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本体论问题 主讲:吴朝阳
第三讲 本体论 问题 主 讲:吴 朝 阳
第三讲本体论问题 一、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三、 “本体”和“本体论”概念解析 ·三、本体论的发展 ■四、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五、本体论的自我批判与现代重建
◼ 一、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 二、“本体”和“本体论”概念解析 ◼ 三、本体论的发展 ◼ 四、本体论的三重内涵 ◼ 五、本体论的自我批判与现代重建 第三讲 本体论问题
一、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问题的复杂性不仅仅是因 为形而上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方面始终处在演变 之中,而且还在于对于不同的哲学家来说形而上学有着 不同的含义,甚至连“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 个概念的产生也是一个偶然的“巧合
一、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 ◼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问题的复杂性不仅仅是因 为形而上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方面始终处在演变 之中,而且还在于对于不同的哲学家来说形而上学有着 不同的含义,甚至连“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这 个概念的产生也是一个偶然的“巧合
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 ■现在形而上学一般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西方哲学中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统 治地位的核心部门。 ■二是与辩证法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
一、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什么是形而上学? ◼ 现在形而上学一般有两方面的含义: ◼ 一是西方哲学中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统 治地位的核心部门。 ◼ 二是与辩证法相对的一种思维方式
第一种意义,是在近似于“哲学”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在这 个意义上,“形而上学”就是一种追求和论证超验的“存在”即 超越经验的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原理的理论。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著名的哲学著作《形而上学》被誉为西方哲学 的《圣经》,他本人也被看作是形而上学的奠基人。然而,亚里士多德生 前并没有使用过“形而上学”这个概念。 ■公元前1世纪时,亚里士多德去世200多年之后,他的后继者安德罗尼柯着 手编纂他的手稿,在编好了《物理学》(phusika)之后,他开始编辑亚 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手稿。然而,安德罗尼柯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名 称,最后只好权且称之为《物理学之后诸卷》(ta meta ta phusika), 后人去掉了冠词,就成了metaphusika。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方面 的著述都被汇合在“物理学后诸篇”的总名目下,metaphysics:这个原本 属于编撰技术上的术语竟被沿袭而成表示一门学问的名称。 。前缀meta一在希腊语中不仅指“在.之后”,也有“超越的”、“元” (基础)等含义,而这方面的含义恰恰符合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哲学? 的概念
◼ 第一种意义,是在近似于“哲学”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在这 个意义上,“形而上学”就是一种追求和论证超验的“存在”即 超越经验的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原理的理论。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著名的哲学著作《形而上学》被誉为西方哲学 的《圣经》,他本人也被看作是形而上学的奠基人。然而,亚里士多德生 前并没有使用过“形而上学”这个概念。 ◼ 公元前1世纪时,亚里士多德去世200多年之后,他的后继者安德罗尼柯着 手编纂他的手稿,在编好了《物理学》(phusika)之后,他开始编辑亚 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手稿。然而,安德罗尼柯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名 称,最后只好权且称之为《物理学之后诸卷》(ta meta ta phusika), 后人去掉了冠词,就成了metaphusika。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方面 的著述都被汇合在“物理学后诸篇”的总名目下,metaphysics这个原本 属于编撰技术上的术语竟被沿袭而成表示一门学问的名称。 ◼ 前缀meta-在希腊语中不仅指“在.之后”,也有“超越的”、“元” (基础)等含义,而这方面的含义恰恰符合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哲学” 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