丝绸之路艺术,避免了在狭义的艺术视域下建构 艺术史的发展逻辑,同时,提出一个艺术理论问题一—“物的艺术表达”。 “物的艺术表达”的概念,意指物质交流负载艺术元素,同时,艺术创作及其传 播对于物质载体、材料、质地的要求、利用和催生,使得“物”蕴含丰富的艺术 性和审美性,也具有了艺术表达功能和“文本”叙事功能。“物的艺术表达”的 研究将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获得新的理解,也使得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之关系 获得新的阐释。瓷器和其他器物,丝绸和织物,乐舞和乐器,建筑风格和雕塑手 法等等,不仅以物的实用性而且以其艺术性沟通人类审美情感,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构建提供精神滋养。可以说,蕴蓄艺术审美性的丝绸之路物质交流,或者说 具有艺术品格的物质交流,就是心灵对话,就是审美意识的表达,它在一定程度 上弥合了经济利益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裂痕,这是人类艺术史上特殊的艺术现象, 是丝绸之路艺术的独特意义之所在。 丝绸之路艺术作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艺术整体,体现了一种彼此欣赏、和而 不同
湖南省麻阳 2020 届高三第一次考前演练 考试时间:2019.6.15 15:00~17:30 本试卷共 8 页。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 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 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相伴。艺术是温润和滋养丝绸之 路的精神源泉和情感溪流,也是贯通丝绸之路的文化血脉。丝绸织锦、陶瓷器、 乐器、歌舞、建筑、绘画等,以其物质与艺术属性的和谐统一、实用与审美功能 的相得益彰满足了丝绸之路沿线人们的各种需求。同时,艺术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沟通了民族情感,化解了文化冲突,丝绸之路由此千年不绝,绵延至今。 人类的交流从物质交换开始,通过各种生活用品和器物的交换,沟通着不同族群 人与人的关系,而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则改变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美学风尚,也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中国丝绸、瓷器被西方人推崇,印度、 波斯、中亚音乐舞蹈对中国乐舞的影响等等,是在艺术差异性中建立的新型审美 关系,并发挥了长久而特殊的功能。丝绸之路艺术从物质实用性与精神审美性两 方面满足了东方与西方社会的需求,也穿越了国家民族地域界限。丝绸之路艺术 史与以往的国别艺术史、区域艺术史、世界艺术史不同之处之一,就在于它不是 “纯艺术”的历史,而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从学术的角度说,在人类 艺术史乃至人类史的视域中研究丝绸之路艺术,避免了在狭义的艺术视域下建构 艺术史的发展逻辑,同时,提出一个艺术理论问题——“物的艺术表达”。 “物的艺术表达”的概念,意指物质交流负载艺术元素,同时,艺术创作及其传 播对于物质载体、材料、质地的要求、利用和催生,使得“物”蕴含丰富的艺术 性和审美性,也具有了艺术表达功能和“文本”叙事功能。“物的艺术表达”的 研究将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获得新的理解,也使得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之关系 获得新的阐释。瓷器和其他器物,丝绸和织物,乐舞和乐器,建筑风格和雕塑手 法等等,不仅以物的实用性而且以其艺术性沟通人类审美情感,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构建提供精神滋养。可以说,蕴蓄艺术审美性的丝绸之路物质交流,或者说 具有艺术品格的物质交流,就是心灵对话,就是审美意识的表达,它在一定程度 上弥合了经济利益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裂痕,这是人类艺术史上特殊的艺术现象, 是丝绸之路艺术的独特意义之所在。 丝绸之路艺术作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艺术整体,体现了一种彼此欣赏、和而 不同
包容差异的文化精神,它的艺术趣味是异中有同,它的审美特质蕴含更多共性, 它的精神追求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和演变,其重 要意义包括物质交流对异域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时尚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在古 代,西方曾因为远东地区的瓷器和茶叶等的进口而创制出大量新型器物和艺术产 品;中国的青花瓷餐具,改变了欧洲的饮食习惯和室内设计。同样,来自欧洲 南亚、西亚和中亚的丰富的物质产品交流,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和东亚的生活方 式,创造出新的艺术样态。由对艺术的彼此欣赏而加深相互之间情感交流和文化 认同,可以说,不同艺术的接受就是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包容和融合,艺术是温润 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神源泉。 (程金城《艺术对丝绸之路的温润和滋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物质与艺术、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丝绸织锦 陶瓷器、乐器等交流的物品使丝路沿线的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B 丝绸之路千年不绝,绵延至今,是因为丝绸之路中的艺术交 流和影响,能沟通民族情感和化解文化冲突。 c 当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之后,便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和美学风尚,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具有了物质功能 D. 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与演变,促进了东西方的创新意识, 西方因为进口远东地区的瓷器和茶叶等而创造出新型器物和艺术产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提出了以“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的艺术理论。 B.文章认为丝绸之路艺术史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 C.文章全文逐层深入地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交流的独特意义。 文章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彼此欣赏、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丝绸之路承载的不仅仅是物与物的交换,更承载着艺术交流 瓷器、丝绸织物、雕塑等以其实用性和艺术性沟通人类审美情感 B 想要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有新的理解、丝绸之路物质与艺 术的关系有新的阐释就要使用“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 C. 张骞将中原的漆器、铁器、丝绸带入西域,将西域舞蹈、汗 血马、葡萄带回中原,既改变中原、西域生活方式,也改变时尚和审美情趣。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理论同样体现在丝绸之 路艺术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丝绸之路的精神追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废纸不腐 张爱国 八月十五,进奏院衙署,窗前,苏舜钦看着缓缓西沉的太阳和渐渐热闹的大街 不由一声叹息。好友刘巽问他为何叹息。苏舜钦苦笑了笑,说出自己的烦恼 原来,作为当世有名的大词人,苏舜钦和他的诗朋文友们每年中秋节都要在京城 的文韬阁聚会,赏明月,观舞乐,喝酒赋诗。按惯例,今年当由苏舜钦做东,请 束也已于半个月前发出,但直到现在,苏舜钦晚上宴客的银子还没有着落 刘巽笑了:“好一个苏大学士,连一场宴会都办不起,真是笑煞人也
包容差异的文化精神,它的艺术趣味是异中有同,它的审美特质蕴含更多共性, 它的精神追求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和演变,其重 要意义包括物质交流对异域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时尚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在古 代,西方曾因为远东地区的瓷器和茶叶等的进口而创制出大量新型器物和艺术产 品;中国的青花瓷餐具,改变了欧洲的饮食习惯和室内设计。同样,来自欧洲、 南亚、西亚和中亚的丰富的物质产品交流,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和东亚的生活方 式,创造出新的艺术样态。由对艺术的彼此欣赏而加深相互之间情感交流和文化 认同,可以说,不同艺术的接受就是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包容和融合,艺术是温润 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神源泉。 (程金城《艺术对丝绸之路的温润和滋养》)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物质与艺术、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丝绸织锦、 陶瓷器、乐器等交流的物品使丝路沿线的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B. 丝绸之路千年不绝,绵延至今,是因为丝绸之路中的艺术交 流和影响,能沟通民族情感和化解文化冲突。 C. 当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之后,便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和美学风尚,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具有了物质功能。 D. 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与演变,促进了东西方的创新意识, 西方因为进口远东地区的瓷器和茶叶等而创造出新型器物和艺术产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提出了以“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的艺术理论。 B. 文章认为丝绸之路艺术史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 C. 文章全文逐层深入地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交流的独特意义。 D. 文章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彼此欣赏、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丝绸之路承载的不仅仅是物与物的交换,更承载着艺术交流, 瓷器、丝绸织物、雕塑等以其实用性和艺术性沟通人类审美情感。 B. 想要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有新的理解、丝绸之路物质与艺 术的关系有新的阐释就要使用“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 C. 张骞将中原的漆器、铁器、丝绸带入西域,将西域舞蹈、汗 血马、葡萄带回中原,既改变中原、西域生活方式,也改变时尚和审美情趣。 D.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理论同样体现在丝绸之 路艺术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丝绸之路的精神追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5 题。 废纸不腐 张爱国 八月十五,进奏院衙署,窗前,苏舜钦看着缓缓西沉的太阳和渐渐热闹的大街, 不由一声叹息。好友刘巽问他为何叹息。苏舜钦苦笑了笑,说出自己的烦恼。 原来,作为当世有名的大词人,苏舜钦和他的诗朋文友们每年中秋节都要在京城 的文韬阁聚会,赏明月,观舞乐,喝酒赋诗。按惯例,今年当由苏舜钦做东,请 束也已于半个月前发出,但直到现在,苏舜钦晚上宴客的银子还没有着落。 刘巽笑了:“好一个苏大学士,连一场宴会都办不起,真是笑煞人也
“刘兄莫笑,莫非你办得起?”苏舜钦说着,两人哈哈大笑。 “真可笑也!你看他们,其府上日夜车来马往,灯红酒绿,歌舞喧嚣,宾主酣醉, 又何时为银子而愁?”刘巽擦去眼角笑出的眼泪,“你我整日囚身于衙署,劳形 于案牍,忧心于庙堂与乡野,怎的连一场宴席都负不起?” “刘兄莫气!道不同,则择取不同。他们有他们之择取。你我有你我之择取。你 我既然如此择取。即是择取如此生活。”苏舜钦看着刘巽。不无严肃地说,“人 生在世。各自有其生活方式。他们以彼方式为乐,你我又何来以此为苦?” “罢了罢了,苏兄还是快快解决这燃眉之急吧。”刘巽说着,眼睛一亮,弯下腰 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有了!苏兄,你我何不将此等纸张收集卖去?” “不可不可!”苏舜钦急忙摆手,“此乃衙署之物,朝廷也有禁令,不可私占。” “苏兄迂腐!不过废纸耳,百无一用。你我此举实乃废物再用,又合皇上克俭戒 奢之倡,有何不可?”刘巽说着就开始捡起来 苏舜钦想了想,也是,这些年来,衙署里用过的废纸很是不少,但大多被当作垃 圾,胡乱丢弃,实属浪费;少部分被擦桌抹椅、烧火取暖用了,甚是可惜。苏舜 钦似乎给自己找到了理由,于是也蹲下身去捡。 好一会儿,两人将地上、橱柜内外和拐角旮旯里的陈年废纸都翻捡出来,擦去痰 迹、脚印和霉灰尘土,用麻绳捆上,扛出去卖了 还别说,有这些废纸所卖的银子,苏舜钦晚上的宴会不仅酒菜上佳,还请了京城 最著名的歌舞伎前来助兴。宾客们大喜,纷纷夸苏舜钦终于大方了一回,又问他 哪里发了财。苏舜钦坐在宾客中间,醉态十足,笑眯眯不语。 可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早朝一开始,一位御史就向皇上参奏苏舜钦,说他目无 法纪,侵占公物,监守自盗,罪大恶极。 苏舜钦脑中轰一声,暗叫不好,他知道这并非冲他而来,而是冲着正在推行新政 的范仲淹大人和新政而来一一苏舜钦是范仲淹新政的忠诚拥护者和积极推行者 新政因为严重打击了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推行以来一直受到他们的百般阻挠 苏舜钦也清楚,这御史台早已成了保守派攻击改革派的前沿阵地。他想解释,可 尚未开口,满朝文武八成以上齐刷刷跪下,将此事无限上纲上线,奏请皇上严惩 苏舜钦等贪官恶贼。皇上看着眼前的阵势,沉思良久,将苏舜钦、刘巽,以及所 有参加宴会的人革职为民,即刻驱出京城。 京城外,场秋雨刚停,夕阳残照,愁云惨淡,秋风萧瑟,乌鸟凄鸣。刘巽抹 把脸颊上的清泪,愤然道:“真小人也,竟拿区区废纸做文章,置你我于此境。” “刘兄莫怒,俗语曰,虫蝇不噬无缝卵!昨日,倘使你我能克制心中私欲,他们 即便欲置你我于死地又能奈何?此事皆由你我私欲贪心所致,不怪他们。”苏舜 钦竟然淡淡一笑,“何止不怪?当感激也。 “感激他们? “刘兄可知昨夜众宾赞我时我心中所想?不瞒刘兄,当时,我为不花分文即得众 人之赞而甚为得意,还思忖往后何物可以再卖。刘兄请想,何物可再卖?废纸可 卖,新纸可卖否?纸张可卖,笔墨桌椅可卖否?眼中可见之有形物可卖,手中权 势之无形物可卖否?终了,岂不是将自己当年刻苦求学以期造福百姓之初心良知 并卖去?如此,你我杀身之罪巳成,千古骂名亦成。”苏舜钦认真地鋭,“刘 兄,他们扼你我之私欲贪心于萌芽,岂不当感激? “苏兄言重,区区废纸,何至于斯?”刘巽轻轻一叹
“刘兄莫笑,莫非你办得起?”苏舜钦说着,两人哈哈大笑。 “真可笑也!你看他们,其府上日夜车来马往,灯红酒绿,歌舞喧嚣,宾主酣醉, 又何时为银子而愁?”刘巽擦去眼角笑出的眼泪,“你我整日囚身于衙署,劳形 于案牍,忧心于庙堂与乡野,怎的连一场宴席都负不起?” “刘兄莫气!道不同,则择取不同。他们有他们之择取。你我有你我之择取。你 我既然如此择取。即是择取如此生活。”苏舜钦看着刘巽。不无严肃地说,“人 生在世。各自有其生活方式。他们以彼方式为乐,你我又何来以此为苦?” “罢了罢了,苏兄还是快快解决这燃眉之急吧。”刘巽说着,眼睛一亮,弯下腰 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有了!苏兄,你我何不将此等纸张收集卖去?” “不可不可!”苏舜钦急忙摆手,“此乃衙署之物,朝廷也有禁令,不可私占。” “苏兄迂腐!不过废纸耳,百无一用。你我此举实乃废物再用,又合皇上克俭戒 奢之 倡,有何不可?”刘巽说着就开始捡起来。 苏舜钦想了想,也是,这些年来,衙署里用过的废纸很是不少,但大多被当作垃 圾,胡乱丢弃,实属浪费;少部分被擦桌抹椅、烧火取暖用了,甚是可惜。苏舜 钦似乎给自己找到了理由,于是也蹲下身去捡。 好一会儿,两人将地上、橱柜内外和拐角旮旯里的陈年废纸都翻捡出来,擦去痰 迹、 脚印和霉灰尘土,用麻绳捆上,扛出去卖了。 还别说,有这些废纸所卖的银子,苏舜钦晚上的宴会不仅酒菜上佳,还请了京城 最著名的歌舞伎前来助兴。宾客们大喜,纷纷夸苏舜钦终于大方了一回,又问他 哪里发了财。苏舜钦坐在宾客中间,醉态十足,笑眯眯不语。 可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早朝一开始,一位御史就向皇上参奏苏舜钦,说他目无 法纪, 侵占公物,监守自盗,罪大恶极。 苏舜钦脑中轰一声,暗叫不好,他知道这并非冲他而来,而是冲着正在推行新政 的范仲淹大人和新政而来——苏舜钦是范仲淹新政的忠诚拥护者和积极推行者。 新政因为严重打击了贵族官僚的既得利益,推行以来一直受到他们的百般阻挠。 苏舜钦也清楚,这御史台早已成了保守派攻击改革派的前沿阵地。他想解释,可 尚未开口,满朝文武八成以上齐刷刷跪下,将此事无限上纲上线,奏请皇上严惩 苏舜钦等贪官恶贼。皇上看着眼前的阵势,沉思良久,将苏舜钦、刘巽,以及所 有参加宴会的人革职为民,即刻驱出京城。 京城外,一场秋雨刚停,夕阳残照,愁云惨淡,秋风萧瑟,乌鸟凄鸣。刘巽抹一 把脸颊上的清泪,愤然道:“真小人也,竟拿区区废纸做文章,置你我于此境。” “刘兄莫怒,俗语曰,虫蝇不噬无缝卵!昨日,倘使你我能克制心中私欲,他们 即便欲置你我于死地又能奈何?此事皆由你我私欲贪心所致,不怪他们。”苏舜 钦竟然淡淡一笑, “何止不怪?当感激也。” “感激他们?” “刘兄可知昨夜众宾赞我时我心中所想?不瞒刘兄,当时,我为不花分文即得众 人之赞而甚为得意,还思忖往后何物可以再卖。刘兄请想,何物可再卖?废纸可 卖,新纸可卖否?纸张可卖,笔墨桌椅可卖否?眼中可见之有形物可卖,手中权 势之无形物可卖否?终了,岂不是将自己当年刻苦求学以期造福百姓之初心良知 一并卖去?如此,你我杀身之罪巳成,千古骂名亦成。”苏舜钦认真地鋭,“刘 兄,他们扼你我之私欲贪心于萌芽,岂不当感激?” “苏兄言重,区区废纸,何至于斯?”刘巽轻轻一叹
“刘兄差矣!自古以来,所有巨贪大蠹,皆非一朝一夕所成,无不由跬步之错而 至千里之罪、千古之耻。”苏舜钦忽然泪流满面,“刘兄,你我被革取事小, 旦祸及范大人和新政,你我定当千古之耻也 补记:史载,北宋年间,由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之所以在推行不到一年后 即宣告失 败,与苏舜钦这一“监守自盜”事件给保守派以借口并最终将改革派一网打尽有 着一定的关系。 (选自《小说月刊》2017年第9期) 注:苏舜钦(10081049)北宋诗人、书法家,景祐元年进士。文学上是北宋 诗文改革运动的重要作家;政治上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苏舜钦、刘巽本是一心为民的清官,但因一念之差,没有克 制住自己的私欲和贪心,最终犯错,被革职逐出京城,作者以此来教化读者。 B 小说擅长细节描摹,如第段苏舜钦″笑眯眯不语”,表现其得 意之情:第段描写苏舜钦“淡淡一笑” 表现出他乐观旷达的心态。 c 小说对环境精雕细刻,让读者如临其境,如第段的环境描写, 渲染了苏、刘二人离京时的凄清悲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当时悲伤愁苦的心情 D. 小说结尾意味深长,卒章显志,作者通过人物语言,揭示主 题,警示世人:不遏止小贪欲,便会逐步形成大贪念,最终铸成千古罪过 5.根据小说内容,请简要分析“废纸不腐”的含意。(6分 6.结合本文,谈谈历史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 日前,比亚迪和华为公司在银川市联合发布,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云轨”无人驾驶系统线路在银川通车运行。此前杭州市首家“无人智慧餐 厅”已启动营业 无人时代”跑步进入生活的核心动力是人工智能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据专家 介绍,在无人超市中,混合使用了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叠加了非配合生物 识别技术(“非配合”是指在用户无感知的状况下就能完成身份核实)。安装 在天花板上的数百台摄像机通过计算机视觉来自动判断顾客正在挑选什么,其中 人工智能对视频的分析和理解是关键 应用人工智能“机器换人”,带来的是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例如永辉超市, 2017 年全年营收583.95亿元,但净利润率只有3.08%。传统 超市想要提升利润率,丛须压缩成本,而人工成本正是其中最大的一部分。人工 智能技术还能得到丰富的数据与信息。无人超市意味着每位进店客人的所有举动 都会被记录。这些数据通过算法模型,可以变成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货架最高 处的商品,是不是许多人想拿但够不着就放弃了,这说明需要调整货架的高度。 前不久,由于顾客在结账时扫描设备无法精确地分辨结账商品,成都一家无人超 市已暂停营业。桂林的无人超市则遭遇了顾客素质的挑战,牛奶被人打开喝了但
“刘兄差矣!自古以来,所有巨贪大蠹,皆非一朝一夕所成,无不由跬步之错而 至千里之罪、千古之耻。”苏舜钦忽然泪流满面,“刘兄,你我被革取事小,一 旦祸及范大人和新政,你我定当千古之耻也……” 补记:史载,北宋年间,由范仲淹发起的“庆历新政”之所以在推行不到一年后 即宣告失 败,与苏舜钦这一“监守自盗”事件给保守派以借口并最终将改革派一网打尽有 着一定的关 系。 (选自《小说月刊》2017 年第 9 期) 注:苏舜钦( 1008 1049 )北宋诗人、书法家,景祐元年进士。文学上是北宋 诗文改革运动的重要作家;政治上支持范仲淹的庆历新政。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苏舜钦、刘巽本是一心为民的清官,但因一念之差,没有克 制住自己的私欲和贪心,最终犯错,被革职逐出京城,作者以此来教化读者。 B. 小说擅长细节描摹,如第段苏舜钦"笑眯眯不语”,表现其得 意之情:第段描写苏舜钦“淡淡一笑” ,表现出他乐观旷达的心态。 C. 小说对环境精雕细刻,让读者如临其境,如第段的环境描写, 渲染了苏、刘二人离京时的凄清悲凉气氛,暗示了人物当时悲伤愁苦的心情。 D. 小说结尾意味深长,卒章显志,作者通过人物语言,揭示主 题,警示世人:不遏止小贪欲,便会逐步形成大贪念,最终铸成千古罪过。 5. 根据小说内容,请简要分析“废纸不腐”的含意。(6 分) 6. 结合本文,谈谈历史小说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日前,比亚迪和华为公司在银川市联合发布,我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云轨” 无人驾驶系统线路在银川通车运行。此前杭州市首家“无人智慧餐 厅”已启动营业。 “无人时代”跑步进入生活的核心动力是人工智能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据专家 介绍,在无人超市中,混合使用了计算机视觉和传感器感应,叠加了非配合生物 识别技术(“非配合” 是指在用户无感知的状况下就能完成身份核实)。安装 在天花板上的数百台摄像机通过计算机视觉来自动判断顾客正在挑选什么,其中 人工智能对视频的分析和理解是关键。 应用人工智能“机器换人”,带来的是成本下降和效率提高。例如永辉超市, 2017 年全 年营收 583.95 亿元,但净利润率只有 3.08%。传统 超市想要提升利润率,丛须压缩成本,而人工成本正是其中最大的一部分。人工 智能技术还能得到丰富的数据与信息。无人超市意味着每位进店客人的所有举动 都会被记录。这些数据通过算法模型,可以变成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货架最高 处的商品,是不是许多人想拿但够不着就放弃了,这说明需要调整货架的高度。 前不久,由于顾客在结账时扫描设备无法精确地分辨结账商品,成都一家无人超 市已暂停营业。桂林的无人超市则遭遇了顾客素质的挑战,牛奶被人打开喝了但
未购买,货架上的零食也被随意打开了包装。此外,无人设备获得的海量数据的 使用授权、交换定价等,尚未有清晰的监管要求,公众隐私在不知不觉中可能被 泄露 (取材自2018-02-27《经济日报》) 材料二: 有人说,人工智能挤占人类工作的机会,“标志着劳动的终结”。然而,一些岗 位消失后,会有其他岗位产生。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只是劳动种类的变动。人类 将会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的,是那些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主要依靠掌握大量数据 的职业。最“危险”的职业并不限于手工业或者是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岗位,也 包括会计师、法学家、秘书抑或是银行顾问:这些行业在将来很可能不复存在。 我们的任务是要引导孩子们离开这些未来高风险的职业,去 选择将成为人工智能的补充的职业。有些职业,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将是互补 的关系。如放射科医生就是如此,人工智能已 经显示出精确诊断一些疾病(例如癌症)的能力。因此,它是一种出色的辅助决 策工具,但病人个体差异巨大,医生的角色仍将是关键性的 至于人工智能无法进入的职业,是那些既要费心、费脑,又需要动手的职业。换 言之,这些职业同时要求人类的情感同化、智力水平以及手工操作,比如护士或 者育婴员等。 (取材自2018-7-31法国《回声报》) 材料三 人工智能是个很宽泛的话题。从智能手机到无人驾驶汽车,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 的重大变革,人工智能可以涉及很多东西。“人工智能”这个词1956年就出 现了。 弱人工智能是指擅长于单个技能的人工智能,比如能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人 工智能,它只会下象棋,你要问它怎样更好地在硬盘上储存数据,它就不知道怎 么回答你了。 强人工智能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 干。有学者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综合的心理能力”,它能够进行思考 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和从经验中学习等。强人工智能在进 行这些操作时可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 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超人工智能指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更聪明的原起于人类设计 的人工智能。它具有一次比一次更强的自我改进的机制。 人工智能革命是从弱人工智能,通过强人工智能,最终到达超人工智能的旅途。 这段旅途中人类可能会生存下来,可能不会,但是无论如何,世界将变得不一样。 (取材自《“人工智能”是怎么回事》)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无人驾驶、无人服务等“无 人系统”迅速走进了现实生活。 B 人工智能在有些疾病的诊断上能力很强,但给不同体质的病 人治病,医生仍将是关键角色
未购买,货架上的零食也被随意打开了包装。此外,无人设备获得的海量数据的 使用授权、交换定价等,尚未有清晰的监管要求,公众隐私在不知不觉中可能被 泄露。 (取材自 2018-02-27《经济日报》) 材料二: 有人说,人工智能挤占人类工作的机会,“标志着劳动的终结”。然而,一些岗 位消失后,会有其他岗位产生。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只是劳动种类的变动。人类 将会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的,是那些自动化控制程度高、主要依靠掌握大量数据 的职业。最“危险”的职业并不限于手工业或者是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岗位,也 包括会计师、法学家、秘书抑或是银行顾问:这些行业在将来很可能不复存在。 我们的任务是要引导孩子们离开这些未来高风险的职业,去 选择将成为人工智能的补充的职业。 有些职业,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将是互补 的关系。如放射科医生就是如此,人工智能已 经显示出精确诊断一些疾病(例如癌症)的能力。因此,它是一种出色的辅助决 策工具,但病人个体差异巨大,医生的角色仍将是关键性的。 至于人工智能无法进入的职业,是那些既要费心、费脑,又需要动手的职业。换 言之,这些职业同时要求人类的情感同化、智力水平以及手工操作,比如护士或 者育婴员等。 (取材自 2018-7-31 法国《回声报》) 材料三: 人工智能是个很宽泛的话题。从智能手机到无人驾驶汽车,到未来可能改变世界 的重大 变革,人工智能可以涉及很多东西。“人工智能”这个词 1956 年就出 现了。 弱人工智能是指擅长于单个技能的人工智能,比如能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人 工智能,它只会下象棋,你要问它怎样更好地在硬盘上储存数据,它就不知道怎 么回答你了。 强人工智能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 干。有学者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综合的心理能力”,它能够进行思考、 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和从经验中学习等。强人工智能在进 行这些操作时可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 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超人工智能指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更聪明的原起于人类设计 的人工 智能。它具有一次比一次更强的自我改进的机制。 人工智能革命是从弱人工智能,通过强人工智能,最终到达超人工智能的旅途。 这段旅途中人类可能会生存下来,可能不会,但是无论如何,世界将变得不一样。 (取材自《“人工智能”是怎么回事》)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无人驾驶、无人服务等“无 人系统”迅速走进了现实 生活。 B. 人工智能在有些疾病的诊断上能力很强,但给不同体质的病 人治病,医生仍将是关键 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