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成绩不合格,未能参加统考。但陈琪将齐玉的录取通 知书领走,又通过其父联系了委培单位,以齐玉的名义 在市商业学校就读,毕业后也一直以齐玉的名义在某银 行工作。到被发现时,陈琪已经冒名齐玉长达11年 8∥ ◎想一想:在本蒙中齐玉的姓名权是否受到了侵 害?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姓名权的? 张冠学戴 每个人至少有一个名字,它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姓名总是与特 定个人相联系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我国法律明确保护 公民对其姓名享有的权利。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 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般来说,在未成年之前,个人的姓名是由父母决定的;在成年之后,每个人有权决 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自己的名字,但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姓名户籍管理的规定。此外,公 民有权使用笔名或者其他别名。 鲁迅的本名是周树人,但他在发表文章时变换 鲁迅博物馆 使用不同的笔名。据考证,他的笔名多达128个。不 过,在工作生活的许多正式场合,鲁迅还是使用周 树人这个名字 想一想:鲁迅这个名字应受到法律保护吗? 鲁迅 肖像权是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和 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 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 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专家点评 肖像原来的含义是指一种艺术造型,肖像的外部形象必须是客观的,并以面部容貌为主要和基本的 内容。对肖像的使用必须通过造型手段,如照、绘画等。随着照相、复制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肖像提 出了利益上的要求,肖像因而成为法律调整的对象。 积极维护人身权19
张薇的爸爸发现,在某电彩院北墙 上有一幅很大的广告,其中的小女孩很 像自己3岁的女儿。他想起前段时间请 照相馆给女几拍过3周岁照片,就找到 那家照相馆。经证实,果然是张薇的照 片,广告公司是从照相馆借走照片的。 eA但广告公司认为,它已经向照相馆支付 了照片的使用费,不属于侵权 9想一想:张薇的肖像权是否受 到了侵犯?如果是,谁是侵权人呢? 名誉隐私不可侵 某厂长连续收到两封匿名恐吓信,他怀 疑这信是由与他平日有隙的顾某指使其子顾墨 (16岁)所写。为查清此事,该厂长委托林 匪毛 律师调查。林律师持介绍信至顾墨所在中学, 通过校长找到顾墨的班主任周老师,说明为调 查匿名信需借顾墨的语文抄写本一份送公安机 关进行笔迹鉴定。因为仅仅是怀疑,林律师请 周老师对此事子以保密。市公安局鉴定人员鉴 定后,认为难以认定信系顾墨所写。在此期 间,顾墨要做作业却找不到抄写本,致使事情 原委泄露。班上同学传言顾墨写匿名恐吓信, 致使顾墨情绪低落,心情沉重,停学一周。 ◎顾墨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吗?業件中 这些人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处? 作为社会的一员,人们一般都会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且,大多数人希望得到 正面的、好的评价,至少不愿让他人对自己作出歪曲的评价。对于人格的社会评价,在法 律上被称为名誉。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公民和法人都依法享有名誉权。 20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
镜头一:我们去银行,会发现柜台 前的地上画着一条黄线。这条“一米 线”改变了以往大家挤在一起存款取钱 的做法,确定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对方 隐私的距离。但也有人认为:“我不偷又 不抢,干吗隔这么老远? 镜头二:有时,我们的老师或 者父母会说,“小孩子家,有什么 隐私啊?”有时,我们的信件或者 日记可能被人擅自翻看。也许他们 是出于关心,并无恶意。可是,老 师或父母可以这样做吗? 请你观察“一米线”的实际遵守状况,谈一谈你的看法。 未成年人是否有隐私?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如何正确处理相关的问题? 隐私,不一定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法律对隐私的保护,是针对私人生活中不愿意 让人知道的信息,是为了保障人们私人生活的安宁,使其不受干扰。我国宪法关于通讯自 由、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对公民隐私的保护。我国民法对于公民的隐 私,是与名誉权一并保护的。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司法解释中进一步规定,以书面、口头 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积极维护人身权21
依法行使财产权 定分止争—所有权 战国时期的《商君书》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表明了古人对财产权的看法:一兔走,百人 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②市场上有那么多兔子,没有一个人可以擅自去拿;野地里只有一只兔子,却引来上百 人追逐。这是为什么? 财产权制度是现代社会一项极其重要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定财产权的目的,是要解决 财产的归属和流通使用。广义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 物权。 我国宪法和民法通则等法律均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 财产。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 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 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 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相关链接 民事权利体系图 所有权 物权 财产权 他物权 益物权 民事权利 债权 担保物权 人身权 知识产权 22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
所有权是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享 有其利益的权利。我国的所有权按主体划分为三类:国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 所有。除法律特别规定某些财产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外,其余财产(包括生产资料) 可以由各类主体享有所有权。 ←相关链接》 以土地和其他自然資源的所有权为例。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 滩涂等自然資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 滩涂除外。。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徫規定属于国家 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休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镜头一:王杉将一套商品房卖给丁林,丁林按合同约定支付房价的80%,余款 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时支付;王杉将房屋钥匙交给丁林,供其先行入住。几个月 后,王杉又将同一房屋卖给了刘阳,并且到房管部门将产权过户到刘阳的名下。刘 阳与丁林就该房屋的产权归属发生了争议 镜头二:李义将其购置的一辆轿车租货给汽车出租公司,张兴向出租公司承租 了该轿车。后张兴谎称自己是车主,将车卖给了赵伍。李义找到赵伍,要求还车。 赵伍认为,自己已经支付了车款,理应取得该车。双方发生争执。 镜头三:陈平在电子市场碰到一男子,该男子称有一台全新的笔记本电脑,可 以目前市价的三折出售。陈平到其住处,付钱后取走电脑。三个月后,警察找上门 来,原来该男子是一盗窃团伙成员,电脑是行窃所得。警察要将电脑作为赃物扣 日押,陈平不同意。 以上案例涉及的财产所有权分别应当属于谁?为什么买方付了钱不一定能够取得所有权? 在生活中应当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财产权益?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 式取得所有权。所有人按照转让其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 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则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 所有权。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重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 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 依法行使财产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