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语 文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传统的生态智慧 潘岳 ①中华传统不仅在价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为诉求,而且具有一系列的制 度设计与之相匹配,更是深入到了广大群众几千年的生活实践,对于解决当前的 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县有很强的针对性。100多年来,中国始终在向西方学习 走西方传统工业文明道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 但西方100多年的环境污染也在中国30年间集中地体现出来。中国不能延续老 牌工业帝国的旧模式,必须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的文化 传统。 ②西方工业文明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比如以获取利润为动力,以人 类中心主义为价值,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为制度,以建立在工商业和金融业上的 城市为载体,等等。它带来了巨大财富,也用尽了一切手段把发达国家的阶段 经济、社会矛盾转移出去。几百年后,人们发现,什么危机都能转移,惟有环境 危机转移不了。因为气候危机一来,飓风不光袭击东南亚,也袭击新奧尔良;海 水上涨不光会淹掉南太平洋小岛,也会淹掉纽约 ③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内在困境,各国一部分政治精英与学者已 开始全面研究世界文明和古老家教中的生态智慧,试图从中寻找摆脱困境的路 径。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又将目光转向东方和中国。 ④中华民族是有特殊性的,其最大特殊性在于它是仝世界惟一以国家形 态传承,而又同根、同文、同种延续几千年的民族。其文化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 态智慧,其伦理与制度充满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其生活方式实践着这种深刻 的生态智慧,其历史传统延续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 ⑤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即中庸、和谐、包容。这套文化体系不光有伦理准则, 更有一系列政治制度与生活实践,比如大一统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乡绅制度、 教育制度等,它一贯倡导有序、平衡、包容、协调,这正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不 灭的根本原因。当然它们又缺陷,不然当初不会导致革命。 ⑥一些人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的物质基础已被全 面推翻,其价值观并不适用于今天的工业化社会,这是错误的想法。中华传统的 核心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 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 “度”是一种从容回旋的空间,是一种进退有余的艺术,是一种节制合适的平衡, 是一种立身达人的智慧。概言之,“度”不仅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 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⑦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 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 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 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如治家之 道、茶道、商道、剑道、酒道、弈道、医道、药道、江湖道等
安徽蚌埠市 2014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语 文 第Ⅰ卷(阅读题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传统的生态智慧 潘岳 ①中华传统不仅在价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为诉求,而且具有一系列的制 度设计与之相匹配,更是深入到了广大群众几千年的生活实践,对于解决当前的 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县有很强的针对性。100 多年来,中国始终在向西方学习, 走西方传统工业文明道路。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 但西方 100 多年的环境污染也在中国 30 年间集中地体现出来。中国不能延续老 牌工业帝国的旧模式,必须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西方工业文明和我们自己的文化 传统。 ②西方工业文明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比如以获取利润为动力,以人 类中心主义为价值,以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为制度,以建立在工商业和金融业上的 城市为载体,等等。它带来了巨大财富,也用尽了一切手段把发达国家的阶段、 经济、社会矛盾转移出去。几百年后,人们发现,什么危机都能转移,惟有环境 危机转移不了。因为气候危机一来,飓风不光袭击东南亚,也袭击新奥尔良;海 水上涨不光会淹掉南太平洋小岛,也会淹掉纽约。 ③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内在困境,各国一部分政治精英与学者已 开始全面研究世界文明和古老家教中的生态智慧,试图从中寻找摆脱困境的路 径。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又将目光转向东方和中国。 ④中华民族是有特殊性的,其最大特殊性在于它是仝世界惟一以国家形 态传承,而又同根、同文、同种延续几千年的民族。其文化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 态智慧,其伦理与制度充满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其生活方式实践着这种深刻 的生态智慧,其历史传统延续着这种深刻的生态智慧。 ⑤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三家,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即中庸、和谐、包容。这套文化体系不光有伦理准则, 更有一系列政治制度与生活实践,比如大一统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乡绅制度、 教育制度等,它一贯倡导有序、平衡、包容、协调,这正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不 灭的根本原因。当然它们又缺陷,不然当初不会导致革命。 ⑥一些人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的物质基础已被全 面推翻,其价值观并不适用于今天的工业化社会,这是错误的想法。中华传统的 核心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价值观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就具体落实 为一个“度”字。“度”就是分寸,就是节制,就是礼数,就是平衡,就是和谐。 “度”是一种从容回旋的空间,是一种进退有余的艺术,是一种节制合适的平衡, 是一种立身达人的智慧。概言之,“度”不仅是中国人的政治智慧,也是中国人 的生活智慧,更是中国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 ⑦这种智慧不光存在于圣贤典籍中,还通过家族和礼仪牢牢地在基层社 会中扎下了根,这也是中华传统伟大的一点。在传统社会中,大到国家制度、施 政方针,小到士农工商、琴棋书画,古代圣贤典籍中四书五经的大道和世俗官民 生活中的小道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如治家之 道、茶道、商道、剑道、酒道、弈道、医道、药道、江湖道等
⑧所谓道,就是精神,就是原则,就是境界。上连天道自然,下通人伦 日用。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 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 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 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世界,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 义和虚无主义的重重迷雾 ⑨东西方文明在几千年前惊人相似地同时崛起,又在几千年后惊人相似 地会师,会师在哪里?会师在生态文明的平台上。中华传统文明虽然是农业文明 时期的产物,但具有普世价值,更能够进行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尤其是在生态方 面,因为中华传统不仅在价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为诉求,而且具有一系列的制度 设计与之相匹配,更是深入到了广大群众几千年的生活实践,对于解决当前的经 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1.下列各项,有关“中华传统的生态智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有独特的文化体,倡导有序、平衡、包容、协调的生态智慧, 这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不灭的原因之一。 B.中华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农业文明的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这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都有体现 C.从容回旋、进退有余、节制合适、立身达人,这种中国人的生态智慧 自古以来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 D.上连天道自然,下通人伦日用,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超越现实 的功利追求,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西方工业文明带来了巨大财富,也用尽了一切手段把发达国家的阶级、经 济和社会矛盾转移出去,但也产生了内在困境。 B.在儒释道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这套文化体 系既有伦理准则,更有政治制度与生活实践 C.中华传统的生态智慧,所追求的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倡导现代人摒弃一 切物质亭受和欲望,从容有度、精神饱满地生活。 D.中华传统文明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但其具有普世价值,对于解决当前 的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为解决当今世界的 ,作者认为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中蕴含着超越 现实功利追求的 要在现实中去落实,则要讲求 (3分) 、(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容春堂记 明·归有光 兵溪先生为令清漳之上,与监郡者不合,例得移官,即拂衣以归。占园田于县之 西小虞浦,去县冶二里所。盖自太湖东,吴淞江蜿蜒入海,江之南北,散为诸浦 如百足,而小虞浦最近县,乘舟往来,一日可数十回。园有堂,启北牖,则马鞍 山如在檐际。间植四时之花木,而户外清水绿畴如画,故先生名其堂曰容春。其 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
⑧所谓道,就是精神,就是原则,就是境界。上连天道自然,下通人伦 日用。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而是追求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使得生态文明 中的日常生活超越了现实的功利追求。这些生活实践看似涓涓细流,却共同汇成 了生态文明所需要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从容有度的生活方式通过节制人 的无限欲望,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世界,能够纠正西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消费主 义和虚无主义的重重迷雾。 ⑨东西方文明在几千年前惊人相似地同时崛起,又在几千年后惊人相似 地会师,会师在哪里?会师在生态文明的平台上。中华传统文明虽然是农业文明 时期的产物,但具有普世价值,更能够进行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尤其是在生态方 面,因为中华传统不仅在价值理念上以天人合一为诉求,而且具有一系列的制度 设计与之相匹配,更是深入到了广大群众几千年的生活实践,对于解决当前的经 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1.下列各项,有关“中华传统的生态智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中华民族有独特的文化体,倡导有序、平衡、包容、协调的生态智慧, 这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不灭的原因之一。 B.中华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农业文明的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的 和谐统一,这在现实制度和生活中都有体现。 C.从容回旋、进退有余、节制合适、立身达人,这种中国人的生态智慧 自古以来牢牢地在基层社会中扎下了根。 D.上连天道自然,下通人伦日用,不追求物质享受的最大化,超越现实 的功利追求,追求充实饱满的精神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西方工业文明带来了巨大财富,也用尽了一切手段把发达国家的阶级、经 济和社会矛盾转移出去,但也产生了内在困境。 B.在儒释道的共同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这套文化体 系既有伦理准则,更有政治制度与生活实践。 C.中华传统的生态智慧,所追求的生命之美和人生意境,倡导现代人摒弃一 切物质亭受和欲望,从容有度、精神饱满地生活。 D.中华传统文明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但其具有普世价值,对于解决当前 的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为解决当今世界的 ,作者认为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中蕴含着超越 现实功利追求的 ,要在现实中去落实,则要讲求 。 (3 分) 二、(3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容春堂记 明·归有光 兵溪先生为令清漳之上,与监郡者不合,例得移官,即拂衣以归。占园田于县之 西小虞浦,去县冶二里所。盖自太湖东,吴淞江蜿蜒入海,江之南北,散为诸浦 如百足,而小虞浦最近县,乘舟往来,一日可数十回。园有堂,启北牖,则马鞍 山如在檐际。间植四时之花木,而户外清水绿畴如画,故先生名其堂曰容春。其 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
诚以四时之景物,山水之名胜,必于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 能兼而有也。 昔孔子与其门人,讲道于沂水之滨。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 适。天下之乐,无以易于此矣。夫子使二三子言志,乃皆舍目前之近,而驰心于 冠冕佩玉之间。曾点独能当此时而道此景,故夫子喟然叹之。盖以春者众人之所 同,而能知之者惟点也。 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 时,感吾生之行休。”渊明可以语此矣。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 余之曾大父,与兵溪之考思南公,成化甲午,同举于乡。是岁,王文恪 公为举首。而曾大父终城武令,思南公至郡太守。余与兵溪同年生,而兵溪先举 于乡者九年。庚戌岁,同试南宫。兵溪就官广平,甫三载,已倦游,而余至今犹 系六馆之籍。故为此记,非独以两家世契,与兵溪相知之厚,而于人生出处之际, 盖有感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监郡者不合,例得移官 例:照例 B.启北牖,则马鞍山如在檐际 牖:窗户 C.天下之乐,无以易于此矣 易:改变 D.甫三载,已倦游 甫:刚刚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与监郡者不合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去县治二里所 若属皆且为所虏 C.乃皆舍目前之近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非独以两家世契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容春堂坐落于吴淞江畔的小虞浦。堂外有园,园外清水绿畴,风景如画 园中间植有四季花木,春意自来,故名此堂为“容春堂”。 B.在第二段中,作者引了孔夫子与门徒赏春言志的故事。别人都在春光美景 中说想当官的志向,惟独曾点说志在享受这一派春光。 C.第三段引了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语句,作者说“渊明可以语此矣”, 因为他认为陶渊明是一个离开官场、享受春光的人。 D.第四段简述“我”和兵溪先生两家为世交,上一代就情意相投,而且“我” 和兵溪先生相知很深,因此写下《容春堂记》。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 以容之者。(4分) (2)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适。(3分) (3)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3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8-9题。(8分) 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8.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4分)
诚以四时之景物,山水之名胜,必于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紫扉黄阁,不 能兼而有也。 昔孔子与其门人,讲道于沂水之滨。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 适。天下之乐,无以易于此矣。夫子使二三子言志,乃皆舍目前之近,而驰心于 冠冕佩玉之间。曾点独能当此时而道此景,故夫子喟然叹之。盖以春者众人之所 同,而能知之者惟点也。 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 时,感吾生之行休。”渊明可以语此矣。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 余之曾大父,与兵溪之考思南公,成化甲午,同举于乡。是岁,王文恪 公为举首。而曾大父终城武令,思南公至郡太守。余与兵溪同年生,而兵溪先举 于乡者九年。庚戌岁,同试南宫。兵溪就官广平,甫三载,已倦游,而余至今犹 系六馆之籍。故为此记,非独以两家世契,与兵溪相知之厚,而于人生出处之际, 盖有感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与监郡者不合,例得移官 例:照例 B.启北牖,则马鞍山如在檐际 牖:窗户 C.天下之乐,无以易于此矣 易:改变 D.甫三载,已倦游 甫:刚刚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与监郡者不合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去县治二里所 若属皆且为所虏 C.乃皆舍目前之近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非独以两家世契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容春堂坐落于吴淞江畔的小虞浦。堂外有园,园外清水绿畴,风景如画; 园中间植有四季花木,春意自来,故名此堂为“容春堂”。 B.在第二段中,作者引了孔夫子与门徒赏春言志的故事。别人都在春光美景 中说想当官的志向,惟独曾点说志在享受这一派春光。 C.第三段引了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语句,作者说“渊明可以语此矣”, 因为他认为陶渊明是一个离开官场、享受春光的人。 D.第四段简述“我”和兵溪先生两家为世交,上一代就情意相投,而且“我” 和兵溪先生相知很深,因此写下《容春堂记》。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其谓春于天地之间,虽阴山雪岭,幽崖寒谷,无所不之,而独若此堂可 以容之者。(4 分) (2)当春之时,相与鼓瑟而歌,悠然自适。(3 分) (3)先生属余为堂记,因遂书之。(3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 8—9 题。(8 分)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8.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4 分)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 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既无伯叔,终鲜兄弟,① ③ 密《陈情表》) 乙:①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③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 序》)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不幸的她 张爱玲 秋天的晴空,展开一片清艳的蓝色,清净了云翳,在长天的尽处,绵延着无边的 碧水。那起伏的海湖,好像美人的柔胸在蓝网中呼吸一般,摩荡出洪大而温柔的 波声。几只洁白的海鸥,活泼地在水面上飞翔。在这壮丽的风景中,有一只小船 慢慢的棹桨而来:船中坐着两个活泼的女孩子,她们才十岁光景,袒着胸,穿着 紧紧的小游泳衣服,赤着四条粉腿,又常放在船沿上,让浪花来吻她们的脚。像 这样大胆的举动,她俩一点儿也不怕,只紧紧的抱着,偎着,谈笑着,游戏着, 她俩的眼珠中流露出生命的天真的诚挚的爱的光来, 她俩就住在海滨,是M小学的一对亲密的同学。这两朵含苞的花是差不 多浸在蔚蓝的水中生长的。今天,恐怕是个假期,所以划到海心游乐的吧!“雍 姊!你快看这丝海草,不是像你那管草哨子一样吗?拾它起来,我吹给你听!”她 面说,一面弯转了腰,伏在船沿上去把手探到水里。雍姊忙着挡她:“仔细点 跌下去不是玩的。你不看见浪很大吗?”她不言语了,只紧靠在雍姊的怀里,呈 出依傍的神气。 夜幕渐渐罩下来,那一抹奇妙的红霞,照耀得海上金波似的。在那照彻 海底的光明中,她俩唱着柔美的歌儿,慢慢地榣回家大。瞽色渐澎黯淡了,渐渐 消失了她俩的影子。 五年之后,她母亲带她到上海去依靠她的姨母,雍的父亲也死了,她俩 就在热烈的依恋中流泪离别了。 在繁华的生活中又过了几年,她渐渐的大了,像一朵盛开的玫瑰一样, 她在髙中毕了业,过着奢华的生活,城市的繁荣,使她脑中的雍姊和海中的游泳, 渐渐的模糊了。 她二十一岁,她母亲已经衰老,忽然昏悖地将她许聘给一个纨绔子弟! 她烧起愤怒烦恨的心曲,依然的拒绝她,并且怒气冲冲的数说了她一顿,把母亲 气得昏了过去。她是一个孤傲爱自由的人,所以她要求自立一一打破腐败的积习 她要堆持一生的快乐,只能咬紧了牙齿,忍住了泪痕,悄悄地离开了她的母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种,结合词句简要分析。(4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 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 分) 甲:既无伯叔,终鲜兄弟,① ,② 。 ③ ,④ ,⑤ ,⑥ 。(李 密《陈情表》) 乙:①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②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③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④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 序》) 三、(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不幸的她 张爱玲 秋天的晴空,展开一片清艳的蓝色,清净了云翳,在长天的尽处,绵延着无边的 碧水。那起伏的海湖,好像美人的柔胸在蓝网中呼吸一般,摩荡出洪大而温柔的 波声。几只洁白的海鸥,活泼地在水面上飞翔。在这壮丽的风景中,有一只小船 慢慢的棹桨而来:船中坐着两个活泼的女孩子,她们才十岁光景,袒着胸,穿着 紧紧的小游泳衣服,赤着四条粉腿,又常放在船沿上,让浪花来吻她们的脚。像 这样大胆的举动,她俩一点儿也不怕,只紧紧的抱着,偎着,谈笑着,游戏着, 她俩的眼珠中流露出生命的天真的诚挚的爱的光来。 她俩就住在海滨,是 M 小学的一对亲密的同学。这两朵含苞的花是差不 多浸在蔚蓝的水中生长的。今天,恐怕是个假期,所以划到海心游乐的吧!“雍 姊!你快看这丝海草,不是像你那管草哨子一样吗?拾它起来,我吹给你听!”她 一面说,一面弯转了腰,伏在船沿上去把手探到水里。雍姊忙着挡她:“仔细点! 跌下去不是玩的。你不看见浪很大吗?”她不言语了,只紧靠在雍姊的怀里,呈 出依傍的神气。 夜幕渐渐罩下来,那一抹奇妙的红霞,照耀得海上金波似的。在那照彻 海底的光明中,她俩唱着柔美的歌儿,慢慢地摇回家去。暮色渐澎黯淡了,渐渐 消失了她俩的影子。 五年之后,她母亲带她到上海去依靠她的姨母,雍的父亲也死了,她俩 就在热烈的依恋中流泪离别了。 在繁华的生活中又过了几年,她渐渐的大了,像一朵盛开的玫瑰一样, 她在高中毕了业,过着奢华的生活,城市的繁荣,使她脑中的雍姊和海中的游泳, 渐渐的模糊了。 她二十一岁,她母亲已经衰老,忽然昏悖地将她许聘给一个纨绔子弟! 她烧起愤怒烦恨的心曲,依然的拒绝她,并且怒气冲冲的数说了她一顿,把母亲 气得昏了过去。她是一个孤傲爱自由的人,所以她要求自立——打破腐败的积习 ——她要堆持一生的快乐,只能咬紧了牙齿,忍住了泪痕,悄悄地离开了她的母 亲
飘泊了几年,由故友口中知道母亲死了。在彷徨中,忽然接到了童时伴 侣雍姊的消息,惹她流了许多感激、伤心、欣喜的眼泪。雍姊师范学校毕业后, 在商界服务了几年,便和一个旧友结了婚,现在已有了一个美丽活泼的女孩,正 和她十年前一样,在海滨度着快乐的生活。几度通信后,雍姊明了了她的环境, 便邀她来暂住。她想了一下,就写信去答允了。 她急急地乘船回来,见着了儿时的故乡,天光海色,心里蕴蓄已久的悲 愁喜乐,都涌上来。一阵辛酸,溶化在热泪里,流了出来。和雍姊别久了,初见 时竟不是悲是喜。雍姊倒依然是那种镇静柔和的态度,只略憔悴些 你真瘦了!”这是雍姊的低语。她心里突突的跳着,瞧见雍姊的丈夫 和女儿的和蔼的招待,总觉怔怔忡忡难过。一星期过去,她忽然秘密地走了,留 了个纸条给雍姊写着:“我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我的凄清!别了!人生聚散, 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 她坐在船头上望着那蓝天和珠海,呆呆的出神。波涛中映出她的破碎的 身影一一啊!清瘦的一一她长吁了一声!“一切和十年前一样一一人却两样的!雍 姊,她是依旧!我呢?怎么改得这样快!一一只有我不幸!” 暮色渐浓了,新月微微的升在空中。她只是细细的在脑中寻绎她童年的 乐,她耳边仿佛还缭绕着从前的歌声呢 注:这篇小说是张爱玲的处女作,发表于作者12岁时。 11.简要分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分) 1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6分) 13.小说中的“她”是怎样的一个形象?(6分) 14.关于这篇小说,有人认为首次流露出张爱玲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 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起点;有人认为是张爱玲对人生的终极悲剧的探索与慨 叹,是一个“天才的起步”。你认为呢?(8分 第Ⅱ卷(表达题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积淀/靛蓝 机杼/毁家纾难 悖谬/未雨绸 朔风/探本溯源 缪壳战风 B.勾结/勾当 苗圃/惊魂甫定 躯壳/金蝉脱 饮马/饮水思源 C.窠臼/苛责 裨益/稗官野史 剽悍/骠勇善 棋枰/暴虎冯河 D.靓妆/强劲 氛围/五彩纷呈 襟怀/弱不禁 赦免/拾级而上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近日,中共中央提出了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等八项规定 此举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了好整以暇的官员们,无疑是一剂良药 B.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 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C.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11月20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他已在本月早 些时候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辞职,许多人认为这是个不情之请。 D.为了写好博士论文,李刚遍査文献,寻章摘句,费尽了心思,最终使 论文的观点新顿并有一定的创见,论文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飘泊了几年,由故友口中知道母亲死了。在彷徨中,忽然接到了童时伴 侣雍姊的消息,惹她流了许多感激、伤心、欣喜的眼泪。雍姊师范学校毕业后, 在商界服务了几年,便和一个旧友结了婚,现在已有了一个美丽活泼的女孩,正 和她十年前一样,在海滨度着快乐的生活。几度通信后,雍姊明了了她的环境, 便邀她来暂住。她想了一下,就写信去答允了。 她急急地乘船回来,见着了儿时的故乡,天光海色,心里蕴蓄已久的悲 愁喜乐,都涌上来。一阵辛酸,溶化在热泪里,流了出来。和雍姊别久了,初见 时竟不是悲是喜。雍姊倒依然是那种镇静柔和的态度,只略憔悴些。 “你真瘦了!”这是雍姊的低语。她心里突突的跳着,瞧见雍姊的丈夫 和女儿的和蔼的招待,总觉怔怔忡忡难过。一星期过去,她忽然秘密地走了,留 了个纸条给雍姊写着:“我不忍看了你的快乐,更形成我的凄清!别了!人生聚散, 本是常事,无论怎样,我们总有藏着泪珠撒手的一日!” 她坐在船头上望着那蓝天和珠海,呆呆的出神。波涛中映出她的破碎的 身影—一啊!清瘦的——她长吁了一声!“一切和十年前一样——人却两样的!雍 姊,她是依旧!我呢?怎么改得这样快!——只有我不幸!” 暮色渐浓了,新月微微的升在空中。她只是细细的在脑中寻绎她童年的 乐,她耳边仿佛还缭绕着从前的歌声呢! 注:这篇小说是张爱玲的处女作,发表于作者 12 岁时。 11.简要分析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4 分) 1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6 分) 13.小说中的“她”是怎样的一个形象?(6 分) 14.关于这篇小说,有人认为首次流露出张爱玲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 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起点;有人认为是张爱玲对人生的终极悲剧的探索与慨 叹,是一个“天才的起步”。你认为呢?(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84 分) 四、(24 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积淀/靛蓝 机杼/毁家纾难 悖谬/未雨绸 缪 朔风/探本溯源 B.勾结/勾当 苗圃/惊魂甫定 躯壳/金蝉脱 壳 饮马/饮水思源 C.窠臼/苛责 裨益/稗官野史 剽悍/骠勇善 战 棋枰/暴虎冯河 D.靓妆/强劲 氛围/五彩纷呈 襟怀/弱不禁 风 赦免/拾级而上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近日,中共中央提出了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等八项规定, 此举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了好整以暇的官员们,无疑是一剂良药。 B.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 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C.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 11 月 20 日发布的声明中表示,他已在本月早 些时候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辞职,许多人认为这是个不情之请。 D.为了写好博士论文,李刚遍查文献,寻章摘句,费尽了心思,最终使 论文的观点新顿并有一定的创见,论文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