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丨卷70分,第‖卷80分。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第|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 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 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 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 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 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 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 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 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 “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 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盂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 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 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 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 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
2020 级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 70 分,第Ⅱ卷 80 分。总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 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 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 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 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 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 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 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 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 “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 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岀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像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 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 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 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 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
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 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 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 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 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 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虛心涵泳, 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 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 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 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 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 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 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 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 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 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 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 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 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
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 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 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 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 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 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虛心涵泳, 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 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 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 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 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 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 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 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 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 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 2018 年 11 月 26 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程端礼、徐与乔、周永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 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 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 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
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 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有思辨色彩。 C.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 探讨,有理有据。 D.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和权威性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 士子读书的意义 B.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 书橱”的读书人。 C.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 诠释仍值得倡导。 D.文罩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 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走出国门20年后,已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公司”的华为,正面临着一次巨 大的考验 成立于1987年的华为,从代理香港公司产品起家,逐渐开始自主开发产品, 到1995年,华为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15亿元,但由于中国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的 总体发展速度放缓,华为在传统的程控交换机领域的利润被吞蚀,面临着空前的 竞争压力,而市场需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 “‘走出去’是为了活下去!”华为副董事长郭平曾在2012年的一次会议
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 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有思辨色彩。 C.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 探讨,有理有据。 D.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和权威性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 士子读书的意义。 B.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 书橱”的读书人。 C.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 诠释仍值得倡导。 D.文罩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 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 的 文字,完成 4-6 小题。 材料一: 走出国门 20 年后,已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公司”的华为,正面临着一次巨 大的考验。 成立于 1987 年的华为,从代理香港公司产品起家,逐渐开始自主开发产品, 到 1995 年,华为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 15 亿元,但由于中国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的 总体发展速度放缓,华为在传统的程控交换机领域的利润被吞蚀,面临着空前的 竞争压力,而市场需求也开始出现多元化。 “‘走出去’是为了活下去!”华为副董事长郭平曾在 2012 年的一次会议
上这样解释华为“走出去”的内在动力。根据华为2017年年报,目前华为业务 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2017年,华为销 售收入实现6036.21亿元,其中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638.54亿元,同比增长4.7%;亚太地区实现销售收入74.27亿元,同比增长 10.3%。只有美洲区域受拉丁美洲运营商业务市场投资周期波动影响,销售收入 有所下滑,为人民币392.85亿元。 600000 603621 56384 50000 500000 400000 40000 300000 30000 200000 20000 100000 10000 0 0 20132014201520162017 20132014201520162017 近5年华为销售收入(单位:亿无)近5年华为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华为是中国少有的愿意去了解全球的技术治理机制,熟悉全球专利制度和 电信标准技术制度,与技术治理的利益相关方有很好的互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来超越现有治理机制的一个公司。”清华大学朱恒源副所长如此评价。他说:中 国建设全球化的过程,是进入商业市场的全球化过程,所有人都需要适应。但是 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是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的,要在这个体系里崛起、发展、为自 己争取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学会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个语言 首先是英语,其次是规则。 (摘编自《华为:荆棘丛生的国际化道路》 材料二 近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注。在 囯际贸易摩擦不断的“新常态”之下,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首先必须掌握好 法律工具。中囯企业融入全球化进程,就意味着融入国际规则,在所在国法律框 架下开展业务。这就要求中国的企业有更强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
上这样解释华为“走出去”的内在动力。根据华为 2017 年年报,目前华为业务 遍及全球 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 1/3 以上的人口。2017 年,华为销 售收入实现 6036.21 亿元,其中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638.54 亿元,同比增长 4.7%;亚太地区实现销售收入 744.27 亿元,同比增长 10.3%。只有美洲区域受拉丁美洲运营商业务市场投资周期波动影响,销售收入 有所下滑,为人民币 392.85 亿元。 近 5 年华为销售收入(单位:亿元) 近 5 年华为营业收入(单位:亿元) “华为是中国少有的愿意去了解全球的技术治理机制,熟悉全球专利制度和 电信标准技术制度,与技术治理的利益相关方有很好的互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来超越现有治理机制的一个公司。”清华大学朱恒源副所长如此评价。他说:中 国建设全球化的过程,是进入商业市场的全球化过程,所有人都需要适应。但是, 主导全球的话语体系是欧美发达国家建立的,要在这个体系里崛起、发展、为自 己争取空间,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学会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个语言 首先是英语,其次是规则。 (摘编自《华为:荆棘丛生的国际化道路》) 材料二: 近日,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引发国际社会严重关注。在 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的“新常态”之下,参与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首先必须掌握好 法律工具。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进程,就意味着融入国际规则,在所在国法律框 架下开展业务。这就要求中国的企业有更强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
的正当权益。 当今世界,虽然逆流横行,但全球化仍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华为来 说,只要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最终可以赢得市场。在中国企业“走 出去”的过程中,尽管遇到各种干扰和阻力,但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企业和 产品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正是回应这些干扰最好的方式。 (摘编自《竞争摩擦不可避免,但中国企业的全球抱负不应削弱》 材料三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加强与主要大国沟通对话与协调合 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拓展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积极为妥善应对全球性 挑战和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更多中国建设性方案。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合作、同 舟共济,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囯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进区域全 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继续推动中美经贸磋商。中国秉持互利合作、共赢发展, 贯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我们对作出的承诺认真履行,对自身合法 权益坚决维护。 (摘编自李克强总理《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为副董事长郭平解释华为“走出去”的内在动力时说:“走出去’是为了 活下去!”可见,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融入全球化进程才能得以生存。 B.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突破6000亿元,在亚、欧、非、美洲均有所增长,其 中在亚太地区增速最快,超过了10%。 C.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必然会遇到各种干扰和阻力,只要我们做好自己,提高技 术和产品质量,就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并赢得更好 的未来。 D.中国政府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既要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又要 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13年到2017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均呈连年大幅上涨的趋势。 B.清华大学朱恒源对华为公司在全球技术治理机制上的努力给予了肯定,他同
的正当权益。 当今世界,虽然逆流横行,但全球化仍是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对于华为来 说,只要技术领先,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最终可以赢得市场。在中国企业“走 出去”的过程中,尽管遇到各种干扰和阻力,但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企业和 产品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正是回应这些干扰最好的方式。 (摘编自《竞争摩擦不可避免,但中国企业的全球抱负不应削弱》) 材料三: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加强与主要大国沟通对话与协调合 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拓展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积极为妥善应对全球性 挑战和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更多中国建设性方案。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合作、同 舟共济,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进区域全 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继续推动中美经贸磋商。中国秉持互利合作、共赢发展, 一贯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我们对作出的承诺认真履行,对自身合法 权益坚决维护。 (摘编自李克强总理《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华为副董事长郭平解释华为“走出去”的内在动力时说:“走出去’是为了 活下去!”可见,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融入全球化进程才能得以生存。 B.2017 年华为销售收入突破 6000 亿元,在亚、欧、非、美洲均有所增长,其 中在亚太地区增速最快,超过了 10%。 C.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必然会遇到各种干扰和阻力,只要我们做好自己,提高技 术和产品质量,就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并赢得更好 的未来。 D.中国政府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既要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又要 坚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 2013 年到 2017 年,华为的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均呈连年大幅上涨的趋势。 B.清华大学朱恒源对华为公司在全球技术治理机制上的努力给予了肯定,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