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 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 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 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 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 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 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 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 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 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 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晩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 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 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 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 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 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 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
- 1 - 甘肃省会宁县 2019-2020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 20 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 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 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 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 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 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 中愁’的现代白话版”。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 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 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 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 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 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 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 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 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 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 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
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 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 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 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 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 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 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 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也认可这一 观点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 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风格、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 脉络和痕迹。 2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3分)()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 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 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D.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 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3.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 2 - 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大视野,完善知识结 构,形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 20 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 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 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 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 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 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 转化。 B.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尝试集》的作者胡适也认可这一 观点。 C.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 联系。 D.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风格、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 脉络和痕迹。 2 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3 分)( ) A.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说是活脱相似。 B.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 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 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D.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 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3.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在广泛的意义上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 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晩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 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 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 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 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 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 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 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 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提钱的时候」 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 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二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下午死在了医院里。麻婶的女儿火化了麻 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 3 - D.在广泛的意义上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 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 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 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 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 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 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 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 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 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提钱的时候 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 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二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下午死在了医院里。麻婶的女儿火化了麻 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 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出门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 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 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 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 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 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说:“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 上海。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 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过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 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的四百块 算是对大姐的一点补偿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 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 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4 -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 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出门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 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 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 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 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 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说:“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 上海。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 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过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 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的四百块 算是对大姐的一点补偿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 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 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 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 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 C.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 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事故圆滑、反复无常。 D.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 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5、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 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 材料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 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 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 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 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 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3000多元,带来效益900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100名果农在家门 口读了中专。后来,62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 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村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
- 5 -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 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 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 C.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 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事故圆滑、反复无常。 D.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 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5、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6、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 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摘登 材料一 李老师给村民上的第一堂课是剪枝。他把课堂就设在果园里,亲自动手,一会儿就把一 棵果树的枝条,剪掉了三分之一。村民们心疼得不行,还有村民找到我家里。面对这些质疑, 李老师就一句话:“明年果树如果挣了钱是大家的,如果损失了,算我的。” 为了推广“套袋”技术李老师买来了十六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用。因为以前村民 使用不成熟的套袋技术吃过亏,所以这次很多人死活都不敢用。李老师还是那句话:“损失了 都算我的。” 李老师就这样一次次给村民们立着军令状推广新技术。第二年初见成效,第三年果园的面貌 全变了,苹果长得细皮嫩肉,酸甜适口,一亩多卖了 3000 多元,带来效益 900 多万元。 他想方设法给村民办夜校、搞培训,建议借邢台农校“送教下乡”,让 100 名果农在家门 口读了中专。后来,62 名拿了大专文凭,现在都在考本科,191 人获得国家颁发的果树工证 书,《人民日报》报道说岗底村是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 现在,岗底村富了,村民人均收入三万一千元,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做饭、取暖烧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