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2次课教学评型:理论课口尖验课口习题课口实践课口技能课口其他口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体质与健康教有(2) 一、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要求(内容) 1、一般史 2、运动史: 、体表检查: 4 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5、形态测量: 6、功能检查: 7、化验检查: 8、身体素质测试: 9、特殊检查 二、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形式 三、形态测量 1、身体成分#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质与健康教有政策,掌握体质测试及健康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结合多媒体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简述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参考资料: 《体有保健学》,高等教有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锻炼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 第 2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他□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体质与健康教育(2) 一、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要求(内容) 1、一般史 2、运动史: 3、体表检查: 4、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5、形态测量: 6、功能检查: 7、化验检查: 8、身体素质测试: 9、特殊检查: 二、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形式 三、形态测量 1、身体成分#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我国体质与健康教育政策,掌握体质测试及健康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2、了解身体成分、骨龄测试的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结合多媒体教学 讨论、思考题、作业: 简述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参考资料: 《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锻炼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 教学 手 组织与方法间 点名、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体质与健康教育(2) 目的:了解人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 “、要求(内容) 1小、一般史:病史和生活史 病史:现在和过去的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尤其是过去曾患过那些严重 疾病,了解疾病的发病时间、治疗经过、目前状况等。 2、运动中. 3、体表检查 皮肤或粘膜是否苍白、有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有无皮肤病、静脉曲张 测皮下脂肪厚度,推算全身脂肪量: 检查甲状腺、扁桃体和淋巴结是否肿大: 检查脊柱、胸廓、四肢及足弓的形态、直立位姿势: ☆心血管系统:脉搏是否胸席畸形和心脏异常搏动叩诊心界听心率心伸 心音血压 ☆呼吸系统:胸廓形状及其活动,呼吸频率节律呼吸类型叩诊有无浊音肺 底位置,活动性听诊有无呼吸音的异常改变 ☆消化系统:舌苔巩膜黄染牙齿异常腹部压痛有无肿块和肝脾肿大 ☆神经系统及感官器官 5、形态测量: 身高体重胸围一评价发育程度的基本指标 6、功能检查: 运动系统:肌力关节活动度 心血 系统 定量负荷试验等 呼吸系统:肺活量闭气试验V0等 7、化验检查:血液尿液 8、身体素质测试 9、特殊检查:X线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 二、形式:初查 复查 补充检查 二、形态量: 身体成分:指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总成分 脂肪成分 体脂重(BF) BF% 10%30% 非脂肪成分一一瘦体重内脏、骨骼、肌肉(35%40%)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 学 手段 教学 组织与方法 时 间 点名、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体质与健康教育(2) 目的:了解人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 一、要求(内容) 1、一般史:病史和生活史 病史:现在和过去的健康状况,生活状况,尤其是过去曾患过那些严重 疾病,了解疾病的发病时间、治疗经过、目前状况等。 2、运动史: 3、体表检查: 皮肤或粘膜是否苍白、有无黄染、出血点、蜘蛛痣及有无皮肤病、静脉曲张; 测皮下脂肪厚度,推算全身脂肪量; 检查甲状腺、扁桃体和淋巴结是否肿大; 检查脊柱、胸廓、四肢及足弓的形态、直立位姿势; 4、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心血管系统:脉搏 是否胸廓畸形和心脏异常搏动 叩诊心界 听心率 心律 心音 血压 ☆呼吸系统:胸廓形状及其活动,呼吸频率 节律 呼吸类型 叩诊有无浊音 肺 底位置,活动性 听诊有无呼吸音的异常改变 ☆消化系统:舌苔 巩膜黄染 牙齿异常 腹部压痛 有无肿块和肝脾肿大 ☆神经系统及感官器官 5、形态测量: 身高 体重 胸围 ←评价发育程度的基本指标 6、功能检查: 运动系统:肌力 关节活动度 心血管系统:定量负荷试验等 呼吸系统:肺活量 闭气试验 Vo2max 等 7、化验检查:血液 尿液 8、身体素质测试 9、特殊检查:X 线 心电图 肌电图 脑电图等 二、形式:初查 复查 补充检查 三、形态测量: 1、身体成分:指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的总成分 脂肪成分——体脂重(BF) BF% 10%~30% 非脂肪成分——瘦体重 内脏、骨骼、肌肉(35%~40%) 30’
水分、矿物质等 ▲测试方法:皮褶厚度法水下称重法阻抗脂率测定法和趋声扫描技 术等。 肩胛下部 ▲皮褶厚度测量部位 肱三头肌部 酪嵴上部 大腿部 小腿后 ▲测量方法:受试者站立,裸露被测部位,测量者用左手和食指将测 量部位皮肤捏起(注意勿将肌肉捏起)右手持皮脂厚度计,在距离 捏指1厘米处用皮脂厚度两接点钳住皮褶,待指针稳定即读数,反 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 Siri公式:B%=(4.95/Db-4.50)×100 长蛉铃木推算密度公式 年龄 女 9-11 Dh=L.0879-0.00151X 所=L.8794-0.00142x 12-14 D=L.0868-0.00133x D=1.0888-0.00153x 15-18 Dt=1.0977-0.00146 Dh=1.0931-0.00160x 成人 D0=1.0913-0.00116X Db=l.0879-0.00133x Db-身体密度 X-代表肩胛下角及肱三头肌皮招之和 2、 骨龄 ▲评定部位一目前多采用手腕骨(包括手骨和尺桡骨远端) 手腕骨发育成熟顺序为: 腕骨→远节指骨一掌骨一近节指骨节指骨→中一尺桡骨 、拍不利手正位片范围包括所有堂、指骨、腕骨和尺格骨远端 阅X线片重点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籽骨的出现和骨骺封合情况等 应用:临床小儿保健运动员选材 晚熟→骨龄小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早熟→骨龄大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总结本次课内容 布置作业 作业 课 1、简述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习 本课教学 小结
水分、矿物质等 ▲ 测试方法:皮褶厚度法 水下称重法 阻抗脂率测定法和趋声扫描技 术等。 肩胛下部 ▲ 皮褶厚度测量部位 肱三头肌部 髂嵴上部 大腿部 小腿后 ▲ 测量方法:受试者站立,裸露被测部位,测量者用左手和食指将测 量部位皮肤捏起(注意勿将肌肉捏起)右手持皮脂厚度计,在距离 捏指 1 厘米处用皮脂厚度两接点钳住皮褶,待指针稳定即读数,反 复测量三次,求平均值 Siri 公式:BF%=(4.95/Db-4.50)×100 长岭-铃木推算密度公式 年龄 男 女 9-11 Db=1.0879-0.00151X Db=1.8794-0.00142X 12-14 Db=1.0868-0.00133X Db=1.0888-0.00153X 15-18 Db=1.0977-0.00146X Db=1.0931-0.00160X 成人 Db=1.0913-0.00116X Db=1.0879-0.00133X Db-身体密度 X-代表肩胛下角及肱三头肌皮褶之和 2、骨龄 ▲ 评定部位→目前多采用手腕骨(包括手骨和尺桡骨远端) 手腕骨发育成熟顺序为: 腕骨→远节指骨→掌骨→近节指骨节指骨→中→尺桡骨 ▲ 拍不利手正位片 范围包括所有掌、指骨、腕骨和尺桡骨远端 ▲ 阅 X 线片 重点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 籽骨的出现和骨骺封合情况等 ▲ 应用:临床 小儿保健 运动员选材 晚熟→骨龄小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早熟→骨龄大于生活年龄一年以上 总结本次课内容 布置作业 10 作业 与 课 堂 练 习 1、简述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本课教学 小结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3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实践课口技能课口其他可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体质与健康教育(3) 四、功能检查 1、运动系统 2、心血管系统* 1)心音 2)心律 3)血压 4)台阶试验 5)一次负荷试哈 6)联合机能实验 7)布兰奇心功能指数 2)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15秒(包括吹气时间) 3)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定量负荷后测5次,每次隔1分钟 4)时间肺活量 5)闭气试验: 数学目的要求: 1、伸学生重占堂捏挥心,血管系统功能拾查的方法 2 使学生了解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功能检查的方法 教学方法和敦学手段: 讲授、演示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简述台阶试验的操作方法? 2、思考:谈谈如何评判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好坏? 参考资科: 《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体有保健学》,人民体有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 第 3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他□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体质与健康教育(3) 四、功能检查 1、运动系统 2、心血管系统* 1)心音 2)心律 3)血压 4)台阶试验 5)一次负荷试验 6)联合机能实验 7)布兰奇心功能指数 3、呼吸系统 1) 肺活量 2) 5 次肺活量:每次间隔 15 秒(包括吹气时间) 3) 肺活量运动负荷试验:定量负荷后测 5 次,每次隔 1 分钟 4) 时间肺活量 5)闭气试验: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重点掌握心血管系统功能检查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功能检查的方法。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 讨论、思考题、作业: 1、简述台阶试验的操作方法? 2、思考:谈谈如何评判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好坏? 参考资料: 《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体育保健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姚鸿恩主编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 教学 时 毛组织与方法 间 复习检查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体质与健康教育(3) 四、功能检查 1、运动系统 肌力检查(6级分级法) 关节活动度 2、 心血管系统 1)心音:一个心动周期内可产生四个心音 一般检查心脏时只能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收缩开始时左右房室瓣突然关闭的振动所致 第二心音:心室舒张开始时半月瓣(主A瓣、肺A瓣)突然关 的振 力所致 区别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①音强调低时限长 音弱调高时限短 ②I-Ⅱ<Ⅱ-1 与心尖搏动、颈动脉波动同时心尖搏后出现 2)心律60-100次/分 80 窦性心律不齐 吸气时加快 呼气时减慢 3)血压 收缩压90-140 mmHg(12.0-18.7kPa) 舒张压60-90mmg(8.0-12.0kPa) 脉压 30-40mlg(4.0-5.3kPa) 4)台阶试验: 令受试者每分钟上下台阶30次(男40cm女35cm),持续3分钟,停止后 令受试者坐下,测恢复期第2分钟、3分钟、4分钟,前30秒脉搏、6、6 负荷持续时间(s) 哈佛台阶指数 ×100 (fif+)×2 注意:上下台阶时,腿及躯干要伸直,如因疲芳不能完成3分钟的工作 时间中途停止,但应纪录实际负荷的时间。 5)一次负试哈 ①30秒20次蹲起:让受试者静坐10分钟,测量安静时心率和血压, 然后令其30秒匀速蹲起20次,下蹲时足跟不离地,两膝要深屈,两 上肢前平举,起立时恢复站立时姿势,蹲起至20次结束后立即测10 秒的脉搏,紧接者在后50秒内测血压,如此连续测3分钟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 手段 教学 组织与方法 时 间 复习检查上节课内容 10’ 新授: 体质与健康教育(3) 四、功能检查 1、运动系统 肌力检查(6 级分级法) 关节活动度 2、心血管系统 1)心音:一个心动周期内可产生四个心音 一般检查心脏时只能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第一心音:心室收缩开始时左右房室瓣突然关闭的振动所致 第二心音:心室舒张开始时半月瓣(主 A 瓣、肺 A 瓣)突然关 闭的振动所致 区别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①音强调低时限长 音弱调高时限短 ②Ⅰ-Ⅱ<Ⅱ-Ⅰ ③与心尖搏动、颈动脉波动同时 心尖搏后出现 2)心律 60-100 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 吸气时加快 呼气时减慢 3)血压 收缩压 90-140mmHg (12.0-18.7kPa) 舒张压 60-90 mmHg (8.0-12.0kPa) 脉压 30-40 mmHg (4.0-5.3kPa) 4)台阶试验: 令受试者每分钟上下台阶 30 次(男 40cm 女 35 cm),持续 3 分钟,停止后 令受试者坐下,测恢复期第 2 分钟、3 分钟、4 分钟,前 30 秒脉搏 f1、f2、f3 负荷持续时间(s) 哈佛台阶指数=-×100 (f1+f2 +f3)×2 注意:上下台阶时,腿及躯干要伸直,如因疲劳不能完成 3 分钟的工作 时间中途停止,但应纪录实际负荷的时间。 5)一次负荷试验 ① 30 秒 20 次蹲起:让受试者静坐 10 分钟,测量安静时心率和血压, 然后令其 30 秒匀速蹲起 20 次,下蹲时足跟不离地,两膝要深屈,两 上肢前平举,起立时恢复站立时姿势,蹲起至 20 次结束后立即测 10 秒的脉搏,紧接着在后 50 秒内测血压,如此连续测 3 分钟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