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安新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基础知识(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惆怅( chang) 颓圮(pi) 长歌当(dang)哭妄自菲(fi) 薄 B.扁(bian)舟 莅(wei)临 博闻强识(zhi 叱咤(zha) 风 C.青荇(xing) 游说(shui) 婆娑(suo)起舞 桀骜(ao) 锋利 D.创( chuang)伤 潜(qian)能 挥斥方遒(qi) 扣舷(xian 而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搅绊彷徨左顾右盼浪遏飞舟B.恶耗长篙陨身不恤用 之不竭 C.报怨和蔼忸怩不安 残无人道D.斑斓寥落黯然失色毛 骨悚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 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 B.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不以为然。他认为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 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此外深的意义 很寥寥。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相接,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弦高歌,或立 石桥上对月凝思
河北安新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 120 分 时间 120 分钟) 一、基础知识(2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惆怅(chàng) 颓圮(pǐ) 长歌当(dāng)哭 妄自菲(fěi) 薄 B.扁(biǎn)舟 莅(wèi)临 博闻强识(zhì) 叱咤(zhà) 风云 C.青荇(xìng) 游说(shuì) 婆娑(suō)起舞 桀骜(ào) 锋利 D.创(chuāng)伤 潜(qiǎn)能 挥斥方遒(qiú) 扣舷(xián) 而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搅绊 彷徨 左顾右盼 浪遏飞舟 B.恶耗 长篙 陨身不恤 用 之不竭 C.报怨 和蔼 忸怩不安 残无人道 D.斑斓 寥落 黯然失色 毛 骨悚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佳作,丁香成 了古代诗词中人们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 B.鲁迅对于请愿的事,一向就不以为然。他认为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爱国群众, 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此外深的意义 很寥寥。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相接,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弦高歌,或立 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 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耸人 听闻的“三·一八”惨案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 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 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 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④②③①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 们的衣衫 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 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 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6、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B.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
D.1926 年 3 月 18 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 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耸人 听闻的“三·一八”惨案。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 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 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 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 们的衣衫。 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 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 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6、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 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B.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用作动词 登记在册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使……为王 D.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用作动词击碎、击破 7、下列句式与其它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沛公安在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然不自意能 先入关破秦 窗体顶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9分)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 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 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 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 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 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 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 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 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 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 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实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原因外, 更有乱开支渠、截住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 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 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使动用法 使……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作动词,使……为王 D.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拔剑撞而破之破,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7、下列句式与其它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大王来何操 B 沛公安在 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 然不自意能 先入关破秦 窗体顶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9 分) 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 长达一千多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与绵延的万里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 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 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大运河的文物保护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大运河在广开海运之前是我国古代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开凿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进行沟 通交流。大运河在开凿过程中利用了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开通的沟,在隋炀帝时最终完成,唐 宋繁盛一时,元代截弯取直,明清屡加疏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运河一直是一条南粮北 运、商旅交运、水利灌溉的生命线。 大运河涉及黄河与长江这两个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燕文化、齐鲁文化、吴越 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其沿岸是古代中国人口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 个时代,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迹,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其文物价值 与意义非同寻常。不仅如此,大运河在开凿的长度、年代上还创下了傲视环宇的纪录,特别 是沿岸几十座城市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韵,保存了极其特色的内河文化。 但是,作为华夏先民智慧与创造力结晶的大运河,至今未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 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障它的历史地位。 大运河的保护现状确实令人忧虑。除千百年来河堤决口、泥沙淤塞、水量匮乏等自然原因外, 更有乱开支渠、截住流用水、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由于不少河段利用了天然湖泊和自然河 流,很多人认识不到大运河也是文化遗产或文物古迹而出于局部利益考虑随意改拆遗存的现 象时有发生,分省分段的管理体制也使大运河的保护无法形成综合性的全盘规划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 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 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 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窝,部分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运河实际上是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天然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至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10.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 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 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 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 观和民俗风韵。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答后面的问题(16分)
大运河虽然历尽沧桑,却衰而未亡,江南河段仍然泽被今人;已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涉及 到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因此,亟需通过文物调查与文化保护研究。提交完整的大运 河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大运河及其沿岸相关古迹 不仅应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也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8.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河堤决口,泥沙淤窝,部分河段缺水,大运河已经是衰败不堪。 B.乱开支流,截流用水,管理不善,大运河的保护现状令人忧虑。 C.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大运河沿岸的文物古迹常被随意改拆。 D.分省分段的管理,使大运河的总体调研与保护报告无法提交。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运河实际上是连结中国古代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桥梁和纽带。 B.从开凿时间和规模上看,大运河是世界同类工程所无法企及的。 C.部分河段借用天然湖泊和河流,影响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地。 D.大运河的文物价值至今没有得到专门的法律法规的肯定和保护。 10.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提升沿岸文物古迹的文化价值,传扬其“古代文化 长廊”的美誉。 B.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大运河将更有利于沟通交流,昔日南粮北运、商旅交通的胜 景将得以恢复。 C.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大运河沿岸文物古迹的保护,从而加速大运河申报世界文 化遗产的进程。 D.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历史上极具内河文化特色的大运河将会呈现出新的人文景 观和民俗风韵。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解答后面的问题(16 分)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 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 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 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见,汲黯先发之,弘推 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 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 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 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佯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 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 士亦以此贤之。 淮南、衡山谋反。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 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乃上书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 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 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 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 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 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 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己,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 不德也。” 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病有瘳,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竞以丞相终 1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称:称赞 B.食不重肉 重:重叠 C.虽详与善详:通“佯”,假装D.是章朕之不德也 显扬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 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 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 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见,汲黯先发之,弘推 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 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 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 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 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佯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 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 士亦以此贤之。 淮南、衡山谋反。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 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乃上书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 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 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 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 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 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 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己,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 不德也。” 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病有瘳,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1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称:称赞 B.食不重肉 重:重叠 C.虽详与善 详:通“佯”,假装 D.是章朕之不德也 章: 显扬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