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具有一定的新药研发能力,包括药物分子设计能力、药物制剂基本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 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3掌握药物及制剂的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新药研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药物分布:①概述:组织分布与药效、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药物蓄积与药效、药物的体内分布与生物膜、表观分布容积 (20mi),②影响分布的因素:血液循环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药物与组织亲 和力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50mi),③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淋巴循环与淋巴管的构造、药物从血液向淋巴液的转运、药物 从组织液向淋巴液的转运、药物从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转运(50),④药物的脑分布:脑脊液、脑屏障、药物由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 转运、提高药物脑内分布的方法(50min),⑤药物在红细胞内的分布:红细胞的组成与特性、药物的红细胞转运(30min),⑥药物 的胎儿分布:胎儿的血液循环与胎盘构造、胎盘的药物转运、胎儿体内的药物分布(40min),⑦药物的脂肪组织分布(20min),⑧ 药物的体内分布与制剂设计: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处置、影响微粒给药系统体内分布的因素、微粒给药系统的制剂设计、微粒 给药系统体内分布评价(90min); 2. 药物的代谢:①概述:药物代谢的定义、首过效应、肝提取率和肝清除率、药物代谢的作用(30mi),②药物的I相代谢: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③药物的Ⅱ相代谢: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磺基结合反应、甲基化结合反应、乙酰基结合反应、谷胱 甘肽结合反应(40min),④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基于代谢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其他因素(15min),⑤ 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体外法、体内法(35n),⑥药物代谢在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个体化用药和药物毒性的预测、药物 代谢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与药物代谢酶密切相关的转运体(30mi); 3. 药物排泄:①药物的肾排泄: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主动分泌、肾清除率、研究药物肾排泄的方法 (80mi),②药物的胆汁排泄:药物胆汁排泄的过程与特性、肠肝循环、研究药物胆汁排泄的方法(90min),③药物的其他排泄途
2 具有一定的新药研发能力,包括药物分子设计能力、药物制剂基本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与评价的能力、 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3 掌握药物及制剂的药效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新药研发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 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1. 药物分布:①概述:组织分布与药效、组织分布与化学结构、药物蓄积与药效、药物的体内分布与生物膜、表观分布容积 (20min),②影响分布的因素:血液循环与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药物与组织亲 和力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50min),③药物的淋巴系统转运:淋巴循环与淋巴管的构造、药物从血液向淋巴液的转运、药物 从组织液向淋巴液的转运、药物从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转运(50min),④药物的脑分布:脑脊液、脑屏障、药物由血液向中枢神经系统 转运、提高药物脑内分布的方法(50min),⑤药物在红细胞内的分布:红细胞的组成与特性、药物的红细胞转运(30min),⑥药物 的胎儿分布:胎儿的血液循环与胎盘构造、胎盘的药物转运、胎儿体内的药物分布(40min),⑦药物的脂肪组织分布(20min),⑧ 药物的体内分布与制剂设计: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处置、影响微粒给药系统体内分布的因素、微粒给药系统的制剂设计、微粒 给药系统体内分布评价(90min); 2. 药物的代谢:①概述:药物代谢的定义、首过效应、肝提取率和肝清除率、药物代谢的作用(30min),②药物的Ⅰ相代谢: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③药物的Ⅱ相代谢: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磺基结合反应、甲基化结合反应、乙酰基结合反应、谷胱 甘肽结合反应(40min),④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基于代谢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其他因素(15min),⑤ 药物代谢的研究方法:体外法、体内法(35min),⑥药物代谢在合理用药及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个体化用药和药物毒性的预测、药物 代谢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与药物代谢酶密切相关的转运体(30min); 3. 药物排泄:①药物的肾排泄: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主动分泌、肾清除率、研究药物肾排泄的方法 (80min),②药物的胆汁排泄:药物胆汁排泄的过程与特性、肠肝循环、研究药物胆汁排泄的方法(90min),③药物的其他排泄途
径:药物从乳汁排泄、药物从唾液排泄、药物从肺排泄、药物从汗腺和毛发排泄(100mi),④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生理因素、药 物及其剂型因素、疾病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对排泄的影响(80min)。 4. 流变学基础:概述(5min)、流体的基本性质(15min)、流变性测定法(20min)、流变学在药剂中的应用(10min)。 5. 药物制剂稳定性:①概述(20mi),②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③制剂中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化学降解途径、影响制 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的方法(80mi),④药物及制剂的物理稳定性:药物的物理稳定性、药物制剂的物理稳定性 (60min),⑤药物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加速试验的研究方法(60mi),⑥固体药 物制剂的稳定性: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特点、固体制剂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方法(30mi)。 6. 药品包装:①药品包装概述:药品包装的基本概念、药品包装的分类、药品包装的作用(20mi),②药品包装行业的现状与 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20mi),③药品包装的标准及法规:药品包装的相关法规、NMPA对药品包装的规定、GMP 对药品包装的要求(40min),④药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概述、作用、分类、包装材料的性能、包装材料选择的原则(50min)。⑤药 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药用玻璃及容器、复合膜及复合软管、泡罩包装材料、塑料瓶及塑料输液容器、铝制容器、金属瓶盖及 胶塞(120min)。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药物代谢动力学分布、代谢、排泄以及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及特点,影响分布的因素、药物的体内分布与制剂设计、首过效 应、肝提取率、肝清除率的基本概念、药物代谢的作用、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流变学基础内容,药物及药物制剂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如何增 加制剂稳定性。 2教学难点:药物代谢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血脑屏障的基本概念及提高药物脑分布的方法、药物的I相代谢和药物的Ⅱ相代谢、药物肾排泄的 机理、流变学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制剂稳定性的提高方法,制剂包材的选择,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
径:药物从乳汁排泄、药物从唾液排泄、药物从肺排泄、药物从汗腺和毛发排泄(100min),④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生理因素、药 物及其剂型因素、疾病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对排泄的影响(80min)。 4. 流变学基础:概述(5min)、流体的基本性质(15min)、流变性测定法(20min)、流变学在药剂中的应用(10min)。 5. 药物制剂稳定性:①概述(20min),②药物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基础,③制剂中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化学降解途径、影响制 剂中药物降解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的方法(80min),④药物及制剂的物理稳定性:药物的物理稳定性、药物制剂的物理稳定性 (60min),⑤药物与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试验方法: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加速试验的研究方法(60min),⑥固体药 物制剂的稳定性:固体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特点、固体制剂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方法(30min)。 6. 药品包装:①药品包装概述:药品包装的基本概念、药品包装的分类、药品包装的作用(20min),②药品包装行业的现状与 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20min),③药品包装的标准及法规:药品包装的相关法规、NMPA 对药品包装的规定、GMP 对药品包装的要求(40min),④药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概述、作用、分类、包装材料的性能、包装材料选择的原则(50min)。⑤药 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试验:药用玻璃及容器、复合膜及复合软管、泡罩包装材料、塑料瓶及塑料输液容器、铝制容器、金属瓶盖及 胶塞(120min)。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药物代谢动力学分布、代谢、排泄以及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及特点,影响分布的因素、药物的体内分布与制剂设计、首过效 应、肝提取率、肝清除率的基本概念、药物代谢的作用、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流变学基础内容,药物及药物制剂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如何增 加制剂稳定性。 2 教学难点:药物代谢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血脑屏障的基本概念及提高药物脑分布的方法、药物的Ⅰ相代谢和药物的Ⅱ相代谢、药物肾排泄的 机理、流变学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制剂稳定性的提高方法,制剂包材的选择,药品包装材料与药物相容性
四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五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NO 六复习思考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药物的转运机制及其特点、BCS的分类及其依据? 2.肺部给药的特点、皮肤给药的途径与优点? 3.药物的许继及产生的原因、微粒给药系统中微粒和细胞的相互作用? 4.新药研发中药物代谢的作用、药物代谢与前体药物设计? 5肾清除率的基本概念、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 6.对于不稳定的药物在设计剂型时可选择哪些方法增加其稳定性? 7.药物制剂的流变性质与制剂特性的关系? 8.如何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包材?
四 教学方法选择 讲授法:相关概念及理论框架。 五 更新或补充内容提要 NO 六 复习思考题 1.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药物的转运机制及其特点、BCS 的分类及其依据? 2.肺部给药的特点、皮肤给药的途径与优点? 3.药物的许继及产生的原因、微粒给药系统中微粒和细胞的相互作用? 4.新药研发中药物代谢的作用、药物代谢与前体药物设计? 5.肾清除率的基本概念、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 6.对于不稳定的药物在设计剂型时可选择哪些方法增加其稳定性? 7.药物制剂的流变性质与制剂特性的关系? 8.如何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包材?
七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国内期刑: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 3国外期肝刊:Molecular Pharmaceutics,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Biopharmaceutics Drug Disposi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etc....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0.9.22 课程名称 药物学总论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方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级药学整合药学班 授课章节 第1章药剂学绪论 授课时间 50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七 学习资源、课外自主学习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 国内期刊: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 3 国外期刊:Molecular Pharmaceutics,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Biopharmaceutics & Drug Disposi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etc…. 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刘扬 授课日期:2020.9.22 课程名称 药物学总论 所属学科 药学 教材名称 《药剂学》方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年级 2018 级药学整合药学班 授课章节 第 1 章 药剂学绪论 授课时间 50 分钟 一、教学目标:含知识目标、技能(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本章主要教学目的是:从基本概念、常用术语、质量标准的拟定及实施等方面,要求学生对药剂学这门课程有个全面的了解。 (1)掌握药剂学的概念及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 (2)熟悉药剂学的任务及其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 (3)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 (4)掌握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 (5)熟悉药物的传递系统(DDS)的概念 (6)熟悉DDS的研究进展 (7)了解药物辅料的应用及制剂中的作用 (8)掌握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及沿革 (9)熟悉药品标准:了解国外药典的概况及发展 (10)熟悉处方的概念及分类 (11)了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2)掌握GMP、GLP与GCP的概念 (13)熟悉GMP的规范 (14)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的发展 2技能(能力)目标: 掌握查阅文献了解药剂学最新发展的能力。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药剂学的基本概念,(l0min)】 第二节药剂学的任务与主要研究内容,(10min) 第三节药剂学的分支学科,(5min)》 第四节药物剂型与DDS(5min)
本章主要教学目的是:从基本概念、常用术语、质量标准的拟定及实施等方面,要求学生对药剂学这门课程有个全面的了解。 (1)掌握药剂学的概念及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 (2)熟悉药剂学的任务及其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 (3)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 (4)掌握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 (5)熟悉药物的传递系统(DDS)的概念 (6)熟悉 DDS 的研究进展 (7)了解药物辅料的应用及制剂中的作用 (8)掌握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及沿革 (9)熟悉药品标准;了解国外药典的概况及发展 (10)熟悉处方的概念及分类 (11)了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2)掌握 GMP、GLP 与 GCP 的概念 (13)熟悉 GMP 的规范 (14)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的发展 2.技能(能力)目标: 掌握查阅文献了解药剂学最新发展的能力。 二、授课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药剂学的基本概念,(10min) 第二节 药剂学的任务与主要研究内容,(10min) 第三节 药剂学的分支学科,(5min) 第四节 药物剂型与 DDS(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