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哲学是什么? 二、什么是哲学? 三、如何学哲学? ■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什么? 实然(事实) ■什么是哲学? 应然(应该 关于哲学的见解 ■1、哲学是抽象的 ■2、哲学就是政治或者为政治服务的 ■3、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4、哲学是知识的总汇 ■5、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6、哲学就是智慧之学、聪明之学 ■7、哲学是无用之学 认识哲学:从1+1=()说起 ■让我们先从几个小案例入手,来看一下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思想: ■1+1=() ■1+1=2是科学知识 ■1+1=1或2或3或任一结果都是知识 ■会计的智慧 ■在哲学中,1十1=? ■十五世纪,德国主教库萨的尼古拉《论有学问的无知》:哲学是一种有学 问的无知,即对不确定的无知的追思。 ■斯宾诺莎把追求不确定的东西作为哲学的目标。 ■尼采:有各式各样的眼睛一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真理',所以根本没有真 理。 ■雅斯贝尔斯:在哲学中不存在众所公认的、确定的知识。任何由于具有令 人信服的理由而被大家承认的见解实质上变成了科学,不再是哲学。 罗蒂:“规范对话”是科学对话,是前哲学或非哲学对话,而只有没有“自 然之镜”和底板的“非规范对话”才是哲学
导 论 一、哲学是什么? 二、什么是哲学? 三、如何学哲学? ◼ 哲学是什么与什么是哲学 ◼ 哲学是什么? ➢ 实然(事实) ◼ 什么是哲学? ➢ 应然(应该) 关于哲学的见解 ◼ 1、哲学是抽象的 ◼ 2、哲学就是政治或者为政治服务的 ◼ 3、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 4、哲学是知识的总汇 ◼ 5、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 6、哲学就是智慧之学、聪明之学 ◼ 7、哲学是无用之学 认识哲学:从 1+1=( )说起 ◼ 让我们先从几个小案例入手,来看一下什么是哲学和哲学思想: ◼ 1+1=( ) ◼ 1+1=2 是科学知识 ◼ 1+1=1 或 2 或 3 或任一结果都是知识 ◼ 会计的智慧 ◼ 在哲学中,1+1=? ◼ 十五世纪,德国主教 库萨的尼古拉《论有学问的无知》:哲学是一种有学 问的无知,即对不确定的无知的追思。 ◼ 斯宾诺莎把追求不确定的东西作为哲学的目标。 ◼ 尼采:有各式各样的眼睛-所以有各式各样的‘真理’,所以根本没有真 理。 ◼ 雅斯贝尔斯:在哲学中不存在众所公认的、确定的知识。任何由于具有令 人信服的理由而被大家承认的见解实质上变成了科学,不再是哲学。 ◼ 罗蒂:“规范对话”是科学对话,是前哲学或非哲学对话,而只有没有“自 然之镜”和底板的“非规范对话”才是哲学
■认识哲学:从盲人摸象说起 ■盲人摸象 ■坐井观天 ■柏拉图:洞穴假相 ■“镜头”问题: ■认识论比喻,一般人看历史、现实、新闻事件、评论,都是关注其内容, 而具有哲学思维的人关注的则不仅仅是叙述的内容,而主要是“描述者(叙 述主体)站在哪里?处在什么角度?通俗的说就是我们要追问“镜头在哪 里?” ■颜回喝粥 认识哲学:事实与价值 ■下面哪种东西你认为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 >你躺在床上睡觉,你身下的床,是构成它们的分子,还是你对它们 的感觉?你自己的身体呢是真实的吗 ■美国学者马修斯《哲学和幼童》的例子: >一个名叫蒂姆的大约6岁的孩子,一边忙着舔一个罐头,一边问: “爸,我们怎么能肯定所有东西都不是一个梦呢?” >蒂姆觉得自己在忙着舔罐头。他想,如果他现在不是在真的舔罐头, 而是梦中舔罐头,他怎么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呢?或许梦中舔罐 头的话,他会醒来。但谁知道醒来却实际上不是开始做梦呢? ■这正是我国先秦大哲学家庄子的问题: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螺之梦为周与?” (齐物论) ■如果你睡着了,做了梦,梦见自己在睡觉,而且也做了梦,你能知道哪些 是现实,哪些是梦境吗? ■庄生梦蝶 >感觉问题(庄子与惠施关于“子非鱼,子安知鱼之乐”) ■你做过一次“完全属于自己”的决定吗?(前见) “爱”“智”“慧” ■Philosophy既然是“爱智慧”,我们就必须明白什么是“爱”“智”“慧”。 ■(1)“智”:从日从知会意。要明白“智”须先明“知”和“日”。 ■“知”:从口从矢会意,失也表声。矢,箭也:口,靶子也。以矢射中靶
◼ 认识哲学:从盲人摸象说起 ◼ 盲人摸象 ◼ 坐井观天 ◼ 柏拉图:洞穴假相 ◼ “镜头”问题: ◼ 认识论比喻,一般人看历史、现实、新闻事件、评论,都是关注其内容, 而具有哲学思维的人关注的则不仅仅是叙述的内容,而主要是“描述者(叙 述主体)站在哪里?处在什么角度?通俗的说就是我们要追问“镜头在哪 里?” ◼ 颜回喝粥 认识哲学:事实与价值 ◼ 下面哪种东西你认为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 ➢ 你躺在床上睡觉,你身下的床,是构成它们的分子,还是你对它们 的感觉?你自己的身体呢是真实的吗? ◼ 美国学者马修斯《哲学和幼童》的例子: ➢ 一个名叫蒂姆的大约 6 岁的孩子,一边忙着舔一个罐头,一边问: “爸,我们怎么能肯定所有东西都不是一个梦呢?” ➢ 蒂姆觉得自己在忙着舔罐头。他想,如果他现在不是在真的舔罐头, 而是梦中舔罐头,他怎么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呢?或许梦中舔罐 头的话,他会醒来。但谁知道醒来却实际上不是开始做梦呢? ◼ 这正是我国先秦大哲学家庄子的问题: ➢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齐物论) ◼ 如果你睡着了,做了梦,梦见自己在睡觉,而且也做了梦,你能知道哪些 是现实,哪些是梦境吗? ◼ 庄生梦蝶 ➢ 感觉问题(庄子与惠施关于“子非鱼,子安知鱼之乐”) ◼ 你做过一次“完全属于自己”的决定吗?(前见) “爱”“智”“慧” ◼ Philosophy 既然是“爱智慧”,我们就必须明白什么是“爱”“智”“慧”。 ◼ (1)“智”:从日从知会意。要明白“智”须先明“知”和“日”。 ◼ “知”:从口从矢会意,失也表声。矢,箭也;口,靶子也。以矢射中靶
子为“知”(即有的放矢)。所以,“知”所表达的就是对外在对象的一种 实际的、有目的的把握和居有。同时,“矢”还表示获得知的速度,表明 外在世界是变动不居的,必须有“矢”一般的速度才能不失去“靶子”(认 识对象、外在世界)。 ■“日”:太阳,光明之照耀。这里是隐喻。借用太阳照耀万物使万物“显 现”出来,从而可以被认识。 ■(1)“智”:从日从知会意。要明白“智”须先明“知”和“日”。 ■“智”就是人借助大自然所赐予的“理性之光”的照耀所具有的观照、把 握、获得、居有外在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借助大自然所赐予的这“理性之 光”的照耀去观照、把握、获得、居有外在世界的过程。 ■简单说,“智”就是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对对象的知识获得。 ■(2)“慧”:从“彗”从心,形声字。理解“慧”的关键是“彗”。 >“彗”:会意,象并列的竹条。本意为扫帚。手拿合在一起的竹条 “扫品”打扫灰尘。 >“心”:象形字,与身相对的心灵、心理。 >“彗”与“心”结合,意即手拿扫帚打扫心灵的灰尘,让心灵获得 宁静、安谧。“慧”的此种含义多与“慧觉”“慧心”等连用。 >简单地说,“慧”就是用修身之帚清除心灵灰尘而获得内心宁静, 提升人生境界。 ■(3)“爱”:爱,形声字,本字是行走的样子,假借为仁爱的爱。 ■理解“爱”字,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爱”的本意《说文解字》解释为“行走”的样子,是主动带着“心” 的一种“去”,而不是“待”。换言之,爱是一种“给予”,是一种全“身 心”的给予。 ■二、“爱”本来有一心字,人总是带着“心”行走,否则就变成“行尸走 肉”。简化字的爱恰恰把“心”丢掉了,“爱”变成了无“心”的爱,变成 了“行尸走肉”之间的相互拥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4)“爱智慧”的philosophy >综合“爱”“智”“慧”,前者为“爱智”,后者为“爱慧”。 >philosophy的中文含义合起来即是“爱智慧”,就是对“智”和 “慧”的全身心追求和热爱。 >这种“热爱与追求”是通过智力途径和道德上的自律来达到的。 ■Philosophy ■柏拉图: >“只有那些天分极高的人,更富于奥秘的人,才能发现这类事物
子为“知”(即有的放矢)。所以,“知”所表达的就是对外在对象的一种 实际的、有目的的把握和居有。同时,“矢”还表示获得知的速度,表明 外在世界是变动不居的,必须有“矢”一般的速度才能不失去“靶子”(认 识对象、外在世界)。 ◼ “日”:太阳,光明之照耀。这里是隐喻。借用太阳照耀万物使万物“显 现”出来,从而可以被认识。 ◼ (1)“智”:从日从知会意。要明白“智”须先明“知”和“日”。 ◼ “智”就是人借助大自然所赐予的“理性之光”的照耀所具有的观照、把 握、获得、居有外在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借助大自然所赐予的这“理性之 光”的照耀去观照、把握、获得、居有外在世界的过程。 ◼ 简单说,“智”就是在理性之光的照耀下对对象的知识获得。 ◼ (2)“慧”:从“彗”从心,形声字。理解“慧”的关键是“彗”。 ➢ “彗”:会意,象并列的竹条。本意为扫帚。手拿合在一起的竹条 “扫帚”打扫灰尘。 ➢ “心”:象形字,与身相对的心灵、心理。 ➢ “彗”与“心”结合,意即手拿扫帚打扫心灵的灰尘,让心灵获得 宁静、安谧。“慧”的此种含义多与“慧觉”“慧心”等连用。 ➢ 简单地说,“慧”就是用修身之帚清除心灵灰尘而获得内心宁静, 提升人生境界。 ◼ (3)“爱”:愛,形声字,本字是行走的样子,假借为仁爱的爱。 ◼ 理解“爱”字,有两点需要注意: ◼ 一、“爱”的本意《说文解字》解释为“行走”的样子,是主动带着“心” 的一种“去”,而不是“待”。换言之,爱是一种“给予”,是一种全“身 心”的给予。 ◼ 二、“爱”本来有一心字,人总是带着“心”行走,否则就变成“行尸走 肉”。简化字的爱恰恰把“心”丢掉了,“愛”变成了无“心”的爱,变成 了“行尸走肉”之间的相互拥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 (4)“爱智慧”的 philosophy ➢ 综合“爱”“智”“慧”,前者为“爱智”,后者为“爱慧”。 ➢ philosophy 的中文含义合起来即是 “爱智慧”,就是对“智”和 “慧”的全身心追求和热爱。 ➢ 这种“热爱与追求”是通过智力途径和道德上的自律来达到的。 ◼ Philosophy ◼ 柏拉图: ➢ “只有那些天分极高的人,更富于奥秘的人,才能发现这类事物
适当地分析它们,理解它们”。 >亚里士多德: >“哲学并不是一门生产知识的学问。这一点,即便从早期哲学家们 的历史看,也是很明白的。因为人们是由于诧异才开始研究哲学: 过去就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并不 是为了实用。这一点有事实为证。因为只是在生活福利所必需的东 西有了保证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寻求这类知识。所以很明显,我们 追求这种知识并不是为了什么别的好处。我们说一个自由的人是为 自己活着,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哲学也是一样,它是唯一的一 门自由的学问,因为它只是为了它自己而存在。”《形而上学》 ■哲学的智慧: >哲学上讲的智慧是大智慧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小智慧, ■冯友兰: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哲学的智慧不是即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 >哲学的智慧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我们永远不能占有智慧,最多也只能做到“热爱”智慧和“追求” 智慧】 ■无用之树 ■认识哲学:生活中的哲学问题 ■生活=( ■哲学问题,譬如生与死的问题(像空气一样),平时不觉其重要性,但一 且缺少,马上感觉到是多么严重! ■人的生活和动物譬如牛马有区别吗?这种区别是什么呢? ■“西西弗斯”问题一“牧童问题” ■一则笑话:富翁与乞丐 ■一个富翁和一个乞丐一起在沙滩上晒太阳。富翁不停去看和他一样安然 自得的乞丐,终于他忍不住了,摸了摸自己斑白的头发对乞丐说:年轻 人你也在这里质太阳? 乞丐说:是啊,今天天气不错。 富翁:难道你今天不用工作吗? 乞丐:工作?我为什么要工作? 富翁:工作可以挣钱啊 乞丐:挣钱? 富翁:是啊,挣钱,当你挣到第一笔小钱的时候,你可以把它留着, 然后去投资,挣更多的钱
适当地分析它们,理解它们”。 ➢ 亚里士多德: ➢ “哲学并不是一门生产知识的学问。这一点,即便从早期哲学家们 的历史看,也是很明白的。因为人们是由于诧异才开始研究哲学; 过去就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并不 是为了实用。这一点有事实为证。因为只是在生活福利所必需的东 西有了保证的时候,人们才开始寻求这类知识。所以很明显,我们 追求这种知识并不是为了什么别的好处。我们说一个自由的人是为 自己活着,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哲学也是一样,它是唯一的一 门自由的学问,因为它只是为了它自己而存在。” 《形而上学》 ◼ 哲学的智慧: ➢ 哲学上讲的智慧是大智慧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小智慧。 ◼ 冯友兰:使人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 哲学的智慧不是即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 ➢ 哲学的智慧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感悟。 ➢ 我们永远不能占有智慧,最多也只能做到“热爱”智慧和“追求” 智慧. ◼ 无用之树 ◼ 认识哲学:生活中的哲学问题 ◼ 生活=( ) ◼ 哲学问题,譬如生与死的问题(像空气一样),平时不觉其重要性,但一 旦缺少,马上感觉到是多么严重! ◼ 人的生活和动物譬如牛马有区别吗?这种区别是什么呢? ◼ “西西弗斯”问题-“牧童问题” ◼ 一则笑话:富翁与乞丐 ◼ 一个富翁和一个乞丐一起在沙滩上晒太阳. 富翁不停去看和他一样安然 自得的乞丐,终于他忍不住了, 摸了摸自己斑白的头发对乞丐说: 年轻 人你也在这里晒太阳? 乞丐说: 是啊,今天天气不错。 富翁: 难道你今天不用工作吗? 乞丐: 工作? 我为什么要工作? 富翁: 工作可以挣钱啊 乞丐: 挣钱? 富翁: 是啊, 挣钱, 当你挣到第一笔小钱的时候, 你可以把它留着, 然后去投资, 挣更多的钱
乞丐显然有了兴趣直起身子问:那么然后呢? 富翁得意的说:然后再投资,再挣钱,如此循环,如果你的运气不 错,你就可以象我一样。 乞丐:是吗?那会怎么样呢? 富翁:可以很舒心的在这里晒太阳呀 乞丐听完,又躺了下去:难道我现在不是在舒心的晒太阳吗? ■作业:交还是不交 ■(一)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比喻 ■1、庙里的神 >黑格尔:“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 他方面都装饰的富丽堂皇,而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黑格尔说:“凡生活中真实的伟大的神圣的事物,其所以真实、伟 大、神圣,均由于理念”,“人应当尊敬他自己,并应能直视配得上 最高尚的东西。 ■2、厮杀的战场 >“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者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 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 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每一个杀死了另 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这样的情形就发生了:一种新的哲学出 现了,都自诩为:有了它,前此的一切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 他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最后被发现了。但根据以前的 许多经验,倒足以表明新约里的另一些话同样地可以用来说这样的 哲学 一使徒彼德对安那尼亚说:‘看吧!将要抬你出去的人的脚, 己经站在门口'。且看那要驳倒你并且代替你的哲学也不会长久不 来,正如它对于其他的哲学也并不会很久不去一样。 ■3、花蕾、花朵和果实 >“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 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 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 此不同,并且相互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 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他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 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 生命。” 4、密涅瓦的猫头鹰 >黑格尔: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
乞丐显然有了兴趣直起身子问: 那么然后呢? 富翁得意的说: 然后再投资, 再挣钱,如此循环, 如果你的运气不 错, 你就可以象我一样。 乞丐: 是吗? 那会怎么样呢? 富翁: 可以很舒心的在这里晒太阳呀 乞丐听完, 又躺了下去: 难道我现在不是在舒心的晒太阳吗? ◼ 作业:交还是不交 ◼ (一)黑格尔关于哲学的七个比喻 ◼ 1、庙里的神 ➢ 黑格尔:“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 他方面都装饰的富丽堂皇,而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 黑格尔说:“凡生活中真实的伟大的神圣的事物,其所以真实、伟 大、神圣,均由于理念”,“人应当尊敬他自己,并应能直视配得上 最高尚的东西。” ◼ 2、厮杀的战场 ➢ “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 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 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每一个杀死了另一 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这样的情形就发生了:一种新的哲学出 现了,都自诩为:有了它,前此的一切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 他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最后被发现了。但根据以前的 许多经验,倒足以表明新约里的另一些话同样地可以用来说这样的 哲学——使徒彼德对安那尼亚说:‘看吧!将要抬你出去的人的脚, 已经站在门口’。且看那要驳倒你并且代替你的哲学也不会长久不 来,正如它对于其他的哲学也并不会很久不去一样。” ◼ 3、花蕾、花朵和果实 ➢ “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 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 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 此不同,并且相互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 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他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 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 生命。” ◼ 4、密涅瓦的猫头鹰 ➢ 黑格尔:哲学就像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它不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