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腹部查体 任课班级口腔071-2影像07) 任课教师齐翠花硕士) 教学职称助教 内科学系消化内科教研室 二OO九—一二O一O学年第一学期 .0
- 0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腹部查体 任课班级 口腔 07(1-2)影像 07(1) 任课教师 齐翠花(硕士) 教学职称 助教 内科学 系 消化内科 教研室 二○○九——二○一○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齐翠花职称助教 总学时12(理8见4) 使用教材本科第七版《诊断学》 简单了解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掌握腹部视诊内容,重点掌握腹壁外形、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及蠕动波 程 异常的意义 重点掌握腹部触诊内容,尤其是肝脏、脾脏、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的 触诊意义及手法。 掌握扣诊及听诊内容,重点移动性浊音的扣诊,肠鸣音的听诊。 学 了解腹部常见病变的重要症状和体征。 章次 章 名 学时 6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视诊 2 6 腹部触诊 2 6 腹部部分触诊、叩诊 6 腹部听诊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2 见习腹部的视、触、叩、听诊 2 时 见习常见疾病的体征及症状 2 1
- 1 - 姓 名 齐翠花 职 称 助教 总学时 12(理 8 见 4) 使用教材 本科第七版《诊断学》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简单了解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掌握腹部视诊内容,重点掌握腹壁外形、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及蠕动波 异常的意义。 重点掌握腹部触诊内容,尤其是肝脏、脾脏、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的 触诊意义及手法。 掌握扣诊及听诊内容,重点移动性浊音的扣诊,肠鸣音的听诊。 了解腹部常见病变的重要症状和体征。 学 时 分 配 章次 章 名 学时 6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视诊 2 6 腹部触诊 2 6 腹部部分触诊、叩诊 2 6 腹部听诊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2 见习 腹部的视、触、叩、听诊 2 见习 常见疾病的体征及症状 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09一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课程:腹部诊断学 专业、班级:口腔07(1-2)影像071) 章节 题目 第六章腹部 简单了解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掌握腹部视诊内容重点掌握腹壁外形 腹壁静脉曲张 胃肠型及蠕动波异常的意义。 教学 目的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教学 内容 2腹部视诊 及 腹部外形 时间 呼吸运动及腹壁静脉 分配 胃肠型及蠕动波 8 重点重点:腹壁静脉曲张异常意义,压痛及反跳痛的触诊,全腹膨隆意义。 难点 难点:腹壁静脉曲张异常意义 及 对策:结合幻灯讲解,然后用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对策 教学 单班,课堂理论课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幻灯图片,板书讲解。 2、有些纳容讲完后让学生看图复述 方法 思考1、四区分法及九区分法的区分方法? 题乃及 2、腹壁静脉曲张有何临床意义?如何判断其血流方向? 阅读 2 何调胃肠型及动波?有何临床意义? 材料 题 记 授课教师: 齐翠花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09年11月12日 2
- 2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课课程:腹部诊断学 专业、班级:口腔 07(1-2)影像 07(1) 章节 题目 第六章 腹部 教学 目的 简单了解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掌握腹部视诊内容,重点掌握腹壁外形、 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及蠕动波异常的意义。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体表标志 15’ 腹部分区 15’ 2.腹部视诊 腹部外形 40’ 呼吸运动及腹壁静脉 20’ 胃肠型及蠕动波 10’ ˋ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腹壁静脉曲张异常意义,压痛及反跳痛的触诊,全腹膨隆意义。 难点:腹壁静脉曲张异常意义。 对策:结合幻灯讲解,然后用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幻灯图片,板书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看图复述。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四区分法及九区分法的区分方法? 2、腹壁静脉曲张有何临床意义?如何判断其血流方向? 3、何谓胃肠型及蠕动波?有何临床意义?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 齐翠花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09 年 11 月 1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09一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腹部诊断学 专业、班级:口腔07(1-2)影像071) 章节 题目 第六章腹部 重点掌握腹部触诊内容,尤其是肝脏、脾脏、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的 触诊意义及手法;了解液波震颤及振水音的触诊方法及意义。 教学 目的 1 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25 、肝脏触诊,掌握触诊内容,如:大小质地、表面、边缘、压痛等。30 教学 3、脾脏触诊掌握触诊手法、及其肿大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分度。20° 内容 4、胆囊及肾脏触诊,掌握触诊手法、及其肾脏及尿路常见压痛点。25 时间 分配 重点 重点:重点:肝脏,脾脏的触诊,胆囊及肾脏的触诊。 难点 难点:肝脏,脾脏触诊。 及 对策:结合幻灯图片讲解,然后结合见习引导学生理解。 对策 教学单班,课堂理论课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幻灯图片,板书讲解 2、总结重点内容 方法 思老 1、触诊肝脏时应描述那些内容? 及 2 阅 如问测量脾脏的大小? 、脾脏肿大的临床意义有那些? 如何分度? 料4、何谓Murphy's征?如何测试?有何临床意义? 授课教师: 齐翠花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09年11月12日 3
- 3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腹部诊断学 专业、班级:口腔 07(1-2)影像 07(1) 章节 题目 第六章 腹部 教学 目的 重点掌握腹部触诊内容,尤其是肝脏、脾脏、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的 触诊意义及手法;了解液波震颤及振水音的触诊方法及意义。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25’ 2、肝脏触诊,掌握触诊内容,如:大小、质地、表面、边缘、压痛等。30’ 3、脾脏触诊 掌握触诊手法、及其肿大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分度。20’ 4、胆囊及肾脏触诊,掌握触诊手法、及其肾脏及尿路常见压痛点。25’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 重点:肝脏,脾脏的触诊,胆囊及肾脏的触诊。 难点:肝脏,脾脏触诊。 对策:结合幻灯图片讲解,然后结合见习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幻灯图片,板书讲解 2、总结重点内容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触诊肝脏时应描述那些内容? 2、如何测量脾脏的大小? 3、脾脏肿大的临床意义有那些? 如何分度? 4、何谓 Murphy’s 征? 如何测试? 有何临床意义?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 齐翠花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09 年 11 月 1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09一2010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腹部诊断学 专业、班级:口腔07(1-2)影像07) 章节 题目 第六章腹部 掌握叩诊及听诊内容,重点移动性浊音的叩诊,肠鸣音的听诊。 教学 目的 1、 腹部块,了解正常腹部包块,异常包块的触诊内容。30 2、了解液波震颤及振水音的触诊手法及意义。 10 教学 内容 3、腹部叩诊、腹部叩诊音、肝及胆囊叩诊、胃泡鼓音区及脾叩诊、移动性浊 及 音、肋脊角及膀胱叩诊。 60 时间 分配 重点重点:移动性浊音的叩诊方法及意义。 难点 难点:移动性浊 的即诊方法及意义。 及 对策:结合幻灯讲解,然后结合见习引导学生理解 对策 教学 单班,课堂理论课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幻灯图片,板书讲解 2、总结重点内容。 方法 思考如何区别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 题及 阅读 材料 题 记 授课教师: 齐翠花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09年11月12日 4
- 4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腹部诊断学 专业、班级:口腔 07(1-2)影像 07(1) 章节 题目 第六章 腹部 教学 目的 掌握叩诊及听诊内容,重点移动性浊音的叩诊,肠鸣音的听诊。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腹部包块,了解正常腹部包块,异常包块的触诊内容。30’ 2、了解液波震颤及振水音的触诊手法及意义。 10’ 3、腹部叩诊、腹部叩诊音、肝及胆囊叩诊、胃泡鼓音区及脾叩诊、移动性浊 音、肋脊角及膀胱叩诊。 60’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移动性浊音的叩诊方法及意义。 难点:移动性浊音的叩诊方法及意义。 对策:结合幻灯讲解,然后结合见习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幻灯图片,板书讲解。 2、总结重点内容。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如何区别腹水与巨大卵巢囊肿?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 齐翠花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09 年 11 月 12 日