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文 第I卷 阅读题 (共66分) 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它们也能遗传吗 基因研究一直引导着我们对于人类遗传奥秘的关注。很有可能有一些基困可以赋予贝 克汉姆的孩子某些足球天分,但没有捷径可以把贝克汉姆为运动生涯付出的努力传给后 代。但如果这也是某种可以传续的“习得特性”会怎么样呢 这种想法出现于19世纪,首先是由法国科学家拉马克提出的。1953年,DNA的发现 为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敲响了丧钟。这种复杂的分子以方便的形式携带生命密码,似乎证明 了只有基因特性——例如眼睛的颜色一一能够遗传给后代。对基因学家而言,父母和祖父 母只有具有传递基因的意义,他们的生活经历是无关紧要的。但现在另一群科学家提出了 令人信服的证据,指出遗传可能不像传统遗传学家所说的那样一成不变。这种理论称为 “表观基因组学 基因学家奈杰尔·佩特森解释说:“表观基因组学是指在遗传的时候,基因具有对事 件的‘记忆’。你经历的一件事可以被记录下来,传递四五代人之久,甚至更长时间。” 表观基因组学是研究信息如何在没有编入DNA序列的情况下,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代细胞 表观基因组学的研究者现在会很兴奋,因为有实验表明表观基因影响竟然能延续数 代。爱丁堡大学的乔纳森·塞克勒博士今年早些时候发现,如果怀孕期的鼠受到压力,它 们的后代也会表现出受压力的迹象一一高血压、糖尿病或焦虑行为。这是“母亲影响”的 个例子。 母亲影响”是否与表观基因因素有关还不确定。令塞克勒感兴趣的是接下来的后代 也出现了与它们祖母同样的表现一一但它们从未以任何形式经历过那些压力。更不同寻常 的是,如果感到压力的雌性大鼠与正常雄性大鼠交配,这些雌性大鼠生下的后代也会出现 异常的压力表现。惊讶不已的塞克勒重复了这个实验,结果仍然相同 早先的人类研究也显示了多代人之间表观基因遗传的迹象。瑞典医生拉尔斯发现,如 果祖父在童年曾营养不良,孙子或外孙的寿命会比较长,但对孙女或外孙女则没有任何影 响。这意味着表观基因的传递机制在两性体内是不同的。这些研究甚至表明,祖父母一生 中进食的时间也对孙辈有影响。表观基因组学已经颠覆了人类基因组测序将解答所有人类 遗传问题的说法。佩特森说:“表观基因改变意义重大。它们可能给进化增加新的元素 令其对人工刺激作出反应,这完全悖逆了传统基因学。但我们还不知道可能引发表观基因 反应的因素是什么。”看起来,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1、下列对“表观基因组学”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表观基因组学是指在遗传的时候,事件具有对基因的“记忆”,被记录下来的信
1 蚌埠市 2009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语 文 第 I 卷 阅读题 (共 66 分) 一、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3 题。 它们也能遗传吗 基因研究一直引导着我们对于人类遗传奥秘的关注。很有可能有一些基困可以赋予贝 克汉姆的孩子某些足球天分,但没有捷径可以把贝克汉姆为运动生涯付出的努力传给后 代。但如果这也是某种可以传续的“习得特性”会怎么样呢? 这种想法出现于 19 世纪,首先是由法国科学家拉马克提出的。1953 年,DNA 的发现 为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敲响了丧钟。这种复杂的分子以方便的形式携带生命密码,似乎证明 了只有基因特性——例如眼睛的颜色——能够遗传给后代。对基因学家而言,父母和祖父 母只有具有传递基因的意义,他们的生活经历是无关紧要的。但现在另一群科学家提出了 令人信服的证据,指出遗传可能不像传统遗传学家所说的那样一成不变。这种理论称为 “表观基因组学”。 基因学家奈杰尔·佩特森解释说:“表观基因组学是指在遗传的时候,基因具有对事 件的‘记忆’。你经历的一件事可以被记录下来,传递四五代人之久,甚至更长时间。” 表观基因组学是研究信息如何在没有编入 DNA 序列的情况下,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代细胞。 表观基因组学的研究者现在会很兴奋,因为有实验表明表观基因影响竟然能延续数 代。爱丁堡大学的乔纳森·塞克勒博士今年早些时候发现,如果怀孕期的鼠受到压力,它 们的后代也会表现出受压力的迹象——高血压、糖尿病或焦虑行为。这是“母亲影响”的 一个例子。 “母亲影响”是否与表观基因因素有关还不确定。令塞克勒感兴趣的是接下来的后代 也出现了与它们祖母同样的表现——但它们从未以任何形式经历过那些压力。更不同寻常 的是,如果感到压力的雌性大鼠与正常雄性大鼠交配,这些雌性大鼠生下的后代也会出现 异常的压力表现。惊讶不已的塞克勒重复了这个实验,结果仍然相同。 早先的人类研究也显示了多代人之间表观基因遗传的迹象。瑞典医生拉尔斯发现,如 果祖父在童年曾营养不良,孙子或外孙的寿命会比较长,但对孙女或外孙女则没有任何影 响。这意味着表观基因的传递机制在两性体内是不同的。这些研究甚至表明,祖父母一生 中进食的时间也对孙辈有影响。表观基因组学已经颠覆了人类基因组测序将解答所有人类 遗传问题的说法。佩特森说:“表观基因改变意义重大。它们可能给进化增加新的元素, 令其对人工刺激作出反应,这完全悖逆了传统基因学。但我们还不知道可能引发表观基因 反应的因素是什么。”看起来,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1、下列对“表观基因组学”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 A.表观基因组学是指在遗传的时候,事件具有对基因的“记忆”,被记录下来的信
息传递四五代之久,甚至更长时间 B.表观基因组学是一种研究父母和祖父母传递基因以外的意义的全新遗传学理论 表观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特性(例如眼睛的颜色)如何在没有编入DNA序列的情 况下,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代细胞 D.表观基因组学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不仅仅能将特性遗传传给后代,就是生活体验 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 2、下列不能作为“遗传可能不像传统遗传学家所说的那样一成不变”这一观点依据的 项是(3分)() A.表观基因可使遗传的东西变多,可能给进化增加新的元素,令其对人工刺激作出 B.如果感到压力的雌性大鼠与正常雄性大鼠交配,这些雄性大鼠的后代也会出现异 常的压力表现 C.如果怀孕期的大鼠受到压力,它们的后代也会表现出受压力的迹象一一高血压、 糖尿病或焦虑行为。 D.早先的人类研究也显示了多代人之间表观基因遗传的迹象,祖父母一生中进食的 时间也对孙辈有影响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祖父母后天的“习得特性”可能积淀成为后代先天的禀性,塞克勒博士的实验显 示了“母亲影响”与表观基因因素有关系 B.如果祖父在童年曾营养不良,孙子或外孙的寿命会比较长,但不一定就比孙女或 外孙女长。 C.表观基因组学的研究显示,贝克汉姆为运动生涯付出的努力以及人生经历等也有 可能传给他的后代。 D.某些信息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遗传给下一代,人类基因组测序将解答 所有人类遗传问题的说法已被颠覆。 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游摄山栖霞寺记 王世贞[明] 余以三月朔赴留都①,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大雨,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 与江相胶带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间,应接不暇 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 谓:“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余兴发,不可遏
2 息传递四五代之久,甚至更长时间。 B.表观基因组学是一种研究父母和祖父母传递基因以外的意义的全新遗传学理论。 C.表观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特性(例如眼睛的颜色)如何在没有编入 DNA 序列的情 况下,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代细胞。 D.表观基因组学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不仅仅能将特性遗传传给后代,就是生活体验 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 2、下列不能作为“遗传可能不像传统遗传学家所说的那样一成不变”这一观点依据的一 项是(3 分) ( ) A.表观基因可使遗传的东西变多,可能给进化增加新的元素,令其对人工刺激作出 反应。 B.如果感到压力的雌性大鼠与正常雄性大鼠交配,这些雄性大鼠的后代也会出现异 常的压力表现。 C.如果怀孕期的大鼠受到压力,它们的后代也会表现出受压力的迹象——高血压、 糖尿病或焦虑行为。 D.早先的人类研究也显示了多代人之间表观基因遗传的迹象,祖父母一生中进食的 时间也对孙辈有影响。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祖父母后天的“习得特性”可能积淀成为后代先天的禀性,塞克勒博士的实验显 示了“母亲影响”与表观基因因素有关系。 B.如果祖父在童年曾营养不良,孙子或外孙的寿命会比较长,但不一定就比孙女或 外孙女长。 C.表观基因组学的研究显示,贝克汉姆为运动生涯付出的努力以及人生经历等也有 可能传给他的后代。 D.某些信息可以在不改变 DNA 序列的情况下遗传给下一代,人类基因组测序将解答 所有人类遗传问题的说法已被颠覆。 二、古代诗文阅读(32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游 摄 山 栖 霞 寺 记 王世贞 [明] 余以三月朔赴留都①,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大雨,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 与江相胶带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间,应接不暇, 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 谓:“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 余兴发,不可遏
质明起,遂取所向道。时晓色熹微,与霁色接,溪流暴涨,不绝声。然所过诸岭多童, 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趋驰道数百步,得寺曰栖霞。右方有穹碑,唐 高宗所撰,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稍东,拾级而上曰山门 碑卧于地,拂而读之。后拾级复上,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 其阳为石塔,塔不甚高,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颇巧致。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其中 石莲花蹙沸而起,僧咸资汲焉,曰品外泉。兹泉陆羽②所未品也。 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邇不可穷,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茏有光泽。涧水受雨 争道下迸,势如散珠,声若戛玉。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已,由中峰涧过岭, 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中仅通一线径,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将自此问绝顶,而力 不胜矣。其西则层叠浪岭,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汹涌。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 返则日下矣。欲骄余以所不及见,余谓:“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二子 不能对,乃就寝。 今天下名山大刹,处处有之,然不能两相得。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 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境耳。今者垂暮 而复与观栖霞之胜 (选自王世贞《弇 州山人续稿》卷六十三,有删节) [注]①留都:指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②陆羽:唐朝人,精于 茶道,遍品名茶和名泉,著有《茶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山之胜顾益奇 顾:观赏 B.遂取所向道 向:昨天打听到的 C.僧以酒茗从 从:跟随 D.僧咸资汲焉 资:分摊出钱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 B.僧咸资汲焉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 辰移焉 C.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 其皆出于此乎 D.兹泉陆羽所未品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先写赴留都路上冒雨依山沿江而行,得见奇伟秀丽的江山美景,喜悦自得, 忘却了衣履尽湿,为下文写对摄山栖霞的游兴作铺垫。 B.文章重点写观寺,依次写观寺院、石碑,及千佛岩、石塔和品外泉。写游山,所 见有山泉草树,更有山岩陡险,群峰层叠,旨在抒发自己无所不攀的决心 C.文章叙事写景中,穿插了对寺院碑刻的书法艺术的考察和评价,简略介绍了品外 泉得名的由来,体现了作者的见解和学识
3 质明起,遂取所向道。时晓色熹微,与霁色接,溪流暴涨,不绝声。然所过诸岭多童, 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趋驰道数百步,得寺曰栖霞。右方有穹碑,唐 高宗所撰,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稍东,拾级而上曰山门,一 碑卧于地,拂而读之。后拾级复上,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 其阳为石塔,塔不甚高,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颇巧致。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其中, 石莲花蹙沸而起,僧咸资汲焉,曰品外泉。兹泉陆羽②所未品也。 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逦不可穷,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茏有光泽。涧水受雨, 争道下迸,势如散珠,声若戛玉。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已,由中峰涧过岭, 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中仅通一线径,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将自此问绝顶,而力 不胜矣。其西则层叠浪岭,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汹涌。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 返则日下矣。欲骄余以所不及见,余谓:“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二子 不能对,乃就寝。 今天下名山大刹,处处有之,然不能两相得。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 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境耳。今者垂暮, 而复与观栖霞之胜。 (选自王世贞《弇 州山人续稿》卷六十三,有删节) [注]①留都:指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②陆羽:唐朝人,精于 茶道,遍品名茶和名泉,著有《茶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江山之胜顾益奇 顾:观 赏 B.遂取所向道 向:昨天打听到的 C.僧以酒茗从 从:跟 随 D.僧咸资汲焉 资:分摊出钱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 奇 B.僧咸资汲焉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 辰移焉 C.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 其皆出于此乎 D.兹泉陆羽所未品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先写赴留都路上冒雨依山沿江而行,得见奇伟秀丽的江山美景,喜悦自得, 忘却了衣履尽湿,为下文写对摄山栖霞的游兴作铺垫。 B.文章重点写观寺,依次写观寺院、石碑,及千佛岩、石塔和品外泉。写游山,所 见有山泉草树,更有山岩陡险,群峰层叠,旨在抒发自己无所不攀的决心。 C.文章叙事写景中,穿插了对寺院碑刻的书法艺术的考察和评价,简略介绍了品外 泉得名的由来,体现了作者的见解和学识
D.作者抒写自己三十年前游济南灵岩,至今梦魂牵绕,挥之不去。实际上是想衬托 栖霞寺也一样著名与古老,抒发名山与古寺两者相得益彰而难得一见的感慨。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 文 (2)一泉泓然满其中,石莲花蹙沸而起 译 (3)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 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夜曲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8、“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4分) 答 9、“漫漫轻云露月光”,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诗中主人公是什么人?流露出怎样的 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4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5小题)(5分)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王勃《滕王阁序》)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水随天去无际。(辛弃疾《水龙吟》) (5)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短歌行》)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 D.作者抒写自己三十年前游济南灵岩,至今梦魂牵绕,挥之不去。实际上是想衬托 栖霞寺也一样著名与古老,抒发名山与古寺两者相得益彰而难得一见的感慨。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 译 文: 。 (2)一泉泓然满其中,石莲花蹙沸而起 译 文: 。? (3)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 译 文: 。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8、“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4 分) 答: 9、“漫漫轻云露月光”,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诗中主人公是什么人?流露出怎样的 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4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 5 小题)(5 分)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贾谊《过秦论》)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 (王勃《滕王阁序》) (3)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 ,水随天去无际。(辛弃疾《水龙吟》) (5)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短歌行》) (6)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 风波》) (8) 如今有谁堪摘?(李 清照《声声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乡 林贤治 ①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 ②故乡的一切—一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我来 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 ③我思念月亮。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子路 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粼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别一种风味。月夜的笛声是好的 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还有潇潇舂夜雨,满枕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 吗?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 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 ④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人们,是我所怀念 的。我一直在生活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 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 ⑤为我所熟悉的土地,多年来渴望着农机、化肥、优良的管理。偶尔回乡,却见阡陌 纵横,界标林立,若抹去几根电线杆子,直是走在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里了。笔直的机 耕道固然不得见,连几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也日见颓废,运河桥原有的两道护栏,因为少许 的钢筋被盗,已经彻彻底底地坍没了。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 前进入了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殷实的庄稼人,收入都靠出售有限的粮食和鸡豕。有的人 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一到农忙,只好以人力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一一神农 的后裔呵! ⑥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芸芸众生,充满人性的弱点,怎么可能抵御都市文明的 巨大诱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留守家园?如果有可容劳作和享受的地方,何处不可 以成为故乡呢?与其为故乡贫困地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由、幸福的生存 ⑦我不禁暗自吃惊于这个结论,然而,不管如何深爱着故乡,也无法推翻本身生活固 有的逻辑。好在农民们都是生活的忠实儿女,无须恪守任何教条,只要周围有一个缺口 他们就会充满幻想,充满活力,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从故乡出发,向陌生的城市。他们所 到之处,旋即形成“盲流”,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 ⑧看一眼矗立乡野的大风车,或是盘挂悬崖的行人道,可以知道农人所具有的非凡的 想象和冒险精神。他们何尝安贫乐道呢?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乐道”也是 自嘲。在他们的名字中,除了阿猫阿狗,尚有不少叫做阿福阿运阿改阿变之类,便可窥知
5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 风波》) (8) , ,如今有谁堪摘?(李 清照《声声慢》)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故 乡 林贤治 ①我不只一次为世代的城里人感到遗憾。他们没有故乡。 ②故乡的一切——田野、林木、农舍,饲养和吆喝牲畜的语言,是人类的摇篮。我来 大都市将近十年,故乡犹自温柔着,在暗暗老去的心中…… ③我思念月亮。月亮是城里所没有的。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霉墙、石子路, 清凉如水,池塘是别一风味,粼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别一种风味。月夜的笛声是好的, 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客人不来不也很好 吗?我思念我的小屋子,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高叫唤 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不归,就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静静的看我读书和写字…… ④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已的人们,是我所怀念 的。我一直在生活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致在自欺自慰自满自足中忘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情 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 ⑤为我所熟悉的土地,多年来渴望着农机、化肥、优良的管理。偶尔回乡,却见阡陌 纵横,界标林立,若抹去几根电线杆子,直是走在陶渊明和范成大的诗行里了。笔直的机 耕道固然不得见,连几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也日见颓废,运河桥原有的两道护栏,因为少许 的钢筋被盗,已经彻彻底底地坍没了。未来的管理人员,成批地中辍了读书的机会,而提 前进入了庞大的劳动队伍之中。殷实的庄稼人,收入都靠出售有限的粮食和鸡豕。有的人 家,甚至连半条牛腿也没有,一到农忙,只好以人力换畜力,幸好庄稼依然茁壮——神农 的后裔呵! ⑥都市是富足和享乐的象征。芸芸众生,充满人性的弱点,怎么可能抵御都市文明的 巨大诱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他们留守家园?如果有可容劳作和享受的地方,何处不可 以成为故乡呢?与其为故乡贫困地活着,不如抛弃故乡赢得自由、幸福的生存! ⑦我不禁暗自吃惊于这个结论,然而,不管如何深爱着故乡,也无法推翻本身生活固 有的逻辑。好在农民们都是生活的忠实儿女,无须恪守任何教条,只要周围有一个缺口, 他们就会充满幻想,充满活力,邀呼着聚集着喧哗着从故乡出发,向陌生的城市。他们所 到之处,旋即形成“盲流”,形成“丐帮”,形成建筑大军,形成保姆市场…… ⑧看一眼矗立乡野的大风车,或是盘挂悬崖的行人道,可以知道农人所具有的非凡的 想象和冒险精神。他们何尝安贫乐道呢?农民即使“安贫”,乃系不得已;“乐道”也是 自嘲。在他们的名字中,除了阿猫阿狗,尚有不少叫做阿福阿运阿改阿变之类,便可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