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 小林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票 证和现金。小林和父母商量后,准备 寻物启事 交由老师处理。当晚电台播出一则寻 物启事,失主声明,若有人归还拾到 50是 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谢。小林心想, 自己捡到的可能就是这只皮包。当小 林准备归还失主时,他的父母认为, 应当向失主收取500元钱;可他觉得, 如果收钱就不是拾金不味了。 ◎请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 该谈自己的看法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 系。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相关链接 我国民法通则于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它是我国现行的基本民事法律。二十多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又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我 国的民事法律制度渐趋完善,已经制定和实施了物权法、合冏法、担保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 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之中,并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主体是独立 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民从出生时起到 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法人和其他组织,自 合法成立时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14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
名词点击 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法律确认的公民通过自已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法律根据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态,将公民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 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 同。比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 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 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 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专家点评 与其他法律(如刑法)相比,民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它的很多条文中有“权利”二字。有人形象 地说:民法休现了对人的“从搗篮到坟墓”的关怀。民法通则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 新世纪,我国还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即“民法典”),这将成为我国法治进程中的又一里 程碑。 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 杨女士购买了从上海飞往厦门的九折机票,机票上写的 登机地点是“PVG",她以为是虹桥机场。可赶到机场时工作 圣年瘦 人员却告知在浦东机场登机。原来,机票上仅用英文 “PVG”和“SHA"分别表示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赶往浦 东机场已经来不及了,她只得另购一张全价机票。此后杨女 士向法院起诉,认为机票未用汉字清楚标示机场,导致其误 机,要求航空公司選还机票款并赔偿损失。航空公司则认 为,机票是按照国家民航总局的有关规定,用国家统一的打 印系统出票的;原告误机是自身疏忽遗成的。最后,法院判 决:航空公司退还杨女士机票款770元,并赔偿80元。法院同时 向民航总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使用我国通用文字附注或 以其他适当方式说明,以保证客运合同的正确履行,提升我国民用航空行业良好的服务形象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15
杨女士的这一诉讼有什么意义? ◎假如你碰到类似的事,会怎么处理? 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在 生活中,社会不同主体有着各自的权利和利益,人们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人们必须自觉运 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 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专家点评 古代中国社会长期“重刑轻民”,法律中关于保护民事权利的规定较少。这种传统不利于公民民事权 利意识的形成。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菪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还需要人们在思想观念上 有相应的变革。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各项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公民依法维 护权利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人们时常可以看到诸如“民告官”、消费者维权诉讼一类的 案例。 违反义务须承担法律责任 方老师发现宇新同学旷课,他的书包及钱包在 课桌内。方老师在把钱包收进书包时,发现他人写 给宇新的情书,便将书包、信件拿到办公室。字新 前去索要,方老师让他说清情书的问题。宇新拒 绝,抢夺信件及书包要走。方老师抓住不放,字新 @ 便将信塞入口中,双方撕扯进入三楼阅览室。此 时,校方其他在场人员提出,让字新将信吐到阅览 室里屋的炉内烧掉。字新进入里屋,随后从三楼窗 户逃脱,不慎摔伤,虽经医治痊愈,但花费医药 费、住院费等3800元。宇新向法院起诉,要求学校 和相关教师支付上述费用。 ◎说一说:学校和相关教师是否应当承担法律任? 我国法律保护各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要求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 义务。为了切实保障民事权利,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民 16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
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 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这 些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相关链接 因为侵权行为和受侵害的民事权利各不相同,侵权人所需承担的民事责任会相应不同。例如,身体 健康受到损害,人格尊严受到侵犯,财产遭受毁损,作品被盗版等,在这些情况下,权利人需要依照具 体的法律规定,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責任。 2003年5月1日,邻居吴林向小春的爸爸借了 500元钱。吴林出具了一张借条,但上面未写明 还款日期。此后,吴林一直没有还钱,而小春的 爸爸碍于面子也没有催讨。2005年9月,小春从 法律教材上看到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想起这件 事来,觉得这笔借款可能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小 春的爸爸也很着急。 想一怨:小春爸爸要求还款的权利是否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期间? 请你举例说明应当如何及时維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要注意民法对诉讼时效的 規定。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 定的除外。当事人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在超过诉讼时效期 间后再来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17
积极雄护人身权 生命健康俱可贵 谢某等三人(年龄在14~17岁)到某公司经营的游泳池游泳。购票入池10分钟后,同伴发 现谢某不见了,四处寻找,在游泳池底发现了他,遂将他拖上岸。救生员当即打“120”急救 电话求救。医生赶到现场,但谢某已经死亡。尸检结论是谢某在游泳时溺水窒息死亡。谢某的 父母起诉该公司,要求赔偿。法院审理查明:该公司为游泳池配备了足额的救生员,但没有配 备医务人员,也没有抢救溺水事故的应急制度、急救器材和药品;事故发生当晚,游泳池的灯 光较暗,不能从较远处见到泡底;事故发生时,救生员未在嘹望台上观察游泳池动态,故未看 到谢某的溺水过程。 该公司是否应当对谢某的死亡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是,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结合这一蒙件,谈谈未成年人应当如何在生活中学会自我保护。 人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要求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这种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 和尊严,就属于民法中人身权的主要部分。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们在生活中既 要维护自己的人身权益,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名誉、隐私、肖像、姓名等权益。 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 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害公民身体 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 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相关链接 2003年《北京市中学生行为規范》将原来的“见义勇为”",改为“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 会自护自救。这一修订表现了国家和社会对成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未成年人要从实际出发, 既“敢于”斗争,也“善于”斗争,讲究策略,切实保护自己。 姓名肖像受保护 齐玉与陈琪是同一个村人,毕业于同一所初中。在当年的统考中,齐玉的成绩达到了委培 生的分数线,市商业学校(中专)录取了她,录取通知书由第八中学转交。陈琪则因为预选考 18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